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闸施工是水利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使用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措施的实施。基于此,本文以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管理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述管理权责不清、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再以此为基础,重点论述水闸施工管理方法以及实施要点,给出实现专事专管、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施工监督等建议,以期通过分析为后续水利、水闸施工提供必要参考。
关键词:水利施工;水闸施工;混凝土工程;无损检测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160-02
前 言
水闸(Barragesluice)是一种多见的水工建筑,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可控制流量、调节水位,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水利施工中,水闸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要求进行有效管理,本文针对其现有问题和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1 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管理的问题
1.1 管理不够精细化
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工程量往往较大,建设周期也较长,在其施工管理工作中,一些细节可能被忽视,导致施工质量甚至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材料质量,一般取抽样检测法进行表面氧化程度、弯折角、轴线偏移度、抗压强度、拉伸性能等指标的分析,未能做好检测管理,可能造成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影响水闸施工质量。
1.2 管理权责不清
权责不清的问题在大型水利工程、水闸施工中较为多见,由于施工方、建设方和监督方往往为临时合作,彼此对管理工作的认知不同、岗位职责也不尽相同,容易出现管理权限的重叠。一些分段承包的水闸工程中,不同施工单位对于管理也存在各自的理解,导致部分管理环节被遗漏、部分环节重复管理,这些问题同样影响水闸施工管理水平。
1.3 管理缺乏规范
水闸施工需要以各类技术指标作为指导,各类技术标准也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托。在部分水闸施工管理过程中,技术指标与国家标准存在差异,略高于国家要求,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能依然以国家标准为基准,导致质量管理方面的分歧。也有部分水闸施工只考虑关键指标,对一些辅助工程是否规范关注度不足,可能诱发更多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
2 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管理方法
2.1 明确管理的规范
管理规范的明确,是保证水闸施工管理有效性的基本措施,要求在施工作业开始前出具规范书,并广泛推行于管理工作中。如上文所述的钢筋检测规范,一般要求以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文件作为标准,首先对钢筋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进行查看,之后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的基本项目和参考标准如表1所示[1]。
此外,还需要对钢筋表面氧化情况进行检测,了解钢筋的合格率,合格率超过98%,准予进场,否则不能用于施工。其他材料、施工环节、技术检查同样以明确的规范标准作为约束,保证检查工作的有效性。
2.2 实现专事专管
专事专管,是指强调权责明确和责任落实,该项措施的价值在于提升管理效率,也便于针对问题进行追责。结合水闸管理的一般特点,要求建立三层管理体系,即顶层/决策层、中层/分析层、基层/执行层,形成金字塔式管理架构。在具体推行管理工作时,首先明确不同人员的管理范围,包括水闸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之后要求执行层人员在自身管理权责下,开展具体工作。如水闸施工采用了围堰、导流技术,要求执行层人员查看、分析导流的影响,并出具报告,上交至分析层,分析层人员对执行层人员的报告进行汇总,出具处理意见,上交至决策层,决策层对问题和分析层意见进行综合考虑,给出处理办法。如果执行层人员发现一些小范围的问题,可直接进行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2.3 推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工作水平提升的一种体现。如针对混凝土构件的管理,精细化体现在混凝土制备、水灰比控制、混凝土干凝时间预算、混凝土裂缝/空洞/麻面预防等多个环节。在混凝土的制备环节,要求执行层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抽样检测,并对样本的干凝时间进行分析、测试(测试工作可提前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了解人员是否充分执行了技术标准,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洒水养护等。将所有牵涉到混凝土质量的环节纳入统一的管理轨道下,每日生成工作报告,解决小问题、上报大问题。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管理工作可以全面覆盖水闸施工周期,保证管理质量[2]。
3 水闸施工管理方法实施要点
3.1 明确管理重点
