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宿城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cc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到地方关于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持续实施,宿迁市宿城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余留影响,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不高,农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导致秸秆综合利用起步较晚,农作物秸秆利用水平较低,与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不相适应。对此,该文笔者在调查区域秸秆利用现状基础上客观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秸秆利用;现状;问题;对策;宿城区
  中图分类号 S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083-03
  1 宿城区秸秆利用现状
  宿迁市宿城区位于苏北平原,现辖11个乡镇、4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一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域总面积854km2,总人口82万。种植业以稻麦轮作、小麦-玉米等生产模式为主,全区秸秆综合利用主要以秸秆全量还田为主,其他多元化利用为辅。秸秆全量还田率94.5%,主要为稻麦秸秆进行粉碎就地还田作为作物基肥,其他多形式秸秆利用率达5.48%,主要形式有:能源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化利用、基料化利用。
  1.1 秸秆资源总量 全区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32240hm2,根据草谷比测算,累计产生秸秆量约为 376900t,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9733hm2,产生秸秆约为124300t;小麦种植面积29373hm2,产生秸秆约为185000t,玉米种植面积7406.6hm2,产生秸秆量约为57800t;油菜、豆类及其他作物种植面积2866hm2,产生秸秆量为9800t。
  1.2 秸秆多形式利用项目建设情况或典型情况 主要是实施好每年省级秸秆多种形式利用项目,最近几年,每年省级拨付补助资金85万元,2015年申报补助资金秸秆利用主体2家,经第三方审计机构核查确定3677.28t,发放补助资金11.03万元,结余73.97万元;2016年申报补助资金秸秆利用主体5家,第三方审计机构初步核定26603t,预计发放补助资金79.8万元,结余0万元;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利用率不大,与省市要求存在一定距离,需今后进一步培育壮大秸秆利用实体,建好村乡区三级收储体系,重点帮扶光大新能源发展收储点,稳步扩大秸秆收储规模,切实提高秸秆收储利用效益,激发区域内生秸秆收储利用能力,推动全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提质增效。
  1.3 收贮体系建设情况 全区历年过程中秸秆收储体系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处许多从事稻麦秸秆收储、压块、造粒,稻壳收储造粒,玉米、大豆、稻麦秸秆青贮、水稻秸秆编织等形式的收储利用实体。普遍规模较小,收储利用能力不强,经营状况不稳定,经济效益偏低,新建和倒闭的实体轮番出现,经过多年市场选择现如今所剩无几,截至目前,尚存5个:宿迁市宿城区开源禾利秸秆专业合作社年收储秸秆8000t,宿迁市宿城区胜利惠农秸杆加工专业合作社年收储秸秆7600t,宿迁市志明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年收储秸秆5200t,宿迁市长安牧场年收储秸秆6200t,光大生物质能源预计今年下半年分设4个点收储水稻秸秆,预计全年收储秸秆量达16000t,相对秸秆产生量的比例较小。整个秸秆收储体系不完善,收储个体整体偏小,吸收收储本地秸秆能力较小,满足不了全区秸秆离地多元化利用的需求,秸秆收储的地方影响力较弱,秸秆收储空间没有充分挖掘,没有建成“组有堆放点、村有收储站、镇有收储中心”的完善收储体系。
  1.4 秸秆综合利用情况采取的主要政策
  1.4.1 實施秸秆还田补助项目 收割后的秸秆根部留茬不得高于15cm,秸秆粉碎深翻土壤还田,深翻深度不低于20cm。2017年夏收麦秸全量还田补贴通过分户补助、农机手耕作补助、合作社承担还田补助等形式对实体或农户按照面积给予375/hm2的补贴。全区共安排12个乡镇(街道)参与资金分配。项里街道、双庄镇、洋北镇、中扬镇、龙河镇、埠子镇以实际种植户进行补助,计划补助面积12933.3hm2,占全区补助面积的46%;罗圩乡、蔡集镇、王官集镇、屠园乡、陈集镇以农机合作社进行补助,计划补助面积14266.7hm2,占全区补助面积的50%;耿车镇以农机手作为补助对象,计划补助面积1133.3hm2,占全区补助面积的4%。分配小麦还田面积是27333.3hm2,还田率95%;水稻还田面积是946.66hm2,共计下达还田面积28346.6hm2,按照省补375元/hm2的标准进行作业补助,结合剩余的奖补资金,共下达省补资金1063万元。
