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呈逐渐攀升趋势,我国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依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2020年我国成年人中糖尿病的估计患病率为11.2%,预计2040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群数量会达到1.51亿人,但目前我国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有效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使得糖尿病患者发生包括糖尿病足在内的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疾病的流行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额外的负担。糖尿病的防控与患者的行为密切相关,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情况均有待提高。
随着病情发展恶化,糖尿病患者会逐渐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衰、心肌梗塞、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目前最严重的问题,病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这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还耗费高额医疗成本,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负担。但目前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有效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使得糖尿病患者发生包括糖尿病足在内的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普及的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以患者教育为基础的自我管理是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关键。建立可实施的简单易行的糖尿病足早期筛查途径对预防糖尿病足、降低糖尿病足的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有大量研究表明,互联网模式下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模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创造的糖尿病“三一照护”血糖管理服务模式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院内院外、线上线下和三甲社区一体化的糖尿病诊疗新模式。其对患者血糖的控制优于以往的线上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血糖管理效率,降低了远期并发症的危险,是确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因此最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如何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足溃疡/截肢的发生备受关注。有研究显示通过对存在足部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筛查和管理,可以预防80%足溃疡的发生,通过互联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并发症早期筛查”、“健康科普”、“护理助手”、“医药商城”等服务,全面提升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认知,加强患者进行自我监测预防的意识,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恶化。特别是其将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降低足溃疡、坏疽和截肢发生的可能性,减轻社会负担,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现如今糖尿病管理软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患者的饮食、運动、药物、血糖监测等的研究,缺乏对于存在足部高危因素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
在现有糖尿病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添加一些现有已被证实有效的筛查方法,提高其对糖尿病足早期筛查和自我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一,可以定期通过密歇根神经筛查实验来分析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典型的神经病变又称为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导致足部溃疡和肢体截肢的重要原因。而多项研究表明,密歇根神经筛查实验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其二,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是临床较常用的检测神经病变的实验之一。由于糖尿病病程进程缓慢,往往很多初诊确诊糖尿病患者已经开始发生血管及神经病变。如果仅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诊断,很可能会延迟糖尿病足的诊断与早期干预。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被推荐应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筛查,大多数学者认为VPT检查评价糖尿病病变具有良好的客观性、量化性、非侵入性和可操作性,已逐渐被广泛接受和采用。在苹果手机商城,已经出现了模拟音叉软件,器存在证明了音叉模拟器在手机软件运用的可行性。将其技术运用于模拟音叉实验对早期糖尿病的筛查有着重大意义。
其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与血管病变具有密切的关系。高脂血症能增加足部病变风险,与LDL?C结果一致。SBP每升高1mmHg,足部病变发生风险增加1.3%。通过远程上传血脂数据可起到良好的监控作用。
一个完整的糖尿病足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密歇根神经量表(MNSI)、一系列检测实验(音叉实验,末梢血运实验,血脂水平,血糖浮动)和足部体格检查来测试高危因素个数,并基于现有医学大数据智能分析,向患者提供相应足部护理意见和随访时间,或指导就医。患者通过每周上传足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形成自我足部检查的良好习惯。此外患者可结合血糖仪、皮温计、血压计、尼龙丝等工具提高测试精确度。医师通过足部电子健康档案中动态记录的足部病变情况,及时评估疗效,个体化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
借助互联网的健康知识推广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式。“互联网+医疗健康”正逐步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和传统医疗格局。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推进相关工作。随着智能手机等APP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APP逐渐成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糖尿病自我管理APP可以帮助患者完成自我监测、信息推送、在线沟通等一系列功能,大大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体验,也节约了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人力资源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媛,郭立川,张冰,陈莉明.“互联网+”糖尿病管理新模式及应用评价[J].中国数字医学,2021,16(06):109-113.
[2]胡申玲,许万萍,周佩如,黄洁微,刘雪彦.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报,2020,27(23):74-78.
[3]曾志红,蔡锋,刘小琴,沈眉.震动感觉阈值及踝肱指数对糖尿病足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J].健康研究,2015,35(04):386-388.
[4] 张春风,谢云,葛焕琦,郑辉,李宝毅,崔壮,尹爱莉,徐津咏.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诊断截点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07):602-607.
