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断扩大的中俄经贸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经过双方努力,中俄经济贸易合作正不断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2001年两国贸易额106亿美元,2012年达到881亿美元,11年增长了7.3倍。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也成为中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国之一
3月22日,习近平主席从北京启程,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
世界主要国家最近一年纷纷迎来领导人更迭。新任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受到更多关注,外界常常以此来判断新领导人的对外政策取向。新老交替后中国新任国家主席的首次出访,同样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国家主席于春暖花开之际首访俄罗斯,既有象征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时所说,他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始终将其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他表示,此访一定会为中俄关系深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不断扩大的中俄经贸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经过双方努力,中俄经贸合作正不断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2001年两国贸易额106亿美元,2012年达到881亿美元,11年增长了7.3倍。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也成为中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国之一。
在过去的2012年,中俄两国和双边关系都经历了重要的发展阶段,两国都顺利地完成了国内重要的政治日程,中俄关系也保持了连续性,呈现更加“给力”的发展势头。
去年12月21日,普京在重返克里姆林宫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俄间的关系已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并用了较长时间谈论“中俄经济合作的远大前景”。在此之后,各种和中俄经贸关系有关的传闻便纷至沓来,从“联合制造大型客机”到大宗军事贸易,从扩大使用人民币/卢布贸易结算规模和范围,到“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将有阶段性成果”,从双边贸易到投资、金融合作……
中俄换届 政热经不冷
今年1月1日零时,投产两年的中俄原油管道累计输油量已达3,000万吨。这条西起俄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东至中国黑龙江大庆市的石油运输管线,不仅将为中国提供长达20年稳定的石油供应,也为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带来机遇,成为两国摆脱“政热经冷”努力的缩影。
其实,普京自去年5月上台执政后,外交天平向东倾斜,凸显强烈的务实色彩;经济上把远东开发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增设了远东发展部。俄罗斯的外交内政变化,为中俄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展望2013年中俄关系,两国除了将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合作和协商的“热度”外,双边也将加强包括远东开发、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保证经济合作上的“温度”。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学者伊万诺夫称,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普京希望改善俄罗斯的产业结构,摆脱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在资源产业领域,摆脱对欧洲等传统市场的过度依赖。而这“两个摆脱”能否实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新一轮建设的重点——城镇化,同样涉及资源供需问题,俄罗斯期待在这些领域搭上中国这班“快车”,更希望在发展中俄传统资源贸易基础上,吸收中国经验,推动国内民用制造业的复苏和更新换代。中国同样希望实现资源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以规避价格、来源风险,同时拓展新市场,转移过剩和旧有产能。在这些领域,双方的合作前景是现实的、扎实的。
同样,作为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伙伴,中国也需要俄罗斯。中国政府希望俄罗斯社会稳定、国力强盛,能够成为独立的权力中心。中国需要借助俄罗斯制衡中国同美国、西欧等国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使其成为中国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的重要保证。与俄罗斯及其他接壤国家地区局势稳定,这对于中国政府领导人制定的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至关重要。另外,对中国来说,某些商品的进口需要俄罗斯的帮助,有些商品的进口相当依赖俄罗斯,无法从别国购买,有些商品在俄罗斯对华出口中占有相当大比重(如石油、木材及其他原料)。因此,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解决两国边境、移民和双边贸易等问题。
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及国家主席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坚持对俄友好的方针不会改变,对优先发展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不会改变。今年1月8日他在会见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时说,对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从“优先方向之一”到“优先方向”,体现出中俄关系在外交定位上的提升。
