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种的一盆观赏睡莲盛开了。儿子是第一次见,对它十分好奇。看看也就罢了,还动手,一会揪揪莲花的花瓣,一会戳戳中间的莲蓬。我忍不住吵他:“要做赏花的君子,动眼不动手。只看就行了,你总招它干什么呀?”
岂料,儿子竟突发奇想在洁白的莲花花瓣上作起了画,画了一只绿青蛙!而且,还一不小心给我碰掉了一片花瓣。我看了很心疼,吼他道:“不许你再靠近它!不然我对你不客气哦。”
见我真生气了,儿子嘀咕着走开了:“妈妈就像红太狼,整天都凶巴巴的。”
我正要继续吵他,“咚咚咚……”传来敲门声,儿子跑去开门,是他的同学亮亮来了。
亮亮一进门,对盛开的睡莲也好奇地凑上去,还边看边摸道:“阿姨,这是真花还是假花啊?”
“别动!”儿子大叫一声。结果,亮亮受到惊吓,猛然一抽手,竟然把一朵莲花折断了。“对不起,阿姨!我不是故意的,您原谅我吧!”小家伙紧张地看着我。
儿子更是一缩脖子,故作胆怯的样子。我知道,他是赶紧把自己撇清。可能在他看来,我又要情绪发作了,他怕连带遭殃。但是,亮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我怎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训?
于是,我忍住心里的不悦,平静地说:“亮亮不是故意的,阿姨不怪你。”
儿子不高兴了,说:“妈,刚才我碰掉一片花瓣你都对我大吵大叫,亮亮折断一整朵莲花你怎么不批评他?”我有点尴尬地笑笑:“亮亮是咱家的客人,我当然要对他客气点。”
孩子的思维真是直线思维,小家伙顺着我的话,便说到:“以后我也想当别人家的孩子,这样我再做错事,你就不会大声吵我了。”
“臭小子!”我轻敲他的头,两个小朋友猫进小屋里玩去了。
可儿子的话却落进我的耳朵里,一直无法散去。想到平日,我总是仗着是他亲妈,严厉地管教他,发起火来可是一点都不客气。然而,儿子犯错尤其是无意间犯错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像对待别人家的孩子一樣,对他客气一点,宽容一点呢?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儿子并没有转眼即忘。后来,只要我一对他发火,他就笑嘻嘻叫我:“阿姨,别生气了,我不是故意的,原谅我吧!”
我哭笑不得,也就气不起来了,便顺着他的玩笑说下去:“好吧,原谅你了。下不为例哟!”原本看似一个玩笑,却成了我与孩子之间的灭火器。一次次浇灭了作为母亲对亲生孩子毫不客气的心头火。
经常听到身边的妈妈们,时常半是懊恼半是后悔地诉说,如何控制不住自己的火爆脾气,事后又自责不已。这几乎成了妈妈与孩子间的常态。
确实,养育孩子是一件挺磨人的事儿!几年下来,家长,特别是妈妈,不是被孩子的狀况百出磨得没脾气了,反而是更容易动怒,一点点失去了耐性。
却没有深究过,为什么我们会肆无忌惮地对孩子发火?原因之一就是仰仗着彼此的这份亲密关系,仰仗着孩子终归是需要我们、离不开我们。而我们往往陷入一个不自知的误区,越是亲密的人之间,越是不客气地放纵自己的脾气。试想一下,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犯了错,即使再生气,是不是也得顾及一下人家孩子的感受,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
所以,如此说来,有时,把自己当成孩子的“阿姨”,把亲生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来对待,宽容对待孩子的过失,也不失为一个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好方法。像对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对自己的亲生孩子客气一点,包容一点,才有望做一个心平气和的好妈妈。编辑/倪萌
岂料,儿子竟突发奇想在洁白的莲花花瓣上作起了画,画了一只绿青蛙!而且,还一不小心给我碰掉了一片花瓣。我看了很心疼,吼他道:“不许你再靠近它!不然我对你不客气哦。”
见我真生气了,儿子嘀咕着走开了:“妈妈就像红太狼,整天都凶巴巴的。”
我正要继续吵他,“咚咚咚……”传来敲门声,儿子跑去开门,是他的同学亮亮来了。
亮亮一进门,对盛开的睡莲也好奇地凑上去,还边看边摸道:“阿姨,这是真花还是假花啊?”
“别动!”儿子大叫一声。结果,亮亮受到惊吓,猛然一抽手,竟然把一朵莲花折断了。“对不起,阿姨!我不是故意的,您原谅我吧!”小家伙紧张地看着我。
儿子更是一缩脖子,故作胆怯的样子。我知道,他是赶紧把自己撇清。可能在他看来,我又要情绪发作了,他怕连带遭殃。但是,亮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我怎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教训?
于是,我忍住心里的不悦,平静地说:“亮亮不是故意的,阿姨不怪你。”
儿子不高兴了,说:“妈,刚才我碰掉一片花瓣你都对我大吵大叫,亮亮折断一整朵莲花你怎么不批评他?”我有点尴尬地笑笑:“亮亮是咱家的客人,我当然要对他客气点。”
孩子的思维真是直线思维,小家伙顺着我的话,便说到:“以后我也想当别人家的孩子,这样我再做错事,你就不会大声吵我了。”
“臭小子!”我轻敲他的头,两个小朋友猫进小屋里玩去了。
可儿子的话却落进我的耳朵里,一直无法散去。想到平日,我总是仗着是他亲妈,严厉地管教他,发起火来可是一点都不客气。然而,儿子犯错尤其是无意间犯错的时候,我为什么不能像对待别人家的孩子一樣,对他客气一点,宽容一点呢?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件事儿子并没有转眼即忘。后来,只要我一对他发火,他就笑嘻嘻叫我:“阿姨,别生气了,我不是故意的,原谅我吧!”
我哭笑不得,也就气不起来了,便顺着他的玩笑说下去:“好吧,原谅你了。下不为例哟!”原本看似一个玩笑,却成了我与孩子之间的灭火器。一次次浇灭了作为母亲对亲生孩子毫不客气的心头火。
经常听到身边的妈妈们,时常半是懊恼半是后悔地诉说,如何控制不住自己的火爆脾气,事后又自责不已。这几乎成了妈妈与孩子间的常态。
确实,养育孩子是一件挺磨人的事儿!几年下来,家长,特别是妈妈,不是被孩子的狀况百出磨得没脾气了,反而是更容易动怒,一点点失去了耐性。
却没有深究过,为什么我们会肆无忌惮地对孩子发火?原因之一就是仰仗着彼此的这份亲密关系,仰仗着孩子终归是需要我们、离不开我们。而我们往往陷入一个不自知的误区,越是亲密的人之间,越是不客气地放纵自己的脾气。试想一下,如果是别人家的孩子犯了错,即使再生气,是不是也得顾及一下人家孩子的感受,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气?
所以,如此说来,有时,把自己当成孩子的“阿姨”,把亲生孩子当成别人家的孩子来对待,宽容对待孩子的过失,也不失为一个与孩子和谐相处的好方法。像对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对自己的亲生孩子客气一点,包容一点,才有望做一个心平气和的好妈妈。编辑/倪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