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地学习,它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阐述笔者对多元智能理论的认识及其对初中化学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化学教学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笔者已从教多年,心中积存了深深的忧虑:传统教育中的“精英主义”剥夺了多少孩子的 “学习权”,使得一个个原本灵动的心灵变得呆滞,原本活跃的思维一步步走向平庸。教师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关注的是“你的智商有多高”,而学生智能的现实状态及其丰富内涵却很少有人问津。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曙光。它变“精英教育”为“大 众教育”,为每一个孩子铺设了一条金色的成长之路。
多元智能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材,就是学生。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智能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指导,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怎样才能发现学生的智能特点呢?其实判断孩子最发达智能的一个好办法是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不规矩表现”:语言智能发达的孩子老爱说话;空间智能发达的孩子爱涂涂画画,发呆冥想;人际交往智能发达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肢体运动发达的孩子爱做小动作。这些课堂上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其实是一种信号,是学生在向教师表示他们具有这些特长,希望被老师认可并接受。懂得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我们对学生宽容了,也有充满信心了,不会再将他们的“不规矩”视为烦恼,而是将其变成意外的惊喜,变成发展学生智能强项的切入点。因材施教,用多元智能的眼光看,就是发挥他们的强项。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引起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加德纳认为,智能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测量的智能仅仅是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如果一定要去测量智能,那么应当侧重于该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运用该智能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于是加德纳教授把智能界定为:①智能是在单元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定价值的能力;②智能是一整套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③智能是人们在发现难题或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时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之外,还有其他七种智能,它们是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根据加德纳的观点,人的智能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智能的普遍性──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而已,且智能经过组合或整合可以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很突出;智能的发展观──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智能的差异性──既有个体间的差异,也有个体内部的差异;智能的组合观──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化学教育的启示
我国的学校教育向来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旦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他(她)就是一个“成功者”,否则就是一个“失败者”。从学校和班级范围来看,真正算得上“成功者”的仅占了极少部分,大部分的学生成了学习上的“失败者”。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理念是以传统智能研究为背景而建立起来的。传统的纸笔测验内容是以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为主,并且认为个体的智能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测量的,测量的结果可以鉴别出学生的聪明与否,可以预测学生日后的成功与否。这一理念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就体现为“以测验为本位的学习”,因而各种考试在学校教育中屡见不鲜。这种狭隘的教育观直接导致了悲观的学生观,即学校教育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是成功的,大部分学生是失败的。而成功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以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胜出的学生。因此,众多的学生年复一年地在考试失败的边缘上挣扎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绝大多数学生都基本具备较完整的智能结构,但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化学教学应该允许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充分发展自己优势智能的空间,从而协调发展自己。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化学课程中,研制多元智能课程模式和发展“个性化教学”,是多元智能理论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除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学校与周围环境的特点开设校本课程和内容丰富的活动课,也可以将化学与社会、环境、食品、生产、生活等联系的素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深入的研究,使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文化背景和各种优势的智能都能充分地得到展示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促使教师较为全面和正向地看待学生,教师会用心地观察学生的智能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创设各种适宜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展现自己独特的智能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个性化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以上叙述的外,还可以每周举办一次专题讲座,请大学有名望的教授主讲,或科普知识、或竞赛辅导、或介绍与化学学科有关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课题,开放化学实验室,鼓励学生多做实验,改进或设计一些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可以组织优秀学生撰写化学科研小论文,也可以举办一些化学竞赛活动,培养他们运用化学方法论来进行初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也可以搞一些化学趣味知识和趣味实验的游艺活动,并进行评比和奖励,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制作一些小模型。定期出一些化学知识方面的小报和黑板报,鼓励学生踊跃投稿,使学生在这种欢乐、轻松的气氛中,渐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使自己的各种优势智能能够得到展示和发展。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初中化学教学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笔者已从教多年,心中积存了深深的忧虑:传统教育中的“精英主义”剥夺了多少孩子的 “学习权”,使得一个个原本灵动的心灵变得呆滞,原本活跃的思维一步步走向平庸。教师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关注的是“你的智商有多高”,而学生智能的现实状态及其丰富内涵却很少有人问津。多元智能理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曙光。它变“精英教育”为“大 众教育”,为每一个孩子铺设了一条金色的成长之路。
