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未推开李唐先生位于大连的“妙云精舍”画室的房门,便已听见潺潺琴音。古琴之声悠远静谧,荡然入耳,犹如天籁。甫一进门,一缕藏香飘然而至,宁神静吸,香气沁人心脾。琴声伴着藏香,让李唐先生的百佛堂更具苍远的意境,置身其中,身与心仿若都进入了灵修之境。
李唐先生生于辽宁大连,少时喜绘画,曾入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其画风取法宋元,历代名迹无不心追手摹,故而得窥堂奥。在他的笔下,花鸟、山水精雅有致,而近十年来他又笃力于释教人物造像。十多年前的一天,李唐在礼拜菩萨时,猛力发出悲心大愿:绘制历代三百高僧造像以补前人之缺憾。这样既能弘扬佛教绘画艺术,又能传播高僧大德的弘法事迹。多年来,他行程逾万里,拜谒佛学大师、学者逾千人,访四海名刹逾百座。此举得到了众多高僧、长老及佛教界人士的鼎力支持,2007年他出版画集新作《般若光辉》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亲笔为他题字“李唐佛画——妙手丹青”。
为了让李唐先生的佛心禅意惠及更多人,本刊对李唐先生做了访问。
《投资与合作》:您曾发愿绘制历代三百高僧法相纪念并供养,如此大愿的缘起是什么?
李唐:20年前我在朋友家里看到了佛教典籍。什么是佛?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般若?……内心一下子如久旱得甘露,让我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兴趣。
朋友是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对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对净土宗十三祖印光老和尚极为敬仰。一次,他求我为他画一幅印光大师法相以为供养。我答应了他,并叫他找一些资料给我。几天后,他找来一些资料和一本印光大师的传记。印光老和尚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我也非常投入地完成了这幅让我满意的作品,作品至今还珍藏在这位朋友家里。
很多佛友瞻仰了印光大师的法相后都很感动,因此朋友还想请我画一幅弘一大师法相,这次他带来了《弘一法师全集》其中的一集。随着这幅弘一大师法相的完成,我开始很想知道历代高僧的法相是什么样子。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但只有宋代石刻印本,历代也都只有很少的祖师像。佛教虽然是外来的,但它早已本地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儒释道是中华文明之根,没有历代祖师大德,这样的文化是很难传承到今天的。我感恩历代祖师大德把佛家文化思想传沿至今。
觉真长老曾讲过,人的生命有三种:一是父母给的肉身生命,二是历史的生命,三是智慧的生命。历代高僧大德虽然肉身生命不在了,但他们的智慧生命永放光芒。这就是我画高僧大德的由衷。
《投资与合作》:您画过很多观音像,有些什么心得?
李唐:画佛,即佛画,有广狭二义:狭义仅指诸佛,广义泛指诸佛、菩萨、罗汉、天人、六道等。观音是菩萨,即是佛。
画佛有三忌:一忌凡圣不分,这是画佛的首要大忌。诸佛菩萨皆由人觉悟而来,但境界迥异。两者的本质区别仅在双目,一为慧眼,一为肉眼。肉眼必为凡胎,慧眼方能转圣。肉眼反映贪、嗔、痴,欲火跃然;慧眼反映戒与定,清净超凡。慧自何来?慧自定生,定自戒生,慧眼乃戒定慧熏修而成。二忌出处不明。佛教在我国又被称作“像教”,以“像”教化众生之意寓于其中。所画诸佛菩萨等像,需以佛经为据,无论本生、佛传、经变,笔笔皆应有本,不可臆造。手印、姿势、衣饰、法物、坐骑等,既要以经为据又要参考历代画作。时代变迁,应择善而从。三忌设色不雅。佛画不同于一般国画,古朴典雅为其特色,色彩宜淡不宜浓,宜雅不宜俗,宜旧不宜新,虽为重彩亦应得当。画佛者心外无佛。
《投资与合作》:您一直关注佛教文化艺术和慈善公益活动,在慈善方面有什么见地?参加过哪些慈善活动?
