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惠森先生是一位至诚用心的绘画导师,每堂课前,他会早早地将各种资料凖备齐全,只为了在学生们眼前还原一个他们未曾见过或极少见的美好世界;他常带着孩子们外出写生,是为了让大家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感觉。他追求的绘画风格是一种以真实为前提,辅以创新而合理的改变为风格。而他自己也正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说:“艺术,来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陈惠森先生,儿童启能教育中心绘画导师,教授中西书画,並於香港多间书画研习社兼任绘画导师,曾多次举办书画展览。其教学生涯十餘载,用心教学,深得学生喜爱,其画作追求中西结合,绘画风格以真实为前提,动静结合,远近、虚实掌握恰到好处,是为佳作。】
师之情:任重而道远
也许,从教授绘画开始,陈惠森先生已经有了一份师者的责任,尤其是在十年前他决定将绘画教学作为自己的事业时,这份责任更显浓鬰。陈惠森先生的老师在得知他意欲专门从事绘画教学时,送给他四个字“任重道远”,这四个字被他精心装裱,掛在墙上十分显眼的地方。陈惠森先生说:“这是为了时刻提醒我自己切记作为老师的那份责任。”
香港是个商业社会,许多人在年轻之时将自己置身於商海浪潮之中,於商海中搏击,成就一番事业,在他们年纪渐长退休之後,更渴望找到一片新的心灵栖息之地。他们有的投身於书画世界,有的喜爱音乐,或者爱好武术,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让他们感到开心。陈惠森先生的学生中不乏退休人士,他说:“他们曾经努力地工作过,在退休之後,在各种艺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世界,缓解了各种压力。”艺术是个神奇的东西,让人陶醉,亦让人感到纯净,安宁。将这样一种感觉带给那些辛苦了数十年的长者,陈惠森先生也感到开心和满足。
在陈惠森先生的学生队伍中,以孩童为主,每堂课前,他会早早地将各种资料凖备齐全,只为了在学生们眼前还原一个他们未曾见过或极少见的世界。陈惠森先生说:“孩子们大多生活在大都市之中,放眼望去,都是高楼大厦,在香港,甚至连见到一只活着的鸡都不容易,他们不知道母鸡是否有鸡冠,不知道怎样去画一只鸡。”早已经远离了乡土气息,远离了大自然的孩子们在被动中散失了许多东西。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陈惠森先生常带着孩子们外出写生,这成为了他教授孩子们绘画艺术过程中的必修课。他带孩子们看真实的山,看旭日东升,看黄昏日落,看各种花鸟鱼虫,让孩子们零距离的与大自然接触,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更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感觉,根据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形体画出每一幅画。“因为艺术来源於生活。”陈惠森先生说,“不能失去本真。”
他追求的绘画风格是一种以真实前提,辅以创新而合理的改变为风格,他说:“艺术又高於生活。”对於年龄为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会告诉他们岭南的春天是什麽样,提醒孩子们在作画时注重远近结合,虚实变化。当心中对某项事物已经做到心中有数时,他会让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进行一些合理地改变。
他教孩子们《千字文》,自己亦会先下足功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陈惠森先生要求自己必须走在学生们的前面,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引路者。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愿意急於求成,他的教学速度虽相对较缓,卻能让孩子们一步步成长,从掌握绘画元素到掌握绘画构图,让绘画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在画中找到自己的风格特色。真可谓“用心良苦”。
有时,孩子们也会进入徘徊的阶段,即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每当此时,陈惠森先生便会对孩子们说:“多看,先临摹,多练习,去看看你凖备画的东西到底长什麽样子。”他耐心地引导,带着孩子找到徘徊的原因,一步步将问题解决。偶尔,孩子们会感到心情不好,陈惠森先生会告诉他:“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就写字、画画,这样,你会忘记时间的流逝,不愉快的心情也会随之一扫而空。”照着老师的话,孩子们这样做了,他们会很惊讶地说:“一下子就过去三个小时了,时间过得真快,也忘记了刚刚的不开心。”这亦是艺术的神奇之处。孩子们很喜欢他,许多曾在别的老师处学过绘画的孩子也纷纷来到陈惠森先生处,跟随这位用心的老师学习绘画艺术。
画之意:矢志为画 故事在画中
