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美术是一门以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整合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学科。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对该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往往重技能训练而轻人文熏陶,局限于学科特点而忽视学科整合,教育教学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到头来,学生的技能发展由于缺乏人文素养的滋润而充满匠气:美术学科由于缺乏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整合而变得孤立:教学由于缺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而失去生命力。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局面,我在教学中进行改革,即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适度发展学生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整合地方资源:兼顾相关学科内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一、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适度发展学生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兴趣支撑的学习是缺乏持久动力的,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认为美术是“技术活”而重视对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我曾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强化训练。原以为这样的“系统训练”能改变学生由于技能缺乏而造成的审美缺乏力和人文素养缺失的状况。一段时间下来,我奇怪地发觉学生的技能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他们所学得的那些机械的技法在审美活动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促进行作用。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反思,我觉得,由于这样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兴趣,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手上功夫”,但是,面对枯燥的训练内容,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初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缺乏兴趣而丧失信心。长此以往,会出现学生喜欢画画而讨厌上美术课的尴尬境况。这样的境况会让我们错失孩子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得原本很有艺术发展前途的孩子“泯然如常人”。
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以前所进行的技能训练进行审视。并和学生进行了沟通,很快我找到了答案。以前设置的技能训练,没有结合学生的喜好和生活实际,偏离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疲与应付,训练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投其所好,将训练与学生情趣爱好结合起来,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将原有的素描训练改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彩色铅笔绘画。面对摆放的静物,用手中的彩色铅笔进行描绘的时候,他们觉得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静物比较逼真,不知不觉中掌握和那些原来需要很长时间讲解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有情趣”的技能训练之后,他们的绘画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整合地方资源
我们江南水乡,千百年来孕育的含蓄与唯美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水乡特色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但由于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忽视了地方性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导致学生对家乡景物中蕴含的审美元素的淡漠。这样的状况,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有效整合地方特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家乡景物之美,带着江南孩子独特的视角去审视和表现这些美,那么,浸润在他们骨子里的那些对美的感悟能力便会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释放和提升。
有鉴于此,我在学生进行彩色铅笔静物写生之后,增加了室外风景写生的内容进行尝试,由于这样的内容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容易人手。学生兴趣大增。这样的训练,远比单纯地面对一成不变的静物要有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兼顾相关学科内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在我看来,综合艺术课程提出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和谐发展的理念是教育思想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教育顺应时代进步发展要求的标志。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人文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靠理论的教化,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让孩子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大师对话,感受前辈先贤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透过以人为中心的艺术作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感悟艺术的真谛,形成对社会和世界科学、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进行整合,在讲授欧洲美术的时候,对于对人类的文化、科技、文学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仅仅靠教材安排的内容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翻阅了初中其他学科教材,发现《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相关章节可以成为我们学生进一步了解欧洲历史与艺术的重要途径,将相互关联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之后再以专题的方式,结合杰出的艺术家的生平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从枯燥的史述中跳出来,穿越时空的局限,走进欧洲历史。感受欧洲艺术,尽管不是全方位的,但他们对欧洲艺术的兴趣还是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教学超越了学科的限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适度发展学生技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兴趣支撑的学习是缺乏持久动力的,在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认为美术是“技术活”而重视对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我曾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强化训练。原以为这样的“系统训练”能改变学生由于技能缺乏而造成的审美缺乏力和人文素养缺失的状况。一段时间下来,我奇怪地发觉学生的技能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他们所学得的那些机械的技法在审美活动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促进行作用。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反思,我觉得,由于这样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兴趣,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手上功夫”,但是,面对枯燥的训练内容,正处在成长关键期的初中的孩子往往会因为缺乏兴趣而丧失信心。长此以往,会出现学生喜欢画画而讨厌上美术课的尴尬境况。这样的境况会让我们错失孩子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得原本很有艺术发展前途的孩子“泯然如常人”。
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以前所进行的技能训练进行审视。并和学生进行了沟通,很快我找到了答案。以前设置的技能训练,没有结合学生的喜好和生活实际,偏离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疲与应付,训练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也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事物,投其所好,将训练与学生情趣爱好结合起来,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将原有的素描训练改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彩色铅笔绘画。面对摆放的静物,用手中的彩色铅笔进行描绘的时候,他们觉得用彩色铅笔画出来的静物比较逼真,不知不觉中掌握和那些原来需要很长时间讲解的知识点。在这样的“有情趣”的技能训练之后,他们的绘画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整合地方资源
我们江南水乡,千百年来孕育的含蓄与唯美的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水乡特色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但由于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忽视了地方性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导致学生对家乡景物中蕴含的审美元素的淡漠。这样的状况,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不利的。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有效整合地方特有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家乡景物之美,带着江南孩子独特的视角去审视和表现这些美,那么,浸润在他们骨子里的那些对美的感悟能力便会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释放和提升。
有鉴于此,我在学生进行彩色铅笔静物写生之后,增加了室外风景写生的内容进行尝试,由于这样的内容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容易人手。学生兴趣大增。这样的训练,远比单纯地面对一成不变的静物要有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兼顾相关学科内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在我看来,综合艺术课程提出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和谐发展的理念是教育思想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教育顺应时代进步发展要求的标志。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人文素养的提高,不能仅仅靠理论的教化,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我们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渗透人文精神,让孩子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与大师对话,感受前辈先贤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透过以人为中心的艺术作品,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感悟艺术的真谛,形成对社会和世界科学、客观的认识,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人文精神。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将美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进行整合,在讲授欧洲美术的时候,对于对人类的文化、科技、文学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欧洲,仅仅靠教材安排的内容显然是不够的。于是我翻阅了初中其他学科教材,发现《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相关章节可以成为我们学生进一步了解欧洲历史与艺术的重要途径,将相互关联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之后再以专题的方式,结合杰出的艺术家的生平和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从枯燥的史述中跳出来,穿越时空的局限,走进欧洲历史。感受欧洲艺术,尽管不是全方位的,但他们对欧洲艺术的兴趣还是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教学超越了学科的限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