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获取道教园林环境空间设计方式。通过分析陕西西安楼观台园林景观选址、环境特征、空间构成三方面的内容。得到楼观台道教园林环境空间场所精神的设计方法。该研究可为寺观园林环境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楼观台 道教园林 环境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JO-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5-0152-02
Abstract:To obtain the design method of Taoist garden environment space.The site selection,environmental features and space composition of the landscape of Lou guantai in xi ‘an,Shan xi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design method of environment space and spirit of Taoist garden was obtained.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garden environment space of the temple.
Keywords:Lou guantai Taoist Garden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一、樓观台园林的选址原则
(一)自然崇拜和神仙信仰
宗教需要面向普罗大众,特别是像道教这样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长期对儒教起辅助作用的宗教,更需要将道教的“道”转化为各种神灵信仰,才能在民间得以普及。所以在道教的普世过程中,对仙神鬼怪的崇拜信奉成为其发展的渊源。古时先民敬天慕地,对天地有着天然的敬仰,拔地而起的巍峨高山被看作是人间直达天庭的道路。因此,道教也借助这样的想象将山形地势包装为修仙得道的天路历程,认为在仙山洞府中的修行是进入神仙境界的不二法门。
(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教宫观园林的修筑目的是为了宣扬宗教思想,成为宗教哲学的现实载体。所以道教园林的修建无论在建筑布局还是景观布置上都有着道教教义的渗透。它的职能功用不仅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也彰显着道教神仙体系的序列关系,形成了现实具象地反映玄虚宗教理念的景观环境。这与士人园林、皇家园林在功能和作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道家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核心,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老子的核心学说在于对“道”的阐释,认为天地万物顺应自然之法,不被拘泥约束的发展正是“道”的体现。在其思想的影响下,道教宫观园林的修筑从相地选址到景观处理,无不遵循着“道”法之精妙,不削地平山,不雕梁画栋,而是尽量依山就势、返璞归真,顺自然天地造化而为,从根本上契合道家的哲学理念。
(三)理想的风水模式
道教将道观视作求仙度化、修行成仙的理想之地。风水中的“宜居”之处是“以大地山河为主”的自然环境,这一方面源自远古先民的朴素信仰,另一方面正契合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最高追求。风水之道并非玄幻无稽,而是真正立足于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考量,也是人间尘世对平安福祉的追求向往。
道家相地建观讲究天地位穴,乾南坤北,符合《葬书》中对建筑房舍位置最佳方位的描述“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1I四灵兽围合环抱之处即为“龙穴”,若对应现实地貌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然而实际情况中可能无法完全按照理想模式选址。道教园林常依照这一准则,选址于山峦环抱中,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灵兽格局。
二、楼观台园林的环境特征