水闸施工周期往往较长,工作内容较多、工程量大,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明确了管理措施,还应进一步明确管理要点,这是各类管理方法实施的要点之一。以上文所述的混凝土工程管理为例,其直接影响水闸整体质量,应作为重点管理对象,通过无损检测的方式进行质量检验。如超声回弹检测法,在混凝土构件拆模后,直接进行现场检测,于构件两侧各布置回弹测区,清理表面杂物,通过回弹仪进行测试,对比回波結果与标准值,差异越大,表明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越不理想,可能存在大裂缝、空洞以及蜂窝情况。超声回弹检测法下,如果混凝土构件厚度大,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其原理如图1所示。
其他环节的管理要点与此相同,首先对管理条目进行罗列,之后以权重系数分析法明晰不同因素的影响级别,明确重点,实施管理工作。
3.2 加强施工监督
水闸施工的管理,周期长、施工单位也可能在一个以上,这要求在推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施工监督,一方面保证管理作业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以监督工作保证施工过程规范、有序。如水闸施工早期的土基处理,水闸建设地点普遍存在软土地基问题,要求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地基加固,以免水闸建成、投入使用后出现沉降/不均匀沉降。2015年10月,某地进行水闸建设,选取化学加固和强夯加固法。施工过程中,监督人员发现化学加固的均匀性不理想,灌浆管位置分布过于分散,遂要求暂停施工,并与现场负责人进行沟通,重新进行了灌浆管位置的布置,保证了整体加固效果,针对软土地基的管理也因此更为有效[3]。
此外,要求施工各方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技术交底,以较为明确的指标指导检查、监督工作。如水闸沉降的观测,一般要求在建成1个月内沉降量小于0.3cm,建成三个月内沉降量不得大于0.4~0.6cm。以技术交底结果为依据,可保证管理方法得到有效实施。
4 总 结
综上,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管理,直接影响工程总体质量,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目前来看,水闸施工管理存在权责不清、缺乏规范等问题,管理方法上,强调明确管理的规范、实现专事专管、推行精细化管理,相关措施的实施要点,包括明确管理重点、加强施工监督、出具技术指标三个方面。后续工作中,应进一步重视管理的价值,提升水利、水闸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 超,解银全.水闸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287.
[2]孙东伟.水闸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7):79~80.
[3]陈 庭.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169.
收稿日期:2018-11-4
作者简介:苗 青(1987-),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员工作。
秦小兵(1987-),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
陶 慧(1985-),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质检员工作。
关键词:水利施工;水闸施工;混凝土工程;无损检测
中图分类号: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35-0160-02
前 言
水闸(Barragesluice)是一种多见的水工建筑,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可控制流量、调节水位,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水利施工中,水闸施工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要求进行有效管理,本文针对其现有问题和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1 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管理的问题
1.1 管理不够精细化
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工程量往往较大,建设周期也较长,在其施工管理工作中,一些细节可能被忽视,导致施工质量甚至安全方面的问题。如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材料质量,一般取抽样检测法进行表面氧化程度、弯折角、轴线偏移度、抗压强度、拉伸性能等指标的分析,未能做好检测管理,可能造成钢筋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影响水闸施工质量。
1.2 管理权责不清
权责不清的问题在大型水利工程、水闸施工中较为多见,由于施工方、建设方和监督方往往为临时合作,彼此对管理工作的认知不同、岗位职责也不尽相同,容易出现管理权限的重叠。一些分段承包的水闸工程中,不同施工单位对于管理也存在各自的理解,导致部分管理环节被遗漏、部分环节重复管理,这些问题同样影响水闸施工管理水平。
1.3 管理缺乏规范
水闸施工需要以各类技术指标作为指导,各类技术标准也是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托。在部分水闸施工管理过程中,技术指标与国家标准存在差异,略高于国家要求,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可能依然以国家标准为基准,导致质量管理方面的分歧。也有部分水闸施工只考虑关键指标,对一些辅助工程是否规范关注度不足,可能诱发更多的安全问题、质量问题。
2 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管理方法
2.1 明确管理的规范
