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们开展半封闭式立体栽培系统相关研究,以期实现叶菜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还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蔬菜的种植,为了追求产量而过度施用的化肥(无机养分)对土壤环境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无机养分有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提升蔬菜品质的同时减少对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全面解决蔬菜工厂化中遇到的生产难题,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建立半封闭式立体多层栽培系统和无机养分有机化技术种植模式,可使蔬菜淡季不淡,因市场需要随时调节,有计划地生产,有计划地上市,为蔬菜的工业化、商品化、标准化实施,提供稳定而可靠的新型种植模式。为生产无公害绿色蔬菜提供一种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为环境恶劣地区的农业发展之路提供重要参考。
1实验步骤
1.1土壤微生物的采集及筛选
本实验从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农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无菌条件下,在TSA培养基上进行土壤微生物筛选,菌种进行10代以上的继代培养后,选择生产代谢产物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菌株进行继续继代培养,筛选土壤中主要功能菌株。筛选了代谢较强的土壤微生物20株,采用序列扩增测序和构建系统进化树,了解菌株类别,通过革兰氏染色鉴定9种菌株性质,结合菌株鉴定结果构建一组高效转化无机养分有机菌系。
1.2无机养分有机化体系的建立
对确定的9种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为了确定每种土壤微生物最佳发酵条件,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分别测定了菌株的最佳培养时间、发酵的最佳温度、pH等生化特征,最终对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
1.3无机养分有机化栽培方案
将筛选的土壤微生物根据各自的特点发酵为相应的微生物有机肥,然后以生菜为试材,针对生菜各个时期的需求养分状态,有针对性的制定含微生物发酵液的培养基质,以化学培养基质作为对照,综合生菜的形态指标(株高、叶片颜色、叶片数、叶面积)、生理指标(产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维生素C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抗氧化物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制定适合生菜生长的最佳养分。
1.4 LED最佳光源指标的筛选
设置LED光源波长组合变量、红蓝光比例变量、光强和照度组合变量及光照时间变量等一系列实验,选择自然光条件下栽培的生菜作为对照,测量生菜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营养品质指标的数据,确定在半封闭式叶菜立体多层栽培系统中,最适合蔬菜生长的光源指标数据。
1.5半封闭叶菜立体多层栽培方案
根据以上获得的数據,进行养分供应、循环技术研究、LED灯源调试,确定了适宜半封闭叶菜立体多层栽培系统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植物工厂一年四季生产优质蔬菜提供技术支持。
2材料与方法
2.1育苗营养液所需分解几丁质微生物的分离驯化研究
2.1.1微生物的采集:选取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农田土壤,采集的土壤放入密封袋中,封口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
2.1.2微生物的筛选: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1g土样,用无菌水以10倍梯度稀释成10-3-10-6稀释液,取100μl稀释液涂布于以几丁质为碳源的TSA培养基(胰蛋白胨1.5g,大豆蛋白胨0.5g,氯化钠0.5g,pH值7.2,2.5%胶体几丁质40ml,蒸馏水60ml,琼脂2g)平板上,28℃倒置培养。待长出菌落后,选择密度大且生长速度快的微生物进行生产栽培试验。
2.1.3微生物的纯化:将已选定的微生物菌种进行10代以上的继代培养,选择生产代谢产物能力强的培养物继续继代培养。经半年以上连续继代培养,选择仍保持高活性的培养物,进行保存和性质研究。
2.1.4菌株的鉴定:将菌株接种在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8℃震荡培养5天。取菌体的培养物放入4%戊二醛固定8-10小时,随后分别用50%、75%、90%、100%酒精梯度脱水,用二甲胂酸缓冲液清洗3次,待真空冷冻干燥后,将完全干燥的样品离子溅射喷金,用扫描电镜观察。
2.2无机养分有机化实验