(一)崇尚自然、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道观园林建造的基本原则。由于位于山峦坡地,故往往循地就势、灵活布局。其中的建筑布局则依循中轴原则,主体建筑沿轴线骨架依序排列,偏殿左右对称,这是古代社会秩序和宗教功能的体现。虽然有不得不遵守的人为规则,但道观地基并不破坏原有地貌,而是顺应山势坡度起伏安置,甚至有些殿宇本为主位应位于最高处,却因地形所限低于次殿。建筑形式也尽量保持质朴无华的朴拙姿态,以灰色掩映在林木葱茏之间,浑然于天地万物之中。
(二)大面积的绿化环境
拥有面积较大且自然景观丰富的园林绿化是道教园林及其重要的特征。除了自然环境之外,人工的绿化环境也起到了塑造神秘宗教气氛的作用。道教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对天然本真的热爱,由此,在修建人工园景观时就必须加入大量的人工绿化与周围的天然环境相互呼应。而且在道教的典籍中,对于理想仙境的描述都少不了奇花异木的点缀,并且植物对于道家道教都有着比拟仙性的特殊意义。
(三)楼观台园林的环境特征
说经台是楼观地区道教建筑群核心,坐落于秦岭山脉北面的南小山脚下,面对沃野千里,背倚青山秀水。但由于地理大环境所限,说经台不得不建于秦岭北麓,虽说仍是“背山面水”格局,但与“乾南坤北”即坐北朝南的基本原则大相径庭。此时的说经台背南面之山,面北面之水,完全不符合理想风水模式的要求。但若将眼光放在更为阔大的范围中去看说经台的地理位置就会发现,其南依终南,北瞰渭水,东有虎豹沟、西临田峪河,是一处更为宏观的理想格局。这便是道家对于自然的胸怀与解读,天地之间莫不为道。
1.轴线与空间序列
虽然说经台所在的南小山海拔仅580米,但以此为起点则可延伸出一条轴线至海拔888米的炼丹峰,再向南穿过海拔1015米的翠微峰直至远山深处。随着海拔的升高,这条视觉轴线也随之逐渐抬升,经由轴线的引导,向南则可远眺峰峦叠翠,往北则尽览平原阔野。说经台本来的位置劣势在此扭转为空间优势。 2.突出的地理位置
说经台的地理优势并不突出甚至有着先天的缺陷。所在位置海拔较低,然而其后的山峰均高出它许多。由于周围群山高度的衬托,说经台反而处在一个位置较低的中心穴场,四周山峦拱卫如同巨大的手臂将其合抱其间,反而使说经台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明确。
三、楼观台园林环境空间的构成方式
楼观台宫观依山而建,未对天然地形大动干戈,反而利用山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大显身手:宫观建筑群随势就形,隐逸林海,每进院落随山势升高,以“度高平远近之差4”显“自然峰峦之势”,使得人工与自然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楼观台宫观建筑建在数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之上,依中轴线,自低而高层层递进。中轴线之外的建筑布局则较为灵活,起伏错落,成为主体建筑之外与自然融合的边界,形成规整与灵动的对比,呈现出神圣的宗教氛围与清虚无为的逍遥真趣。
由于山地基址几乎没有太多人为改变,不免面临在陡峭地段修造建筑的窘境。如山门位置本应修筑较大平台可远眺崇山峻岭,但由于基面狭窄,故放弃原本的规则秩序的要求,改大为小,并处理成阶梯状,虽然少了宫观大i]的霸气,但却清雅朴素,反而增添了登仙道而入的体验。
(一)说经台的建筑群空间结构
1.轴线关系
由于地形的限制,从前山门进入之后,说经台建筑群不得不将根据上山路径的曲折扭转将轴线转折直至老子祠的山门,之后才将建筑群的序列重新拉回到南北方向上的轴线布局。在这一段的布局上依照中轴线的延伸依次罗列了山]和主要的殿宇,次要建筑等则分立轴线两侧。这条长约150米的轴线由于地形的关系抛弃了对称布置院落的传统方式,而是将院落的方位延至北边,并将轴线略往西平移,以平衡地势与轴线之间的关系。
2.空间序列
(1)自由的空间序列
由于说经台位于终南山之北,所以若要抵达说经台,就必须沿由北及南的方向前行。但道教园林建筑的建造要求为坐北朝南,所以经由南面山门进入之后行进路线就需转向北面。南小山山脚与终南山脚直线距离很近,这就造成了布置山道空间的困难。传统道家园林往往在建筑与山门之间设置较长的登山道,但空间的局促和海拔的限制使得说经台之前的山道只能采取迂回曲折的手法,从心理上延长山路的距离。所以在进入前山门后,山路自由回环呈“之”字形,转折处布置小型殿宇,两侧种植松柏,依据山势而上至老子祠山而止。
(2)规则的空间序列
老子祠山门之前是一不大的平台,站在平台上远眺便可一览终南山美景。明亮开阔山景与之前狭窄蜿蜒的山道之间形成了抑扬对比。山门之后的宫观布局依据的是传统建筑空间的规则式序列,院落沿轴线依次展开,根据空间布局的主次面积逐渐变化,高度依序增减,形成节奏感整齐强烈的韵律序列。在这个空间序列中存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建筑物也基本都是沿着轴线对称布局,只有局部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而无法完全按此格局布置。
說经台的主殿启玄殿位于第一进院落中,因为这里的山势最高,再加上前面曲折山路的铺垫,已经完全能够烘托出启玄殿在建筑群中的主体地位。