  1.4.2 实施省级秸秆多形式利用项目 实施按量补助,限额核定。按照“多收多补、多用多补”的原则,对全年秸秆收储利用量600t以上的市场主体,给予一定标准的补助,资金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凡在我区范围内从事秸秆(小麦、水稻、玉米)多种形式利用的市场主体(只扶持初级秸秆利用主体,不包含二级及以上利用主体),年收集、加工销售或利用农作物秸秆量在600t以上的均予以补助。补助标准:(1)能源化:通过秸秆固化用于直燃发电或供热、秸秆气化用于发电、秸秆沼气化用于集中供气等途径使用秸秆,每t补助资金40元;(2)饲料化:通过青贮、氨化、微贮、膨化等技术处理秸秆,转化为可供家畜食用的饲料,每t补助资金30元;(3)工业原料化:用秸秆制作板材、工业包装部件、托盘、草垫、草帘、草席、纸浆等,每t补助资金30元;(4)与以上利用途径类似,可消纳相当数量秸秆的其他利用方式。2016年秸秆多种形式利用补助项目正在实施,委托具有审计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核定2016年秸秆利用量,全区共有5家申报2016年秸秆利用奖补,其中1家收储加工原材料不符合奖补条件;2家就地就近收储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秸秆作为奶牛饲料;2家常年从事小麦秸秆、水稻秸秆收储压块销售用于生物质发电、造纸;截止目前,初步核定全区2016年农作物秸秆利用总量22600t,预计发放奖补资金79.1万元。   1.4.3 申请创建国家、省级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2016年积极申报国家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区,未有通过专家评审;2017年积极申请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区建设,因创建名额有限未能成功申报。申报省级现代循环农业试点成功的县区每年对照项目实施内容通过省级考核后可获得1000万元的财政补助资金。目前,全区以秸秆生物质发电能源化等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为依托,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建立健全秸秆收储利用体系。按照“划片收储、集中转运、规模利用”的原则,完善“企业+乡镇收储中心+村级收储点+农户”的收储运营模式。计为了扩大秸秆循环利用规模,促进耕地质量提升,正在洽谈秸秆工厂化生产有机肥招商引资项目:中福源生物能源科技宿迁有限公司。
  2 存在问题
  全区秸秆收储利用体系不健全,产业实力不强,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现阶段利用方式多局限于:秸秆全量还田、秸秆收储对外销售、秸秆简易工艺加工、秸秆饲料化等初级利用方式,缺乏专业化收储服务经纪人或机构,收储利用实体规模普遍偏小,秸秆机械化收储水平低,秸秆离田利用比例不大,秸秆随意堆放造成的水体污染时有发生,产业配套程度不高,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秸秆利用现状与上级要求、群众期盼存在一定的差距。
  3 对策建议
  3.1 强化秸秆利用宣传,提高对秸秆资源价值认识 秸秆利用好,增收又环保。秸秆焚烧害人害己,综合利用利国利民。实施秸秆还田,对于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都有十分良好的效果;秸秆是发展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发展食用菌的良好基料、新能源的替代材料、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利用秸秆作为原料,开发建材、轻体板、快餐饭盒、包装材料等,发展环保型绿色产业,都能发挥秸秆的作用,代替木材制成多种产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各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通过干部入户宣传、悬挂标条幅、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支持,切实转变老百姓对秸秆利用的传统认识,自觉参与秸秆综合利用中去。
  3.2 培育秸秆收储利用实体,建立健全秸秆收储体系 完善离田多种形式利用按量补助机制,完善“区-乡-村-收储点”四级收储运体系建设。鼓励村级临时集中堆放草场,乡镇建设集中收储站,区级建设秸秆收储集散交易中心及服务机构。拓展中节能宿迁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江苏国信泗阳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光大环保能源(宿迁)有限公司等3家生物质发电公司与地方的合作,依据秸秆分布情况设立固定秸秆收储点,发展壮大农村秸秆经纪人队伍,逐步建立成均匀分布覆盖全区的收储体系,实现农作物秸秆收割后田头就能出售的目标。同时,扶持现有的中小规模收储利用实体从事常年收购加工秸秆。引导开源禾利、胜利惠民等2家实体改造提高生产能力;引导热点能源、凯丽新能源等2家实体新上秸秆造粒生产线;指导长安牧场、志明牧场等2家养殖场扩大收储玉米秸秆规模;鼓励罗圩草栅协会收购当地稻草编织草帘,发动千家万户分散加工,统一收购对外销售;撮合光大新能源公司新设立5个秸秆收储点,发展一批专业秸秆收储经纪人;鼓励长安牧场引进秸秆机械化件事打捆专业化服务机构,有效提高田间秸秆收集打捆拖运效率,力求逐年增加机械化打捆收储利用的比例。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切实拓宽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提升秸秆利用经济效益,以实际综合效益带动种植户自觉搞好秸秆综合利用。
