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文明的城市回归

来源 :城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eng888888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诗意的城市
  自行车的命运变迁或许是反映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态最好的工具。
  从四五十年前物质匮乏的时代,自行车作为极其奢侈的代步工具,到二三十年前,自行车“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再到如今“四轮驱动生活”的工业文明时代,自行车分化为普通人的交通工具和少数人的运动爱好。关于自行车这条简单的历史叙事线索,一方而折射了中国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大道上,像我们驱动的高级轿车一样,速度惊人;另一方面也衍射了我们的城市生态和城市文明并未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如今,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道路越来越宽,自行车道却越来越窄。自行车,曾经那道城市中的风景线,其诗意的成分已经在城市的巨变中风干。在这个经济至上的时代,我们迷恋于工业文明的印记,我们以“有车有房”作为追求品质生活的标签,我们正试图或者已经把那辆驮过自己梦想与幸福的自行车扔到一边。
  所以,我们生活的城市,一方面是机动车占据着主要交通要道,继续向我们朝夕生活的城市排放污染尾气;一方面是非机动车道上,熙熙攘攘、密集如流的自行车以及自行车的衍生品——电动车的左突右闯,但我们已经听不到自行车曾经那一串串清脆悦耳的铃声了,行人们行色匆匆,没有几个人会慢悠悠骑着自行车沉浸于这个城市的风景之中。
  我们生活的城市,越来越追求为“汽车”而造,那么城市的生活意义,究竟在哪里?
  当我们一头钻进象征品质生活的汽车中时,我们不妨摇开汽车的玻璃窗或天窗,认真打量一下国外的城市,是如何逐渐在城市交通工具的回归中,寻找城市的生态和文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反而“扔掉”了汽车,重新捡起自己曾抛弃的自行车,慢悠悠地脚踏两轮,在自行车的回归风潮中,还原城市文明的本来面目。自行车已经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他们城市生活格调的一种象征。在能源危机、城市污染以及城市堵塞日益严重的中国城市,发达国家的自行车回归热潮,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吗?
  因此,我们特此制作本期专题,以倡导自行车的文明回归。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行车终会实现它的城市回归,这种回归,不但是城市交通的理性回归,更是城市文明进化的感性回归。作为一种健康、运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作为一种最亲近自然的交通工具,作为一种丈量城市风景最好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将重新成为一种“崭新”的品质生活方式,重新成为我们城市生活的诗意注脚。
  单车中国
  大约是1994年一个斜风细雨的雨天,英国人斯图亚特·弗兰克林身披一件灰色雨衣,扛着他的“老坦克”相机走上了上海的一座立交桥。二十分钟后,斯图亚特·弗兰克林拍下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照片之一:“上海街头的自行车洪流”——穿着各色雨衣的自行车人拥挤着徐徐向前。这张照片随后登上了《国家地理》杂志封面。
  十三年后,斯图亚特·弗兰克林再次来到了中国的上海。这个城市的繁华让他深深震撼,街头呈现的视觉让他惊叹不已。面对记者的镜头,他却半开玩笑问道:“你还记得上次骑自行车是在什么时候吗?”