俄中两国间建立的战略协作、不结盟的外交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不是意识形态上的统一和政治体制上的雷同(这些均为可变因素),而是真正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俄罗斯来说都至关重要。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战略伙伴,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建立关系使得俄罗斯摆脱了单边政治,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进一步发展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在俄罗斯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过程中,中国的参与必不可少。另外,中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区域合作伙伴,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俄中两国合作解决中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打击恐怖主义,支持当地政权,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也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合作。
大戏揭幕
近年来,两国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两国经贸合作涵盖了能源、化工、电力、原材料、消费品、机电、高科技等广泛领域。经贸合作对两国经济正在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影响。俄罗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报告把中国经济作为影响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因素。中国东北三省一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受俄罗斯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特别重要的是,随着能源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安全的积极影响将显著增加。在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两国贸易规模仍保持健康和快速增长,成为新兴经济大国合作的典范。 当前,世界经济仍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继续加速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是两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对两国有着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经贸合作可在稳定各自宏观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扩大能源合作有利于两国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从而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在无法预料国际经济危机前景的时候,这一点尤其重要。要做到这一点,近期目标应努力使原油贸易尽快达到相互均衡的规模,即分别占俄总生产和中国总消费的20%(约1亿吨/年)。
在农业领域,两国合作更多是在地方层面。俄罗斯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农用土地资源,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彼此又是邻国,耕作条件相近,农业合作有着几乎难以抗拒的理由。近年,俄罗斯正在成为粮食出口大国,且出口潜力不断增长,但中国很少从俄罗斯进口粮食。此外,俄罗斯极其缺少农业劳动力,果蔬、肉类食品价格一直是其高通胀的主要因素,但很少从中国进口,也很少从中国引进农业劳动力。中俄农业合作规模还远不能令人满意,未来可期。
北京美林商贸公司业务人员陈川(该公司负责从俄罗斯进口商贸产品及木材)向记者表示,据某位专家说,“这几年俄罗斯锯材向我们出口量非常大,因为它的政策是鼓励锯材出口。它的锯材量一直在上升。我们进口俄罗斯锯材有几个好的条件,一个是俄罗斯本身资源丰富;第二,中国、日本和瑞典,在俄罗斯都有大量的林地,正在开发,有的正在建设,或者已经建成一些厂子,这些林地主要出口目标还是对准中国。这样我想锯材资源应该是会越来越多。俄罗斯锯材五年我们增长5.3倍,应该说是比较快的。另外,最近习主席又首访俄罗斯,加强了中俄两国政治经济的联系,我想随着习主席的访问经济发展会非常快,木材进口量进行会增加。”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公布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木材供需缺口基本为1.4亿-1.5亿立方米。国家林业局预测,2015年中国最多可提供2.8亿立方米木材,缺口可能在2亿立方米左右,而木材供应缺口主要靠进口来补充。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木材来源地。根据中国木材流通协会的数据,200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木占原木进口总量的64.6%。
潜力巨大
展望未来,中俄经贸合作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在金融领域,两国实现了可直接本币结算,但规模有限,大宗商品贸易结算仍然使用第三方货币。中俄都发行国债也都购买外国债券,但极少相互购买对方国债,两国还在不恰当地直接或间接使用着西方机构对国家信用的评级。
在投资领域,两国都是吸引外资的主要经济体,而且中国还是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但相对于两国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愿望,相互直接投资规模微乎其微,甚至难以得到两国较一致的正式统计数据。中国对西方国家的一次直接投资就相当于20年累计对俄投资的数倍。投资领域一直是两国经贸合作的短板,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尖端科技领域,相互引进高科技成果的成功案例仍是少数,与两国科技潜力远不相称。两国在高科技合作中不仅迫切需要消除传统偏见,还需要特别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能源合作是中俄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近800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对中国油气产品出口额为155亿美元,占中俄贸易总额近20%。随着中俄石油管道顺利运营两周年,输送原油达3,000万吨,俄罗斯逐渐成为中国安全、稳定的石油来源国。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也是一个“稳定和可靠的市场”。