2.2.1最佳发酵条件的确定
2.2.1.1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挑取菌株单菌落,在180rpm振荡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发酵液,测420nm处的酶活性,确定最佳培养时间。
2.2.1.2最佳培养温度的确定:在每个菌株的最佳培养时间下,置于盛有50ml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10-50℃培养(180rpm),取发酵液,测420nm处的酶活性,确定最佳培养温度。
2.2.1.3氮源单因子实验:分别以质量分数为1%的酵母粉、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钠、硝酸铵、硫酸钠作为氮源制作培养基。
2.2.1.4最佳pH值的确定:按最佳培养温度、时间,分别利用1M乙酸钠(pH5-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一盐酸(Tris-HCl)(pH7-8)和碳酸氢钠(pH9-10)等不同的缓冲液,测定最佳粗酶液的酶活力。将复合微生物制剂以色氨酸为碳源,综合上述实验结果,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2.2.2生菜幼苗的培育:将草炭土与蛭石按2:1混合均匀,置于营养钵内,将生菜籽种于营养钵内,放置在通风阴暗处至种子发芽。待长出3片叶子时,将其定植在育苗盘孔穴内,保证根部可以接触到液体培养基质。
2.2.3培养基质比较实验:针对生菜生长各个时期养分的状态,制定含微生物发酵液的培养基质。以化学培养基质(ca(N03)24H20945mg/L、KN03809mg/L、NH4H2P04153mg/L、MgS047H20493mg/L Na2Fe-EDTA20mg/L、H3BO32.86mg/L、MnS04·4H20 2.13mg/L、ZnS04·7H2O 0.2mg/L、CuS04·5H20 0.08mg/L、(NH4)6M07024·4H200.02mg/L)为对照,在生菜幼苗定植后的10d、15d、20d、25d分别对各处理进行取样,进行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及营养品质指标的测定。叶绿素测量方法:取植株体上部叶片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后称取剪碎的叶片100mg放入盛有10mL DMSO(Dimethyl Sulphoxide)的试管中。静置30分钟于65℃水浴箱中,直至叶片完全变白。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杯内。以DMSO叶绿素提取液为空白,在波长663nm和645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光度。 计算公式:总叶绿素(g L-1)=0.0202*Abs645+0.0082*Abs663
通过对各处理各项指标的比较,最终确定最适宜叶菜生长的养分供给方案。
2.3半封闭式立体多层栽培系统内叶菜类的栽培技术构建
对半封闭式叶菜立体多层栽培系统进行养分供应、循环技术及最佳层间高度等方面的调试,确定最佳的半封闭式叶菜立体多层栽培系统栽培模式,通过技术集成,构筑低投入、高效率的植物工厂。
3结果与分析
3.1土壤微生物的采集及筛选
本实验为筛选活性较强的土壤微生物,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菌种序列,测序后经过序列分析,鉴定菌种名称并分类,最后通过革兰氏染色了解菌种类别。
3.2无机养分有机化栽培筛选
3.2.1发酵菌种的筛选:将筛选的菌液根据最佳发酵条件,发酵为有机养分供给植物工厂内不同生长时期的生菜,将化学营养液作为对照。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有的菌种发酵后所含养分能提供不同生长时期生菜的养分需求,其中6号菌种培养的生菜在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绿素、根长等方面都起到促进作用,而其它菌培育的生菜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的下降趋势。因此,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虽然各处理问未见显著差异,但6号菌在叶面积一项中与其它菌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生物酶鉴定结果,我们最终决定选择6号菌进行下一步的发酵原料实验。
3.2.2发酵原料的筛选: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糖蜜为基本发酵原料,6号菌为发酵液,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验证化肥、猪粪发酵后制成有机养分对盆栽生菜生长影响。如表2所示,糖蜜、化肥和猪粪混合及糖蜜、化肥混合的两种发酵液浇灌的生菜,在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趋势,比糖蜜单独浇灌的长势好,三种发酵液中,糖蜜、化肥和猪粪混合的营养液培育的生菜,在鲜重及根长方面均显著增加,说明用糖蜜、化肥和猪粪混合的发酵液可持续供应生菜养分需求,适合作为蔬菜生长期的肥料,这为下一步植物工厂发酵液的配置提供了参考。
