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论述类文章主要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考查的能力层级主要是理解(B级)与分析综合(C级)两个。在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9套试题中,无一例外都涉及到对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文本内容广泛,注重社会文化价值和人文特性。
首先,选材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征明显。如全国卷Ⅰ的《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全国卷Ⅱ的《塞壬的歌声》、全国卷Ⅲ的《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江苏卷的《成人不自在》、上海卷的《考据、批评与欣赏》等。
其次,选文富有艺术品位,引导考生重视人格或艺术品格的培养。如山东卷的《唐人古体》、浙江卷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等。
此外,选文关注人类的最新生存状态,包括科技与创新、新的消费观念等,紧贴考生生活实际。如北京卷的《自主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天津卷的《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等。
2.题型丰富多样,设题难度增大。
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单项选择题。如三套全国卷的第1题均设题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填空题。如上海卷第1题:“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3)主观简答题。如浙江卷第10题:“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4)应用探究题。如北京卷第8题:“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从‘蛟龙’号到‘彩虹鱼’号,我国载人深海潜水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3.考查重点明确,略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的特点。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常常涉及“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等考点。总体来看,2016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同往年相比,重点明确,依旧侧重考查理解、分析综合方面的能力,但在应用探究方面也有所体现,应引起考生重视。这类试题是在考查筛选分析、提炼概括等基本能力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1.研读考纲,明确考点。
这对于备考至关重要。无论高考命题形式如何变化,考点就是《考试大纲》中提到的6个。明确了考查方向,复习时自然知道哪些是重点,然后就着重加以训练。做题时,要认真研究每一道题目,与考纲的相关表述逐一对照,明确命题者想通过这道题考查什么。
2.细读文本,把握用意。
在做题前逐字逐句细读文本,逐段总结,步步为营:明确文本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欢迎什么,拒绝什么,等等。弄清了这些,也就弄清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审读题干,理清要求。
社科类文本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对社科类文本的考查,除了包括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外,还包括对段落、主旨的理解,即作者的论点、论据和结构安排等。考生做题时应当针对具体题目审读题干,按要求作答。
4.掌握方法,区分正误。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选择题是依据题干的要求,判断命题者所列的从文中筛选出的信息选项的正误。方法一般分三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读)——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文段(找)——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加对比,求同寻异(比)”,即做题时首先要确认与题目要求有关的信息区间,然后把所给选项的信息与原句中的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最后紧扣语境,结合题干中的相关要求准确筛选。
5.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做题是必要的,但做题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借做题积累解题经验,努力做到“一题一得,题题有得”。例如同为选择题,但因为不再是单项选择题一统天下了,因此就要特别关注题干的表述,尽快明确选项要求。同时,要特别关注简答题的解题策略、表述技巧。
6.洞悉错项,巧辨正误。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设置的错误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考生若明确了各种设误类型,在阅读选项时就会有意识地揣摩选项容易设置错误之处,快速准确地锁定答案。常见的选项设误类型主要有:(1)无中生有。即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就是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2)张冠李戴。即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将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3)说法绝对。指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的地位、功能和效用等。(4)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把“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5)以偏概全。即指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造成选项与原文叙述不同。具体表现为,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等等。(6)偷换概念。即指选项用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偷换了原文中的概念,实际上改变了原文中的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属性等,造成概念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或发展趋势等发生改变。(7)混淆时间。即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把事物产生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弄混,如把“先期”表述为“后期”,把“后期”表述为“先期”,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等。
7.积淀文化,有备无患。
要适当积累一些文化知识,哪怕是在做题中,也要关注文本讨论的对象;对于文化交流与碰撞等热点问题,对于社会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要适当关注。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开阔视野,触类旁通,对解题大有裨益。
1.文本内容广泛,注重社会文化价值和人文特性。
首先,选材文化气息浓郁,文化特征明显。如全国卷Ⅰ的《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全国卷Ⅱ的《塞壬的歌声》、全国卷Ⅲ的《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江苏卷的《成人不自在》、上海卷的《考据、批评与欣赏》等。
其次,选文富有艺术品位,引导考生重视人格或艺术品格的培养。如山东卷的《唐人古体》、浙江卷的《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等。
此外,选文关注人类的最新生存状态,包括科技与创新、新的消费观念等,紧贴考生生活实际。如北京卷的《自主科技创新,催生“蛟龙”入水》、天津卷的《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等。
2.题型丰富多样,设题难度增大。
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1)单项选择题。如三套全国卷的第1题均设题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填空题。如上海卷第1题:“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3)主观简答题。如浙江卷第10题:“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4)应用探究题。如北京卷第8题:“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从‘蛟龙’号到‘彩虹鱼’号,我国载人深海潜水事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3.考查重点明确,略有变化,体现了高考稳中有变的特点。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常常涉及“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等考点。总体来看,2016年高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同往年相比,重点明确,依旧侧重考查理解、分析综合方面的能力,但在应用探究方面也有所体现,应引起考生重视。这类试题是在考查筛选分析、提炼概括等基本能力基础上,重点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
1.研读考纲,明确考点。
这对于备考至关重要。无论高考命题形式如何变化,考点就是《考试大纲》中提到的6个。明确了考查方向,复习时自然知道哪些是重点,然后就着重加以训练。做题时,要认真研究每一道题目,与考纲的相关表述逐一对照,明确命题者想通过这道题考查什么。
2.细读文本,把握用意。
在做题前逐字逐句细读文本,逐段总结,步步为营:明确文本中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欢迎什么,拒绝什么,等等。弄清了这些,也就弄清了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审读题干,理清要求。
社科类文本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是有本质区别的。对社科类文本的考查,除了包括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外,还包括对段落、主旨的理解,即作者的论点、论据和结构安排等。考生做题时应当针对具体题目审读题干,按要求作答。
4.掌握方法,区分正误。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的选择题是依据题干的要求,判断命题者所列的从文中筛选出的信息选项的正误。方法一般分三步:“吃透阅读材料,把握全文观点(读)——在阅读材料中找到与选项对应文段(找)——将选项与阅读材料中的句、段细加对比,求同寻异(比)”,即做题时首先要确认与题目要求有关的信息区间,然后把所给选项的信息与原句中的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最后紧扣语境,结合题干中的相关要求准确筛选。
5.善于总结,积累经验。
做题是必要的,但做题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借做题积累解题经验,努力做到“一题一得,题题有得”。例如同为选择题,但因为不再是单项选择题一统天下了,因此就要特别关注题干的表述,尽快明确选项要求。同时,要特别关注简答题的解题策略、表述技巧。
6.洞悉错项,巧辨正误。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设置的错误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考生若明确了各种设误类型,在阅读选项时就会有意识地揣摩选项容易设置错误之处,快速准确地锁定答案。常见的选项设误类型主要有:(1)无中生有。即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就是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2)张冠李戴。即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将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3)说法绝对。指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的地位、功能和效用等。(4)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把“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有因果关系。(5)以偏概全。即指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程度轻重的词语造成选项与原文叙述不同。具体表现为,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等等。(6)偷换概念。即指选项用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偷换了原文中的概念,实际上改变了原文中的概念的修饰语、适用范围、所指对象、属性等,造成概念的属性、本质特征、具体作用或发展趋势等发生改变。(7)混淆时间。即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把事物产生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弄混,如把“先期”表述为“后期”,把“后期”表述为“先期”,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等。
7.积淀文化,有备无患。
要适当积累一些文化知识,哪怕是在做题中,也要关注文本讨论的对象;对于文化交流与碰撞等热点问题,对于社会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要适当关注。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开阔视野,触类旁通,对解题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