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村居民点的整理,既实现了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又可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了对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的力度,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通过这种措施来获取建设用地指标,成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的有效抓手和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从而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规划
1农村居民点整理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农村居民点开展重新规划和营建。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协调居民点内部的各种要素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合理配置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全方位改善农村居民点环境,塑造新的农居民点景观,从而可以达到“村容整洁”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农村居民点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程、惠民工程,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及调整土地产权,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内部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再调整,使农村建设用地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并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2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定位
2.1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就必然会因建设占用土地而造成农用地的减少,特别是耕地的减少,这给我国当前及今后确保18亿亩耕地保有量和15.6亿亩的需要永久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我国目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很大,大多数农村住宅用地超标,村内空闲地、闲置农村居民点和未利用地较多,农村居民点的利用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大力加强农村居民點整理,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鼓励农民新建住宅使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农村居民点和未利用地,同时将居住人口少、占地面积大的自然村庄适度撤并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通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既实现了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了对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的力度,又可以将整理后的农村居民点复垦为耕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获取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通过这种措施来获取建设用地指标,成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的有效抓手和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从而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
2.2改善农村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农村“村容整洁”的高效手段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刻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农村居民点只有“数字规划”,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点上,缺乏村庄布局规划,未能根据村庄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导致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的失控,导致“空心村”、“闲置点”很多,加之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缺乏有效的管理,农村“脏、乱、差”依然存在,农村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不容乐观,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针对上述现象,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同时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认真编制与实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安排专项资金编制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从严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积极推进以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复垦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并制定不同区域环境保护的农村用地政策,因地制宜改善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从而有计划、有步骤、有特色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村容村貌,最终实现农村的村容整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
3 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龙头”作用、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思考
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不仅能改变农村“脏乱差、散小破”的居住状况,而且能够加速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步伐,更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不论在当前还是在长远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前,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在本轮规划期间,如何充分地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积极推进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间,搞好农村居民点整理,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让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保护居住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空间的基本理念。要通过土地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土地国情的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及保护耕地的观念、土地的资源与资产观念、法制观念,提高对合理用地的认识,增强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紧迫感、合理利用土地的责任感以及依法用地的自觉性,为农村居民点整理从思想上、心理上和行动上排除障碍。其次,要加强领导。要使充分意识到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对于实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各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要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有必要将居民点整理工作与农村建房审批及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将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中去。
3.2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今后在具体的操作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各地要针对居民点现状,结合未来的农村人口、城镇人口数量以及需要保护的耕地数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大小,量力而行地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及制定具体的分阶段措施的计划,充分保证农村居民点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土壤的改良。土地作为自然的产物,其质量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必须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考虑系统内各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平衡以及土地生态系统与其他各相关环境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要注重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努力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使农村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努力实现农村村容整洁和生态环境良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新华网.
[3] 高向军.拓展土地整理领域,丰富土地整理内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11-8,第一版.
[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规划
1农村居民点整理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对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农村居民点开展重新规划和营建。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协调居民点内部的各种要素关系及其与外部环境的联系,合理配置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全方位改善农村居民点环境,塑造新的农居民点景观,从而可以达到“村容整洁”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农村居民点整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必须长期坚持的基础性工程、惠民工程,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及调整土地产权,通过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内部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再调整,使农村建设用地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并注重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2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定位
2.1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这就必然会因建设占用土地而造成农用地的减少,特别是耕地的减少,这给我国当前及今后确保18亿亩耕地保有量和15.6亿亩的需要永久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我国目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很大,大多数农村住宅用地超标,村内空闲地、闲置农村居民点和未利用地较多,农村居民点的利用效率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大力加强农村居民點整理,合理安排农村居民点,鼓励农民新建住宅使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农村居民点和未利用地,同时将居住人口少、占地面积大的自然村庄适度撤并向中心村和小城镇集中。通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既实现了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了对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的力度,又可以将整理后的农村居民点复垦为耕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获取折抵建设用地指标,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通过这种措施来获取建设用地指标,成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的有效抓手和措施,可以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从而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保障能力。
2.2改善农村土地生态环境、实现农村“村容整洁”的高效手段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的刻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农村居民点只有“数字规划”,没有落实到具体的点上,缺乏村庄布局规划,未能根据村庄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地确定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导致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规模在一定程度上的失控,导致“空心村”、“闲置点”很多,加之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缺乏有效的管理,农村“脏、乱、差”依然存在,农村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不容乐观,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针对上述现象,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同时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认真编制与实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安排专项资金编制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从严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积极推进以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复垦为重点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并制定不同区域环境保护的农村用地政策,因地制宜改善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从而有计划、有步骤、有特色地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村容村貌,最终实现农村的村容整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
3 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龙头”作用、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思考
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不仅能改变农村“脏乱差、散小破”的居住状况,而且能够加速农村城镇化和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步伐,更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不论在当前还是在长远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前,全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在本轮规划期间,如何充分地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作用,积极推进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转变观念,加强领导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间,搞好农村居民点整理,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让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深入人心,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保护居住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生存空间的基本理念。要通过土地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土地国情的教育,使广大群众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及保护耕地的观念、土地的资源与资产观念、法制观念,提高对合理用地的认识,增强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紧迫感、合理利用土地的责任感以及依法用地的自觉性,为农村居民点整理从思想上、心理上和行动上排除障碍。其次,要加强领导。要使充分意识到积极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对于实现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及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各地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要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有必要将居民点整理工作与农村建房审批及村庄布点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进一步将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中去。
3.2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今后在具体的操作与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各地要针对居民点现状,结合未来的农村人口、城镇人口数量以及需要保护的耕地数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大小,量力而行地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目标及制定具体的分阶段措施的计划,充分保证农村居民点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保护、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注重土壤的改良。土地作为自然的产物,其质量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必须充分考虑土地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考虑系统内各生态因素间的相互平衡以及土地生态系统与其他各相关环境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要注重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努力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使农村村容村貌大有改观,努力实现农村村容整洁和生态环境良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新华网.
[3] 高向军.拓展土地整理领域,丰富土地整理内涵[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5-11-8,第一版.
[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