首先,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旺盛,这是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基础性条件。其次,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政治上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最后,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外交、经贸合作开始向东看,其中的能源出口战略东移也会对中俄能源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俄政府致力于促进远东地区的发展。去年5月组建的俄联邦新一届政府增设远东发展部,旨在加大远东开发力度,使俄罗斯融入快速发展的亚太市场。据专家估计,俄罗斯未来每年对远东地区的资金投入总额将至少达到3万亿至4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1卢布)。远东发展部部长伊沙耶夫透露,远东地区发展优先项目共有92个,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最多,其他还涉及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等。
俄罗斯远东开发也为中国的对外投资带来机遇。实施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俄联邦政府尚没有能力满足整个投资需求。吸引中、日、韩,甚至是美欧各国的投资,是俄政府的必然选择。其中,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邻国,加上其蓬勃发展的经济,必将成为俄远东开发战略的主要外部参与者之一。
中俄经贸合作史
自1999年起,中俄贸易连续8年持续增长,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333.9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
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俄两国间相互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2005年11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关于2010年前中俄经贸合作纲要备忘录》,提出了到2020年两国贸易额达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已接近实现。
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俄罗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项目超过730个,累计投资额达到9.35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建筑、服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俄罗斯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截至2006年底,俄罗斯对中国累计投资项目1,975个,累计合同投资额16.4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额6.1亿美元。近年来,两国在能源和高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为两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08年中俄贸易额为568亿美元。中俄两国贸易额从1991年的39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金融危机后的554.5亿美元。两国经贸关系一路走来,经历许多争执、矛盾、摩擦,但成绩是主要的。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开展。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目前中俄已互为重要的经济技术合作伙伴。从今后长期发展趋势看,经贸合作将在两国战略协作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中俄关系中最活跃的催化剂。
俄罗斯从1993年申请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以来,入世之路曲折漫长,其中既有谈判对象众多、经济分歧难以弥合的缘故,也受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关系紧张、俄美关系反复等政治因素掣肘。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俄国内围绕入世利弊一直存在争论,部分利益集团的反对对入世进程产生影响。在去年12月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通过俄入世协议后,俄部分党派在本国立法机构批准入世协议的过程中百般阻挠,其主要观点是部分行业特别是轻工、农业、金融、保险、汽车和航空制造等行业将因入世遭受巨大损失。
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6个成员,这意味着俄罗斯漫长的入世之路画上句号。俄入世将为俄社会经济发展开启新的时代,有助于俄罗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实现俄罗斯和其合作伙伴互利共赢,并为推动建设公平有效的多边贸易体系创造契机。
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应看到其市场准入、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变化将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带来新契机,与此同时,仍有不少风险和挑战需要中方注意防范,并采取相关措施趋利避害。
前景与隐忧
普京在竞选文章中说“俄罗斯经济之帆乘上中国风”。他用这一形象比喻来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并非威胁,而是具有巨大商业合作潜力的机遇。中国驻俄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凌激认为,普京的这一认识会转化成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动力,为中俄经贸关系保持连续性创造更好条件。而入世则将为深化两国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作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将从俄罗斯入世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在凌激看来,关税降低可能带来的双边贸易规模扩大只是“利好”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随着俄贸易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俄市场将更加开放和透明,这对深化两国高科技和投资合作、提升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多边全方位的国际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政策之一。俄罗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之一。专家认为,中俄两国在能源问题上的这种互补性和依赖性,加上两国之间的地域特点,决定了中俄两国之间在能源问题上可以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能源和贸易合作日渐成为中俄新型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石。