  尽管年过五十的斯图亚特·弗兰克林是以玩笑的口吻询问记者的,可是,当我们来直面他的问题时,会惊异地发现,上次触摸自行车似乎是很遥远的事了,我们甚至已经记不清,那一串串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究竟是在多么遥远的过去,悦耳响起的。如今,行走在宽阔的大街上,依然可以看到自行车的身影,可我们发现,各式各样的自行车,拥挤在人群、车流之中,竟带着一些别扭的意味,或者说,在川流不息的汽车流动中,自行车多少有些落寞与“卑微”——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许多骑自行车的人,对轿车在交通道路上的“蛮横”充满了不屑以及鄙夷,一方面却对各种高档轿车垂涎不已,并将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钻进高档轿车作为一种理想追求。
  其实,不管如今你的座驾是蓝白螺旋交叉的宝马,还是象征地位与身份的奔驰,我们每个人都与自行车有着密切的情感关联,那些如今坐拥香车的人们,谁不曾脚蹬两轮车子,在童年、少年甚至青年的光阴里疾驰而过?在那个自行车风靡的年代,每个清晨和黄昏,密匝如流的自行车,总在工厂和家之间,汇聚成一条欢快的车流。此起彼伏的铃声,在城市的大街清脆作响。我们也经常会在电影或者电视镜头中,看到这样亲切的镜头:在树荫与阳光散布的胡同里,先是一阵清脆的自行车铃声由远及近响起,接着就看到一个少年吹着口哨、骑车穿越胡同。在那辆笨重的车上,曾经驮着我们一家三口甚至四口,驮着一家人的欢笑与幸福,驮着一家人的梦想。在诸如《阳光灿烂的日子》、《血色浪漫》之类的怀旧电影中,我们时常发现,骑着单车的孩童、少年、青年,穿梭在城市的树荫里、穿梭在电影院、穿梭在学校、穿梭在这个城市我们可以触及的每个角落。
  可是,在时光的这一端,自行车在现代社会扮演的角色竟是那么尴尬。那辆曾经驮过我们的自行车,已经驮不动我们现今光亮的生活了。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自行车很难在愈来愈宽亮的城市大道上,呼吸几口新鲜的空气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自行车的身影,但自行车的社会地位,更多地被无形定位为“弱势交通工具”。在每个城市,自行车的公共空间愈来愈小,在不断拓宽的道路上,自行车专用道并未水涨船高地拓宽,甚至,它还得与发展劲头正猛的电动车,争抢那点可怜的骑行空间。若从城市的高空俯瞰,我甚至怀疑,我们似乎只能看见日渐增多的汽车,我们根本看不到自行车在这个城市的小道上,悠悠转动。
  在这些表象背后,其实暗暗折射的是我们当下的主流价值观:以经济建设至上的时代,“有房有车”的中产式生活,仍是我们整个社会的主流追求。汽车,仍是我们多数人生活的梦想与追求。自行车自然被社会思维既定为“穷人”的交通工具,在城市交通的构建和改造中,自行车便被我们遗忘在过去的时光与故事里,自行车的命运,在日渐繁华的都市生活中,显得竟是那么落寞,它更像被边缘化的交通工具,默然地出入我们的生活。
  或许,我们会依稀看到,越来越多的自行车爱好者,每逢周末或下班之时,一身专业装扮,活跃在城市的周围。在郑东新区或者思念果岭,以及黄河岸滩,我们都可以见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股向行车的热潮中。甚至,在一些富庶阶层的越野车的后备箱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价值几万的自行车,静静地横躺其中。但这些不过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大多出于兴趣爱好,或者是出于健康运动,如果实在高尚一些,是出于环保意识。但这些不足以构成自行车城市文明回归的前兆,这只能解读为少数人对一种健康生活的呼吁和追求。
  在查看欧美国家的自行车发展档案时,我惊异地发现,当我们拼命地想“甩”掉自行车时,他们却重新捡起了自行车,重新脚踏两轮,悠然地转动着自己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概念里,骑自行车上下班甚至是一种新的品质生活和格调生活的象征。在一些城市的大街小巷,许多两装革履的中高产收入者,坦然自若地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这种回归,才是自行车文明真诚的城市回归,是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后,城市 文明高度进化后的理性回归和感性回潮。
  一方面,随着世界性的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的加剧,提倡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将是城市交通未来构建的重大命题,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无污染的出行方式,将重归人们的胯下;另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出行方式,自行车是最富诗意的交通工具,是丈量这个城市风情最好的眼睑。我们可以随时控制它的行走节奏,慢悠悠地穿梭在城市之中,邂逅拨开我们那曾被浮躁的心态尘封的睫毛,心旷神怡地欣赏路旁任何引起我们怦然心动的风景,或者随时驻足,为眼前的风土人情所打动……
  对当下的中国而言,自行车的城市回归,首先应实现自行车观念的更新。正如旅美学者薛涌所言:“新的自行车文化,不应该仅仅是买不起车的人的穷人文化,而应是中高产人的文化。他们是最大的开车族。如果他们观念更新,学美国上流社会的这种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街上的私人车就会减少,污染会降低,整个城市的生活格调都会提高。”
  人和车的情感世界
  冯世娟
  自行车早就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一种乐活态度。它可以是名模拟造型必备的街拍秘密武器,也可以是明星在电影片场最好的休闲玩具。总统可以骑着单车推广全民健身,顺便显示亲民态度;天后可以边骑车边在街心公园享受生活,戴上墨镜就能悠然甩开狗仔。两个轮子上的生活方式,带来的是最简单的快乐。
  受访者姓名:苗波
  年龄:30
  职业:营销策划
  1、你的车龄有多少年了,当时开始骑的机缘是什么呢?
