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云南,一颗闪耀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夜明珠,一块被神秘面纱笼罩充满异域风情的美丽土地,一个曾养育了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的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而今,“彩云之南”以它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了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惟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并通过印度洋联接起了欧洲和非洲。
2015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元月的云南大地用崭新的面貌迎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来访。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的陪同下,来到昭通、大理、昆明等地,并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了云南未来发展的新坐标,即:“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这一新定位到底该如何解读?“七彩云南”为此都做了什么,又将如何乘风破浪,落实这一新定位呢?笔者认为,所谓“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就是要求云南以“一带一路”为动脉,以昆明为辐射中心城市,通过经济建设与产业开发,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动、融合发展,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中心,达到引领南亚、东南亚的长远目标。云南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云南全省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全省16个州市中有8个州市的27个县、市与缅甸、越南、老挝山水相连,沿边有10个国家级口岸、10个省级口岸、20多条出境公路、93条边贸通道,山间小路、便道更是难以计数;且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通道经济价值大放异彩,云南是大中华经济圈、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圈、南亚七国经济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中国陆地连接南亚、东南亚,走向印度洋的最佳结合部……这些优越的区位条件都将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坚实基础。
其次,在经贸方面,云南与南亚贸易由1997年的0.2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0.81亿美元,15年间增长了38倍;旅游方面,2014年,瑞丽口岸出入境游客流量已突破1400万人次,交通工具达234万辆车次,出入境流量位居全国现役边检站首位;文化、学习交流等方面,2013年,外来云南留学人数突破3万人,其中南亚、东南亚留学生超过80%。此外,会晒大桥的通车,标志着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昆曼公路全线贯通,云南“向南”的线网蓝图渐显,一旦泛亚铁路的中、东、西线全部建成,云南将和南亚、东南亚拥有35亿人口的市场形成联通和互动。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云南在这一道路上仍存在诸多阻力。目前,云南的主要优势在于区位、资源组合、阳光、空气等,但要想真正发展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中心,还需要全面提升其综合实力。全省仅有昆明一座大城市,而这座城市的经济总量还不具备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能力,产业辐射力不强,缺乏带动区域发展的产业链。此外,我省连接缅甸、越南等国家的出境道路并不通畅,而且落户本地的世界500强企业很少等等,这些都是我省“国际范”建设的短板。
因此,我认为,云南要想落实“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这一新定位,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制度机制层面,深化开放管理体制改革,清理、废止、修改和制定一批适应新形势的加快经贸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借助开发开放试验区、自由贸易区等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云南作为中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自贸区的核心区与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的政策,加快跨境自由贸易的流通和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建设开放型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建设良好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大型企业投资落户云南。
二是城市建设层面,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城市和中国西南重要门户城市的目标,用国际化的眼光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管理,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努力将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会展中心、旅游装备制造中心,国际休闲度假、医疗养生中心、国际旅游特区,以及面向内陆的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三是产业发展层面,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牢牢抓住发展方式转变和机构调整的主线,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互动,走有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道路,着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在旅游方面,与南亚、东南亚市场资源互补,鼓励本地旅游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引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优秀企业,增强旅游市场的互通,完善旅游产业链。充分借助边境、通道优势,加快与周边国家的加工、贸易、旅游产业等的互动发展,并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广纳南亚、东南亚元素,达成互惠共赢、联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外向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培养和利用一批外向型人才。在云南高校、职业专业学校按产业发展要求增加南亚、东南亚小语种课程专业院、系,设置旅游管理、景区服务、旅游商品、导游、酒店、商务、养生、医疗等服务专业,培养国际型旅游人才,增加南亚、东南亚的留学生比例。
五是项目建设方面,云南应紧抓研究和策划出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或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有效扩大云南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云南对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辐射能力。加大对涉外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建设云南经贸合作的风险控制体系。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一个时代性话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从事旅游策划、规划16年以来,笔者一直坚持“文化辐射半径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在2014年,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曾派人深入德宏,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在深度挖掘其民族文化、珠宝文化、二战文化、边关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及生态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放宽视野,高瞻远瞩,实时把握习总书记对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定位,策划了畹町七彩旅游小镇、瑞丽“一寨两国”景区、瑞丽江黄金旅游岸线等项目,旨在打造边地旅游产品,延伸扩展跨国旅游,形成边地跨国类综合产品体系,拉近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距离。在畹町七彩旅游小镇策划中,发展集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街区,并注入美食、购物、住宿等旅游业态,将其建设成为“一镇两国”特色旅游小镇。在瑞丽“一寨两国”景区策划中,通过“一寨两国”景区的建设,实现中国银井村和缅甸芒秀村的互动发展,增强中缅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缅国际关系和谐发展。在瑞丽江黄金旅游岸线策划中,通过瑞丽江“一江漂两国”漂流项目,实现中缅互动发展。
乘着“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定位的东风,我省迎来的是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惟有知己知彼,利用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探索中国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正确方式和途径才是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张 微
