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设计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从纯艺术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今天的一系列艺术设计内容:室内设计、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这些设计分支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美化生活的需要,但是如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的运用,更好地转换成优秀的设计作品,让初学者完成设计思维从“不自由——自由”国度的飞跃,这特别是针对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是我们目前需要迫切去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设计思维 转换 设计实践能力
一.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中的现状
1.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安排的课很丰富,这对刚刚入学了解这门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点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设计类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的选择和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很多同学在时间流逝中才慢慢的醒悟过来,有时候为时已晚。有些设计类学生也会急于搞清楚,做一个合格出色的设计师应该据有哪些方面的素质。比如一个学生想做室内设计,他就得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去完成自己在校的学习课程、掌握室内设计常用的设计软件(CAD、3DMAX、PS、草图大师等一系列的设计绘图软件)。软件这也只是室内设计的一小部分,手绘表现也是设计工作中常用的技法,可以为将来做设计提供很多的灵感 。
2.不知如何将创意想法表达出来
设计过程的本质是实验性和探索性。设计行为又是一种研究行为,它提供了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检验和发现知识的方法。如果学生在课程知识中只接触到那些既成的理性经验,多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和冲突的“客观真理”,并形成对这些概念及原理的确定无疑的态度,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不可能对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不谨慎小心,设计教育将束缚而不是激发设计类学生的创造性。
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这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评价指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只是单节课程的授课成功,而是整个课程是否调动了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总的来说,掌握良好的思考技巧要比装一脑袋事实重要得多。”课堂教学是集学习、思考与接纳的整体环节,缺一不可。
3.教师创意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教师的思维特点集中体现在其教学模式、教学手法和方式上。教师的授课模式以及由此授课方式下反射出的思维模式可以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拓宽思维和思考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在听课、议课、评课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灵活转变授课形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产生一个积极影响的有效方式。
二.造成现状的原因
1.实践经验的缺失
因为学生对很多设计局限因素不了解,例如对一个材料的最基本应用方式都还不清楚,也就不会了解什么材料能表现出他的设计想法。设计专业的学,和其他非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有着本质上学习区别,设计类学生上课不需要死记硬背,更多的是要去参加一些可行的社会实践项目,闭门学习不会有很大的进步,对学生自己的想法也会有很大局限,所以当学生们在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候也就没有什么突出的设计想法,没有实现的可能。
2.理论知识和人文修养不够
学校为设计类学生开设了很多关于设计理论的课程。但在短暂的上课时间里同学们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都不很会深入。为此,同学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足。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一些设计理论,更需要了解设计史,增加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也能够使学生们对设计理论的理解更深刻。例如,了解各个风格的深沉含义和特点、了解兴起时间、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等,对一个成功的设计大师往往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底蕴作用。这也会对学习者在以后设计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一定要学好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多看本专业以外的书籍,一个设计师的水平高低不全包括专业知识的多少,还要看其综合素养。
3.工艺和材料的不了解
学习者对工艺和材料应该有所了解。施工是将设计构思表现、实施出来的一种方式,施工过程非常直观。如何让材料经过制作后漂亮、合身、富有内涵,学习者就必须了解材料的特性(如规格、价格、色彩和质感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能知道什么样的设计该用什么样的材料去表现,去营造氛围和控制成本。
三、设计想法的积累方式
1.根据学习者以后的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去学习,这会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大家要明白自己以后将要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应该重点学习的方向。全面发展是很好,但“术业有专攻”需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得优秀,同样也可以很有成就。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效的重点学习,将提升设计的能力。
2.通过速写的形式积累设计灵感
做好学习笔记这肯定是学习者工作以后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学习者在学校所设计的方案都不会去注意现实因素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的构思,这恰恰就是最好的设计灵感。只要以后学习者在工作中学习到实际的工程原理,加上现在理性的设计思路,进行有效的改进,就会做出很好的设计方案。所以,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收集自己平时的设计想法,可通过速写的形式,把瞬间的想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你的设计想法也就会越来越活跃。
3.参加设计类比赛
针对性的参加课题设计、设计竞赛。通过设计比赛使设计类学生把课堂知识通过比赛来检验学习成果,可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不足、各地域的发展情况,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去纠正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同时也会成为激发学习者们学习的推动力。
4.有效运用到课堂作业中
通过参加设计比赛和在公司里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而在返回到课程作业中去,列如:在课程作业(博物馆设计方案)里,就运用了参加设计比赛时候学习道的各种创意表达方式和在公司里面学习到的施工工艺﹑材料等知识。所以再后面对整个博物馆设计的把握也都相对其他同学要好很多。如果没有参加上述的活动,可能连基本的功能划分都不是很理想。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在参加上述活动中不断反思和积累设计灵感。
四、结语
设计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创意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它的作用不可轻估。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
