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把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并且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培养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等语文能力等同重要。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 启发诱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力,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只有感兴趣后才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索。为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能自觉、自愿参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活动,启发诱导学生,激起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苏教版教材第6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提出了几种神奇的植物,大千世界中还有很多神奇的植物,有待学生的发现,教学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这个神奇的话题进行辩论。先启发学生从课文和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神奇植物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搜集。由于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奇异植物兴趣特别浓厚,所以学习时同学们就会畅所欲言。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 充分利用课文情景因素。
课本中的许多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情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这些情景因素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1 利用课文插图。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但有精美的佳作,而且做了图文并茂,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利用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提高观察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情景。
2.2 拓展延伸课文内容。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类文章中创新思维的因素较多,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创造性的挖掘,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训练,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丑小鸭》一课,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教师可引导学生到这只白天鹅回到当年欺负她的妈妈、哥哥弟弟身边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个时候同学们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大家一个个兴致勃勃,议论纷纷。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对话演示当时的情景。虽然学生展现的情况各不相同,但交流起来却是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2.3 抓住课文语言的“空档”。一些课文中作者经常采用“虚”“实”相间的叙述或描写方法。有些文章中某些语言有时会一笔带过,留下了可以填充的“空档”,这些“空档”如果巧妙的利用,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如《将相和》中写廉颇负荆请罪的经过只用了一句话“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再如《白杨》一课中的“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有陷入沉思。”爸爸在表白着自己什么样的心,他在沉思什么课文在这些地方留下了“空档”。像这些“空档”,在教学时不妨进行适当点拨诱导,鼓励学生“说”起来。通过合理想象,角色扮演和主动、积极的口语交流,达到增强语感,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目的。
2.4 创设情境,提供舞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利用课文中这些现成的情景因素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外,还要通过变换叙述角度、方式,创设出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交流的舞台。如《新型玻璃》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推销员”向“顾客”推销产品的对话形式进行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总之,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在各类文章的教学中都可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同样,口语交际也可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它不但能增添语文教学的乐趣和情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复述课文,组织语言。
在《语文课程标准o口语交际》里提出了“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的阶段性目标。能读不一定能说,复述指把读或听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即将认知对象消化理解后转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它不是机械地认知,而是思维活动的反映,含有对内容的筛选、概括和归纳。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准确、具体、生动地讲述给别人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培养。阅读教学中的复述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去阅读。一条是眼睛的'生理视线',负责吸收语言符号以供心灵辨认;一条是心灵的'生理视线',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圖画。”教师往往可通过提出:读了这一篇(段)文章“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等层次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在感性层面上对课文内容掌握的信息量,而学生往往是通过复述来反馈他们对课文的了解程度。复述课文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复述应根据教学需要,要在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让他们把所读课文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复述出来。应做到尽量引用课文中所学的生动优美的词语、典型的句式。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体裁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复述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可复述段落、复述片段、复述全文,可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词汇,熟悉一般的语句结构,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言。
4. 注重口头作文课,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巧妙将作文、口语、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剂良方。所谓“口头作文课”,就是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熟悉的事物,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它每天每时每刻或多或少会发生些许的感动,正是有了这些许多的感受,我们才能捕捉瞬间的灵感,从而点滴成文。因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互相交流。每位学生都能抓住老师的要求,用较为通顺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出来,有的还能恰如其分加上自己的一点评价。总之,这种借助作文说话训练的做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为书面作文打下基础,使学生动手写作时得心应手,真是一箭双雕。
总之,语文教师应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并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当然课内训练的时间毕竟有限,况且语文能力的形成也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这“多维空间”都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场所。我们不能孤立地将口语交际教学游离于整个语文教学之外,而应将它真正融入语文教育教学整体之中,融入我们的生活实践之中,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表达技巧、快乐的交际情境、丰富的交际内容,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有话会说,并逐步“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