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曾经被冰封在冷战偏远角落。中苏交恶时期,贫穷的满洲里居民与近在咫尺的俄罗斯邻居鲜有往来。然而,今天的满洲里见证着世界新兴大经济体连通带来的财富。1991年苏联解体后,私营业主纷纷从事进出口贸易,边境两侧的中俄社区成为息息相关的财富共同体。
在新兴经济体中,满洲里的成功故事正被反复复制。在拉动出口、就业、融资和经济增长方面,新兴国家间商品、人员和资金流的作用日增。摆脱由西方消费者需求主导的贸易和投资将重塑世界经济。仍在试图走出“大萧条”的全球经济亟须加强与新兴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经贸往来正改变着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使世界各国形成新政治同盟并引发新地缘政治对抗格局。
201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35亿美元,这个数据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这开创了中俄经贸合作史上贸易额的新高,忧的是中俄贸易额相比中国和其他经济合作体而言并不突出。中俄虽然政治友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但双边贸易额与中日、中韩等国相去甚远。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美、中日、中韩贸易额分别为4,467亿美元、3,449亿美元和2,139亿美元,而中俄贸易额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相较于中俄两个大国间的友好往来,经贸的合作成果中俄贸易的水平不高,是中俄经贸合作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障碍最直接的体现。中俄两国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在所难免,双边经贸合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漏洞,例如“灰色清关”,严重影响了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的利益,也导致多年来两国经贸合作的不畅。
在2012年前,俄罗斯一直没有加入世贸组织,而中国早已加入,这就导致贸易上的不平衡。双方时常无法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经贸往来。这也使中国的很多产品无法进入俄罗斯市场。
文化上的差异也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不可忽视的障碍。中俄两国虽为邻国却分属东西方两个文明体系,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导致道德差异、观念差异、语言差异等等文化差异的存在,进而在中俄经贸往来中出现很多误读与误解。如因文化差异导致中俄跨国企业在对方国经营的难以维系。跨国公司中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投资人、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不断产生各类摩擦和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决定企业生死命运的力量。文化差异导致中俄双方在经贸谈判中对谈判目标、谈判方式等有不同的看法,这会直接影响谈判的最终结果,进而影响经贸合作的顺利发展。
此外,法律的不完善、贸易产品的质量和信誉问题,都或多或少影响着中俄经贸合作顺利进行。中俄经贸合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典型的互利共赢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全面的战略合作,并为其他的国家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3月22日,习近平主席从北京启程,开始对俄罗斯进行正式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
世界主要国家最近一年纷纷迎来领导人更迭。新任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受到更多关注,外界常常以此来判断新领导人的对外政策取向。新老交替后中国新任国家主席的首次出访,同样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国家主席于春暖花开之际首访俄罗斯,既有象征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正如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时所说,他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始终将其作为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他表示,此访一定会为中俄关系深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不断扩大的中俄经贸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多年来,经过双方努力,中俄经贸合作正不断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2001年两国贸易额106亿美元,2012年达到881亿美元,11年增长了7.3倍。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国,俄罗斯也成为中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国之一。
在过去的2012年,中俄两国和双边关系都经历了重要的发展阶段,两国都顺利地完成了国内重要的政治日程,中俄关系也保持了连续性,呈现更加“给力”的发展势头。
去年12月21日,普京在重返克里姆林宫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俄间的关系已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并用了较长时间谈论“中俄经济合作的远大前景”。在此之后,各种和中俄经贸关系有关的传闻便纷至沓来,从“联合制造大型客机”到大宗军事贸易,从扩大使用人民币/卢布贸易结算规模和范围,到“中俄天然气价格谈判将有阶段性成果”,从双边贸易到投资、金融合作……
中俄换届 政热经不冷