  车龄至今已有五六年了。2007年的时候我搬家到银座花园,离上班的地方很远,坐车不方便,就有了购买一辆单车上下班的念头,环保、轻便又快速,多好啊。于是就花1000多元买了辆山地车,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开始了我的单车生涯。
  2、这么爱骑行,肯定有过不少单车吧?
  2007年的冬天,我在论坛上遇到了“兄弟单车”这个组织,开始了每周末都跟组织出去骑车游山玩水的习惯。此后,入门山地车不能再满足我了,我开始接触更多类型的自行车:便于携带且灵巧可爱的折叠车,如贴地飞行一样具有速度感的公路车……几年下来,我竟然折腾了十来辆单车。
  3、现在骑的什么车?对这个车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吗?
  我现在骑的是红白色的崔克trek自行车,它的重量很轻,只有8公斤,速度也很快,骑着它上山下山,加速减速,有一种人车一体,高度自由的感觉。
  4、关于你跟你的车,现在马上能想到的一个场景或故事是什么?
  自从开始骑单车后,才开始真正体会到了老舍先生所说的“济南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的意思。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受访者姓名:李照艾
  年龄:37岁
  职业:大学老师
  1、你的车龄有多少年,是一直骑车吗?
  自行车大多数人从小就会骑,不过这种专业自行车,我是从4年前开始骑的,四年没有断过,除了周末去济南周边骑行之外,平时上下班也用它来代步。
  2、你有过几辆车,对于现在的车子你喜欢它什么?
  有过4辆,现在骑的这一辆是我精心选择配件进行组装的,特别喜欢,尤其是轮毂跟刹车,骑行起来轮毂发出的嗒嗒声特别清脆。而刹车的灵敏能给我足够的安全感,骑行也有一定的保障。
  3、你觉得骑自行车健身与其他运动相比,有什么益处?
  就健身来说,自行车作为三大运动之一,优势是不容易造成运动损伤,运动量可控,不需要专门找时间。
  4、初学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专业自行车与我们平时代步用的自行车相比,重心前移,角度改变,有利于减少蹬力,但坐姿会因此改变,上下车应当注意安全。就初学者来说应当循序渐进,平时动用不到的很多肌肉在骑行的过程中能够运动起来,只要坚持骑行养成习惯就能越骑越远。
  5、有没有过骑车去旅行的经历?能描述一下吗?
  我太太刚开始骑行的时候,我们的目的地是卧虎山水库。为了让她骑得更远,我以迷路为由骗她一点一点骑到了雅虎山水库,这对她是一次挑战,但也找到了骑行的乐趣,我们现在每逢周末也经常一同去郊区骑行。
  受访者姓名:丁捷
  年龄:29
  职业:经理
  1、你的车龄有多少年了,当时开始骑的机缘是什么呢?
  从小学开始,会骑车子十七八年了,加入自行车运动5年。当时骑车主要是自己喜欢运动,喜欢刺激的感觉,那种速度和自由自在的感觉真的很好。
  2、你有过几辆车,你现在骑什么牌子的车?你喜欢它什么?
  我主要爱好公路自行车,从开始加入骑行运动到现在一共有过四辆车子。现在主要用的是美国闪电,常用来比赛。这款车子性能优良,比较高档,买时四万左右。不过平时训练主要用五千左右的,耐磨损,呵呵。
  3、关于你跟你的车,现在马上能想到的一个场景或故事是什么?