启玄殿后,进入第二进斗姥殿院落,地势较启玄殿院落降低约四米多,这种地势上的变化也对应了神仙等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也同样反映在第三、四进院落的地势降低的现象上。
在说经台建筑群布局的整个空间序列中,充分体现了自由与规则的结合以及空间的收放结合,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态。同时,在院落位置的高低布局以及面积的大小等方面也反映出道教思想的影响。(3)主建筑居中原则
“择中”观念是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传统。“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国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这是要求不仅要将重要建筑放置在建筑群落的中轴线上,也必须设置在院落空间的几何中心或重心上。在说经台建筑群中,启玄殿院落以及救苦殿院落皆是如此。
3.空间限定
(1)墙体对空间的限定
说经台的院落布置多以房舍作为空间的分割,仅在最后一进院落中以墙体对空间进行限定。由于这里为地势最低处,故墙体的分隔作用较弱,没有在视线上实现有效的阻隔,空间限定不甚完全。
(2)高差对空间的限定
说经台所在地形崎岖复杂,不同高程的山地成为建筑群落空间布局上的劣势。而道教主张“道法自然”,所以利用地形的起伏落差形成空间序列的划分与限定成为说经台建筑空间灵动自由的助力。修建在山地上的宫观建筑较少改变原有地形地貌,而将建筑布置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平台之间利用踏步、坡道等联系。
(3)围合对空间的限定
在说经台建筑群中灵活运用了门、墙、廊庑、铺地、植物以及高差等要素创造出了“虚”围合,还可以造成多层次内外虚实空间组合的多元序列空间。说经台建筑群中多三实一虚形成一个院落单元,再由院落单元串联成数个空间,经过蜿蜒的山路,渐入至高佳景,表现出了起伏错落,平中有奇的空间组合艺术。
4.其他规划手法的应用
老子祠山门的门外正好可以望见启玄殿的整个立面和一线天空,这种空间处理手法被称作“风水过白”,解决了中国传统建筑围合空间内在营造“聚气”环境的同时保证了建筑单体之间的日照间距和建筑景观的完美。
结论——楼观台环境空间设计的场所精神
园林景观是被物化了的社会文化的实体反映。园林环境景观,尤其是宗教园林景观其职能意义有着较于其他人文形式更为特殊的表达。“以透过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地点、组织等要素折射与构建出城市的空间图景”,它是社会文明的沉淀与反映,如同一部解释世界表达观念的“百科全书”,用其中的每一处元素、每一个细节诠释时代发展的脉络轨迹。
园林景观是社会文化与艺术审美的综合反映,这使得园林不可避免的被赋予了场所精神。道教园林空间的场所精神不同于说教与灌输,更像是一种春风化雨似的渗透与影响,具有平淡、含蓄的特征。“这种平淡美体现出一种极为高深的意蕴与哲学意味”,一座具有生命感召力量的园林,就如同晨钟暮鼓,日日夜夜,月月年年,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游历它的人们,教诲他们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园林景观精神空间所起的巨大作用。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2018SJA0108)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63)。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37-38.
[2]老子道德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69-70.
[3]郭璞.故宫珍藏善本[M].北京翰墨香林图书有限公司,2016(1):121-122.
[4]玄烨,御制避署山庄记(美藏本)[M]人民出版社,2016(1):21-222.
[5]汤箬梅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江苏雕塑艺术品质与城市影响力研究[)]艺术评鉴,2018(09);184-185.
[6]汤窘梅,走向世俗:山西长治彩塑艺术探析[D]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4(06):19-22.
[7]刘龙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D]设计,2016,29(15):84-85.
[8]魏伟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整体意境——以苏州园林为例[J].设计,2016,29(17):82-83.