今年1月1日零时,投产两年的中俄原油管道累计输油量已达3,000万吨。这条西起俄远东原油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东至中国黑龙江大庆市的石油运输管线,不仅将为中国提供长达20年稳定的石油供应,也为俄罗斯远东经济发展带来机遇,成为两国摆脱“政热经冷”努力的缩影。
其实,普京自去年5月上台执政后,外交天平向东倾斜,凸显强烈的务实色彩;经济上把远东开发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增设了远东发展部。俄罗斯的外交内政变化,为中俄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展望2013年中俄关系,两国除了将继续保持高层交往、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合作和协商的“热度”外,双边也将加强包括远东开发、能源等方面的合作,保证经济合作上的“温度”。
俄罗斯战略研究所学者伊万诺夫称,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后,普京希望改善俄罗斯的产业结构,摆脱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在资源产业领域,摆脱对欧洲等传统市场的过度依赖。而这“两个摆脱”能否实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中国新一轮建设的重点——城镇化,同样涉及资源供需问题,俄罗斯期待在这些领域搭上中国这班“快车”,更希望在发展中俄传统资源贸易基础上,吸收中国经验,推动国内民用制造业的复苏和更新换代。中国同样希望实现资源供应渠道的多元化,以规避价格、来源风险,同时拓展新市场,转移过剩和旧有产能。在这些领域,双方的合作前景是现实的、扎实的。
同样,作为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伙伴,中国也需要俄罗斯。中国政府希望俄罗斯社会稳定、国力强盛,能够成为独立的权力中心。中国需要借助俄罗斯制衡中国同美国、西欧等国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使其成为中国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的重要保证。与俄罗斯及其他接壤国家地区局势稳定,这对于中国政府领导人制定的关于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至关重要。另外,对中国来说,某些商品的进口需要俄罗斯的帮助,有些商品的进口相当依赖俄罗斯,无法从别国购买,有些商品在俄罗斯对华出口中占有相当大比重(如石油、木材及其他原料)。因此,近年来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解决两国边境、移民和双边贸易等问题。
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及国家主席后,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坚持对俄友好的方针不会改变,对优先发展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不会改变。今年1月8日他在会见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时说,对俄关系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程国平在参加全国两会期间表示,从“优先方向之一”到“优先方向”,体现出中俄关系在外交定位上的提升。
俄中两国间建立的战略协作、不结盟的外交关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两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不是意识形态上的统一和政治体制上的雷同(这些均为可变因素),而是真正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俄罗斯来说都至关重要。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战略伙伴,与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建立关系使得俄罗斯摆脱了单边政治,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并进一步发展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经济伙伴之一,在俄罗斯发展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过程中,中国的参与必不可少。另外,中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区域合作伙伴,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俄中两国合作解决中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打击恐怖主义,支持当地政权,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也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合作。
大戏揭幕
近年来,两国贸易中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两国经贸合作涵盖了能源、化工、电力、原材料、消费品、机电、高科技等广泛领域。经贸合作对两国经济正在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影响。俄罗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报告把中国经济作为影响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因素。中国东北三省一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受俄罗斯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特别重要的是,随着能源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安全的积极影响将显著增加。在国际经济危机背景下,两国贸易规模仍保持健康和快速增长,成为新兴经济大国合作的典范。 当前,世界经济仍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继续加速扩大经贸合作规模是两国面临的共同任务。完成这一任务对两国有着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经贸合作可在稳定各自宏观经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扩大能源合作有利于两国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从而有利于稳定宏观经济。在无法预料国际经济危机前景的时候,这一点尤其重要。要做到这一点,近期目标应努力使原油贸易尽快达到相互均衡的规模,即分别占俄总生产和中国总消费的20%(约1亿吨/年)。
