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數学核心素养,计算能力是基础性的核心素养,需要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相关的培养措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样化的训练实践活动,同时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能够逐渐地提升计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84
引言
目前,从多数小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来看,训练量不足、引导方式少是关键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适当地进行调整,变更当前的课堂教学安排,既要增加更多的计算训练量,又要培养多种计算方法,这就能够解决计算能力薄弱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能力较弱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的计算技巧不够充分,一方面导致算题的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导致算题的正确率较低,这会直接影响数学成绩的高低情况,同时说明计算训练不足,导致计算能力较低。
(二)引导方式较少
部分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教育时,会存在“说多教少”的问题,虽然能够较为详尽地讲述某部分的课程内容,但是真正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的部分较少,使其积累的数学计算技巧不足,不利于提升计算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习惯方面的引导
从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过程来看,多数学生存在不验算、不打草稿的问题,会直接看完题目后,在卷面或作业本上写出答案,导致出错率较高,这就需要加强该方面的引导措施,能够督促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由此慢慢地提升计算能力。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每当提出一道计算题,要求先打草稿,再核对题目检查,然后重新写出计算过程,在数学作业中,要求作业本中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包括计算过程,另一部分包括用结果验算的过程。并且,在讲解习题的时候,需要针对题目的答案进行验算。可见,通过各个方面的严格要求,会慢慢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培养多种形式的计算方法
在数学学科中,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心算等多种方式,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当处于考试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若对较为简单的计算题用笔算的方式计算,很容易拖延较多的时间,从而会影响后续简答、应用题的计算成果。因此,应当在课堂中培养多种形式的计算方法,这就能够增强计算能力。例如,在数学复习课上,可以针对混合运算的部分进行训练,专门准备多道题目,令班内的学生用口算的方式,快速求解,如“52×(99-88)”、“115-(6+10)×5”等,并且可以使用听写的方式,每道题的思考时间为10秒,每说出一题,需要学生在笔记本上迅速写出相应的答案,同时标上序号,当所有题目说完后,让同桌之间互换写出的答案检查,写出相应的得分;在对各种图形的面积、周长等公式复习时,可以展开笔算训练活动,会在电子屏幕中出示若干道图形题目,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中任选三道题目快速解出答案,在笔记本上要有相应的图形解析过程,再由教师进行检查;在对所学的数量关系式进行复习时,可以展开心算的训练活动,教师会作为发出指令的人,每提出一个疑问,需要台下的学生即刻作出反应,说出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如提问说:“请问怎样计算速度?”,需要回答说:“路程÷时间=速度”。可见,通过多种训练活动,能够协助学生积累较多的计算方法。
(三)设计竞赛活动
在六年级的数学课堂中,由于各方面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导致其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情绪不高,这会影响计算训练的成果,因此可以设计竞赛活动,用比赛的机制刺激学生,使其能够在数学计算中相互比拼,能够在较量中提升计算能力,同时会焕发生机。例如,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可以组织计算比赛活动,在刚刚学完本小节的内容后,可以出示若干分数计算题,每名学生都是竞赛者,会用计分的方式,鼓励每名学生参与算题,每道题的分数设为1分,题目正确的人数越多,获得分数越多,最终会给最高分者予以奖励;在教学《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过程中,可以出示若干道应用题,同时会建立多个小组,每组会作为竞赛者,要求各组同学互相协作,能够率先计算出每道应用题的答案,可以抢夺书写题目解题过程的机会,将其写在黑板上,然后需要教师检查,若出错,其他小组仍有机会抢答,重新写出解题过程,直到所有题目计算完毕。
(四)利用错题教学
有些学生在计算题目过后,往往不注重回炉,不论题目的答案对错,只求算题的速度,这会导致遗漏的知识越来越多,计算能力只减不增,因此可以充分运用错题资源,将其变为指导学生增强计算能力的新型工具。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在判断题中出错,如“百分数就是分母为100的分数”,有些学生会认为该语句正确,教师可以将该道题目作为典型,放在课堂中详细讲解,由于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分别变换为分数和百分数,该句话仅涵盖了百分数,所以说法不完全正确,因此需要选择“×”;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可以将作业本中出错次数多的某个类型的题目展示出来,如在“59×99+59”中,有些学生会将“分数+分数”和“分数+整数”混淆,导致计算错误,可以将此类型题目作为典型进行讲解,强调“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进而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5559。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必要的数学教育内容,应当促使每位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计算技巧,可以更为灵活地应对多变的题目,这会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永德.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1(12):60-61.
[2]李炯中.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思路[J].小学教学参考,2021(14):94-95.