3.3不同LED光源指标筛选:根据相关文献的查阅,植物对红光有效吸收波长范围为600-680nm之间,对蓝光的有效吸收波长为400-460nm之间,因此,为了筛选植物生长的最佳光源指标,本研究分别设置了上海系统LED、光机所LED、雷士日光灯、上海混合LED等五种不同光质的光照,将自然光作为对照,实验结果如表3,根据表3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人工光源都能改善植物的品质,如光机所LED、雷士日光灯和上海混合LED培养的生菜在叶长、叶宽、叶面积等形态指标都有下降趋势,生菜的外观长势不如自然光条件下生长的好,在营养品质和生物量等方面也显著降低。因此,这三种光源不适合在植物工厂内应用。使用雷士日光灯的生菜在叶绿素积累方面的能力明显弱于使用LED光源的生菜,這也证实了LED系统确实有提高植物营养价值方面的能力,上海系统LED无土栽培的生菜的形态指标、营养品质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说明上海LED灯光指标比较适合植物的生长,表明适宜植物生长的红蓝白光比例为11:3:4。
3.4立体多层栽培系统的建立
3.4.1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植物工厂内,比较常见的栽培模式为雾培、水培和滴溅三种方式,本实验以植物工厂内生菜为试材,比较三种栽培模式下生菜的长势表现,为植物工厂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如表4所示,在不同模式下栽培,生菜的表现各不相同,说明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大,只有选择正确培养方式,才能获得高产。通过三种不同设施栽培方式对比我们发现,用雾培方式培养的生菜在植株长势(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面积)、营养品质(叶绿素)及生物量(鲜重、根长)均优于水培和滴溅。
3.4.2不同营养液对生菜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利用有机营养液进行生菜培育,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营养液配方标准浓度与施用化学营养液相比,生菜植株生长发育较好,如表5所示,植株在形态、光合特性及产量上均有所提高,叶绿素和鲜重分别增长了17.83%和17.80%,并且有机养分培育的生菜根系明显化学营养液培育的根系粗壮,根长显著大于化学培养的生菜,说明有机养分对生菜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小结:
1.本实验分离了土壤微生物20种,继代培养后,选择代谢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菌种9种,分别测定了9种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将微生物菌种发酵后,为生菜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供应养分,通过对生菜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叶菜生长最佳养分;筛选了不同光源条件,通过光强、照度等的调控增加光合产物的形成,解决了光合作用达不到最优化生长的问题。
2.在半封闭式立体多层栽培系统内有效利用微生物筛选、驯化、发酵工艺研究,将无机养分有机化后供植物体利用,降低了叶菜内亚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叶菜的抗氧化活性及维生素含量等,从而提高了叶菜的品质和口感。提高了单位面积内叶菜的产量,且不受季节制约。
3.针对生菜生产我们得出适合植物工厂高效生产的栽培体系如下:①在筛选的众多土壤菌种中,6号菌可作为无机养分转化有机养分的最佳菌种。②栽培方式选择雾培方式较佳。③使用糖蜜、化肥和猪粪共同发酵的有机养分生产的生菜产量较高。④利用LED人工补光的红、蓝、白光的最佳比例为11:3:4。
1实验步骤
1.1土壤微生物的采集及筛选
本实验从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农田进行土壤样品采集,无菌条件下,在TSA培养基上进行土壤微生物筛选,菌种进行10代以上的继代培养后,选择生产代谢产物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的菌株进行继续继代培养,筛选土壤中主要功能菌株。筛选了代谢较强的土壤微生物20株,采用序列扩增测序和构建系统进化树,了解菌株类别,通过革兰氏染色鉴定9种菌株性质,结合菌株鉴定结果构建一组高效转化无机养分有机菌系。
1.2无机养分有机化体系的建立
对确定的9种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为了确定每种土壤微生物最佳发酵条件,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分别测定了菌株的最佳培养时间、发酵的最佳温度、pH等生化特征,最终对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
1.3无机养分有机化栽培方案