云南,一颗闪耀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夜明珠,一块被神秘面纱笼罩充满异域风情的美丽土地,一个曾养育了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的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而今,“彩云之南”以它独特的区位优势,凸显了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惟一可以同时从陆上沟通东南亚、南亚的省份,并通过印度洋联接起了欧洲和非洲。
2015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元月的云南大地用崭新的面貌迎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来访。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的陪同下,来到昭通、大理、昆明等地,并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就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了云南未来发展的新坐标,即:“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这一新定位到底该如何解读?“七彩云南”为此都做了什么,又将如何乘风破浪,落实这一新定位呢?笔者认为,所谓“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就是要求云南以“一带一路”为动脉,以昆明为辐射中心城市,通过经济建设与产业开发,实现与周边国家的互动、融合发展,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中心,达到引领南亚、东南亚的长远目标。云南肩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首先,云南全省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全省16个州市中有8个州市的27个县、市与缅甸、越南、老挝山水相连,沿边有10个国家级口岸、10个省级口岸、20多条出境公路、93条边贸通道,山间小路、便道更是难以计数;且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通道经济价值大放异彩,云南是大中华经济圈、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圈、南亚七国经济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中国陆地连接南亚、东南亚,走向印度洋的最佳结合部……这些优越的区位条件都将是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坚实基础。
其次,在经贸方面,云南与南亚贸易由1997年的0.28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10.81亿美元,15年间增长了38倍;旅游方面,2014年,瑞丽口岸出入境游客流量已突破1400万人次,交通工具达234万辆车次,出入境流量位居全国现役边检站首位;文化、学习交流等方面,2013年,外来云南留学人数突破3万人,其中南亚、东南亚留学生超过80%。此外,会晒大桥的通车,标志着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国际大通道——昆曼公路全线贯通,云南“向南”的线网蓝图渐显,一旦泛亚铁路的中、东、西线全部建成,云南将和南亚、东南亚拥有35亿人口的市场形成联通和互动。
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云南在这一道路上仍存在诸多阻力。目前,云南的主要优势在于区位、资源组合、阳光、空气等,但要想真正发展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新中心,还需要全面提升其综合实力。全省仅有昆明一座大城市,而这座城市的经济总量还不具备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能力,产业辐射力不强,缺乏带动区域发展的产业链。此外,我省连接缅甸、越南等国家的出境道路并不通畅,而且落户本地的世界500强企业很少等等,这些都是我省“国际范”建设的短板。
因此,我认为,云南要想落实“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这一新定位,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制度机制层面,深化开放管理体制改革,清理、废止、修改和制定一批适应新形势的加快经贸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借助开发开放试验区、自由贸易区等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云南作为中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自贸区的核心区与国际旅游合作示范区的政策,加快跨境自由贸易的流通和资源整合与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建设开放型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建设良好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吸引更多的国际大型企业投资落户云南。
二是城市建设层面,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城市和中国西南重要门户城市的目标,用国际化的眼光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拉大城市框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强城市管理,不断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力,努力将昆明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会展中心、旅游装备制造中心,国际休闲度假、医疗养生中心、国际旅游特区,以及面向内陆的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
三是产业发展层面,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求,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牢牢抓住发展方式转变和机构调整的主线,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互动,走有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道路,着力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在旅游方面,与南亚、东南亚市场资源互补,鼓励本地旅游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引入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优秀企业,增强旅游市场的互通,完善旅游产业链。充分借助边境、通道优势,加快与周边国家的加工、贸易、旅游产业等的互动发展,并在三大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广纳南亚、东南亚元素,达成互惠共赢、联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人才培养方面,加强外向型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引进、培养和利用一批外向型人才。在云南高校、职业专业学校按产业发展要求增加南亚、东南亚小语种课程专业院、系,设置旅游管理、景区服务、旅游商品、导游、酒店、商务、养生、医疗等服务专业,培养国际型旅游人才,增加南亚、东南亚的留学生比例。
五是项目建设方面,云南应紧抓研究和策划出一批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或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有效扩大云南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云南对南亚、东南亚的经济辐射能力。加大对涉外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建设云南经贸合作的风险控制体系。
“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是一个时代性话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从事旅游策划、规划16年以来,笔者一直坚持“文化辐射半径有多大,市场就有多大”。在2014年,昆明艺嘉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曾派人深入德宏,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在深度挖掘其民族文化、珠宝文化、二战文化、边关文化、商贸文化、宗教文化等人文旅游资源及生态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放宽视野,高瞻远瞩,实时把握习总书记对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定位,策划了畹町七彩旅游小镇、瑞丽“一寨两国”景区、瑞丽江黄金旅游岸线等项目,旨在打造边地旅游产品,延伸扩展跨国旅游,形成边地跨国类综合产品体系,拉近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距离。在畹町七彩旅游小镇策划中,发展集孟加拉、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印度、缅甸、泰国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街区,并注入美食、购物、住宿等旅游业态,将其建设成为“一镇两国”特色旅游小镇。在瑞丽“一寨两国”景区策划中,通过“一寨两国”景区的建设,实现中国银井村和缅甸芒秀村的互动发展,增强中缅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中缅国际关系和谐发展。在瑞丽江黄金旅游岸线策划中,通过瑞丽江“一江漂两国”漂流项目,实现中缅互动发展。
乘着“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定位的东风,我省迎来的是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惟有知己知彼,利用我省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探索中国西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正确方式和途径才是发展的关键。
责任编辑:张 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