在设计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显然,不关注如何发现问题而只是一味地学习解决办法是没有用处的。在设计中,发现问题本身往往会提示出某种解决方法,而解决一些问题则又会引出另外一些新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将思维的训练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驾齐驱,应让学习者了解艺术设计这个专业的具体相关要求、与之相联系的专业学科和作为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对于具体的能力的转换要培养设计思维,开设有关设计思维训练的课程,把学习者思维打开,只有“敢想敢创新”才能在以后的实践中充分转换为设计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设计艺术概论》出 版 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3、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出版社:重慶大学出版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设计思维 转换 设计实践能力
一.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中的现状
1.大学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安排的课很丰富,这对刚刚入学了解这门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点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去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
设计类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的选择和学习目标不明确,导致很多同学在时间流逝中才慢慢的醒悟过来,有时候为时已晚。有些设计类学生也会急于搞清楚,做一个合格出色的设计师应该据有哪些方面的素质。比如一个学生想做室内设计,他就得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去完成自己在校的学习课程、掌握室内设计常用的设计软件(CAD、3DMAX、PS、草图大师等一系列的设计绘图软件)。软件这也只是室内设计的一小部分,手绘表现也是设计工作中常用的技法,可以为将来做设计提供很多的灵感 。
2.不知如何将创意想法表达出来
设计过程的本质是实验性和探索性。设计行为又是一种研究行为,它提供了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检验和发现知识的方法。如果学生在课程知识中只接触到那些既成的理性经验,多是一些看似确定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对立和冲突的“客观真理”,并形成对这些概念及原理的确定无疑的态度,那么这样的教学就不可能对能力的培养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不谨慎小心,设计教育将束缚而不是激发设计类学生的创造性。
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这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一个评价指标。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只是单节课程的授课成功,而是整个课程是否调动了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总的来说,掌握良好的思考技巧要比装一脑袋事实重要得多。”课堂教学是集学习、思考与接纳的整体环节,缺一不可。
3.教师创意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在有限教学时间内,教师的思维特点集中体现在其教学模式、教学手法和方式上。教师的授课模式以及由此授课方式下反射出的思维模式可以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拓宽思维和思考能力。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在听课、议课、评课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灵活转变授课形式,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对学生产生一个积极影响的有效方式。
二.造成现状的原因
1.实践经验的缺失
因为学生对很多设计局限因素不了解,例如对一个材料的最基本应用方式都还不清楚,也就不会了解什么材料能表现出他的设计想法。设计专业的学,和其他非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有着本质上学习区别,设计类学生上课不需要死记硬背,更多的是要去参加一些可行的社会实践项目,闭门学习不会有很大的进步,对学生自己的想法也会有很大局限,所以当学生们在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时候也就没有什么突出的设计想法,没有实现的可能。
2.理论知识和人文修养不够
学校为设计类学生开设了很多关于设计理论的课程。但在短暂的上课时间里同学们对书本上知识的理解都不很会深入。为此,同学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足。学生们不仅需要学习一些设计理论,更需要了解设计史,增加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也能够使学生们对设计理论的理解更深刻。例如,了解各个风格的深沉含义和特点、了解兴起时间、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等,对一个成功的设计大师往往都是起着至关重要的底蕴作用。这也会对学习者在以后设计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在校学习的时一定要学好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多看本专业以外的书籍,一个设计师的水平高低不全包括专业知识的多少,还要看其综合素养。
3.工艺和材料的不了解
学习者对工艺和材料应该有所了解。施工是将设计构思表现、实施出来的一种方式,施工过程非常直观。如何让材料经过制作后漂亮、合身、富有内涵,学习者就必须了解材料的特性(如规格、价格、色彩和质感等),在设计的过程中就能知道什么样的设计该用什么样的材料去表现,去营造氛围和控制成本。
三、设计想法的积累方式
1.根据学习者以后的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去学习,这会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大家要明白自己以后将要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应该重点学习的方向。全面发展是很好,但“术业有专攻”需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得优秀,同样也可以很有成就。以后再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有效的重点学习,将提升设计的能力。
2.通过速写的形式积累设计灵感
做好学习笔记这肯定是学习者工作以后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学习者在学校所设计的方案都不会去注意现实因素的限制,可以天马行空的构思,这恰恰就是最好的设计灵感。只要以后学习者在工作中学习到实际的工程原理,加上现在理性的设计思路,进行有效的改进,就会做出很好的设计方案。所以,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收集自己平时的设计想法,可通过速写的形式,把瞬间的想法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你的设计想法也就会越来越活跃。
3.参加设计类比赛
针对性的参加课题设计、设计竞赛。通过设计比赛使设计类学生把课堂知识通过比赛来检验学习成果,可以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不足、各地域的发展情况,然后在以后的学习中去纠正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样的过程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同时也会成为激发学习者们学习的推动力。
4.有效运用到课堂作业中
通过参加设计比赛和在公司里实践经验相结合,进而在返回到课程作业中去,列如:在课程作业(博物馆设计方案)里,就运用了参加设计比赛时候学习道的各种创意表达方式和在公司里面学习到的施工工艺﹑材料等知识。所以再后面对整个博物馆设计的把握也都相对其他同学要好很多。如果没有参加上述的活动,可能连基本的功能划分都不是很理想。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在参加上述活动中不断反思和积累设计灵感。
四、结语
设计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创意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它的作用不可轻估。许多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
在设计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两者必须相辅相成。显然,不关注如何发现问题而只是一味地学习解决办法是没有用处的。在设计中,发现问题本身往往会提示出某种解决方法,而解决一些问题则又会引出另外一些新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将思维的训练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并驾齐驱,应让学习者了解艺术设计这个专业的具体相关要求、与之相联系的专业学科和作为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对于具体的能力的转换要培养设计思维,开设有关设计思维训练的课程,把学习者思维打开,只有“敢想敢创新”才能在以后的实践中充分转换为设计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设计艺术概论》出 版 社:湖北美术出版社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3、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出版社:重慶大学出版社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