  当然是高速在山间穿行啦。我感觉骑车就如同人生,开始大家都在城市里平路骑行,很轻松;慢慢的,骑行到山区,进入崎岖的山路;接着会渐渐进入高山,坡度不断增加……这样的路程会让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双腿疲劳,在爬坡的过程中,你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只有这样,到达顶峰后才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下坡的轻松会让之前的痛苦一扫而尽,让你充分享受高速下坡的刺激感觉。
  4、有没有过骑车去旅行的经历?能描述一下吗?
  有过,最远曾去过泰安。我骑行的距离都不是很远,主要是竞技和高强度,因此比赛经历比较多。曾参加过很多比赛,每年大约能参加七到十次比赛。从五月开始到年底天冷,几乎每月比赛一次。曾经在一天之内在德州拿过公路第一,山地第二。
  受访者姓名:赵一磊
  年龄:30
  职业:IT经理
  1、车龄有多少年?当时开始骑的机缘是什么呢?
  车龄24年,一直骑车,运动车龄3年,2009年开始骑行。自己一直很喜欢运动,从篮球到羽毛球,从徒步到攀岩,2009年偶然间在网上看到骑行的帖子,学生时代骑车游天下的梦想又被勾了出来。
  2、你有过几辆车,你现在骑什么牌子的车?你喜欢它什么?
  我有过7辆车,现在骑的是美利达山地车,我喜欢山地车可以不拘路况,自由驰骋。
  3、关于你跟你的车,现在马上能想到的一个场景或故事是什么?
  在高高的山岗上,我和我的单车迎风而立,眺望远方,期待征服更多的高山。
  4、有没有过骑车去旅行的经历?能描述一下吗?
  有过多次,2009年3个人骑行山东沿海,从日照沿海岸线一直到威海,用车轮丈量山东美丽富饶的海岸线。其间经历过大雨、爆胎,还有胶东连绵不断的丘陵,让我这个在济南爬惯了山的人都体会到了一个接一个大坡的难熬!2011年夏初,3人骑游南太行。夜宿金灯古寺,成就一段奇异的佛缘。
  骑在自行车上的国家
  当我们雄心勃勃地追赶着由“两轮”生活向“四轮”生活“进化”时,欧美等诸多国家却“返璞归真”,重新捡起了自行车,开始了两轮上的城市生活。或许,他们曾经的初衷,不过是出于环保意识,让自行车在交通中冲减城市污染,重归绿色生活。但随着自行车在许多城镇的大规模回归,自行车俨然 已成为城市品质生活的另一番景象与象征,成为城市文明高度进化的一个有力符号。
  美国 给骑车上班者发补贴
  据统计,美国去年的自行车销售量达到2000万辆。自行车既是代步工具,又是健身工具,骑自行车上班成为一种建康的生活时尚。不仅如此,美国参议院还通过法案,用税收优惠鼓励雇主给骑车上班的雇员每月40美元到100美元的补贴。
  自行车的风行还带动了美国部分城市新型服务业的兴起,比如有些城市开始设立自行车站,提供存车、维修、淋浴、更衣等服务,交纳一定的会费就可以使用。
  瑞士 V“自行车之旅”带旺旅游
  瑞士近年来修建了完善的自行车公路网,据负责瑞士居民自行车旅游业务的“自行车之旅”负责人彼得·安里格介绍,近几年,在只有700多万人口的瑞士,骑车旅行的人已超过了400万,行程达两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000圈。一年中,在骑车旅行途经地过夜的旅游者为60万人,仅此一项收入就达2.4亿瑞士法郎,骑车旅行已成为瑞士旅游业中一个重要项目。
  资料显示,瑞士境内目前共有9条自行车公路,全长3300公里,沿路设有1.5万个专为自行车提供的红蓝色路标。各条自行车路线难易程度不同,有适合一家大小的家庭路线,沿湖、河岸的平坦路线;也有难度较大的山地自行车路线;甚至越野自行车路径。自行车公路与公共交通设施相接,如果游客不想爬坡或累了,还可以带着自行车搭乘一段火车。
  英国 培养“骑单车的下一代”
  英国政府决定,在未来3年内投入3000万英镑,对10万名孩子进行自行车技能的培训,并扩展通往中小学校的自行车道。
  英国交通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表示,要让更多的人脱离汽车,培养出“骑自行车的下一代”。他认为,如果让骑车变得更加安全方便,那么骑车上学对孩子们来说,将比坐在汽车的后座上更有吸引力。英国政府发展自行车的计划中包括一项铺设或拓宽与学校相连的自行车道路的项目,其总长度约为1万英里。此外,国家还将制订新的、更加严格的自行车技能考试标准,中小学生要通过这样的考试才能骑车上路。
