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人严谨、认真、务实、理性的精神众人皆知,德国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和产品的高质量无人不晓。从西门子、宝马、奔驰、大众、拜耳制药到巴斯夫、卡尔蔡司的精密仪器,誉满全球的品牌后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如果仅仅看到德国人和德国企业的上述品质,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德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单个企业或某个因素所塑造,而是众多企业和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究竟是什么铸就了德国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学者的前瞻性思考:
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
庸人、凡人和智者的区别是,庸人在出事之后才恍然大悟,凡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并被动采取行动,智者则在问题尚未显露时即已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并主动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危机来临时人们会反思并为此做点什么,这是常见的事情,可贵的是危机并未显现就开始前瞻性思考。这方面,德国学者可以说是智慧的典范。
二战结束后,在基民盟政府的领导下,德国经济于二十世纪50-60年代腾飞,同时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经济良性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对外贸易平衡,被誉为德国经济奇迹。今天的德国人民如此富足、安逸,有尊严地生活,这主要是那个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德国的学者并没有失去应有的清醒,反而提出了诸多前瞻性的问题,例如,经济奇迹还能持续多久?当前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什么?企业今后靠什么生存?企业管理模式是否存在问题?什么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德国学者认识到,德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建立在战后巨大需求的基础之上,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未得到有效建立,当需求一旦减弱,经济的发动机没有多久就会慢下来甚至停止。因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企业竞争力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人,即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
这些呼声很快得到众多学者和业界有识之士及政府的响应并很快组成专家小组进行研讨。德国著名学者霍恩教授就是专家小组的牵头人。霍恩教授研究并创造了一个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哈尔茨堡模式。这个模式的要点是:企业和谐管理、企业领导的充分授权、由威权管理向合作式管理过渡,核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的区别在于德鲁克把這一思想写成书籍公开传播,而霍恩教授把这一理念用来训练企业领导者。德鲁克的贡献是改变了全球企业领导者的思维,因此他享誉世界;而霍恩教授默默地训练德国企业家和管理者,尽管他没有德鲁克的知名度,但大批德国企业却从他的训练中受益,使德国企业领导者学到了目标管理、合作管理的真谛。
波塔迪乌斯:
提前看到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德国企业家也有同样非凡的前瞻性眼光。德国最大的风投公司老板叫波塔迪乌斯,他原是辛克全球货运公司最大的股东和董事长。辛克全球货运公司是全球第三大货运公司,同时也是全球第五大空运商,在世界各地有五万五千名员工,一千五百家办事处。在美国次贷危机刚刚爆发时,他预感到美国金融体系要出问题。美国金融一旦出现麻烦必将波及到全球,演变成为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毫无疑问,这样的危机将对全球的海运和空运产生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因此,他提前把辛克公司的所有股份卖掉了,赚了一大笔,成为经济危机中少有的赢家。
随后波塔迪乌斯购买了德国最大的教育企业-科克诺斯教育集团。该集团下辖66所职业技术学院、四所国家承认的私立大学和三所管理进修学院。如今,科克诺斯教育集团进一步扩张,把业务触角伸到了欧洲之外。
真正聪明的老板是在经济危机到来时手上有充足现金,这才是衡量一个老板是否有前瞻性、是否有远见的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标志。波塔迪乌斯看到了中国的机会,打算从事两方面的投资:第一、投资中国的教育培训业,他认为经济危机时中国企业更需要渡过危机的智慧,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失业人数会激增,培训则是缓解失业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手段,这样的产业一定会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由于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大为加强,大家都意识到环保与每个人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因此,波塔迪乌斯非常看好中国的环保产业。当普通人在谈论危机时,他谈论的是机会。因此,是否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是企业家或战略投资者必备的素质。
传统企业:
转型升级,从浴火中重生