关键词:楼观台 道教园林 环境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JO-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5-0152-02
Abstract:To obtain the design method of Taoist garden environment space.The site selection,environmental features and space composition of the landscape of Lou guantai in xi ‘an,Shan xi province were analyzed.The design method of environment space and spirit of Taoist garden was obtained.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garden environment space of the temple.
Keywords:Lou guantai Taoist Garden Environment Space Design
一、樓观台园林的选址原则
(一)自然崇拜和神仙信仰
宗教需要面向普罗大众,特别是像道教这样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长期对儒教起辅助作用的宗教,更需要将道教的“道”转化为各种神灵信仰,才能在民间得以普及。所以在道教的普世过程中,对仙神鬼怪的崇拜信奉成为其发展的渊源。古时先民敬天慕地,对天地有着天然的敬仰,拔地而起的巍峨高山被看作是人间直达天庭的道路。因此,道教也借助这样的想象将山形地势包装为修仙得道的天路历程,认为在仙山洞府中的修行是进入神仙境界的不二法门。
(二)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教宫观园林的修筑目的是为了宣扬宗教思想,成为宗教哲学的现实载体。所以道教园林的修建无论在建筑布局还是景观布置上都有着道教教义的渗透。它的职能功用不仅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也彰显着道教神仙体系的序列关系,形成了现实具象地反映玄虚宗教理念的景观环境。这与士人园林、皇家园林在功能和作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道家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核心,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2]老子的核心学说在于对“道”的阐释,认为天地万物顺应自然之法,不被拘泥约束的发展正是“道”的体现。在其思想的影响下,道教宫观园林的修筑从相地选址到景观处理,无不遵循着“道”法之精妙,不削地平山,不雕梁画栋,而是尽量依山就势、返璞归真,顺自然天地造化而为,从根本上契合道家的哲学理念。
(三)理想的风水模式
道教将道观视作求仙度化、修行成仙的理想之地。风水中的“宜居”之处是“以大地山河为主”的自然环境,这一方面源自远古先民的朴素信仰,另一方面正契合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最高追求。风水之道并非玄幻无稽,而是真正立足于对自然和人的关系的考量,也是人间尘世对平安福祉的追求向往。
道家相地建观讲究天地位穴,乾南坤北,符合《葬书》中对建筑房舍位置最佳方位的描述“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1I四灵兽围合环抱之处即为“龙穴”,若对应现实地貌即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然而实际情况中可能无法完全按照理想模式选址。道教园林常依照这一准则,选址于山峦环抱中,形成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四灵兽格局。
二、楼观台园林的环境特征
(一)崇尚自然、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道观园林建造的基本原则。由于位于山峦坡地,故往往循地就势、灵活布局。其中的建筑布局则依循中轴原则,主体建筑沿轴线骨架依序排列,偏殿左右对称,这是古代社会秩序和宗教功能的体现。虽然有不得不遵守的人为规则,但道观地基并不破坏原有地貌,而是顺应山势坡度起伏安置,甚至有些殿宇本为主位应位于最高处,却因地形所限低于次殿。建筑形式也尽量保持质朴无华的朴拙姿态,以灰色掩映在林木葱茏之间,浑然于天地万物之中。
