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BL是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缩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信息技术作为初中阶段的教学尝试,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落实课改要求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借助PBL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丰富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结构,从而让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价值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展现先进科技,激发学生兴致
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生成的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致,学生才会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从而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在PBL教育理念下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现代科技的发展变化直观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可以在现代科技中自主探索背后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以《智能家居》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应用现代科技的场景,创设直观的情境,使学生在认知先进科技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课堂中,教师先利用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智能窗帘、智能灯、智能冰箱,以及智能热水器、智能洗衣机等,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现代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随后,教师使用影音技术,向学生展示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智能家居的场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智能家居带来的便捷性和现代化,从而了解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之后,教师借由创建的直观情境,向学生讲述本节课中有关智能家居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效果。
在PBL教育理念下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促进课堂直观情境的生成,从而向学生展现科技的飞速进步,提高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二、创建实践任务,增强学生体验
PBL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建立,同时,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指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活动,记忆力更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也更高。所以,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工作,教师应当创建实践任务,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其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效果。
例如,在《网络购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任务的创建,使学生在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同时强化自身的认知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介绍网络购物的价值和现代网络购物的形式等,让学生可以从理论上了解进行网络购物的流程,以及生成网络购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可以从辩证角度认识网络购物这一行为。随后,教师向学生设置“根据家庭生活的需要,自主完成一次网络购物”的任务,让学生应用自身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完成实践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网络购物知识的认知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网络购物知识的认知效果,从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显而易见,在对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基于PBL教育理念创建实践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强化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教学。
三、强化学科融合,实现综合发展
PBL教育理念强调学科交叉性。伴随现代教育资源的不断发展,在开展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也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变革学科知识的呈现形式,提高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认知质量。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不能局限于教材当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还要让学生意识到知识之间的融合性,突破单一知识的局限性,从而使信息技术知识更加生动、立体,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个人图书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以认识到学科之间的交融性。“个人图书馆”是让人可以轻松管理自己书籍的工具,在“个人图书馆”当中,学生可以进行相关书籍的快速查询,从而提高生活和学习的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解“个人图书馆”的应用优势,以及创建个人图书馆的方法,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个人图书馆”的创建奠定基础。随后,教师再向学生引入语文学科当中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数学学科当中有关三角形的相关书籍,以及美术学科中有关色彩搭配的相关书籍等,让学生将这些书籍进行整理和归置,使学生在创建“个人图书馆”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性。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基于讲解的内容向学生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促进课堂中学科的交叉,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其他学科的认知效果,从而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革新教育理念,挖掘教材结点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当中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知识认知的基础。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而教材的编写是有一定依据的,不仅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互切合,同时也与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相适应,在教材当中体现了学科的交叉性、技术的现代化等内容,与PBL教育理念中的要求一致。因此,在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中,教师有必要挖掘教材当中与PBL教育理念契合的结点,从而满足PBL教育理念的要求。
例如,在對学生讲解《程序基础知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挖掘其中与PBL教育理念的结合点。从教材当中的内容安排,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程序的构成”“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以及相关实例等。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程序的构成”与科学、技术和工程具有密切关联,“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与数学、科学等是息息相关的,而程序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与艺术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当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感知这些内容与科学、工程和技术的相关性,从而完成PBL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高品质教学。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基础内容的挖掘,能够找出信息技术学科与PBL教育理念的结合点,基于教材的细致讲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效率,实现PBL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课堂的整合。
总之,PBL教育理念对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结构,提升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真正实现PBL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不是在三两次课程的教学中就可以落实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开展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当继续分析PBL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创建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手段,从而逐步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张妤)
一、展现先进科技,激发学生兴致
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动力,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利用这一优势,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生成的事物产生极大的兴致,学生才会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探索,从而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在PBL教育理念下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现代科技的发展变化直观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可以在现代科技中自主探索背后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以《智能家居》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应用现代科技的场景,创设直观的情境,使学生在认知先进科技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课堂中,教师先利用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智能窗帘、智能灯、智能冰箱,以及智能热水器、智能洗衣机等,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现代智能家居的发展现状。随后,教师使用影音技术,向学生展示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智能家居的场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智能家居带来的便捷性和现代化,从而了解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之后,教师借由创建的直观情境,向学生讲述本节课中有关智能家居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效果。
在PBL教育理念下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促进课堂直观情境的生成,从而向学生展现科技的飞速进步,提高学生探索信息技术知识的主动性,从而实现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
二、创建实践任务,增强学生体验
PBL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中实践活动的建立,同时,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指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活动,记忆力更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也更高。所以,在这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工作,教师应当创建实践任务,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其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效果。
例如,在《网络购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实践任务的创建,使学生在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深化对本节课内容的认识,同时强化自身的认知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介绍网络购物的价值和现代网络购物的形式等,让学生可以从理论上了解进行网络购物的流程,以及生成网络购物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使学生可以从辩证角度认识网络购物这一行为。随后,教师向学生设置“根据家庭生活的需要,自主完成一次网络购物”的任务,让学生应用自身对本节课知识的认知,完成实践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网络购物知识的认知效果,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网络购物知识的认知效果,从而提高本节课的教学质量。
显而易见,在对学生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教师基于PBL教育理念创建实践任务,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强化对知识生成过程的体验,从而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高效教学。
三、强化学科融合,实现综合发展
PBL教育理念强调学科交叉性。伴随现代教育资源的不断发展,在开展学科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也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变革学科知识的呈现形式,提高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认知质量。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性,不能局限于教材当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还要让学生意识到知识之间的融合性,突破单一知识的局限性,从而使信息技术知识更加生动、立体,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个人图书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可以认识到学科之间的交融性。“个人图书馆”是让人可以轻松管理自己书籍的工具,在“个人图书馆”当中,学生可以进行相关书籍的快速查询,从而提高生活和学习的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先向学生讲解“个人图书馆”的应用优势,以及创建个人图书馆的方法,为学生进行个性化“个人图书馆”的创建奠定基础。随后,教师再向学生引入语文学科当中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数学学科当中有关三角形的相关书籍,以及美术学科中有关色彩搭配的相关书籍等,让学生将这些书籍进行整理和归置,使学生在创建“个人图书馆”的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不同学科之间的交融性。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基于讲解的内容向学生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可以促进课堂中学科的交叉,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提高对其他学科的认知效果,从而实现综合素养的发展。
四、革新教育理念,挖掘教材结点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教材当中的内容也是学生进行知识认知的基础。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从而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而教材的编写是有一定依据的,不仅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互切合,同时也与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相适应,在教材当中体现了学科的交叉性、技术的现代化等内容,与PBL教育理念中的要求一致。因此,在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中,教师有必要挖掘教材当中与PBL教育理念契合的结点,从而满足PBL教育理念的要求。
例如,在對学生讲解《程序基础知识》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对教材当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从而挖掘其中与PBL教育理念的结合点。从教材当中的内容安排,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程序的构成”“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以及相关实例等。对上述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程序的构成”与科学、技术和工程具有密切关联,“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与数学、科学等是息息相关的,而程序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与艺术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当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感知这些内容与科学、工程和技术的相关性,从而完成PBL教育理念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有效渗透,实现信息技术知识的高品质教学。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看出,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基础内容的挖掘,能够找出信息技术学科与PBL教育理念的结合点,基于教材的细致讲解,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知效率,实现PBL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课堂的整合。
总之,PBL教育理念对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结构,提升信息技术知识的讲解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真正实现PBL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不是在三两次课程的教学中就可以落实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开展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当继续分析PBL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创建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手段,从而逐步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责任编辑 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