多元智能的本质是因材施教。材,就是学生。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智能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指导,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怎样才能发现学生的智能特点呢?其实判断孩子最发达智能的一个好办法是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不规矩表现”:语言智能发达的孩子老爱说话;空间智能发达的孩子爱涂涂画画,发呆冥想;人际交往智能发达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肢体运动发达的孩子爱做小动作。这些课堂上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其实是一种信号,是学生在向教师表示他们具有这些特长,希望被老师认可并接受。懂得了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后,我们对学生宽容了,也有充满信心了,不会再将他们的“不规矩”视为烦恼,而是将其变成意外的惊喜,变成发展学生智能强项的切入点。因材施教,用多元智能的眼光看,就是发挥他们的强项。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引起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加德纳认为,智能并不是一个容易“被测量”的东西,目前所能测量的智能仅仅是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如果一定要去测量智能,那么应当侧重于该智能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运用该智能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于是加德纳教授把智能界定为:①智能是在单元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创造一定价值的能力;②智能是一整套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③智能是人们在发现难题或寻求解决难题的方法时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人的智能是多元的,除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两种基本智能之外,还有其他七种智能,它们是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根据加德纳的观点,人的智能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智能的普遍性──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只是某些智能的发达程度和智能组合的情况不同而已,且智能经过组合或整合可以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很突出;智能的发展观──人的智能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智能的差异性──既有个体间的差异,也有个体内部的差异;智能的组合观──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初中化学教育的启示
我国的学校教育向来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旦某个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他(她)就是一个“成功者”,否则就是一个“失败者”。从学校和班级范围来看,真正算得上“成功者”的仅占了极少部分,大部分的学生成了学习上的“失败者”。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教育理念是以传统智能研究为背景而建立起来的。传统的纸笔测验内容是以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为主,并且认为个体的智能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测量的,测量的结果可以鉴别出学生的聪明与否,可以预测学生日后的成功与否。这一理念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就体现为“以测验为本位的学习”,因而各种考试在学校教育中屡见不鲜。这种狭隘的教育观直接导致了悲观的学生观,即学校教育中只有一部分学生是成功的,大部分学生是失败的。而成功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以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胜出的学生。因此,众多的学生年复一年地在考试失败的边缘上挣扎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绝大多数学生都基本具备较完整的智能结构,但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化学教学应该允许每一个学生都有能充分发展自己优势智能的空间,从而协调发展自己。把多元智能理论融入化学课程中,研制多元智能课程模式和发展“个性化教学”,是多元智能理论在化学教学实践中的最佳切入点。例如,可以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除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可以根据学校的特色以及学校与周围环境的特点开设校本课程和内容丰富的活动课,也可以将化学与社会、环境、食品、生产、生活等联系的素材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深入的研究,使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文化背景和各种优势的智能都能充分地得到展示和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促使教师较为全面和正向地看待学生,教师会用心地观察学生的智能特点,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创设各种适宜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展现自己独特的智能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个性化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以上叙述的外,还可以每周举办一次专题讲座,请大学有名望的教授主讲,或科普知识、或竞赛辅导、或介绍与化学学科有关的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课题,开放化学实验室,鼓励学生多做实验,改进或设计一些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可以组织优秀学生撰写化学科研小论文,也可以举办一些化学竞赛活动,培养他们运用化学方法论来进行初级的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也可以搞一些化学趣味知识和趣味实验的游艺活动,并进行评比和奖励,鼓励学生做一些家庭小实验,制作一些小模型。定期出一些化学知识方面的小报和黑板报,鼓励学生踊跃投稿,使学生在这种欢乐、轻松的气氛中,渐渐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使自己的各种优势智能能够得到展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