[3]王福红.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19):35.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5-284
引言
目前,从多数小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来看,训练量不足、引导方式少是关键的影响因素,这就需要适当地进行调整,变更当前的课堂教学安排,既要增加更多的计算训练量,又要培养多种计算方法,这就能够解决计算能力薄弱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能力较弱
有些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的计算技巧不够充分,一方面导致算题的速度较慢,另一方面导致算题的正确率较低,这会直接影响数学成绩的高低情况,同时说明计算训练不足,导致计算能力较低。
(二)引导方式较少
部分教师在开展数学课程教育时,会存在“说多教少”的问题,虽然能够较为详尽地讲述某部分的课程内容,但是真正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的部分较少,使其积累的数学计算技巧不足,不利于提升计算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习惯方面的引导
从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过程来看,多数学生存在不验算、不打草稿的问题,会直接看完题目后,在卷面或作业本上写出答案,导致出错率较高,这就需要加强该方面的引导措施,能够督促每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由此慢慢地提升计算能力。例如,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每当提出一道计算题,要求先打草稿,再核对题目检查,然后重新写出计算过程,在数学作业中,要求作业本中要有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包括计算过程,另一部分包括用结果验算的过程。并且,在讲解习题的时候,需要针对题目的答案进行验算。可见,通过各个方面的严格要求,会慢慢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培养多种形式的计算方法
在数学学科中,计算包括口算、笔算、心算等多种方式,对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当处于考试的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若对较为简单的计算题用笔算的方式计算,很容易拖延较多的时间,从而会影响后续简答、应用题的计算成果。因此,应当在课堂中培养多种形式的计算方法,这就能够增强计算能力。例如,在数学复习课上,可以针对混合运算的部分进行训练,专门准备多道题目,令班内的学生用口算的方式,快速求解,如“52×(99-88)”、“115-(6+10)×5”等,并且可以使用听写的方式,每道题的思考时间为10秒,每说出一题,需要学生在笔记本上迅速写出相应的答案,同时标上序号,当所有题目说完后,让同桌之间互换写出的答案检查,写出相应的得分;在对各种图形的面积、周长等公式复习时,可以展开笔算训练活动,会在电子屏幕中出示若干道图形题目,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中任选三道题目快速解出答案,在笔记本上要有相应的图形解析过程,再由教师进行检查;在对所学的数量关系式进行复习时,可以展开心算的训练活动,教师会作为发出指令的人,每提出一个疑问,需要台下的学生即刻作出反应,说出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如提问说:“请问怎样计算速度?”,需要回答说:“路程÷时间=速度”。可见,通过多种训练活动,能够协助学生积累较多的计算方法。
(三)设计竞赛活动
在六年级的数学课堂中,由于各方面对学生造成的压力,导致其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情绪不高,这会影响计算训练的成果,因此可以设计竞赛活动,用比赛的机制刺激学生,使其能够在数学计算中相互比拼,能够在较量中提升计算能力,同时会焕发生机。例如,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可以组织计算比赛活动,在刚刚学完本小节的内容后,可以出示若干分数计算题,每名学生都是竞赛者,会用计分的方式,鼓励每名学生参与算题,每道题的分数设为1分,题目正确的人数越多,获得分数越多,最终会给最高分者予以奖励;在教学《正比例与反比例》的过程中,可以出示若干道应用题,同时会建立多个小组,每组会作为竞赛者,要求各组同学互相协作,能够率先计算出每道应用题的答案,可以抢夺书写题目解题过程的机会,将其写在黑板上,然后需要教师检查,若出错,其他小组仍有机会抢答,重新写出解题过程,直到所有题目计算完毕。
(四)利用错题教学
有些学生在计算题目过后,往往不注重回炉,不论题目的答案对错,只求算题的速度,这会导致遗漏的知识越来越多,计算能力只减不增,因此可以充分运用错题资源,将其变为指导学生增强计算能力的新型工具。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在判断题中出错,如“百分数就是分母为100的分数”,有些学生会认为该语句正确,教师可以将该道题目作为典型,放在课堂中详细讲解,由于分母为100的分数,可以分别变换为分数和百分数,该句话仅涵盖了百分数,所以说法不完全正确,因此需要选择“×”;在教学《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可以将作业本中出错次数多的某个类型的题目展示出来,如在“59×99+59”中,有些学生会将“分数+分数”和“分数+整数”混淆,导致计算错误,可以将此类型题目作为典型进行讲解,强调“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进而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5559。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必要的数学教育内容,应当促使每位学生形成较为全面的计算技巧,可以更为灵活地应对多变的题目,这会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王永德.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1(12):60-61.
[2]李炯中.提升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思路[J].小学教学参考,2021(14):94-95.
[3]王福红.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1(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