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法制保障

来源 :吉林人大工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ykimi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员长所作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高屋建瓴、观点鲜明、意蕴深刻,总结工作全面、客观、真实,部署工作统筹兼顾、思路明确、重点突出。报告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的最新成果,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彰显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无限生机和活力,是一个高举旗帜、服务大局、求真务实、符合民意的报告,听后深受鼓舞、倍感亲切、完全赞成。
  十一届全国人大已经走过近五年的光辉历程。全国人大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抓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依法行使职权,人大工作异彩纷呈、可圈可点。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日益深入人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针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有力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国际上彰显了这一制度的优越性,是对唱衰中国的预言家们的有力回击。坚持民主立法、为民监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如期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意义重大而深远。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贡献卓越、功不可没。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更加注重法律的修改和完善,更加注重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为完善这个法律体系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去年常委会修改的24件法律、通过的14部法律中,有8部是对法律的修改完善,而且特别重视和尊重民意。刑诉法、个人所得税法、职业病防治法等5部法律,共征求社会公众意见32万条,其中个人所得税法,征集意见23.7万条,创下了我国人大单项立法征求意见数之最;将个税起征点提到3500元,使6000万人不用纳税,是对民生最直接、最现实、最有力的保障;刑诉法的修改是对人权保护的升华,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传承和尊重,是刑法三原则的时代性诠释。监督工作扎实推进,3次专题询问、4次执法检查、14个专项工作报告,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内容选得准、工作抓得实、监督效果好,保证了宪法法律的全面实施,推动了党中央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专题询问由“尝试”走向“常态”,问得直接、尖锐,答得认真、仔细,良好的沟通交流、答疑解惑,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力量。代表工作、对外交往、自身建设等方面也都取得长足进展。这些成就,对我们在地方人大工作的同志,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委员长在报告中,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结合吉林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近年来,吉林省紧紧把握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和富民工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GDP跨过万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现在达到162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利润超千亿元,粮食产量8年连续增长,以“暖房子”为标志的民生工程效果明显,百姓拍手称赞,全省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政治安定的良好局面。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深受百姓的欢迎和赞许,面对复杂的矛盾和挑战,沉着应对、驾轻就熟、果断有力。目前,吉林发展势头强劲、态势良好,全省各族人民对吉林的未来充满信心,对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班子充满信心。
  多年来,吉林省委高度重视人大工作。去年,召开了人大工作会议,总结了近年来我省人大工作的基本经验,对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为我省人大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認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加强立法工作,努力提高立法质量。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监督实效,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依法决定重大事项,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相统一,贯彻党委意图,正确行使人事任免权。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立法跟进、监督促进、服务推进”的工作思路。做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指导工作,按照修改后的选举法,选举县乡人大代表4.8万余人,体现了三个平等。全省620个乡镇、60个县(市、区)全部召开了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我省指导县乡人大换届工作的做法,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
  这次会议,是十一届全国人大最后一次会议,本届人大也进入了“收官”之年。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重要年份,我省也将召开第十次党代会。从人大的角度看,要更加充分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和大局稳定。结合审议报告,谈几点建议:
  (一)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邦国委员长多次强调,人大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今年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一定深刻认识,牢记在心,不断强化制度自觉,增强制度自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履行好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要切实加强改进立法工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完善法律体系的任务很重要,包括司法解释的规范和清理,要坚持立改废并举。地方立法如何跟进,围绕民生发展,要厘清部门之间的职权范围,防止公共利益部门化和部门利益法律化。既要坚持“不抵触”原则,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上位法,要有特点、有针对性,能够解决问题。重要的是严格执法。立法分配正义,司法矫正正义,执法落实正义。有法可依的条件成熟后,下一步关键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切实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进一步强化监督职能。“一府两院”由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是我国政治体制决定的。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主要通过监督来实现党的重大决策得以落实,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当前,监督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强对财政预算和发展计划的监督。预算和计划决定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国之命脉”。特别是财政预算,是实现财富的再分配,分配是否合理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目前,预算编制还存在不准确、不细化,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看不明白、说不清楚的问题,监督效果不理想。所以,要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和方式,把对预算的监督做实、做出成效,替老百姓管好“钱袋子”。再是加强对执法和司法的监督。要加大监督力度,着力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政府的公信力、官员的公信力,司法的公信能够使人敬畏法律;政府的公信能够提升政府的权威;官员的公信能够令人尊崇。通过公正司法,使人民群众的权益得到依法保障,当人民群众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救助。
  (三)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初,将进行省和市级人大的换届选举,我们将选举产生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是改善代表结构,提高代表整体素质的有利时机,建议全国人大就优化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等问题,进一步加强指导。(图/赵羽)
其他文献
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课改当中,教师要对语言教学中的很多问题进行研究,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和语言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期刊
此文是针对中岛长文所著《鸱鸮之声:鲁迅的近代》(平凡社,2001年)中收录的数篇论文,特别是题为《道听途说——周氏兄弟的情况》,表述我的疑问和感想之文。当我提出疑问之时,
一、前言中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些人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的已经成长为行业骨干,但这不能掩饰一个越来越凸显的问题,即中职学生“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