德国企业之所以长寿,形成百年老店,也和它们的危机意识有很大关系。北威州有个著名的鲁尔工业区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生产煤和钢铁。该州的多数企业是制造型企业,主要从事机械、精密仪器及机械加工等。1966年联邦德国爆发了首次经济衰退,鲁尔区的企业很快意识到自己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一方面初级机械产品即将过剩,而另一方面是鲁尔区的煤炭和铁矿将来有一天会开采完毕。如果北威州的煤被挖完,钢铁制造将会进入穷途末路。有人甚至说:“鲁尔区死了,北威州也完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企业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及时采取了前瞻性的措施,提升企业技术优势,对企业和产业进行转型和换代升级。例如德国最知名的钢铁企业之一克鲁伯公司,原来以钢铁制造为主,二战时期是德国最大的军火供应商之一,制造了大量的坦克装备纳粹军队,是一个典型的犯罪企业。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抑制和肢解,后来慢慢恢复了活力。在六十年代钢铁仍存在较大需求的时候,克鲁伯开始产业上和技术上的战略性转变,由钢铁初级制造转为钢铁的深加工,专门生产无缝钢管和特钢,其质量和技术有口皆碑,其它国家的钢铁企业至今还达不到克鲁伯的水平。正因为从60年代初级钢材需求旺盛时便开始进行产业升级,发展到现在仍然是钢铁巨人,屹立不倒。
与克鲁伯相似,这个时期鲁尔区的众多企业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意识到,“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至少有一项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技术!”这个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后来德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每一个企业都有一项独一无二的技术,这个企业就有了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正因为鲁尔区中小企业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想,于是,鲁尔区没有死,而是重生了。北威州现在拥有众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它们是真正的隐形冠军。北威州也因此成为德国工业最强大的三个州之一。
德国人的严谨、德国企业的专业精神、德国产品的高质量只不过是表象。表象的后面是德国学者、企业家和德国企业系统性的危机意识和前瞻性眼光。当五十年代德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德国学者就已经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只是建立在巨大需求的基础上,还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当美国次贷危机刚显现的时候,德国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即将来临,从而采取了果断措施避免损失。当六十年代初级产品尚未完全饱和的时候,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升级,而中小企业已经将“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和技术”作为发展目标。这或许就是中国与德国存在的巨大差距,也值得中国学者和企业家们深思。
如果仅仅看到德国人和德国企业的上述品质,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德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单个企业或某个因素所塑造,而是众多企业和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究竟是什么铸就了德国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学者的前瞻性思考:
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隐忧
庸人、凡人和智者的区别是,庸人在出事之后才恍然大悟,凡人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开始思考并被动采取行动,智者则在问题尚未显露时即已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并主动采取措施加以应对。
危机来临时人们会反思并为此做点什么,这是常见的事情,可贵的是危机并未显现就开始前瞻性思考。这方面,德国学者可以说是智慧的典范。
二战结束后,在基民盟政府的领导下,德国经济于二十世纪50-60年代腾飞,同时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经济良性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对外贸易平衡,被誉为德国经济奇迹。今天的德国人民如此富足、安逸,有尊严地生活,这主要是那个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
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德国的学者并没有失去应有的清醒,反而提出了诸多前瞻性的问题,例如,经济奇迹还能持续多久?当前的经济增长来源于什么?企业今后靠什么生存?企业管理模式是否存在问题?什么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德国学者认识到,德国经济高速发展是建立在战后巨大需求的基础之上,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未得到有效建立,当需求一旦减弱,经济的发动机没有多久就会慢下来甚至停止。因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企业竞争力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人,即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