管理规范的明确,是保证水闸施工管理有效性的基本措施,要求在施工作业开始前出具规范书,并广泛推行于管理工作中。如上文所述的钢筋检测规范,一般要求以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文件作为标准,首先对钢筋的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进行查看,之后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的基本项目和参考标准如表1所示[1]。
此外,还需要对钢筋表面氧化情况进行检测,了解钢筋的合格率,合格率超过98%,准予进场,否则不能用于施工。其他材料、施工环节、技术检查同样以明确的规范标准作为约束,保证检查工作的有效性。
2.2 实现专事专管
专事专管,是指强调权责明确和责任落实,该项措施的价值在于提升管理效率,也便于针对问题进行追责。结合水闸管理的一般特点,要求建立三层管理体系,即顶层/决策层、中层/分析层、基层/执行层,形成金字塔式管理架构。在具体推行管理工作时,首先明确不同人员的管理范围,包括水闸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之后要求执行层人员在自身管理权责下,开展具体工作。如水闸施工采用了围堰、导流技术,要求执行层人员查看、分析导流的影响,并出具报告,上交至分析层,分析层人员对执行层人员的报告进行汇总,出具处理意见,上交至决策层,决策层对问题和分析层意见进行综合考虑,给出处理办法。如果执行层人员发现一些小范围的问题,可直接进行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2.3 推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工作水平提升的一种体现。如针对混凝土构件的管理,精细化体现在混凝土制备、水灰比控制、混凝土干凝时间预算、混凝土裂缝/空洞/麻面预防等多个环节。在混凝土的制备环节,要求执行层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抽样检测,并对样本的干凝时间进行分析、测试(测试工作可提前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了解人员是否充分执行了技术标准,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洒水养护等。将所有牵涉到混凝土质量的环节纳入统一的管理轨道下,每日生成工作报告,解决小问题、上报大问题。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管理工作可以全面覆盖水闸施工周期,保证管理质量[2]。
3 水闸施工管理方法实施要点
3.1 明确管理重点
水闸施工周期往往较长,工作内容较多、工程量大,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明确了管理措施,还应进一步明确管理要点,这是各类管理方法实施的要点之一。以上文所述的混凝土工程管理为例,其直接影响水闸整体质量,应作为重点管理对象,通过无损检测的方式进行质量检验。如超声回弹检测法,在混凝土构件拆模后,直接进行现场检测,于构件两侧各布置回弹测区,清理表面杂物,通过回弹仪进行测试,对比回波結果与标准值,差异越大,表明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越不理想,可能存在大裂缝、空洞以及蜂窝情况。超声回弹检测法下,如果混凝土构件厚度大,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其原理如图1所示。
其他环节的管理要点与此相同,首先对管理条目进行罗列,之后以权重系数分析法明晰不同因素的影响级别,明确重点,实施管理工作。
3.2 加强施工监督
水闸施工的管理,周期长、施工单位也可能在一个以上,这要求在推行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施工监督,一方面保证管理作业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以监督工作保证施工过程规范、有序。如水闸施工早期的土基处理,水闸建设地点普遍存在软土地基问题,要求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地基加固,以免水闸建成、投入使用后出现沉降/不均匀沉降。2015年10月,某地进行水闸建设,选取化学加固和强夯加固法。施工过程中,监督人员发现化学加固的均匀性不理想,灌浆管位置分布过于分散,遂要求暂停施工,并与现场负责人进行沟通,重新进行了灌浆管位置的布置,保证了整体加固效果,针对软土地基的管理也因此更为有效[3]。
此外,要求施工各方在管理过程中进行技术交底,以较为明确的指标指导检查、监督工作。如水闸沉降的观测,一般要求在建成1个月内沉降量小于0.3cm,建成三个月内沉降量不得大于0.4~0.6cm。以技术交底结果为依据,可保证管理方法得到有效实施。
4 总 结
综上,水利施工中的水闸施工管理,直接影响工程总体质量,要求在现有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目前来看,水闸施工管理存在权责不清、缺乏规范等问题,管理方法上,强调明确管理的规范、实现专事专管、推行精细化管理,相关措施的实施要点,包括明确管理重点、加强施工监督、出具技术指标三个方面。后续工作中,应进一步重视管理的价值,提升水利、水闸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 超,解银全.水闸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6):287.
[2]孙东伟.水闸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7):79~80.
[3]陈 庭.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169.
收稿日期:2018-11-4
作者简介:苗 青(1987-),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员工作。
秦小兵(1987-),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作。
陶 慧(1985-),女,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质检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