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俊:为中国古代数学正名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文俊,著名数学家,长期从事数学前沿研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吴方法”等,一次又一次轰动了学界。
  吴老说:“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对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1975年,他偶然接触了中国古代数学,一下子就开启了中国数学的“正名之路”。在西方学界看来,中国古代数学不入流,甚至觉得其中很多算法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对世界数学没什么影响。因为中国古代数学有一个关键症结所在:“只给结果,没有论证过程。”例如著名的“秦九韶公式”,一开始数学史家就认定,是从西方“海伦公式”演变的,绝非中国古代原创发现。为了给中国古代数学正名,吴老决定给出论证过程,而且抛弃所有现代数学知识,只用中国古代已有的数学知识。为了看懂古代文献,他狠狠下了一番功夫,从简易的白话,到文白夹杂,再到最后能直接阅读算法文献。终于,在“出入相补原理”中,他找到了破解密码,非常复杂地验证出“秦九韶公式”。一個被埋葬了700年的证明,被吴老复证后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数学和希腊数学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体系。随后,吴老又证明了多个问题,发表《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终于让一大批外国数学史家被中国古老的智慧折服。
  得益于对中国数学史的研究,吴老开创了近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国际称“吴方法”),实现了将烦琐的数学运算、证明交由计算机来完成。
  人物速写
  吴文俊对数学的贡献有多大?有外行曾经问他在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少论文,他的同事回答:“吴先生已经是数学史的一部分。”
  汲取中国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吴老在拓扑学和机器证明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一个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式、方法,不仅代表着他所取得的灿然成绩,更是他“希望我们中国人有自己的研究方向”的不懈探索。
  中国要在科学史上作出与十几亿人相称的创新贡献,必须开辟属于自己的方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吴老直到90多岁还在努力。他说,“我想我还可以做一点事情”,为的就是中国“有一批批的英才辈出”“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数学研究需要将这样的接力棒传下去,中国创新需要将这样的精神传下去。
其他文献
【课文导入】  人物小传乃传记文的一种,是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小传一般有两类:自传和他传。无论是自传还是他传,必须符合两个要求,即真实性和文学性。如《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介绍的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所记之事都是真实的;而且作者运用了文学的手法来写藤野先生,其中细节的刻画、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更是让读者对藤野先生印象深刻。  大家刚开始学习写人物小传,可以为自己写小传,也可以为父母、同学等
期刊
我7岁那年,爷爷平日里总是捧着一瓶宝贝,连睡觉也要放在床头。也就是那个东西,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每当吃饭时,爷爷总是把瓶里的东西倒出来些,吃一口菜,抿一口,然后捋一下花白的胡须,扬起嘴角,眼角泛起一抹醉意。大人们总劝他别喝了,对身体不好,他却微眯着眼睛,有些愠色道:“无酒不欢,无酒不欢啊!”  有时我会问:“爷爷,您的酒好喝吗?”爷爷神秘地扬起嘴角道:“酒可是个好东西,喝完能变成神仙哩!”真有这么神
期刊
嫩芽身后有宽广的土地,鱼儿身后有辽阔的海洋,小鸟身后有无边的天空,至今我还从未想过,我的身后有着什么。直到那一天,我才彻底明白,我身后的你更加伟大!  冬天的脚步渐渐向我们走来,天气也越来越寒冷,并伴随着丝丝小雨,数不清的落叶从树上坠落,在空中慢慢飘舞着。那天上晚自习,和我预想的一样,窗外下起了密密麻麻的雨,在路灯下闪亮着。不一会儿,天地间就变得朦朦胧胧的了,只是往窗口一凑,那刺骨的寒风就立马让我
期刊
情绪的颜色  我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颜色也能讲故事的话,你们愿意用颜色讲述哪些故事呢?”大家给了我许多答案:金色的童年、多彩的校园、五彩的梦……  “为什么选这些颜色呢?”学生们也给出了答案:这些颜色背后的故事都是最常见的。  为了给大家完全不同的思路,我抛出第二个问题:“选黑色怎么样?”大家要么不做声,要么悄悄地摇头。显然,这个和消极情绪紧密相连的黑色,让孩子们敬而远之。哪有那么多灰暗的故事可
期刊
清晨,阳光慵懒地洒在窗台上,我手握一卷书,微风拂过耳畔,一缕花香扑鼻。  这一缕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虽已是早春,天气却依旧微寒,有花开,不太真实。我放下书,走出门,循着花香,不知要去往何方。  兜兜转转,在不远处发现了一棵白玉兰树。阳光下,微风里,白玉兰千枝万蕊,晶莹清新,真是“素面粉黛浓 ,玉盏擎碧空。何须琼浆液,醉倒赏花翁”。  忽地,一股刺鼻的香味压了过来,使我不由得眉头一皱,原来是一妇人携
期刊
乌鲁木齐人交口称道赛里木湖、果子沟。他們说赛里木湖水很蓝;果子沟要是春天去,满山都是野苹果花。我们从乌鲁木齐往伊犁,一路上就期待着看看这两个地方。  车出芦草沟,迎面的天色沉了下来,前面已经在下雨。到赛里木湖,雨下得正大。  赛里木湖的水不是蓝的呀。我们看到的湖水是铁灰色的。风雨交加,湖里浪很大。灰黑色的巨浪,一浪接着一浪,扑面涌来。撞碎在岸边,溅起白沫。这不像是湖,像是海。荒凉的,没有人迹的,冷
期刊
一棵大树,追随着一个孩子的脚步。孩子渴了,便转身,向大树索取香甜的果子;累了,就停下前进的脚步,依靠着大树休息。大树一直为孩子默默地奉献着,毫无怨言。  大树,是你。孩子,是我。你如大树般为我遮风挡雨。  夜深了,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路上没有了行色匆匆的行人,没有了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眼前的灯光显得那么渺小。城市在沉睡,而我却在这渺小的灯光下写着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冷风吹过,早已冰凉的手更加冰凉。
期刊
一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
期刊
聚焦现象  2017年4月,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片中愤怒的少年,面对镜头声嘶力竭地控诉和呼喊,令人震撼:“放开我!”“永远都按着他们的想法来做!”“不想再受控制了。”……而家长们那痛苦、迷茫的表情更令人唏嘘:“谁来理解我呢?”“咱以前管理孩子的
期刊
图片解说  高铁二等座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笔和纸在修改校对着什么,神情专注。这位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老人,名叫刘先林,身份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刘院士今年已经78岁高龄了,他是测绘仪器国产化的积极倡导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张图片在网络上“走红”后,网友盛赞刘院士为“高铁二等座上最尊贵的乘客”。  人物心声  国家给我的奖励和荣誉已经够多了,现在想把精力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