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末,中国的《蜗居》热潮渐退,就像一般的流行话题,消失在人们嘴边。
2010年1月,一则“日本失业者640美元月租住进棺材大小胶囊旅社”的消息,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和广泛讨论。路人皆知,日本东京寸土寸金,但如此悲情的生活状况,还是令人十分震惊。
“蜗居”,似乎已成为新一轮金融危机中世界的共象。而在全世界各地的“蜗居”者中,许多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年轻的他们,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残酷的生存压力,现实远比梦想来得沉重。
相比于真实的生活,不是每一个人的青春,都能找到要酷的理由!
日本:胶囊旅社的惨淡“蜗居”
残酷指数:☆☆☆☆☆
受金融危机影响,日本各大城市不少失业或面临失业的“蚁族”不得不入住只能横着爬进去的“蜗居”——胶囊旅社。
在东京“胶囊旅社新宿510”,楼道两旁是两排整整齐齐的格子间,好似火车卧铺。格子铺分上下两层,每个格子间深不过2米,宽和高不过1.5米,格子间全密闭。格子间还没有门,只有一架薄薄的屏风作遮掩。隔音效果差,就连轻微咳嗽声都能被“邻居”听到。
胶囊旅社的格子间虽小,但“上铺”月租金高达5.9万日元(约合640美元),不过可以免费淋浴、蒸桑拿以及使用定期换洗的床品,比在东京租一套公寓房要便宜很多。
“胶囊旅社新宿510”20年前开业,一开始只为那些因为喝醉酒赶不上最后一班车回家的上班族服务。但是许多新近失业的上班族由于不能继续居住公司提供的住房或没钱租房子,都开始投奔“胶囊旅社”。日本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日本现有1.58万无家可归者流落街头,很多人因为囊中羞涩而不得不在24小时网吧或桑拿房中过夜。
EYE.COM白天是光鲜亮丽的白领,夜晚却只能栖息于棺材般的斗室,人生的落差就是这般迅猛而激烈。
美国:金融危机壮大“帐篷城”
残酷指数:★★★★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帐篷城”。
早在1989年,一群游民便在加利福尼亚州沙加缅度搭起帐篷,他们替社区取了个名字:希望营。“帐篷城”有自己的规范公约,例如入住者不能挑起暴力事件、不能吸毒和酗酒、不能偷盗、不得做出破坏“帐篷城”安宁的行为等。
“帐篷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今天他们还在为自己的生存与当地政府斗争。在沙加缅度的“帐篷城”,经常有警察拿着公告宣布:“沙加缅度城禁止露营。”要求人们限期离开。人们会打包走人,然后再度出现。他们说
“这不是露营,这是我们的生活,”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量增加的失业者导致全美许多城市的无家可归者人数暴增。据悉,全美游民一度高达3∞万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度排名全美发展最快速城市之一的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也形成了一个数百人的“帐篷城”部落。
EYE.COM 1929年末至211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美国也曾出现一个游民群居的“胡佛村”。住房是国家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流动“帐篷城”承载的是无边苦楚与日日夜夜的担惊受怕。
欧洲:买不起房,就买集装箱吧!