在农业领域,两国合作更多是在地方层面。俄罗斯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的农用土地资源,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彼此又是邻国,耕作条件相近,农业合作有着几乎难以抗拒的理由。近年,俄罗斯正在成为粮食出口大国,且出口潜力不断增长,但中国很少从俄罗斯进口粮食。此外,俄罗斯极其缺少农业劳动力,果蔬、肉类食品价格一直是其高通胀的主要因素,但很少从中国进口,也很少从中国引进农业劳动力。中俄农业合作规模还远不能令人满意,未来可期。
北京美林商贸公司业务人员陈川(该公司负责从俄罗斯进口商贸产品及木材)向记者表示,据某位专家说,“这几年俄罗斯锯材向我们出口量非常大,因为它的政策是鼓励锯材出口。它的锯材量一直在上升。我们进口俄罗斯锯材有几个好的条件,一个是俄罗斯本身资源丰富;第二,中国、日本和瑞典,在俄罗斯都有大量的林地,正在开发,有的正在建设,或者已经建成一些厂子,这些林地主要出口目标还是对准中国。这样我想锯材资源应该是会越来越多。俄罗斯锯材五年我们增长5.3倍,应该说是比较快的。另外,最近习主席又首访俄罗斯,加强了中俄两国政治经济的联系,我想随着习主席的访问经济发展会非常快,木材进口量进行会增加。”
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公布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中国木材供需缺口基本为1.4亿-1.5亿立方米。国家林业局预测,2015年中国最多可提供2.8亿立方米木材,缺口可能在2亿立方米左右,而木材供应缺口主要靠进口来补充。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木材来源地。根据中国木材流通协会的数据,200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木占原木进口总量的64.6%。
潜力巨大
展望未来,中俄经贸合作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在金融领域,两国实现了可直接本币结算,但规模有限,大宗商品贸易结算仍然使用第三方货币。中俄都发行国债也都购买外国债券,但极少相互购买对方国债,两国还在不恰当地直接或间接使用着西方机构对国家信用的评级。
在投资领域,两国都是吸引外资的主要经济体,而且中国还是对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国家,但相对于两国对外投资的能力和愿望,相互直接投资规模微乎其微,甚至难以得到两国较一致的正式统计数据。中国对西方国家的一次直接投资就相当于20年累计对俄投资的数倍。投资领域一直是两国经贸合作的短板,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尖端科技领域,相互引进高科技成果的成功案例仍是少数,与两国科技潜力远不相称。两国在高科技合作中不仅迫切需要消除传统偏见,还需要特别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能源合作是中俄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11年中俄双边贸易总额近800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对中国油气产品出口额为155亿美元,占中俄贸易总额近20%。随着中俄石油管道顺利运营两周年,输送原油达3,000万吨,俄罗斯逐渐成为中国安全、稳定的石油来源国。而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也是一个“稳定和可靠的市场”。
首先,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能源出口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石油需求旺盛,这是中俄双方能源合作的基础性条件。其次,中俄互为最大的邻国,政治上安全,加上中国能源市场大,因此也是最稳定的市场。最后,普京上台后,俄罗斯外交、经贸合作开始向东看,其中的能源出口战略东移也会对中俄能源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俄政府致力于促进远东地区的发展。去年5月组建的俄联邦新一届政府增设远东发展部,旨在加大远东开发力度,使俄罗斯融入快速发展的亚太市场。据专家估计,俄罗斯未来每年对远东地区的资金投入总额将至少达到3万亿至4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31卢布)。远东发展部部长伊沙耶夫透露,远东地区发展优先项目共有92个,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最多,其他还涉及油气和矿产资源开发等。
俄罗斯远东开发也为中国的对外投资带来机遇。实施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俄联邦政府尚没有能力满足整个投资需求。吸引中、日、韩,甚至是美欧各国的投资,是俄政府的必然选择。其中,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邻国,加上其蓬勃发展的经济,必将成为俄远东开发战略的主要外部参与者之一。
中俄经贸合作史
自1999年起,中俄贸易连续8年持续增长,双边贸易额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06年双边贸易额达333.9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贸易伙伴。
随着两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俄两国间相互投资规模也不断扩大。2005年11月,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关于2010年前中俄经贸合作纲要备忘录》,提出了到2020年两国贸易额达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已接近实现。
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俄罗斯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项目超过730个,累计投资额达到9.35亿美元,投资领域主要分布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林业、贸易、轻纺、家电、通信、建筑、服务、房地产开发等领域;俄罗斯对中国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截至2006年底,俄罗斯对中国累计投资项目1,975个,累计合同投资额16.4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额6.1亿美元。近年来,两国在能源和高科技等领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为两国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08年中俄贸易额为568亿美元。中俄两国贸易额从1991年的39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金融危机后的554.5亿美元。两国经贸关系一路走来,经历许多争执、矛盾、摩擦,但成绩是主要的。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深入开展。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目前中俄已互为重要的经济技术合作伙伴。从今后长期发展趋势看,经贸合作将在两国战略协作关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成为中俄关系中最活跃的催化剂。