李唐:佛教文化艺术一定是我关注的,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云冈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不论时间多么紧张我都是要参加的。形象大于思想,高于思想。古人用形象思维艺术展示了佛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思想理念,让大众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了解佛教,用佛教的艺术形式来度化众生。慈善和佛教艺术一样,都是通过一种形式来唤起众生的慈悲心和人性的真善美。在“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发布会及慈善拍卖会上,我的作品所拍卖的款项全部捐赠给了公益基金。同时,我还积极响应和参加了国内外很多慈善活动。
李唐先生生于辽宁大连,少时喜绘画,曾入鲁迅美术学院学习深造。其画风取法宋元,历代名迹无不心追手摹,故而得窥堂奥。在他的笔下,花鸟、山水精雅有致,而近十年来他又笃力于释教人物造像。十多年前的一天,李唐在礼拜菩萨时,猛力发出悲心大愿:绘制历代三百高僧造像以补前人之缺憾。这样既能弘扬佛教绘画艺术,又能传播高僧大德的弘法事迹。多年来,他行程逾万里,拜谒佛学大师、学者逾千人,访四海名刹逾百座。此举得到了众多高僧、长老及佛教界人士的鼎力支持,2007年他出版画集新作《般若光辉》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长老亲笔为他题字“李唐佛画——妙手丹青”。
为了让李唐先生的佛心禅意惠及更多人,本刊对李唐先生做了访问。
《投资与合作》:您曾发愿绘制历代三百高僧法相纪念并供养,如此大愿的缘起是什么?
李唐:20年前我在朋友家里看到了佛教典籍。什么是佛?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般若?……内心一下子如久旱得甘露,让我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好感和兴趣。
朋友是非常虔诚的佛教信徒,对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对净土宗十三祖印光老和尚极为敬仰。一次,他求我为他画一幅印光大师法相以为供养。我答应了他,并叫他找一些资料给我。几天后,他找来一些资料和一本印光大师的传记。印光老和尚的故事深深感动了我,我也非常投入地完成了这幅让我满意的作品,作品至今还珍藏在这位朋友家里。
很多佛友瞻仰了印光大师的法相后都很感动,因此朋友还想请我画一幅弘一大师法相,这次他带来了《弘一法师全集》其中的一集。随着这幅弘一大师法相的完成,我开始很想知道历代高僧的法相是什么样子。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但只有宋代石刻印本,历代也都只有很少的祖师像。佛教虽然是外来的,但它早已本地化,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儒释道是中华文明之根,没有历代祖师大德,这样的文化是很难传承到今天的。我感恩历代祖师大德把佛家文化思想传沿至今。
觉真长老曾讲过,人的生命有三种:一是父母给的肉身生命,二是历史的生命,三是智慧的生命。历代高僧大德虽然肉身生命不在了,但他们的智慧生命永放光芒。这就是我画高僧大德的由衷。
《投资与合作》:您画过很多观音像,有些什么心得?
李唐:画佛,即佛画,有广狭二义:狭义仅指诸佛,广义泛指诸佛、菩萨、罗汉、天人、六道等。观音是菩萨,即是佛。
画佛有三忌:一忌凡圣不分,这是画佛的首要大忌。诸佛菩萨皆由人觉悟而来,但境界迥异。两者的本质区别仅在双目,一为慧眼,一为肉眼。肉眼必为凡胎,慧眼方能转圣。肉眼反映贪、嗔、痴,欲火跃然;慧眼反映戒与定,清净超凡。慧自何来?慧自定生,定自戒生,慧眼乃戒定慧熏修而成。二忌出处不明。佛教在我国又被称作“像教”,以“像”教化众生之意寓于其中。所画诸佛菩萨等像,需以佛经为据,无论本生、佛传、经变,笔笔皆应有本,不可臆造。手印、姿势、衣饰、法物、坐骑等,既要以经为据又要参考历代画作。时代变迁,应择善而从。三忌设色不雅。佛画不同于一般国画,古朴典雅为其特色,色彩宜淡不宜浓,宜雅不宜俗,宜旧不宜新,虽为重彩亦应得当。画佛者心外无佛。
《投资与合作》:您一直关注佛教文化艺术和慈善公益活动,在慈善方面有什么见地?参加过哪些慈善活动?
李唐:佛教文化艺术一定是我关注的,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云冈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不论时间多么紧张我都是要参加的。形象大于思想,高于思想。古人用形象思维艺术展示了佛教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思想理念,让大众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了解佛教,用佛教的艺术形式来度化众生。慈善和佛教艺术一样,都是通过一种形式来唤起众生的慈悲心和人性的真善美。在“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发布会及慈善拍卖会上,我的作品所拍卖的款项全部捐赠给了公益基金。同时,我还积极响应和参加了国内外很多慈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