作者简介:
查皓璐2000.1.13 ,女,汉族,安徽省黄山市人,本科生,专业预防医学,天津医科大学,邮编300041。
刘琦2000.2.18 ,女,汉族,福建省宁德市人,本科生,专业预防医学,天津医科大学,邮编300041
随着病情发展恶化,糖尿病患者会逐渐出现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衰、心肌梗塞、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并发症。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目前最严重的问题,病重者需要进行手术、截肢甚至危及生命,这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还耗费高额医疗成本,造成沉重的家庭、社会负担。但目前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有效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使得糖尿病患者发生包括糖尿病足在内的多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普及的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途径,以患者教育为基础的自我管理是糖尿病得到良好控制的关键。建立可实施的简单易行的糖尿病足早期筛查途径对预防糖尿病足、降低糖尿病足的远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有大量研究表明,互联网模式下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模式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创造的糖尿病“三一照护”血糖管理服务模式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院内院外、线上线下和三甲社区一体化的糖尿病诊疗新模式。其对患者血糖的控制优于以往的线上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血糖管理效率,降低了远期并发症的危险,是确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因此最近几年国内外关于如何帮助糖尿病患者降低足溃疡/截肢的发生备受关注。有研究显示通过对存在足部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筛查和管理,可以预防80%足溃疡的发生,通过互联网、手机等高科技产品,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并发症早期筛查”、“健康科普”、“护理助手”、“医药商城”等服务,全面提升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认知,加强患者进行自我监测预防的意识,延缓并发症的发展恶化。特别是其将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率,降低足溃疡、坏疽和截肢发生的可能性,减轻社会负担,实现有限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现如今糖尿病管理软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患者的饮食、運动、药物、血糖监测等的研究,缺乏对于存在足部高危因素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
在现有糖尿病互联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添加一些现有已被证实有效的筛查方法,提高其对糖尿病足早期筛查和自我监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一,可以定期通过密歇根神经筛查实验来分析患者发生糖尿病足的危险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典型的神经病变又称为远端对称性多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导致足部溃疡和肢体截肢的重要原因。而多项研究表明,密歇根神经筛查实验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中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其二,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是临床较常用的检测神经病变的实验之一。由于糖尿病病程进程缓慢,往往很多初诊确诊糖尿病患者已经开始发生血管及神经病变。如果仅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诊断,很可能会延迟糖尿病足的诊断与早期干预。震动感觉阈值(VPT)检查被推荐应用于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筛查,大多数学者认为VPT检查评价糖尿病病变具有良好的客观性、量化性、非侵入性和可操作性,已逐渐被广泛接受和采用。在苹果手机商城,已经出现了模拟音叉软件,器存在证明了音叉模拟器在手机软件运用的可行性。将其技术运用于模拟音叉实验对早期糖尿病的筛查有着重大意义。
其三,研究表明高脂血症与血管病变具有密切的关系。高脂血症能增加足部病变风险,与LDL?C结果一致。SBP每升高1mmHg,足部病变发生风险增加1.3%。通过远程上传血脂数据可起到良好的监控作用。
一个完整的糖尿病足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密歇根神经量表(MNSI)、一系列检测实验(音叉实验,末梢血运实验,血脂水平,血糖浮动)和足部体格检查来测试高危因素个数,并基于现有医学大数据智能分析,向患者提供相应足部护理意见和随访时间,或指导就医。患者通过每周上传足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形成自我足部检查的良好习惯。此外患者可结合血糖仪、皮温计、血压计、尼龙丝等工具提高测试精确度。医师通过足部电子健康档案中动态记录的足部病变情况,及时评估疗效,个体化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
借助互联网的健康知识推广正在逐渐成为主流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形式。“互联网+医疗健康”正逐步改变现有的医疗服务模式和传统医疗格局。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出台;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推进相关工作。随着智能手机等APP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APP逐渐成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糖尿病自我管理APP可以帮助患者完成自我监测、信息推送、在线沟通等一系列功能,大大改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体验,也节约了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人力资源成本。
参考文献:
[1]张媛,郭立川,张冰,陈莉明.“互联网+”糖尿病管理新模式及应用评价[J].中国数字医学,2021,16(06):109-113.
[2]胡申玲,许万萍,周佩如,黄洁微,刘雪彦.智能分级管理平台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报,2020,27(23):74-78.
[3]曾志红,蔡锋,刘小琴,沈眉.震动感觉阈值及踝肱指数对糖尿病足早期筛查的临床意义[J].健康研究,2015,35(04):386-388.
[4] 张春风,谢云,葛焕琦,郑辉,李宝毅,崔壮,尹爱莉,徐津咏.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诊断截点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23(07):602-607.
作者简介:
查皓璐2000.1.13 ,女,汉族,安徽省黄山市人,本科生,专业预防医学,天津医科大学,邮编300041。
刘琦2000.2.18 ,女,汉族,福建省宁德市人,本科生,专业预防医学,天津医科大学,邮编3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