他酷爱绘画,虽历经时间洗礼仍不移初志。回想起以前工作的时候,每每感觉疲倦和劳累时,他便在晚上画画,以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倦劳累之感,这样的习惯坚持了二十多年。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陈惠森先生将一周时间一分为二,周一至周六上班,周日便教人画画。2003年,陈惠森先生下定决心,辞去原有的工作,一心投入到书画艺术之中。要知道,想成为一个名画家着实不易,要画好一幅画很难,要画出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则更难,他说:“儘管早就知道这条路不容易,但是幸运的是自己坚持下来了。”如今,陈惠森先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教授绘画,儘管赚钱不多,但正如他所言,只要开心就好。未来如何不可预知,他只希望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置身於艺术之中,陈惠森先生有一种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这个世界十分美丽,到处充满着真善美,里面没有勾心斗角,里面拒绝利欲熏心,在那里,他可以忘记所有的压力与不快;在那里,他可以随心所欲将自己的思想置於笔端;在那里,他能夠找回最真实,最纯净的自我。“绘画的世界很奇妙。”陈惠森先生说。那是一种众人皆醒为其独醉的感觉。那是他最喜欢的感觉。
一直以来,陈惠森先生一直在找寻一种属於自己的构图风格,当他懂得一幅画的时候,接着,他会尝试着去改变这幅画,他坦言,希望能有自己的画。而如何拥有“自己的画”,是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摸索、思考之後,陈惠森先生找到了出路,这出路的两个关键因素便是,一是要写实,二是要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思想。
陈惠森先生的画作颜色大多十分丰富,这来源於他对大自然的认识,他说:“大自然的颜色本就十分丰富,而丰富的颜色给人的是美好的感受。”因为这丰富的色彩,让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让观者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妙感觉。还原自然本色,是陈惠森先生拥有自己画作的第一步。
他的每一幅画的背後都有一个故事,一个能让每个观众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呈现的故事,他画中的鸟与花似乎能夠沟通一样,鱼儿或结伴同游,或互相嬉戏,那画面或欢乐,或温馨,总给人不同的感觉,虽画的是动物,卻常有背景衬托,达至一种动静结合的状态,这是陈惠森先生作画的目的,也是他画作的风格。他的每一张画用笔大多不同,或大气,或柔和,他说在画笔落於画纸前,他都会思考这幅画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每一幅画,陈惠森先生都有不同的感受,蕴藏着他不一样的思想。
他曾拜不同的老师学习绘画技巧,在他的画室里,亦珍藏着诸位老师的多幅作品,他喜欢看别人的绘画风格,再从中找寻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停地改变,不断地改进。
许多年过去,陈惠森先生十分爱护这个从小便有的绘画梦想,並最终兑现了深藏於心的对自己的承诺,这样的人生简单、充实而空灵、美好。
【陈惠森先生,儿童启能教育中心绘画导师,教授中西书画,並於香港多间书画研习社兼任绘画导师,曾多次举办书画展览。其教学生涯十餘载,用心教学,深得学生喜爱,其画作追求中西结合,绘画风格以真实为前提,动静结合,远近、虚实掌握恰到好处,是为佳作。】
师之情:任重而道远
也许,从教授绘画开始,陈惠森先生已经有了一份师者的责任,尤其是在十年前他决定将绘画教学作为自己的事业时,这份责任更显浓鬰。陈惠森先生的老师在得知他意欲专门从事绘画教学时,送给他四个字“任重道远”,这四个字被他精心装裱,掛在墙上十分显眼的地方。陈惠森先生说:“这是为了时刻提醒我自己切记作为老师的那份责任。”
香港是个商业社会,许多人在年轻之时将自己置身於商海浪潮之中,於商海中搏击,成就一番事业,在他们年纪渐长退休之後,更渴望找到一片新的心灵栖息之地。他们有的投身於书画世界,有的喜爱音乐,或者爱好武术,无论哪种艺术形式,都让他们感到开心。陈惠森先生的学生中不乏退休人士,他说:“他们曾经努力地工作过,在退休之後,在各种艺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世界,缓解了各种压力。”艺术是个神奇的东西,让人陶醉,亦让人感到纯净,安宁。将这样一种感觉带给那些辛苦了数十年的长者,陈惠森先生也感到开心和满足。
在陈惠森先生的学生队伍中,以孩童为主,每堂课前,他会早早地将各种资料凖备齐全,只为了在学生们眼前还原一个他们未曾见过或极少见的世界。陈惠森先生说:“孩子们大多生活在大都市之中,放眼望去,都是高楼大厦,在香港,甚至连见到一只活着的鸡都不容易,他们不知道母鸡是否有鸡冠,不知道怎样去画一只鸡。”早已经远离了乡土气息,远离了大自然的孩子们在被动中散失了许多东西。
