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经验的获得成为主动接受的过程,就必须自己学会学习。因此,我们必须把学习的财富技能,把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落实在课堂中。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探索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布鲁姆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发生兴起。”兴趣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内在动力,是思维的前提。
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如课前一首歌、一节小故事、课堂中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教师应运用幽默语言,关心后进生,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营造“乐子”的课堂环境。
其次,设法使学生对学习课题具有热情,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学习“容积”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学习过《乌鸦喝水》吗?这时,同学们会很奇怪,为什么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会问起一年级的课文呢?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说:“今天学习了新的内容后,你就能计算原来瓶子的容积是多少。”这样,会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迫切的求知欲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树立主体地位,促进主动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独立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教学过程,以实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教师就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知过程纳入自我意识的范围,让学生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及采用的策略。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要随时掌握反馈信息,做好调控工作,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始终围绕教学目的积极主动地学习,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正反比例意义后,解正反比例应用题时,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又如,教学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例4、例5,学生已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应用题,知道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依据和方法与分数应用题相同。所以,这两道例题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留出更多参与探究的机会。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接着让同桌同学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和解法,并请几位同学上台指出题里的关键句,说出思考过程,写出数量关系式和算式。这样,大胆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独立去想、去做、去说,教学效果更好。
三、引导学生参与,培养探究能力
1. 引导操作,增强参与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获得的知识如果是自己去发现的,可以说是理解最深、掌握最牢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圆柱体容器和三个圆锥体容器(一个和圆柱容器等底等高,一个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在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反复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使他们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们只有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 鼓励质疑,促进思维发展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发现或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答”,更要“学会问”。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这既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满腔热情地使学生发问,这是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开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促进学、思、质、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如教学“角”时,介绍老师和学生使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度数分别是30°、60°、90°的特殊角,有的同学生疑:我手中的三角板比你的那块小,我认为它的三角应该比30°、60°、90°小,怎么会一样呢?这样,通过课堂深入性的质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不断提高。
四、注重方法引导,培养学习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学生要学到知识,更要求学生要懂得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引导已被大家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就必须使自己的引导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此,教师不可轻易抛出答案,而要通过“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答,引而不发”式的引导,让学生去猜测、辨认、操作、总结,通过亲身的实践与体验思考,通过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与比较,在找到正确答案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样我们就是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自由翱翔。另外,要注意知识互补。在集体中学习,能加强学生间的信息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引起争议,最终获得共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激励,共同提高。组织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优等生能得到才能的发挥,中等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后进生能得到帮助和提高。这样,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能得到知识、获得能力,促进主动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并为他们将来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溪县参内中心学校)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探索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吸收,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构建过程。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布鲁姆也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发生兴起。”兴趣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内在动力,是思维的前提。
教师要千方百计营造和谐、愉快的氛围。如课前一首歌、一节小故事、课堂中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教师应运用幽默语言,关心后进生,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营造“乐子”的课堂环境。
其次,设法使学生对学习课题具有热情,产生一种迫切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例如,学习“容积”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学习过《乌鸦喝水》吗?这时,同学们会很奇怪,为什么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会问起一年级的课文呢?这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提出问题: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水面为什么会升高?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说:“今天学习了新的内容后,你就能计算原来瓶子的容积是多少。”这样,会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迫切的求知欲的学习状态进入新课,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树立主体地位,促进主动发展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不具备独立学习能力,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优化教学过程,以实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教师就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知过程纳入自我意识的范围,让学生重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及采用的策略。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要随时掌握反馈信息,做好调控工作,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始终围绕教学目的积极主动地学习,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学习正反比例意义后,解正反比例应用题时,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又如,教学百分数的一般应用题例4、例5,学生已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应用题,知道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依据和方法与分数应用题相同。所以,这两道例题的教学,教师要为学生留出更多参与探究的机会。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接着让同桌同学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和解法,并请几位同学上台指出题里的关键句,说出思考过程,写出数量关系式和算式。这样,大胆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独立去想、去做、去说,教学效果更好。
三、引导学生参与,培养探究能力
1. 引导操作,增强参与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获得的知识如果是自己去发现的,可以说是理解最深、掌握最牢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参与。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个圆柱体容器和三个圆锥体容器(一个和圆柱容器等底等高,一个和圆柱等底不等高,一个和圆柱等高不等底),在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反复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使他们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们只有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 鼓励质疑,促进思维发展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究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显然,发现或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加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过:“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答”,更要“学会问”。提问质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他们的主动参与,这既是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因此,教师要满腔热情地使学生发问,这是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开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促进学、思、质、问、悟的结合,并注意循环往复,不断提高。如教学“角”时,介绍老师和学生使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度数分别是30°、60°、90°的特殊角,有的同学生疑:我手中的三角板比你的那块小,我认为它的三角应该比30°、60°、90°小,怎么会一样呢?这样,通过课堂深入性的质疑,学生的创新意识将会不断提高。
四、注重方法引导,培养学习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学生要学到知识,更要求学生要懂得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引导已被大家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从依赖走向独立,就必须使自己的引导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为此,教师不可轻易抛出答案,而要通过“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答,引而不发”式的引导,让学生去猜测、辨认、操作、总结,通过亲身的实践与体验思考,通过多种观点的碰撞、争论与比较,在找到正确答案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这样我们就是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自由翱翔。另外,要注意知识互补。在集体中学习,能加强学生间的信息交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表自己的见解,甚至引起争议,最终获得共识,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激励,共同提高。组织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优等生能得到才能的发挥,中等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后进生能得到帮助和提高。这样,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就能得到知识、获得能力,促进主动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并为他们将来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溪县参内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