残酷指数:★★★
2001年,英国的都市空间规划组织将集装箱作为房屋的组件加以灵活运用,在伦敦码头区建造了第一座“集装箱城”,在办公场所缺乏的伦敦,这个创意立即受到了欢迎。2002年,英国出现了第二座“集装箱城”。
2006年,荷兰政府为了解决阿姆斯特丹学生住房困难问题,用集装箱建造一个有1000个房间的学生公寓,这让阿姆斯特丹成了世界上拥有最多集装箱房屋的城市。这样的宿舍不光看上去新潮,也提供了一般宿舍所能提供的必须设施。
2007年,西班牙城市马塔罗政府官员经过一年的考虑,启动了一项改造集装箱成为住宅并租给年轻人的计划。因为是集装箱改造而成,因此政府出租这样的房子价格也很便宜,对于年轻人来讲非常有吸引力。
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个人开始考虑建造集装箱房屋。在政府看来,集装箱可以重复利用,能灵活移动,建造速度也很快,在发生自然灾害时,用来安置灾民再适合不过。而有些人则觉得集装箱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随意搭建自己理想的小屋,甚至还有人把这些原本简陋的铁皮箱装饰成了富丽堂皇的豪宅。
ETE.COM年轻的时候,总认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身处逆境也能自得其乐。然而总有一天,当厌倦感袭来,想要摆脱现状的心情会愈演愈烈。
菲律宾:墓地是的“活死人”
残酷指数:★★★★★
马尼拉北部墓地是该国最大的墓地,同时,这里也是7000多名穷人的家。他们之所以在这里生活,是因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马尼拉有5万穷人住在各处墓地。由于国家住房奇缺,官员们面对这种现象也一筹莫展。
历史学家说,自1884年这座墓地开辟以来,生者和死者就开始同时入住了。这块占地135英亩的墓地当初主要用来安葬富人和名流,由于陪葬有贵重物品,因而需要雇人守墓。但在过去几十年间,这里的人口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穷人在墓碑之间安营扎寨。
墓地里,经常是这边婴儿在降生,那边有人被埋葬。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尊重逝者,不要在缓慢行进的葬礼队伍附近玩耍或吵闹。居民只能在住处上方钉一块铁皮来挡雨。孩子们有时就睡在大理石墓石上,也在那上面做功课。这里没有抽水马桶或自来水,狭窄的路上脏水四溢。私自接上的电线在墓石堆中缠绕,经常被市政官员剪断。菲律宾的很多穷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地延续着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居民对生与死有着比常人更豁达的态度,许多人认为死后继续与亲人们“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EYE.COM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习惯。习惯贫穷,习惯自欺欺人,甚至习惯与死亡生活在一起。无奈之中的最无奈,是明知道事实如此,却一辈子无法政变。
2010年1月,一则“日本失业者640美元月租住进棺材大小胶囊旅社”的消息,再次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和广泛讨论。路人皆知,日本东京寸土寸金,但如此悲情的生活状况,还是令人十分震惊。
“蜗居”,似乎已成为新一轮金融危机中世界的共象。而在全世界各地的“蜗居”者中,许多是刚刚走出校园的学生。年轻的他们,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残酷的生存压力,现实远比梦想来得沉重。
相比于真实的生活,不是每一个人的青春,都能找到要酷的理由!
日本:胶囊旅社的惨淡“蜗居”
残酷指数:☆☆☆☆☆
受金融危机影响,日本各大城市不少失业或面临失业的“蚁族”不得不入住只能横着爬进去的“蜗居”——胶囊旅社。
在东京“胶囊旅社新宿510”,楼道两旁是两排整整齐齐的格子间,好似火车卧铺。格子铺分上下两层,每个格子间深不过2米,宽和高不过1.5米,格子间全密闭。格子间还没有门,只有一架薄薄的屏风作遮掩。隔音效果差,就连轻微咳嗽声都能被“邻居”听到。
胶囊旅社的格子间虽小,但“上铺”月租金高达5.9万日元(约合640美元),不过可以免费淋浴、蒸桑拿以及使用定期换洗的床品,比在东京租一套公寓房要便宜很多。
“胶囊旅社新宿510”20年前开业,一开始只为那些因为喝醉酒赶不上最后一班车回家的上班族服务。但是许多新近失业的上班族由于不能继续居住公司提供的住房或没钱租房子,都开始投奔“胶囊旅社”。日本政府的统计数字显示,日本现有1.58万无家可归者流落街头,很多人因为囊中羞涩而不得不在24小时网吧或桑拿房中过夜。
EYE.COM白天是光鲜亮丽的白领,夜晚却只能栖息于棺材般的斗室,人生的落差就是这般迅猛而激烈。
美国:金融危机壮大“帐篷城”
残酷指数:★★★★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帐篷城”。
早在1989年,一群游民便在加利福尼亚州沙加缅度搭起帐篷,他们替社区取了个名字:希望营。“帐篷城”有自己的规范公约,例如入住者不能挑起暴力事件、不能吸毒和酗酒、不能偷盗、不得做出破坏“帐篷城”安宁的行为等。
“帐篷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直到今天他们还在为自己的生存与当地政府斗争。在沙加缅度的“帐篷城”,经常有警察拿着公告宣布:“沙加缅度城禁止露营。”要求人们限期离开。人们会打包走人,然后再度出现。他们说
“这不是露营,这是我们的生活,”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量增加的失业者导致全美许多城市的无家可归者人数暴增。据悉,全美游民一度高达3∞万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度排名全美发展最快速城市之一的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也形成了一个数百人的“帐篷城”部落。
EYE.COM 1929年末至211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美国也曾出现一个游民群居的“胡佛村”。住房是国家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流动“帐篷城”承载的是无边苦楚与日日夜夜的担惊受怕。
欧洲:买不起房,就买集装箱吧!
