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在峡江县开展了第三次国土现状调查工作。结合二调成果数据,通过时点调查,在线调查,对地类再举证,及时更新土地信息数据资料,确保调查质量,为峡江县国土资源局提供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信息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在峡江县开展了第三次国土现状调查工作。结合二调成果数据,通过时点调查,在线调查,对地类再举证,及时更新土地信息数据资料,确保调查质量,为峡江县国土资源局提供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信息成果。
其他文献
斜沟煤矿23105综放孤岛工作面开采的13号煤层平均厚度达14.5 m,切眼掘宽9.3 m,掘高3.8 m,跨度较大,易造成巷道漏顶。对特厚煤层大断面切眼成巷后压力与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第一次成巷宽度4.6 m、第二次成巷宽度4.7 m的分次成巷施工方案,并及时在巷道中部施工组合锚索,避免了切眼中部集中受力,有效发挥组合梁理论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通过对山西煤矿的环境地质条件进行现场调查及对以往资料的收集,掌握了山西煤矿环境地质条件现状,与前次核实工作的环境地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山西煤矿环境地质条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最后总结出山西煤矿的环境地质条件在本次核实期内变化较大,为环境地质条件复杂类型。
本文以新余市妇幼保健院门诊保健综合楼的基坑变形监测为例,介绍高精度全站仪(Leica TS30)采用边角联测法进行变形监测,测出各水平位移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情况,用数字水准仪(Leica DNA03)采用二等水准测出各竖向位移监测点的竖向位移变化情况,形成变形监测成果。
为控制30407工作面运输巷底鼓,保证工作面安全通风及生产,在运输巷布置钻孔对巷道围岩变形移近量进行监测,发现巷道底板在靠近煤柱一侧出现应力明显集中的情况,该侧围岩变形较为严重。现场在巷道两侧布置钻孔,对巷道围岩进行泄压及加固。监测结果表明:治理段巷道的底鼓变形20 d后趋于稳定,巷道底鼓量比未治理阶段减少200 mm,巷道底鼓变形得到控制。
受超前卸压影响,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存在片帮和回风瓦斯增大现象,基于顺层抽采钻孔“一孔三用”原则,以张集矿1613(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充分将两巷顺层抽采钻孔及工作面浅孔注水相结合,有效加固了煤体,解决了煤壁超前片帮问题,减少了工作面回风瓦斯含量,还降低了工作面扬尘浓度,取得了较好效果。
针对目前胶轮车制冷系统采用风扇降温效率低、制冷性差,给胶轮车的安全运行带来严重隐患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的胶轮车制冷控制系统,以热平衡控制为核心,实现了对胶轮车制冷系统的动态平衡控制,提升了制冷效率,降低了能耗,提升了运行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王村煤矿的主要水害是奥灰水,为了解决带压开采引发奥灰水的危险,在掌握山4号煤层的水文地质概况的基础上,从间接充水水源、直接充水水源和构造特征三方面分析煤层突水因素,采用突水系数法分析突水危险性。结果表明:山4号煤层最大突水系数为0.024 MPa/m,除井田西南角外,其余都是带压开采的安全区,发生突水的危险性较小。
针对干河矿三采区辅助运输巷围岩变形显著现象,基于对其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的分析,提出采用锚注支护技术强化围岩变形控制。通过中空注浆锚杆对围岩注浆改性,加强围岩力学性能,提高围岩承载能力,优化支护效果。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监测的巷道变形量数据在可控范围内,保障了辅助运输巷在服务期间的通畅与顶板安全。
煤矿工业广场的合理化布置关系着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本文以五里堠煤矿为工程背景,充分利用工业场地现有的自然地形条件,结合矿井规模及井下开拓部署,总平面布置设计应做到满足生产安全、物流人流顺畅,合理占地,保护环境,并减少矿井前期投资,缩短建设工期的目的,为类似矿井工业场地的布置提供了借鉴意义。
为优化2-559工作面的回采作业环境,通过分析煤层注水降尘的机理,结合工作面的具体地质条件进行注水降尘方案的设计,分别从注水钻孔布置方式、注水工艺参数、注水系统及施工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设计工作面采用静压与动压相结合的注水方式,并在注水方案实施前后进行工作面粉尘浓度测试,以验证注水降尘效果。结果表明:工作面注水方案实施后,工作面各区域呼尘降尘率均在53%以上,全尘降尘率均在56%以上,降尘效果显著,优化了回采作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