  3.3 发展秸秆利用配套产业,增强秸秆就地消纳能力 坚持农用优先、综合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农作物“五化”利用。更加注重提高农作物秸秆多形式利用量,科学合理确定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比例,注重培育规模利用主体,延伸利用产业链,提高利用企业综合效益。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强化与本地3家生物质发电公司合作,培育壮大农村秸秆收储专业化服务经纪人队伍或秸秆收储专业草场,不断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扶持可以消纳秸秆为饲料的养殖实体发展,推进向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转型升级,坚持维护生态环境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建立稳定的养殖场+种植户+秸秆的订单生产关系;转型升级现有秸秆造粒生产实体,提高秸秆利用水平与利用效益,促成秸秆造粒实体与发电厂合作,以实实在在效益推动秸秆造粒能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结合秸秆存量与种类发展食用菌产业,围绕市场适度发展草菇、双胞蘑菇、鸡腿菇等品种食用菌生产,有效吸收消纳本地的稻草、玉米芯、麦秸等农业废弃物。同时,依托本地秸秆资源进行口相关产业招商引资,重点引进秸秆有机肥利用、秸秆工艺品生产等方面项目,跟进洽谈中福源生物能源项目,争取早日落地生根,切实解决好全区秸秆资源利用问题。
  3.4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保障秸秆利用经济效益 继续争取省、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放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切实扶持一批秸秆收储利用企业,促进区域秸秆收储利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当前,每年固定的项目资金有:秸秆还田财政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秸秆多形式利用省级补助资金85万元;最近年度新增项目:秸秆深埋发酵还田项目20万元。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完善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建设,发展壮大秸秆利用产业,实现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积极申报创建中央农作物秸秆利用试点区、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区,积极争取、利用好国家、省級配套补助资金,扶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切实提高区域秸秆多元化利用水平,增加秸秆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保驾护航。
  (责编:徐焕斗)
其他文献
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对建设良好网络生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介绍了具有DeviceNet现场总线通信接口的电动执行器的开发过程。保留了原有电动执行器现场控制功能,增加了DeviceNet远程控制和故障信号的采集。给出了软硬件实现方案和程序
针对套铣钻具扶正器速度较慢、套铣鞋易损坏等问题进行分析,研制了高效铣鞋,采取部分避开扶正器耐磨材料的套铣方法,采用“三低”套铣参数,形成一种套铣钻具扶正器的新方法,
对液氮在直径为0.531mm,加热长度为250mm的圆管中的流动沸腾压降和传热特性进行研究。作为第一部分,主要对微通道中液氮的两相流动压降进行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核态
摘 要:该文通过对影响宁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土壤、大气、灌溉水和农残污染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划分农业生产区域、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力度、加大标准化建设提高“三品”认证、加大风险预警、加快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加强源头监管等6项措施,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宁国市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5-0107-02  宁国
摘 要:该文基于生态安全的视角,评价了宜都市生态安全承载力状况。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限制因子、生态弹性指数,资源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协调力等4个方面选择15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系统。经评价得出:宜都市整体生态安全承载力较好,但乡镇之间差距大,大部分区域处于中等承载和较高承载,这些区域都有较高的潜力可挖掘;弱承载区域零星分布。总体来说,南部生态安全承载力优于北部,沿江地带承载力优于非沿江地带。  
针对并行开发过程中设计活动间存在迭代和重叠的情形,提出一个时间计算模型及其优化方法。依据矩阵规划后的设计结构矩阵,将设计活动组划分为多个耦合活动块和非耦合活动块,按信
农情信息工作是各级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正确判断农业形势、科学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安徽省农情信息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