残酷指数:★★★
2001年,英国的都市空间规划组织将集装箱作为房屋的组件加以灵活运用,在伦敦码头区建造了第一座“集装箱城”,在办公场所缺乏的伦敦,这个创意立即受到了欢迎。2002年,英国出现了第二座“集装箱城”。
2006年,荷兰政府为了解决阿姆斯特丹学生住房困难问题,用集装箱建造一个有1000个房间的学生公寓,这让阿姆斯特丹成了世界上拥有最多集装箱房屋的城市。这样的宿舍不光看上去新潮,也提供了一般宿舍所能提供的必须设施。
2007年,西班牙城市马塔罗政府官员经过一年的考虑,启动了一项改造集装箱成为住宅并租给年轻人的计划。因为是集装箱改造而成,因此政府出租这样的房子价格也很便宜,对于年轻人来讲非常有吸引力。
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和个人开始考虑建造集装箱房屋。在政府看来,集装箱可以重复利用,能灵活移动,建造速度也很快,在发生自然灾害时,用来安置灾民再适合不过。而有些人则觉得集装箱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随意搭建自己理想的小屋,甚至还有人把这些原本简陋的铁皮箱装饰成了富丽堂皇的豪宅。
ETE.COM年轻的时候,总认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身处逆境也能自得其乐。然而总有一天,当厌倦感袭来,想要摆脱现状的心情会愈演愈烈。
菲律宾:墓地是的“活死人”
残酷指数:★★★★★
马尼拉北部墓地是该国最大的墓地,同时,这里也是7000多名穷人的家。他们之所以在这里生活,是因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马尼拉有5万穷人住在各处墓地。由于国家住房奇缺,官员们面对这种现象也一筹莫展。
历史学家说,自1884年这座墓地开辟以来,生者和死者就开始同时入住了。这块占地135英亩的墓地当初主要用来安葬富人和名流,由于陪葬有贵重物品,因而需要雇人守墓。但在过去几十年间,这里的人口急剧膨胀,越来越多的穷人在墓碑之间安营扎寨。
墓地里,经常是这边婴儿在降生,那边有人被埋葬。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尊重逝者,不要在缓慢行进的葬礼队伍附近玩耍或吵闹。居民只能在住处上方钉一块铁皮来挡雨。孩子们有时就睡在大理石墓石上,也在那上面做功课。这里没有抽水马桶或自来水,狭窄的路上脏水四溢。私自接上的电线在墓石堆中缠绕,经常被市政官员剪断。菲律宾的很多穷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地延续着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这里的居民对生与死有着比常人更豁达的态度,许多人认为死后继续与亲人们“生活”在一起,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EYE.COM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习惯。习惯贫穷,习惯自欺欺人,甚至习惯与死亡生活在一起。无奈之中的最无奈,是明知道事实如此,却一辈子无法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