将筛选的土壤微生物根据各自的特点发酵为相应的微生物有机肥,然后以生菜为试材,针对生菜各个时期的需求养分状态,有针对性的制定含微生物发酵液的培养基质,以化学培养基质作为对照,综合生菜的形态指标(株高、叶片颜色、叶片数、叶面积)、生理指标(产量、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营养品质(维生素C含量、亚硝酸盐含量、抗氧化物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制定适合生菜生长的最佳养分。
1.4 LED最佳光源指标的筛选
设置LED光源波长组合变量、红蓝光比例变量、光强和照度组合变量及光照时间变量等一系列实验,选择自然光条件下栽培的生菜作为对照,测量生菜形态指标、生理指标、营养品质指标的数据,确定在半封闭式叶菜立体多层栽培系统中,最适合蔬菜生长的光源指标数据。
1.5半封闭叶菜立体多层栽培方案
根据以上获得的数據,进行养分供应、循环技术研究、LED灯源调试,确定了适宜半封闭叶菜立体多层栽培系统的最佳栽培模式,为植物工厂一年四季生产优质蔬菜提供技术支持。
2材料与方法
2.1育苗营养液所需分解几丁质微生物的分离驯化研究
2.1.1微生物的采集:选取长期施用有机肥的农田土壤,采集的土壤放入密封袋中,封口置于4℃的冰箱中保存。
2.1.2微生物的筛选: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取1g土样,用无菌水以10倍梯度稀释成10-3-10-6稀释液,取100μl稀释液涂布于以几丁质为碳源的TSA培养基(胰蛋白胨1.5g,大豆蛋白胨0.5g,氯化钠0.5g,pH值7.2,2.5%胶体几丁质40ml,蒸馏水60ml,琼脂2g)平板上,28℃倒置培养。待长出菌落后,选择密度大且生长速度快的微生物进行生产栽培试验。
2.1.3微生物的纯化:将已选定的微生物菌种进行10代以上的继代培养,选择生产代谢产物能力强的培养物继续继代培养。经半年以上连续继代培养,选择仍保持高活性的培养物,进行保存和性质研究。
2.1.4菌株的鉴定:将菌株接种在装有LB液体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8℃震荡培养5天。取菌体的培养物放入4%戊二醛固定8-10小时,随后分别用50%、75%、90%、100%酒精梯度脱水,用二甲胂酸缓冲液清洗3次,待真空冷冻干燥后,将完全干燥的样品离子溅射喷金,用扫描电镜观察。
2.2无机养分有机化实验
2.2.1最佳发酵条件的确定
2.2.1.1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挑取菌株单菌落,在180rpm振荡培养,每隔一定时间取发酵液,测420nm处的酶活性,确定最佳培养时间。
2.2.1.2最佳培养温度的确定:在每个菌株的最佳培养时间下,置于盛有50mlLB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在10-50℃培养(180rpm),取发酵液,测420nm处的酶活性,确定最佳培养温度。
2.2.1.3氮源单因子实验:分别以质量分数为1%的酵母粉、蛋白胨、硫酸铵、硝酸钠、硝酸铵、硫酸钠作为氮源制作培养基。
2.2.1.4最佳pH值的确定:按最佳培养温度、时间,分别利用1M乙酸钠(pH5-6),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一盐酸(Tris-HCl)(pH7-8)和碳酸氢钠(pH9-10)等不同的缓冲液,测定最佳粗酶液的酶活力。将复合微生物制剂以色氨酸为碳源,综合上述实验结果,确定最佳发酵条件。
2.2.2生菜幼苗的培育:将草炭土与蛭石按2:1混合均匀,置于营养钵内,将生菜籽种于营养钵内,放置在通风阴暗处至种子发芽。待长出3片叶子时,将其定植在育苗盘孔穴内,保证根部可以接触到液体培养基质。
2.2.3培养基质比较实验:针对生菜生长各个时期养分的状态,制定含微生物发酵液的培养基质。以化学培养基质(ca(N03)24H20945mg/L、KN03809mg/L、NH4H2P04153mg/L、MgS047H20493mg/L Na2Fe-EDTA20mg/L、H3BO32.86mg/L、MnS04·4H20 2.13mg/L、ZnS04·7H2O 0.2mg/L、CuS04·5H20 0.08mg/L、(NH4)6M07024·4H200.02mg/L)为对照,在生菜幼苗定植后的10d、15d、20d、25d分别对各处理进行取样,进行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及营养品质指标的测定。叶绿素测量方法:取植株体上部叶片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后称取剪碎的叶片100mg放入盛有10mL DMSO(Dimethyl Sulphoxide)的试管中。静置30分钟于65℃水浴箱中,直至叶片完全变白。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杯内。以DMSO叶绿素提取液为空白,在波长663nm和645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收光度。 计算公式:总叶绿素(g L-1)=0.0202*Abs645+0.0082*Abs663
通过对各处理各项指标的比较,最终确定最适宜叶菜生长的养分供给方案。
2.3半封闭式立体多层栽培系统内叶菜类的栽培技术构建
对半封闭式叶菜立体多层栽培系统进行养分供应、循环技术及最佳层间高度等方面的调试,确定最佳的半封闭式叶菜立体多层栽培系统栽培模式,通过技术集成,构筑低投入、高效率的植物工厂。
3结果与分析
3.1土壤微生物的采集及筛选
本实验为筛选活性较强的土壤微生物,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菌种序列,测序后经过序列分析,鉴定菌种名称并分类,最后通过革兰氏染色了解菌种类别。
