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在他们的学习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有些人在学习上仍然很好,有些人就掉队了,产生这种两极分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在智力发展方面有差异,知识记得多,并不等于智力发展得好。但是,只有智力发展好的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打开通向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是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结合语文教学来开发学生智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观察各种语言现象,使他们逐步养成独立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在语言学习中,观察是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增加知识的重要途径。很难设想,一个没有锐敏的观察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上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一句话,一个句子,当别的学生都已经观察到了它的许多特点(结构,搭配关系等等)的时候,而观察能力薄弱的学生对这些特点,仍然视而不见,这怎么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呢?因此,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由浅入深,要善于提出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善于引导学生从不明显的现象中看出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在这一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兴趣,观察得才能认真,注意力才能集中。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树尖上覆盖白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的看护妇,而不比作其它国家的看护妇?这位同学的细心和观察力真是十分了的,我及时表扬了他,并抓住这个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独立思辩能力的绝好机会,先不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启发学生,大师级的文章,一举手、一抬足,都是为中心服务的,同学们豁然开朗,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有温暖、温柔、晴朗之意,我们明白了,在电视上和文章里看到的日本女子特温柔,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女子,所以作者才用日本的看护妇作比,这时我也顺势幽它一默,怪不得林语堂说:坐美国的汽车,吃中国的饭菜,娶日本的老婆,找法国的情人。同学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二、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
独立思考,可以把学生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在学习中,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把知识学活。
结合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遵循两个原则:1.须把学生的思考从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多分析。2.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在学习的道路上,宁愿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在学习的道路上,宁愿让他们摔倒后爬起来再走,也决不能抱着他们走。因此,我主张把传统教法中,教师包办代替的许多工作都给学生自己来做。比如,在学习郑振铎的《猫》一文时,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第三只猫都不讨人喜欢,但作者却为何浓墨重彩写第三只猫呢?这个问题使我豁然开朗,这难道不是学习和欣赏本文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吗?我顺水推舟随即把这个问题抛给同学们去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兴趣盎然,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作出了精彩的回答。在作者的心目中,第三只猫就是弱者的象征,由于作者对第三只猫的冷落和误解,构成的不可挽回的错误,这种愧疚和负罪感,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心灵。以至于发誓“从此我家不再养猫”,这既是第三只猫的墓志铭,又是常鸣的警钟,它时时刻刻警醒人们:同情和善待弱者才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类心灵的和谐。
三、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外阅读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也许有人会说:“他们课内的东西搞不好,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去搞课外阅读呢?”其实,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并不矛盾,如果处理得好,课外阅读还可以促进课内学习,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对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都有好处。
搞课外阅读,选材十分重要,过难过易都不行。选材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难易适度。组织学生课外阅读,要有布置、有检查,随时注意解决他们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当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光靠课外,主要还必须结合课堂教学来进行。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偏向值得注意,那就是,教师唯恐学生不懂,把一切都讲得过细。这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预习的教材教师没有讲过,要看懂它的内容,就必须综合运用自己学过的一切旧知识,通过对新教材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最后作出正确判断。这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然,能力并不指这几种。但是,就一个中学生来说,在他掌握了这几种能力之后,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基本具备了。只要在教学中结合传播专业知识,随时注重培养和开发他们的能力,就有希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智力发展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观察各种语言现象,使他们逐步养成独立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在语言学习中,观察是学生认识语言现象,增加知识的重要途径。很难设想,一个没有锐敏的观察能力的学生在学习上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一句话,一个句子,当别的学生都已经观察到了它的许多特点(结构,搭配关系等等)的时候,而观察能力薄弱的学生对这些特点,仍然视而不见,这怎么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呢?因此,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要由浅入深,要善于提出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善于引导学生从不明显的现象中看出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在这一工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兴趣,观察得才能认真,注意力才能集中。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文时,有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树尖上覆盖白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的看护妇,而不比作其它国家的看护妇?这位同学的细心和观察力真是十分了的,我及时表扬了他,并抓住这个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独立思辩能力的绝好机会,先不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启发学生,大师级的文章,一举手、一抬足,都是为中心服务的,同学们豁然开朗,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有温暖、温柔、晴朗之意,我们明白了,在电视上和文章里看到的日本女子特温柔,超过任何一个国家的女子,所以作者才用日本的看护妇作比,这时我也顺势幽它一默,怪不得林语堂说:坐美国的汽车,吃中国的饭菜,娶日本的老婆,找法国的情人。同学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二、对学生有计划地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
独立思考,可以把学生学到的各种各样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而变成自己的东西。在学习中,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把知识学活。
结合语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遵循两个原则:1.须把学生的思考从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多分析。2.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就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在学习的道路上,宁愿让他们自己来解决。在学习的道路上,宁愿让他们摔倒后爬起来再走,也决不能抱着他们走。因此,我主张把传统教法中,教师包办代替的许多工作都给学生自己来做。比如,在学习郑振铎的《猫》一文时,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讲,第三只猫都不讨人喜欢,但作者却为何浓墨重彩写第三只猫呢?这个问题使我豁然开朗,这难道不是学习和欣赏本文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吗?我顺水推舟随即把这个问题抛给同学们去解决,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兴趣盎然,认真思考积极讨论,作出了精彩的回答。在作者的心目中,第三只猫就是弱者的象征,由于作者对第三只猫的冷落和误解,构成的不可挽回的错误,这种愧疚和负罪感,深深地刺痛了他们的心灵。以至于发誓“从此我家不再养猫”,这既是第三只猫的墓志铭,又是常鸣的警钟,它时时刻刻警醒人们:同情和善待弱者才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类心灵的和谐。
三、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外阅读是比较重要的一环。也许有人会说:“他们课内的东西搞不好,哪里还有精力和时间去搞课外阅读呢?”其实,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并不矛盾,如果处理得好,课外阅读还可以促进课内学习,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对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都有好处。
搞课外阅读,选材十分重要,过难过易都不行。选材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难易适度。组织学生课外阅读,要有布置、有检查,随时注意解决他们在阅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当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能光靠课外,主要还必须结合课堂教学来进行。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偏向值得注意,那就是,教师唯恐学生不懂,把一切都讲得过细。这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为预习的教材教师没有讲过,要看懂它的内容,就必须综合运用自己学过的一切旧知识,通过对新教材的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最后作出正确判断。这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作用的,就是学生的自学能力。
当然,能力并不指这几种。但是,就一个中学生来说,在他掌握了这几种能力之后,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基本具备了。只要在教学中结合传播专业知识,随时注重培养和开发他们的能力,就有希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智力发展水平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