  丹麦 “CityBike”自由驰骋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也有“公共自行车”设施,称为“CityBike”,全市125个地点置有1300辆脚踏车供市民免费使用。哥本哈根有高达34%的人骑脚踏车上班(搭乘大众交通系统的占32%,开私家车的则占34%),58%的哥本哈根市民每天会固定使用脚踏车。
  在丹麦,只要在CityBike的停车格投入20丹麦克朗的保证金就可以使用脚踏车,如果不想骑了,只要停放回任何一个CityBike的停车格,为脚踏车上锁后就可以取回保证金。据一项以12小时为区间的调查,一台公共脚踏车平均闲置的时间只有8分钟,可见其受欢迎程度。CityBike全部由私人商家捐赠,商家也得以在脚踏车架上替自己打广告,因此,CityBike几乎是不需要花纳税人钱的双赢措施。
  荷兰 单车上的富国
  在欧洲的富国荷兰,自行车早已不再囿于交通工具的藩篱,成为几乎全民喜爱并积极参与的运动方式,也升华为独特的文化。
  荷兰人30%以上的旅行是靠骑自行车完成的,在荷兰的老年人当中,48%的旅行也是靠步行或骑自行车完成的。而拥有1600多万人口的荷兰,自行车的数量却达到1800万辆。就在很多国家把汽车道越修越宽时,自行车文化却在荷兰日渐流行,这要得益于政府对自行车的大力倡导和政策保护。
  今年九月,荷兰交通及水运部宣布,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再投资2500万欧元,用于建设自行车高速公路。此外,荷兰政府还鼓励地方政府在自己的辖区内修建自行车高速公路。另外,荷兰政府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到2013年,荷兰交通及水运部计划在城市的火车站、有轨电车站、公共汽车站再增加10万个自行车停车位,以方便骑车出行者。光这项停车位建设就需投资3500万欧元。
  法国 自行车自助租赁风生水起
  法国人热爱自行车运动的历史由来已久。且不说闻名世界的环法自行车赛,就在平时,每到周末也总能看到不少法国人骑车去城郊锻炼身体。近年来,一项名为“自行车自助租赁”的服务在法国大城市悄然兴起,并迅猛发展起来。
  法国西部海滨小城拉罗歇尔早在1976年就开始推行这项服务,但未能形成气候。法国第三大城市里昂2005年开始推行“自行车自由行”运动,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这一既健康又经济环保的运动,取得了很大成功。随后巴黎市政府于2007年夏天推出了“自由单车”自助租赁系统,短短一年多,巴黎的“自由单车”已累计为数千万人次服务。
  “自行车自由行”运动在里昂和巴黎取得成功之后,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城市现象,仿效者接踵而至。已有约15个法国城市开始推出自行车自助租赁服务,约40000辆自行车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法国公民能够享受到这项服务。
其他文献
绿色环保酒店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绿色环保宾馆(酒店)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将环境管理融入饭店经营管理之中,运用环保、健康、安全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宾馆(酒店)。其核心是为顾客提供符合环保、有利于人体健康要求的绿色客房和绿色餐饮,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绿色环保宾馆(酒店)是国际通用的“生态标志”和环境品牌。  在国外,绿色
期刊
10月15日14点,城色封面丽人大赛暨第二届中国标准美女山东赛区选拔赛济南赛区决赛在恒隆广场中街华丽上演。本次大赛由齐鲁晚报报系《城色》杂志与香港集美整形控股集团共同主办,济南美容整形医院独家协办,大赛专门请到了金马影后吴家丽女士进行点评。  吴家丽女士与刘德华曾是同班同学,同为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艺员训练班的学生。但在毕业之后,却面临无好戏可演的尴尬局面。后转战电影圈,在纯情少女和脱星之间找到一个平
期刊
