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包括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三大内容。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双翼,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中的材料积累、指导和评改等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我试图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小学生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了,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可以看到,从1~2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小学生虽然词汇匮乏,但语言自然、真切,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最怵的就是写作文,如何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二、阅读积累,丰富体验,打好作文的素材基础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三、捕捉写作灵感
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增加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积累写作素材时,一定要分门别类地搜集,去糙存精地积累,并渐渐地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走进生活,感知生活,我们才能聚集写作的灵感,为我们写作打下基础。
四、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一)“读”中写
有些教师可能会感到奇怪,“读”和“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读”中又怎么“写”呢?其实,读书的过程本来就是领悟写作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带着“写作意识”去品读课文,领会其一枝一脉,感悟其结构技巧,实际上也等于是自己写了一遍。如品读《紫藤萝瀑布》一文,我们随着宗璞细致的笔触感受紫藤萝花的盛开,它的灿烂,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对于人生和生命的感悟,感受其以花喻人的精妙手法,启发他们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学生自然会有所得。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些典范的例文实在是催生写作的肥沃土壤。只在写作课上才去研究作文的手法技巧,却失去了阅读教学这块“根据地”,实在可惜。
(二)“说”中写
其实,这就是口头作文。口头作文是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大脑加以筛选、处理、整合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口头作文这一环节,教师不重视,学生也懒得说。事实上,口头作文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快速整合材料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说”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复述故事情节、看图说话、点评广告、影片观后感谈等,给学生一句话,让他们进行扩展;给学生一个观点,让他们进行阐述;给学生一件物品,让他们加以描绘。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的语文素养,为将来他们走上社会顺畅交流打下基础。而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说”比“写”更有用,能说会道了,作文岂能写不好。
(三)“改”中写
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自主加以挑选进行改写。改写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放手去改,你要推翻原文都可以;二是在教师提示下改,如语言方面,看看是否通顺、流畅、生动优美;思想方面,观点是否准确、鲜明,材料是否合理;技法方面,表达是否准确,结构安排如何……。学生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二点作为突破口进行评改。不管是哪一种“改”,改好以后,都必须让学生摘抄下来,形成自己的文章。这种写作,学生感觉很轻松,乐于接受。而实际上,学生在改的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也未必会比自己写一篇作文少。
(四)合作中写
由两人或三人组成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确定话题,然后进行分工,分头去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情况,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汇总,再讨论确定主题、材料、布局等。写作的过程,可以是一个同学执笔完成,其他同学审阅修改,最后形成作品。
(五)交流中写
挑选学生中的优秀习作,让作者自己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并讲讲自己作文的形成过程,写作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也可以让学生把近期阅读到的特别感人的文章拿来,教师适当把关,然后组织课堂讨论,先朗读,再分析,再点评,然后对现行作文进行修改,或内容,或语言,或写作特色。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时文、美文发给大家,共同探讨。这样的作文交流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触摸精美的文本,得到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感知他人的同时进行比照——他人与他人的比照,他人与自己的比照,自己与自己的比照。在对比中发现优劣,寻找更好,这等于是把自己提升了一个档次。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所以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李敏)
【关键词】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中的材料积累、指导和评改等环节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到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我试图谈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小学生就开始进行写作训练了,小学语文新课标中可以看到,从1~2年级的“看图说话、写话”到中高年级的“习作”,小学生虽然词汇匮乏,但语言自然、真切,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最怵的就是写作文,如何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关键。
二、阅读积累,丰富体验,打好作文的素材基础
学生作文材料有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从他人他地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三、捕捉写作灵感
教育工作者应让学生多参与社会生活,增加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捕捉写作灵感,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积累写作素材时,一定要分门别类地搜集,去糙存精地积累,并渐渐地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走进生活,感知生活,我们才能聚集写作的灵感,为我们写作打下基础。
四、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一)“读”中写
有些教师可能会感到奇怪,“读”和“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读”中又怎么“写”呢?其实,读书的过程本来就是领悟写作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带着“写作意识”去品读课文,领会其一枝一脉,感悟其结构技巧,实际上也等于是自己写了一遍。如品读《紫藤萝瀑布》一文,我们随着宗璞细致的笔触感受紫藤萝花的盛开,它的灿烂,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对于人生和生命的感悟,感受其以花喻人的精妙手法,启发他们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学生自然会有所得。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些典范的例文实在是催生写作的肥沃土壤。只在写作课上才去研究作文的手法技巧,却失去了阅读教学这块“根据地”,实在可惜。
(二)“说”中写
其实,这就是口头作文。口头作文是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大脑加以筛选、处理、整合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口头作文这一环节,教师不重视,学生也懒得说。事实上,口头作文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快速整合材料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说”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复述故事情节、看图说话、点评广告、影片观后感谈等,给学生一句话,让他们进行扩展;给学生一个观点,让他们进行阐述;给学生一件物品,让他们加以描绘。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的语文素养,为将来他们走上社会顺畅交流打下基础。而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说”比“写”更有用,能说会道了,作文岂能写不好。
(三)“改”中写
提供几篇范文,让学生自主加以挑选进行改写。改写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放手去改,你要推翻原文都可以;二是在教师提示下改,如语言方面,看看是否通顺、流畅、生动优美;思想方面,观点是否准确、鲜明,材料是否合理;技法方面,表达是否准确,结构安排如何……。学生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二点作为突破口进行评改。不管是哪一种“改”,改好以后,都必须让学生摘抄下来,形成自己的文章。这种写作,学生感觉很轻松,乐于接受。而实际上,学生在改的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也未必会比自己写一篇作文少。
(四)合作中写
由两人或三人组成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确定话题,然后进行分工,分头去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情况,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汇总,再讨论确定主题、材料、布局等。写作的过程,可以是一个同学执笔完成,其他同学审阅修改,最后形成作品。
(五)交流中写
挑选学生中的优秀习作,让作者自己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并讲讲自己作文的形成过程,写作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困惑;也可以让学生把近期阅读到的特别感人的文章拿来,教师适当把关,然后组织课堂讨论,先朗读,再分析,再点评,然后对现行作文进行修改,或内容,或语言,或写作特色。教师也可以准备一些时文、美文发给大家,共同探讨。这样的作文交流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触摸精美的文本,得到丰富的感性材料,而且可以让学生在感知他人的同时进行比照——他人与他人的比照,他人与自己的比照,自己与自己的比照。在对比中发现优劣,寻找更好,这等于是把自己提升了一个档次。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所以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