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让学生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而不是简单灌输呢?笔者尝试了几种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觉得颇为有效,下面就以九上第三单元文言文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句末语气见高邈
直接讲授语言的妙处,学生只有概念化的印象,难以真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适当变换语词形式与原句做比较来展现语言特点,更直观有趣,也便于学生掌握。
比如,《醉翁亭记》中一处: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这段可参考孙绍振先生的方法,更改句式,让学生比较: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
醉翁亭,其亭翼然而临泉上。
学生把课文与改文句式比较,容易发现:
(1)用了“……者,……也”的句式,使行文节奏舒缓,不疾不徐,与作者平和愉悦的心境自然合拍,语气一贯到底,并且句式中每个“也”字语气也各不相同。
(2)句式长短不一,统一中有变化,句子骈散结合,张弛有度,这一点在“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句中也有体现。
(3)仔细比较改文与原文句式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原文是先有所感,后有所解,答案在结尾出现,更有设置悬念揭开谜底的惊喜。由远及近,由外部到中心的镜头推进,情思在深化,视角在变化,所以每一句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是不可更改的。
二、句式顿挫见韵味
句式的疏密排列,能体现文句的结构美;句式的停连、抑扬、平仄、用韵,能体现文句的韵律美。
句子的结构美可以用一些形式间隔排开,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再进行分析。例如《醉翁亭记》第三段: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从结构上看,上述句子错杂排开,四字、五字句间杂,三短三长,错落有致,形成富有参差感的建筑美。从停顿上看,短句二二停顿,长句二一二停顿,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加上“也”字结尾,读起来有和谐的韵律美。三个短句可看出宴席的食材是就地取材的。以上说明了社会安定,太守与百姓同乐,百姓生活富足无忧,精神上也是愉悦自由的。
文中第3段的几幅画面都可以照此研读。
但诗文的停顿也不能只考虑长短句的简单划分了事,比如有些句子虽然连读,但也有停顿,如《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读时,有浑然一体、苍茫阔大的气象。但句子中在“与”字之前也需要稍有停顿帮助“换气”,陈少松教授在说到古诗文吟诵时提道:“句中每两个节奏单位之间的停顿处都可换气,尤其要把换气的气口安排在拖得较长的节奏点(平声字)后面。”[1]
整段文字从朗读的抑扬处理看,起读要平,声调要轻。语调由低升高,再由高向低的方向曲折行进。前半部分节奏加快,字音变高,语调上扬,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慢慢达到一个小高潮,暗含作者雪夜看景的惊喜激动之情,之后节奏又变得舒缓,字音降低,语调复趋于平和,语调慢慢放轻,到“而已”声音渐微,语意与语调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使人深感个人的渺小在天地间带来的孤独感。许多学生会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他们认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要重读,但只要反复诵读几遍,就会感觉不对劲了。古诗文韵律、节奏本就遵循“无一定之律”(陈少松语),停顿和抑扬的处理上,总是遵循句式和内容的完美融合——景越来越小,这几个数量词也应该越读越短,到“而已”就慢慢没有了。这个写景句最终的朗读应该是由抑到扬,再由扬到抑的过程。
从用韵角度看,以《岳阳楼记》第4段为例,采用的是部分押韵:“明”和“惊”,“顷”和“青”,“壁”和“极”押韵。“明”和“惊”都是平声字,富含音乐美,体现了登楼者平和喜悦、坦荡的心态,读起来使人觉得自己和作者一起身处江边,同看阳光照耀在平静的水面。“惊”音调较高,拖音较长,有种阳光明媚、天气清朗之感。“惊”是一声,发音同水面平静无波的情境有相似之处,听觉自然沟通视觉,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到“也”处,有一个长长的曲折的拖腔,层次脉络清晰分明,能及时调整读者欣赏的注意力,行文曲折婉转,余音袅袅,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和韵味。
三、句中加詞见想象
诗文的言辞优美还在于丰富的想象,所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词句,让学生添加在诗文留白的地方,有助于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把诗文描绘的画面勾勒出来。
如《岳阳楼记》,如果给第3、4段分别加上“唉”“啊”两个不同的叹词,应该加在什么地方?这两个词的添加有助于学生对第3、4段感情的理解。第3段应该在“登斯楼也”前面加上“唉”,表达苦闷、彷徨、悲伤之情;第4段应该在“登斯楼也”前面加上“啊”,表达欣喜、愉悦、舒畅之情。从而点出两种人面对不同景色产生的不同情感——“以物喜,以己悲”。
再比如《醉翁亭记》中第3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我让学生在前四句中每一句后面加上一句话,使之符合前一句的情境。有学生说,至于负者歌于途——“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行者休于树——“哎哟,累死我了,歇一歇”,前者呼“走快点”,后者应“哎,马上就来”,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还有很多学生也自行添补,语言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了。