绣源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对于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形象、加快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济南奥体片区的加速建设、济南东拓战略的快速推进,省会济南对章丘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为加快对接融入省会济南、拓展城市发展空间,2009年,我市提出了“西进、北跨、中部提升”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了“一河两城”的城市发展框架,其中的“一河”,即以贯穿我市南北的绣源
期刊
10月15日14点,城色封面丽人大赛暨第二届中国标准美女山东赛区选拔赛济南赛区决赛在济南恒隆广场华丽上演,经过四轮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6名选手晋级总决赛。大赛特别邀请金马影后、香港影星吴家丽女士现场点评,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城色封面丽人大赛暨第二届中国标准美女山东赛区选拔赛由齐鲁晚报报系《城色》杂志与香港集美整形控股集团共同主办,济南美容整形医院独家协办。大赛共设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
期刊
天刚刚泛亮,哈德逊河口的晨曦中,隐约能看清自由女神的轮廓。纽约时代广场(Times Square)二号楼上方的一块广告屏已经亮了起来,接下来的一整天,它将循环播放中国各个地区以及各大品牌的形象片,其中便包括以孔子作为主角的山东形象片。  中国屏  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国今非昔比;2008年奥运,东方文化秀出其与现代文明的完美相融。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面向世界,风光无限。拥有了话事权的中国,希
期刊
本着对经典永远借鉴的谦恭态度,再结合自身的形体和起居特点,所谓美式风格倒也成为兼容各路特色风情的集大成者。都说三代出贵族,美国人的家居风格充分体现了对历史和家族的肯定和赞许,他们在家庭布置中偏爱低调的奢华。你在一件美式家具上看到一排黑色或深褐色的小点,不要落伍地认为那是残缺,这种仿效苍蝇排泄物的痕迹正是他们追求的审美状态,那意味着该家具好似经过多年使用,甚至是祖母一代传承的古董。  精益求精的美式
期刊
初冬未到,楼市早已寒风涌起,曾经火热的景象几乎消失殆尽。开发商在调控重压下纷纷选择“降价促销”,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也就此破灭。然而,这却大大激怒了早先以较高价格买下期房的购房者。因此,近期在各地陆续上演了一出出“维权”剧。  在严峻的资金和销售压力下,八折、七折甚至是六折,调控紧逼下,当开发商出现明里暗里的降价举动时,先前买房的业主们却率先“Hold不住”了。房价可以降吗?当外界对调控效果的期待锁
期刊
著名的植物大战僵尸,大家都玩过了吧?相比较而言,你更喜欢里面的植物还是僵尸呢?  今年的万圣节,想不想玩新奇的概念?来灰姑娘&2046CLUB扮演游戏中的角色吧!您可以把脸涂成蓝色打扮成寒冰射手的模样,也可以头顶一颗大蒜简单登场。体型健壮者不妨扮演坚果墙,体形健壮且高大者可以考虑高坚果。  幽暗的环境里,造型恐怖、闪烁着橘黄色烛光的南瓜灯飘忽不定,这样的特定场景,只有在万圣节里才出现。在2011年
期刊
2011年10月21日,由齐鲁晚报主办,齐鲁晚报书画院承办的“兰生幽谷——子牧中国画济南展”在山东省美术馆举行,展览集中展出了李子牧创作的百余幅国画。  李子牧的作品以古典题材为主,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竹林七贤、仕女……漫步在展厅里,那些弥漫着古典气息的山水人物让人感到意趣盎然。他的画从上古时期到清朝,不同朝代人物的服饰、建筑、器物、图案和花纹都突出了不同时代的特征,非常精美。李子牧说,他的创作就
期刊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描写高太太是“十点红指甲,一张红嘴唇”,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拥有一支好的唇膏,不仅可以提亮肌肤,更能让大家对你印象深刻。当整个社会开始流行“重口味”时,你有木有想过给唇部也来点重口味,为你的妆容添点儿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