俄罗斯从1993年申请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以来,入世之路曲折漫长,其中既有谈判对象众多、经济分歧难以弥合的缘故,也受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关系紧张、俄美关系反复等政治因素掣肘。
当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俄国内围绕入世利弊一直存在争论,部分利益集团的反对对入世进程产生影响。在去年12月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通过俄入世协议后,俄部分党派在本国立法机构批准入世协议的过程中百般阻挠,其主要观点是部分行业特别是轻工、农业、金融、保险、汽车和航空制造等行业将因入世遭受巨大损失。
2012年8月22日,俄罗斯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56个成员,这意味着俄罗斯漫长的入世之路画上句号。俄入世将为俄社会经济发展开启新的时代,有助于俄罗斯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实现俄罗斯和其合作伙伴互利共赢,并为推动建设公平有效的多边贸易体系创造契机。
中国作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应看到其市场准入、贸易和投资环境的变化将为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带来新契机,与此同时,仍有不少风险和挑战需要中方注意防范,并采取相关措施趋利避害。
前景与隐忧
普京在竞选文章中说“俄罗斯经济之帆乘上中国风”。他用这一形象比喻来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并非威胁,而是具有巨大商业合作潜力的机遇。中国驻俄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凌激认为,普京的这一认识会转化成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动力,为中俄经贸关系保持连续性创造更好条件。而入世则将为深化两国合作提供新的契机。
作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将从俄罗斯入世中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在凌激看来,关税降低可能带来的双边贸易规模扩大只是“利好”的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随着俄贸易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俄市场将更加开放和透明,这对深化两国高科技和投资合作、提升双边经贸合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多边全方位的国际能源合作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对外政策之一。俄罗斯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是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大国之一。专家认为,中俄两国在能源问题上的这种互补性和依赖性,加上两国之间的地域特点,决定了中俄两国之间在能源问题上可以密切合作、互惠互利。能源和贸易合作日渐成为中俄新型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石。
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曾经被冰封在冷战偏远角落。中苏交恶时期,贫穷的满洲里居民与近在咫尺的俄罗斯邻居鲜有往来。然而,今天的满洲里见证着世界新兴大经济体连通带来的财富。1991年苏联解体后,私营业主纷纷从事进出口贸易,边境两侧的中俄社区成为息息相关的财富共同体。
在新兴经济体中,满洲里的成功故事正被反复复制。在拉动出口、就业、融资和经济增长方面,新兴国家间商品、人员和资金流的作用日增。摆脱由西方消费者需求主导的贸易和投资将重塑世界经济。仍在试图走出“大萧条”的全球经济亟须加强与新兴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经贸往来正改变着美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使世界各国形成新政治同盟并引发新地缘政治对抗格局。
201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835亿美元,这个数据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这开创了中俄经贸合作史上贸易额的新高,忧的是中俄贸易额相比中国和其他经济合作体而言并不突出。中俄虽然政治友好,经贸合作深入发展,但双边贸易额与中日、中韩等国相去甚远。中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美、中日、中韩贸易额分别为4,467亿美元、3,449亿美元和2,139亿美元,而中俄贸易额离这样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相较于中俄两个大国间的友好往来,经贸的合作成果中俄贸易的水平不高,是中俄经贸合作领域还存在着诸多障碍最直接的体现。中俄两国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在这一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在所难免,双边经贸合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漏洞,例如“灰色清关”,严重影响了中国商人在俄罗斯的利益,也导致多年来两国经贸合作的不畅。
在2012年前,俄罗斯一直没有加入世贸组织,而中国早已加入,这就导致贸易上的不平衡。双方时常无法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经贸往来。这也使中国的很多产品无法进入俄罗斯市场。
文化上的差异也给中俄经贸合作带来不可忽视的障碍。中俄两国虽为邻国却分属东西方两个文明体系,历史上形成的民族文化导致道德差异、观念差异、语言差异等等文化差异的存在,进而在中俄经贸往来中出现很多误读与误解。如因文化差异导致中俄跨国企业在对方国经营的难以维系。跨国公司中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投资人、经营管理人员之间,由于文化差异而不断产生各类摩擦和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决定企业生死命运的力量。文化差异导致中俄双方在经贸谈判中对谈判目标、谈判方式等有不同的看法,这会直接影响谈判的最终结果,进而影响经贸合作的顺利发展。
此外,法律的不完善、贸易产品的质量和信誉问题,都或多或少影响着中俄经贸合作顺利进行。中俄经贸合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是典型的互利共赢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全面的战略合作,并为其他的国家树立一个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