3.2无机养分有机化栽培筛选
3.2.1发酵菌种的筛选:将筛选的菌液根据最佳发酵条件,发酵为有机养分供给植物工厂内不同生长时期的生菜,将化学营养液作为对照。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有的菌种发酵后所含养分能提供不同生长时期生菜的养分需求,其中6号菌种培养的生菜在叶长、叶宽、叶面积、叶绿素、根长等方面都起到促进作用,而其它菌培育的生菜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的下降趋势。因此,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虽然各处理问未见显著差异,但6号菌在叶面积一项中与其它菌存在显著差异,综合生物酶鉴定结果,我们最终决定选择6号菌进行下一步的发酵原料实验。
3.2.2发酵原料的筛选: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糖蜜为基本发酵原料,6号菌为发酵液,在外部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验证化肥、猪粪发酵后制成有机养分对盆栽生菜生长影响。如表2所示,糖蜜、化肥和猪粪混合及糖蜜、化肥混合的两种发酵液浇灌的生菜,在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趋势,比糖蜜单独浇灌的长势好,三种发酵液中,糖蜜、化肥和猪粪混合的营养液培育的生菜,在鲜重及根长方面均显著增加,说明用糖蜜、化肥和猪粪混合的发酵液可持续供应生菜养分需求,适合作为蔬菜生长期的肥料,这为下一步植物工厂发酵液的配置提供了参考。
3.3不同LED光源指标筛选:根据相关文献的查阅,植物对红光有效吸收波长范围为600-680nm之间,对蓝光的有效吸收波长为400-460nm之间,因此,为了筛选植物生长的最佳光源指标,本研究分别设置了上海系统LED、光机所LED、雷士日光灯、上海混合LED等五种不同光质的光照,将自然光作为对照,实验结果如表3,根据表3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人工光源都能改善植物的品质,如光机所LED、雷士日光灯和上海混合LED培养的生菜在叶长、叶宽、叶面积等形态指标都有下降趋势,生菜的外观长势不如自然光条件下生长的好,在营养品质和生物量等方面也显著降低。因此,这三种光源不适合在植物工厂内应用。使用雷士日光灯的生菜在叶绿素积累方面的能力明显弱于使用LED光源的生菜,這也证实了LED系统确实有提高植物营养价值方面的能力,上海系统LED无土栽培的生菜的形态指标、营养品质和生物量显著增加,说明上海LED灯光指标比较适合植物的生长,表明适宜植物生长的红蓝白光比例为11:3:4。
3.4立体多层栽培系统的建立
3.4.1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植物工厂内,比较常见的栽培模式为雾培、水培和滴溅三种方式,本实验以植物工厂内生菜为试材,比较三种栽培模式下生菜的长势表现,为植物工厂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如表4所示,在不同模式下栽培,生菜的表现各不相同,说明不同的栽培方式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大,只有选择正确培养方式,才能获得高产。通过三种不同设施栽培方式对比我们发现,用雾培方式培养的生菜在植株长势(叶片数、叶长、叶宽、叶面积)、营养品质(叶绿素)及生物量(鲜重、根长)均优于水培和滴溅。
3.4.2不同营养液对生菜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利用有机营养液进行生菜培育,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营养液配方标准浓度与施用化学营养液相比,生菜植株生长发育较好,如表5所示,植株在形态、光合特性及产量上均有所提高,叶绿素和鲜重分别增长了17.83%和17.80%,并且有机养分培育的生菜根系明显化学营养液培育的根系粗壮,根长显著大于化学培养的生菜,说明有机养分对生菜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
小结:
1.本实验分离了土壤微生物20种,继代培养后,选择代谢能力较强的微生物菌种9种,分别测定了9种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将微生物菌种发酵后,为生菜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供应养分,通过对生菜的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叶菜生长最佳养分;筛选了不同光源条件,通过光强、照度等的调控增加光合产物的形成,解决了光合作用达不到最优化生长的问题。
2.在半封闭式立体多层栽培系统内有效利用微生物筛选、驯化、发酵工艺研究,将无机养分有机化后供植物体利用,降低了叶菜内亚硝酸盐含量,提高了叶菜的抗氧化活性及维生素含量等,从而提高了叶菜的品质和口感。提高了单位面积内叶菜的产量,且不受季节制约。
3.针对生菜生产我们得出适合植物工厂高效生产的栽培体系如下:①在筛选的众多土壤菌种中,6号菌可作为无机养分转化有机养分的最佳菌种。②栽培方式选择雾培方式较佳。③使用糖蜜、化肥和猪粪共同发酵的有机养分生产的生菜产量较高。④利用LED人工补光的红、蓝、白光的最佳比例为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