1. 启发诱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力,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只有感兴趣后才能自觉、主动地去探索。为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能自觉、自愿参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活动,启发诱导学生,激起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苏教版教材第6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奇异的植物世界》提出了几种神奇的植物,大千世界中还有很多神奇的植物,有待学生的发现,教学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针对这个神奇的话题进行辩论。先启发学生从课文和自己所了解的有关神奇植物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搜集。由于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奇异植物兴趣特别浓厚,所以学习时同学们就会畅所欲言。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 充分利用课文情景因素。
课本中的许多文章给我们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情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抓住这些情景因素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1 利用课文插图。小学语文课本中不但有精美的佳作,而且做了图文并茂,大部分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利用这些插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提高观察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情景。
2.2 拓展延伸课文内容。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类文章中创新思维的因素较多,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创造性的挖掘,安排一些生动有趣的口语交际训练,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丑小鸭》一课,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教师可引导学生到这只白天鹅回到当年欺负她的妈妈、哥哥弟弟身边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个时候同学们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大家一个个兴致勃勃,议论纷纷。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对话演示当时的情景。虽然学生展现的情况各不相同,但交流起来却是绘声绘色,妙趣横生。
2.3 抓住课文语言的“空档”。一些课文中作者经常采用“虚”“实”相间的叙述或描写方法。有些文章中某些语言有时会一笔带过,留下了可以填充的“空档”,这些“空档”如果巧妙的利用,对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大有好处的,如《将相和》中写廉颇负荆请罪的经过只用了一句话“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再如《白杨》一课中的“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有陷入沉思。”爸爸在表白着自己什么样的心,他在沉思什么课文在这些地方留下了“空档”。像这些“空档”,在教学时不妨进行适当点拨诱导,鼓励学生“说”起来。通过合理想象,角色扮演和主动、积极的口语交流,达到增强语感,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目的。
2.4 创设情境,提供舞台。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利用课文中这些现成的情景因素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外,还要通过变换叙述角度、方式,创设出口语交际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交流的舞台。如《新型玻璃》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以“推销员”向“顾客”推销产品的对话形式进行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总之,只要教师肯动脑筋,在各类文章的教学中都可以创设出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情境。同样,口语交际也可以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它不但能增添语文教学的乐趣和情趣,更重要的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切实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复述课文,组织语言。
在《语文课程标准o口语交际》里提出了“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的阶段性目标。能读不一定能说,复述指把读或听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转述,即将认知对象消化理解后转化为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它不是机械地认知,而是思维活动的反映,含有对内容的筛选、概括和归纳。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准确、具体、生动地讲述给别人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培养。阅读教学中的复述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去阅读。一条是眼睛的'生理视线',负责吸收语言符号以供心灵辨认;一条是心灵的'生理视线',通过想象与联想,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圖画。”教师往往可通过提出:读了这一篇(段)文章“你了解了什么?”、“你知道了些什么?”等层次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在感性层面上对课文内容掌握的信息量,而学生往往是通过复述来反馈他们对课文的了解程度。复述课文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复述训练,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积累语言,培养他们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复述应根据教学需要,要在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让他们把所读课文的内容加以归纳整理,有中心、有条理、有感情地复述出来。应做到尽量引用课文中所学的生动优美的词语、典型的句式。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体裁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复述的要求、内容和形式。可复述段落、复述片段、复述全文,可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加深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词汇,熟悉一般的语句结构,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语言。
4. 注重口头作文课,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加强口头作文的训练,巧妙将作文、口语、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又一剂良方。所谓“口头作文课”,就是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生活,说自己熟悉的事物,说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们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它每天每时每刻或多或少会发生些许的感动,正是有了这些许多的感受,我们才能捕捉瞬间的灵感,从而点滴成文。因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说出来,互相交流。每位学生都能抓住老师的要求,用较为通顺的语言有条理地讲述出来,有的还能恰如其分加上自己的一点评价。总之,这种借助作文说话训练的做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为书面作文打下基础,使学生动手写作时得心应手,真是一箭双雕。
总之,语文教师应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领会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并重视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当然课内训练的时间毕竟有限,况且语文能力的形成也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训练。课堂、校园、家庭、社会这“多维空间”都是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场所。我们不能孤立地将口语交际教学游离于整个语文教学之外,而应将它真正融入语文教育教学整体之中,融入我们的生活实践之中,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表达技巧、快乐的交际情境、丰富的交际内容,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有话会说,并逐步“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