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饮食对大鼠肝脏功能及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_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高脂喂养大鼠构造动物模型,探究高脂饮食对肝脏功能及肠道细菌群落的影响。

方法

将20只21日龄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正常组和高脂组。正常组饮食普通饲料,高脂组饮食高脂饲料。6周之后,提取两组大鼠粪便对肠道细菌群落进行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

结果

6周之后,与普通饮食大鼠比较,高脂饮食大鼠血液中总蛋白(TP 55.79±3.75)(P=0.002)、球蛋白(GLB 34.9±2.53)(P<0.001)、白蛋白(ALB/GLB 0.60±0.02)(P<0.001)、碱性磷酸酶(ALP 373.80±63.05)(P<0.001)、总胆固醇(TC 1.94±0.23)(P<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 0.76±0.93)(P<0.001)、LDL/高密度脂蛋白(HDL 1.43±0.22)(P<0.001)和三酰甘油(TG 1.48±0.50)(P=0.015)均显著升高。高脂饮食后,大鼠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均匀性降低。大鼠肠道细菌中的优势门为拟杆菌门(平均相对丰度为56.36%)、厚壁菌门(35.31%)和变形菌门(6.61%)。其中,拟杆菌门在高脂组中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07),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在高脂组中明显升高(P=0.020),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在两组中没有变化(P=0.928)。此外,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正常组和高脂组大鼠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着显著差异。

结论

高脂饮食能导致肠道细菌群落结构的改变,并进一步导致肝功能受损,并引发肥胖的形成。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研究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01月~2019年0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角膜异物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采用隙灯显微镜下的剔除方法,观察治疗后
患者男,46岁.因"头痛10 d"于2010年1月10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0余天逐渐出现头痛,尤以坐位或立位时明显加重,行走时常以手托其后枕部,卧位后头痛减轻,间断呕吐.无发热,无外伤、腰椎穿刺及手术史.既往健康.意识清,语言流利,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腱反射正常,双侧Babinski征阴性,颈强直,克氏征阴性。
目的观察上海老年人小腿围与骨骼肌肌量、力量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体检中心招募401例老年人,采用体成分仪检测脂肪组织、四肢骨骼肌肌量(ASM)、全身骨骼肌肌量(SMM),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身高2)、全身骨骼肌指数(SMM/身高2),以4 m步速反映骨骼肌功能,用握力器测量优势手的握力3次,并取最大值反映骨骼肌力量。测量受试者的身高和体重、右小腿围和腰围。结果男性的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