(二)大面积的绿化环境
拥有面积较大且自然景观丰富的园林绿化是道教园林及其重要的特征。除了自然环境之外,人工的绿化环境也起到了塑造神秘宗教气氛的作用。道教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对天然本真的热爱,由此,在修建人工园景观时就必须加入大量的人工绿化与周围的天然环境相互呼应。而且在道教的典籍中,对于理想仙境的描述都少不了奇花异木的点缀,并且植物对于道家道教都有着比拟仙性的特殊意义。
(三)楼观台园林的环境特征
说经台是楼观地区道教建筑群核心,坐落于秦岭山脉北面的南小山脚下,面对沃野千里,背倚青山秀水。但由于地理大环境所限,说经台不得不建于秦岭北麓,虽说仍是“背山面水”格局,但与“乾南坤北”即坐北朝南的基本原则大相径庭。此时的说经台背南面之山,面北面之水,完全不符合理想风水模式的要求。但若将眼光放在更为阔大的范围中去看说经台的地理位置就会发现,其南依终南,北瞰渭水,东有虎豹沟、西临田峪河,是一处更为宏观的理想格局。这便是道家对于自然的胸怀与解读,天地之间莫不为道。
1.轴线与空间序列
虽然说经台所在的南小山海拔仅580米,但以此为起点则可延伸出一条轴线至海拔888米的炼丹峰,再向南穿过海拔1015米的翠微峰直至远山深处。随着海拔的升高,这条视觉轴线也随之逐渐抬升,经由轴线的引导,向南则可远眺峰峦叠翠,往北则尽览平原阔野。说经台本来的位置劣势在此扭转为空间优势。 2.突出的地理位置
说经台的地理优势并不突出甚至有着先天的缺陷。所在位置海拔较低,然而其后的山峰均高出它许多。由于周围群山高度的衬托,说经台反而处在一个位置较低的中心穴场,四周山峦拱卫如同巨大的手臂将其合抱其间,反而使说经台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明确。
三、楼观台园林环境空间的构成方式
楼观台宫观依山而建,未对天然地形大动干戈,反而利用山地独特的地形地貌大显身手:宫观建筑群随势就形,隐逸林海,每进院落随山势升高,以“度高平远近之差4”显“自然峰峦之势”,使得人工与自然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楼观台宫观建筑建在数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之上,依中轴线,自低而高层层递进。中轴线之外的建筑布局则较为灵活,起伏错落,成为主体建筑之外与自然融合的边界,形成规整与灵动的对比,呈现出神圣的宗教氛围与清虚无为的逍遥真趣。
由于山地基址几乎没有太多人为改变,不免面临在陡峭地段修造建筑的窘境。如山门位置本应修筑较大平台可远眺崇山峻岭,但由于基面狭窄,故放弃原本的规则秩序的要求,改大为小,并处理成阶梯状,虽然少了宫观大i]的霸气,但却清雅朴素,反而增添了登仙道而入的体验。
(一)说经台的建筑群空间结构
1.轴线关系
由于地形的限制,从前山门进入之后,说经台建筑群不得不将根据上山路径的曲折扭转将轴线转折直至老子祠的山门,之后才将建筑群的序列重新拉回到南北方向上的轴线布局。在这一段的布局上依照中轴线的延伸依次罗列了山]和主要的殿宇,次要建筑等则分立轴线两侧。这条长约150米的轴线由于地形的关系抛弃了对称布置院落的传统方式,而是将院落的方位延至北边,并将轴线略往西平移,以平衡地势与轴线之间的关系。
2.空间序列
(1)自由的空间序列
由于说经台位于终南山之北,所以若要抵达说经台,就必须沿由北及南的方向前行。但道教园林建筑的建造要求为坐北朝南,所以经由南面山门进入之后行进路线就需转向北面。南小山山脚与终南山脚直线距离很近,这就造成了布置山道空间的困难。传统道家园林往往在建筑与山门之间设置较长的登山道,但空间的局促和海拔的限制使得说经台之前的山道只能采取迂回曲折的手法,从心理上延长山路的距离。所以在进入前山门后,山路自由回环呈“之”字形,转折处布置小型殿宇,两侧种植松柏,依据山势而上至老子祠山而止。
(2)规则的空间序列
老子祠山门之前是一不大的平台,站在平台上远眺便可一览终南山美景。明亮开阔山景与之前狭窄蜿蜒的山道之间形成了抑扬对比。山门之后的宫观布局依据的是传统建筑空间的规则式序列,院落沿轴线依次展开,根据空间布局的主次面积逐渐变化,高度依序增减,形成节奏感整齐强烈的韵律序列。在这个空间序列中存在一条明显的中轴线,建筑物也基本都是沿着轴线对称布局,只有局部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而无法完全按此格局布置。
說经台的主殿启玄殿位于第一进院落中,因为这里的山势最高,再加上前面曲折山路的铺垫,已经完全能够烘托出启玄殿在建筑群中的主体地位。