为了弥补这种遗憾,陈惠森先生常带着孩子们外出写生,这成为了他教授孩子们绘画艺术过程中的必修课。他带孩子们看真实的山,看旭日东升,看黄昏日落,看各种花鸟鱼虫,让孩子们零距离的与大自然接触,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更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感觉,根据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形体画出每一幅画。“因为艺术来源於生活。”陈惠森先生说,“不能失去本真。”
他追求的绘画风格是一种以真实前提,辅以创新而合理的改变为风格,他说:“艺术又高於生活。”对於年龄为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会告诉他们岭南的春天是什麽样,提醒孩子们在作画时注重远近结合,虚实变化。当心中对某项事物已经做到心中有数时,他会让孩子们大胆发挥想象,进行一些合理地改变。
他教孩子们《千字文》,自己亦会先下足功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陈惠森先生要求自己必须走在学生们的前面,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引路者。在教学过程中,他不愿意急於求成,他的教学速度虽相对较缓,卻能让孩子们一步步成长,从掌握绘画元素到掌握绘画构图,让绘画水平得到真正的提升,在画中找到自己的风格特色。真可谓“用心良苦”。
有时,孩子们也会进入徘徊的阶段,即绞尽脑汁也无从下笔,每当此时,陈惠森先生便会对孩子们说:“多看,先临摹,多练习,去看看你凖备画的东西到底长什麽样子。”他耐心地引导,带着孩子找到徘徊的原因,一步步将问题解决。偶尔,孩子们会感到心情不好,陈惠森先生会告诉他:“当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就写字、画画,这样,你会忘记时间的流逝,不愉快的心情也会随之一扫而空。”照着老师的话,孩子们这样做了,他们会很惊讶地说:“一下子就过去三个小时了,时间过得真快,也忘记了刚刚的不开心。”这亦是艺术的神奇之处。孩子们很喜欢他,许多曾在别的老师处学过绘画的孩子也纷纷来到陈惠森先生处,跟随这位用心的老师学习绘画艺术。
画之意:矢志为画 故事在画中
他酷爱绘画,虽历经时间洗礼仍不移初志。回想起以前工作的时候,每每感觉疲倦和劳累时,他便在晚上画画,以缓解工作带来的疲倦劳累之感,这样的习惯坚持了二十多年。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陈惠森先生将一周时间一分为二,周一至周六上班,周日便教人画画。2003年,陈惠森先生下定决心,辞去原有的工作,一心投入到书画艺术之中。要知道,想成为一个名画家着实不易,要画好一幅画很难,要画出与众不同的绘画作品则更难,他说:“儘管早就知道这条路不容易,但是幸运的是自己坚持下来了。”如今,陈惠森先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教授绘画,儘管赚钱不多,但正如他所言,只要开心就好。未来如何不可预知,他只希望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
置身於艺术之中,陈惠森先生有一种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这个世界十分美丽,到处充满着真善美,里面没有勾心斗角,里面拒绝利欲熏心,在那里,他可以忘记所有的压力与不快;在那里,他可以随心所欲将自己的思想置於笔端;在那里,他能夠找回最真实,最纯净的自我。“绘画的世界很奇妙。”陈惠森先生说。那是一种众人皆醒为其独醉的感觉。那是他最喜欢的感觉。
一直以来,陈惠森先生一直在找寻一种属於自己的构图风格,当他懂得一幅画的时候,接着,他会尝试着去改变这幅画,他坦言,希望能有自己的画。而如何拥有“自己的画”,是他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摸索、思考之後,陈惠森先生找到了出路,这出路的两个关键因素便是,一是要写实,二是要清楚自己所想表达的思想。
陈惠森先生的画作颜色大多十分丰富,这来源於他对大自然的认识,他说:“大自然的颜色本就十分丰富,而丰富的颜色给人的是美好的感受。”因为这丰富的色彩,让他的画作充满了生命力,让观者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美妙感觉。还原自然本色,是陈惠森先生拥有自己画作的第一步。
他的每一幅画的背後都有一个故事,一个能让每个观众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呈现的故事,他画中的鸟与花似乎能夠沟通一样,鱼儿或结伴同游,或互相嬉戏,那画面或欢乐,或温馨,总给人不同的感觉,虽画的是动物,卻常有背景衬托,达至一种动静结合的状态,这是陈惠森先生作画的目的,也是他画作的风格。他的每一张画用笔大多不同,或大气,或柔和,他说在画笔落於画纸前,他都会思考这幅画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每一幅画,陈惠森先生都有不同的感受,蕴藏着他不一样的思想。
他曾拜不同的老师学习绘画技巧,在他的画室里,亦珍藏着诸位老师的多幅作品,他喜欢看别人的绘画风格,再从中找寻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停地改变,不断地改进。
许多年过去,陈惠森先生十分爱护这个从小便有的绘画梦想,並最终兑现了深藏於心的对自己的承诺,这样的人生简单、充实而空灵、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