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

来源 :阅读(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令①既具②,未布,恐③民之不信己,乃④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⑤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zhé)⑥予五十金,以⑦明不欺。卒⑧下令。
  ——《史记》
  注释
  ①令:变法的法令。
  ②具:具备,完备。
  ③恐:害怕。
  ④乃:于是。
  ⑤徙:搬动。
  ⑥辄:就。
  ⑦以:用来。
  ⑧卒:终于,最终。
  故事大意
  商鞅变法的法令已详细制订,但尚未公布,商鞅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立下一根长三丈的木杆,下令说有百姓能把木头搬移到北门去,就赏给十两银子。百姓们感到此事很古怪,不敢去搬移。商鞅又说:“能搬移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于是有一个人半信半疑地搬着木杆到了北门,立刻获得了五十两银子的重赏。商鞅用这个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公布了法令。
  商鞅的南门立木之举看似无足轻重,但却有着非凡的意义: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做人的核心。在生活中,我们只有“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史記》的作者司马迁,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这本鸿篇巨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八书、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共五十余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深远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
  下面的成语都出自《史记》,我们一起将它们补充完整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养阴通脑颗粒(YYTN)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缺血90min后再灌注,分假手术组、MCAO组
目的 检测己糖激酶-Ⅱ基因(HK-Ⅱ)在人结肠癌细胞中的表达,探讨抑制HK-Ⅱ对结肠癌的治疗效应及机制.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4种人结肠癌细胞HK-Ⅱ基因的表达情况.在HK-Ⅱ抑制剂(3-BrPA)诱导下,通过MTT法观察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化疗敏感性变化;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细胞凋亡DNA片段;底物比色法测定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活性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