启玄殿后,进入第二进斗姥殿院落,地势较启玄殿院落降低约四米多,这种地势上的变化也对应了神仙等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也同样反映在第三、四进院落的地势降低的现象上。
在说经台建筑群布局的整个空间序列中,充分体现了自由与规则的结合以及空间的收放结合,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态。同时,在院落位置的高低布局以及面积的大小等方面也反映出道教思想的影响。(3)主建筑居中原则
“择中”观念是中国传统建筑布局的传统。“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国都),择国之中而立宫,择宫之中而立庙。”这是要求不仅要将重要建筑放置在建筑群落的中轴线上,也必须设置在院落空间的几何中心或重心上。在说经台建筑群中,启玄殿院落以及救苦殿院落皆是如此。
3.空间限定
(1)墙体对空间的限定
说经台的院落布置多以房舍作为空间的分割,仅在最后一进院落中以墙体对空间进行限定。由于这里为地势最低处,故墙体的分隔作用较弱,没有在视线上实现有效的阻隔,空间限定不甚完全。
(2)高差对空间的限定
说经台所在地形崎岖复杂,不同高程的山地成为建筑群落空间布局上的劣势。而道教主张“道法自然”,所以利用地形的起伏落差形成空间序列的划分与限定成为说经台建筑空间灵动自由的助力。修建在山地上的宫观建筑较少改变原有地形地貌,而将建筑布置在不同高度的平台上,平台之间利用踏步、坡道等联系。
(3)围合对空间的限定
在说经台建筑群中灵活运用了门、墙、廊庑、铺地、植物以及高差等要素创造出了“虚”围合,还可以造成多层次内外虚实空间组合的多元序列空间。说经台建筑群中多三实一虚形成一个院落单元,再由院落单元串联成数个空间,经过蜿蜒的山路,渐入至高佳景,表现出了起伏错落,平中有奇的空间组合艺术。
4.其他规划手法的应用
老子祠山门的门外正好可以望见启玄殿的整个立面和一线天空,这种空间处理手法被称作“风水过白”,解决了中国传统建筑围合空间内在营造“聚气”环境的同时保证了建筑单体之间的日照间距和建筑景观的完美。
结论——楼观台环境空间设计的场所精神
园林景观是被物化了的社会文化的实体反映。园林环境景观,尤其是宗教园林景观其职能意义有着较于其他人文形式更为特殊的表达。“以透过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地点、组织等要素折射与构建出城市的空间图景”,它是社会文明的沉淀与反映,如同一部解释世界表达观念的“百科全书”,用其中的每一处元素、每一个细节诠释时代发展的脉络轨迹。
园林景观是社会文化与艺术审美的综合反映,这使得园林不可避免的被赋予了场所精神。道教园林空间的场所精神不同于说教与灌输,更像是一种春风化雨似的渗透与影响,具有平淡、含蓄的特征。“这种平淡美体现出一种极为高深的意蕴与哲学意味”,一座具有生命感召力量的园林,就如同晨钟暮鼓,日日夜夜,月月年年,无时无刻不在提示着游历它的人们,教诲他们人生的价值,这就是园林景观精神空间所起的巨大作用。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专题)项目(2018SJA0108)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PZY2015A063)。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37-38.
[2]老子道德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69-70.
[3]郭璞.故宫珍藏善本[M].北京翰墨香林图书有限公司,2016(1):121-122.
[4]玄烨,御制避署山庄记(美藏本)[M]人民出版社,2016(1):21-222.
[5]汤箬梅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江苏雕塑艺术品质与城市影响力研究[)]艺术评鉴,2018(09);184-185.
[6]汤窘梅,走向世俗:山西长治彩塑艺术探析[D]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4(06):19-22.
[7]刘龙园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D]设计,2016,29(15):84-85.
[8]魏伟论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整体意境——以苏州园林为例[J].设计,2016,29(1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