这些呼声很快得到众多学者和业界有识之士及政府的响应并很快组成专家小组进行研讨。德国著名学者霍恩教授就是专家小组的牵头人。霍恩教授研究并创造了一个新的企业管理模式:哈尔茨堡模式。这个模式的要点是:企业和谐管理、企业领导的充分授权、由威权管理向合作式管理过渡,核心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与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的区别在于德鲁克把這一思想写成书籍公开传播,而霍恩教授把这一理念用来训练企业领导者。德鲁克的贡献是改变了全球企业领导者的思维,因此他享誉世界;而霍恩教授默默地训练德国企业家和管理者,尽管他没有德鲁克的知名度,但大批德国企业却从他的训练中受益,使德国企业领导者学到了目标管理、合作管理的真谛。
波塔迪乌斯:
提前看到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德国企业家也有同样非凡的前瞻性眼光。德国最大的风投公司老板叫波塔迪乌斯,他原是辛克全球货运公司最大的股东和董事长。辛克全球货运公司是全球第三大货运公司,同时也是全球第五大空运商,在世界各地有五万五千名员工,一千五百家办事处。在美国次贷危机刚刚爆发时,他预感到美国金融体系要出问题。美国金融一旦出现麻烦必将波及到全球,演变成为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毫无疑问,这样的危机将对全球的海运和空运产生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因此,他提前把辛克公司的所有股份卖掉了,赚了一大笔,成为经济危机中少有的赢家。
随后波塔迪乌斯购买了德国最大的教育企业-科克诺斯教育集团。该集团下辖66所职业技术学院、四所国家承认的私立大学和三所管理进修学院。如今,科克诺斯教育集团进一步扩张,把业务触角伸到了欧洲之外。
真正聪明的老板是在经济危机到来时手上有充足现金,这才是衡量一个老板是否有前瞻性、是否有远见的一个最有说服力的标志。波塔迪乌斯看到了中国的机会,打算从事两方面的投资:第一、投资中国的教育培训业,他认为经济危机时中国企业更需要渡过危机的智慧,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失业人数会激增,培训则是缓解失业和培养后备人才的重要手段,这样的产业一定会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由于中国人的环保意识大为加强,大家都意识到环保与每个人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因此,波塔迪乌斯非常看好中国的环保产业。当普通人在谈论危机时,他谈论的是机会。因此,是否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是企业家或战略投资者必备的素质。
传统企业:
转型升级,从浴火中重生
德国企业之所以长寿,形成百年老店,也和它们的危机意识有很大关系。北威州有个著名的鲁尔工业区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生产煤和钢铁。该州的多数企业是制造型企业,主要从事机械、精密仪器及机械加工等。1966年联邦德国爆发了首次经济衰退,鲁尔区的企业很快意识到自己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一方面初级机械产品即将过剩,而另一方面是鲁尔区的煤炭和铁矿将来有一天会开采完毕。如果北威州的煤被挖完,钢铁制造将会进入穷途末路。有人甚至说:“鲁尔区死了,北威州也完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企业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及时采取了前瞻性的措施,提升企业技术优势,对企业和产业进行转型和换代升级。例如德国最知名的钢铁企业之一克鲁伯公司,原来以钢铁制造为主,二战时期是德国最大的军火供应商之一,制造了大量的坦克装备纳粹军队,是一个典型的犯罪企业。二战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被抑制和肢解,后来慢慢恢复了活力。在六十年代钢铁仍存在较大需求的时候,克鲁伯开始产业上和技术上的战略性转变,由钢铁初级制造转为钢铁的深加工,专门生产无缝钢管和特钢,其质量和技术有口皆碑,其它国家的钢铁企业至今还达不到克鲁伯的水平。正因为从60年代初级钢材需求旺盛时便开始进行产业升级,发展到现在仍然是钢铁巨人,屹立不倒。
与克鲁伯相似,这个时期鲁尔区的众多企业也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意识到,“每一个企业都必须至少有一项独一无二的产品或技术!”这个发展战略的提出对后来德国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每一个企业都有一项独一无二的技术,这个企业就有了核心竞争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正因为鲁尔区中小企业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想,于是,鲁尔区没有死,而是重生了。北威州现在拥有众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它们是真正的隐形冠军。北威州也因此成为德国工业最强大的三个州之一。
德国人的严谨、德国企业的专业精神、德国产品的高质量只不过是表象。表象的后面是德国学者、企业家和德国企业系统性的危机意识和前瞻性眼光。当五十年代德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德国学者就已经意识到企业的发展只是建立在巨大需求的基础上,还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当美国次贷危机刚显现的时候,德国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一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即将来临,从而采取了果断措施避免损失。当六十年代初级产品尚未完全饱和的时候,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转型升级,而中小企业已经将“拥有独一无二的产品和技术”作为发展目标。这或许就是中国与德国存在的巨大差距,也值得中国学者和企业家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