参考文献:
[1]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7:322.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
一、句末语气见高邈
直接讲授语言的妙处,学生只有概念化的印象,难以真正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适当变换语词形式与原句做比较来展现语言特点,更直观有趣,也便于学生掌握。
比如,《醉翁亭记》中一处: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这段可参考孙绍振先生的方法,更改句式,让学生比较:
琅琊山,蔚然而深秀;
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
醉翁亭,其亭翼然而临泉上。
学生把课文与改文句式比较,容易发现:
(1)用了“……者,……也”的句式,使行文节奏舒缓,不疾不徐,与作者平和愉悦的心境自然合拍,语气一贯到底,并且句式中每个“也”字语气也各不相同。
(2)句式长短不一,统一中有变化,句子骈散结合,张弛有度,这一点在“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句中也有体现。
(3)仔细比较改文与原文句式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出原文是先有所感,后有所解,答案在结尾出现,更有设置悬念揭开谜底的惊喜。由远及近,由外部到中心的镜头推进,情思在深化,视角在变化,所以每一句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是不可更改的。
二、句式顿挫见韵味
句式的疏密排列,能体现文句的结构美;句式的停连、抑扬、平仄、用韵,能体现文句的韵律美。
句子的结构美可以用一些形式间隔排开,给学生直观上的感受,再进行分析。例如《醉翁亭记》第三段:
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从结构上看,上述句子错杂排开,四字、五字句间杂,三短三长,错落有致,形成富有参差感的建筑美。从停顿上看,短句二二停顿,长句二一二停顿,富有鲜明的节奏感,加上“也”字结尾,读起来有和谐的韵律美。三个短句可看出宴席的食材是就地取材的。以上说明了社会安定,太守与百姓同乐,百姓生活富足无忧,精神上也是愉悦自由的。
文中第3段的几幅画面都可以照此研读。
但诗文的停顿也不能只考虑长短句的简单划分了事,比如有些句子虽然连读,但也有停顿,如《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读时,有浑然一体、苍茫阔大的气象。但句子中在“与”字之前也需要稍有停顿帮助“换气”,陈少松教授在说到古诗文吟诵时提道:“句中每两个节奏单位之间的停顿处都可换气,尤其要把换气的气口安排在拖得较长的节奏点(平声字)后面。”[1]
整段文字从朗读的抑扬处理看,起读要平,声调要轻。语调由低升高,再由高向低的方向曲折行进。前半部分节奏加快,字音变高,语调上扬,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慢慢达到一个小高潮,暗含作者雪夜看景的惊喜激动之情,之后节奏又变得舒缓,字音降低,语调复趋于平和,语调慢慢放轻,到“而已”声音渐微,语意与语调达到了高度和谐统一,使人深感个人的渺小在天地间带来的孤独感。许多学生会犯一个想当然的错误,他们认为“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要重读,但只要反复诵读几遍,就会感觉不对劲了。古诗文韵律、节奏本就遵循“无一定之律”(陈少松语),停顿和抑扬的处理上,总是遵循句式和内容的完美融合——景越来越小,这几个数量词也应该越读越短,到“而已”就慢慢没有了。这个写景句最终的朗读应该是由抑到扬,再由扬到抑的过程。
从用韵角度看,以《岳阳楼记》第4段为例,采用的是部分押韵:“明”和“惊”,“顷”和“青”,“壁”和“极”押韵。“明”和“惊”都是平声字,富含音乐美,体现了登楼者平和喜悦、坦荡的心态,读起来使人觉得自己和作者一起身处江边,同看阳光照耀在平静的水面。“惊”音调较高,拖音较长,有种阳光明媚、天气清朗之感。“惊”是一声,发音同水面平静无波的情境有相似之处,听觉自然沟通视觉,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到“也”处,有一个长长的曲折的拖腔,层次脉络清晰分明,能及时调整读者欣赏的注意力,行文曲折婉转,余音袅袅,增添了文章的美感和韵味。
三、句中加詞见想象
诗文的言辞优美还在于丰富的想象,所以适当地给学生一些词句,让学生添加在诗文留白的地方,有助于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把诗文描绘的画面勾勒出来。
如《岳阳楼记》,如果给第3、4段分别加上“唉”“啊”两个不同的叹词,应该加在什么地方?这两个词的添加有助于学生对第3、4段感情的理解。第3段应该在“登斯楼也”前面加上“唉”,表达苦闷、彷徨、悲伤之情;第4段应该在“登斯楼也”前面加上“啊”,表达欣喜、愉悦、舒畅之情。从而点出两种人面对不同景色产生的不同情感——“以物喜,以己悲”。
再比如《醉翁亭记》中第3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我让学生在前四句中每一句后面加上一句话,使之符合前一句的情境。有学生说,至于负者歌于途——“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行者休于树——“哎哟,累死我了,歇一歇”,前者呼“走快点”,后者应“哎,马上就来”,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还有很多学生也自行添补,语言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了。
参考文献:
[1]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7:322.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十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