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绘画美学艺术思想研究及启示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guojing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于艺术家而言既是无可替代的“养料”,但同时也是一个沉重的文化包袱,将艺术作品牢牢束缚住,无法去开创一个的新局面。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处境,吴冠中很好的做到的中西文化的融合,在他的作品中即保持了传统,同时又有西方文化的影子。为中国画家对传统文化的处理上开辟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吴冠中;美学;艺术思想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笔名“荼”,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曾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吴冠中先生于2010年6月25日23点52分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吴冠中先生被誉为“影响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艺术家”、“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吴冠中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与西方油画的形式很好的结合在一起,用新的构成手法去表现画面的结构,在绘画中摆脱客观物象的束缚,因此创造出的油画独具东方风格。形成了具有东方韵味的艺术思想。本文将通过分析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思想,尝试探索怎样把中国传统绘画元素运用在自己的油画上,创作出具有中国气质的中国油画。
  一、吴冠中绘画的艺术思想
  (一)、绘画要具有人民性
  吴冠中认为: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吴冠中的长期艺术实践都是植根于生活的,并逐渐形成了“风筝不断线”的这种具有人民性的艺术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到马克思列宁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影响,毛泽东提出要求:文艺工作者的艺术作品要与人民群众相符合,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和工农兵大众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并确立了“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艺创作方针。受此毛泽东同志此方针的影响,吴冠中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定为体现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并不断在艺术创作中进行实践,最终确立了其绘画作品同人民之间的关系。吴冠中把这种关系叫做“风筝不断线”,他认为绘画作品要做到雅俗共赏,他这样说过“我经常想象我的作品面前将有两个读者,一个是巴黎的教授,另一个是农村的乡亲。” 与“巴黎的教授”相比较,“农村的乡亲”这个读者,吴冠中有着更深一层的情感,“艺术起源于共鸣,我追求全世界的共鸣,更重视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鸣,这是我探索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初衷,这初衷至死不改了。”因而,相较之下,“农村的乡亲”所代表的人民群众才是他的艺术作品中“真正意义上的读者”。
  (二)、绘画要具有形式美
  首先,是对形式表现存在错误认识。吴冠中强调美术创作重在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要求充分发挥绘画作品中的形式表现,千万不能泥陷于“内容决定形式”这一传统论断的误区中。吴冠中认为绘画创作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绘画创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式来表现画面的美感。而在造型艺术的形式思维中,形式美又是最最关键的环节,所以属于造型艺术范畴的绘画创作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形式美。吴冠中说:“我们这些美术手艺人,我们工作的主要方面是形式;问题的实质还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根据我们的习惯理解,内容是指故事与情节,多半是属于政治范畴和文学领域的”。
  其次,吴冠中强调形式美的核心是抽象美,并指出表现抽象形式美的方法是对物象“美”的因素的抽离。在吴冠中看来,绘画艺术想要表现就需要“形式”来充当载体来实现,但是传统绘画是写实性的,这就无法把创作者的主观感情表达出来,因此在创作中要去掉多余的对物象的具象表现,更多的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作者的真实情感。同时他还强调,抽象在表现上虽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色彩的构成等,但是抽象本身是无形象的,不能呈现出所画实物的本身的面貌。基于此,吴冠中认为创作绘画下笔之前一定要对物象中构成美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尽量将这些潜藏的“内在因素”给抽离出来,再通过绘画对这些“内在因索”进行形式上的表现,从而达到绘画作品的抽象形式美。“分析客观物象中构成美的因素,将这些形、色、虚实、节奏等等因素抽出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这就是抽象美的探索”
  (三)、笔墨等于零
  《笔墨等于零》这篇文章是吴冠中于1992年在香港的《明报月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全长不足千字。但在这篇文章中,他明确的提出了不能以“笔墨”作为评价国画优劣标准的立场。实际上,吴冠中长期以来所思考的国画要现代化的问题恰恰在对笔墨的观点反映了出来,这正是对林风眠“非笔墨化”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吴冠中先生承继了林风眠国画革新的观点,对传统中国画中流行的“笔墨中心论”的观点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绘画要从画家的主观感受作为出发点,建立起了自己的绘画笔墨艺术观,即“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 吴冠中先生竭力的否定“国画领域到处是食古不化的陈词滥调”,主张我们要在中国绘画的形式和内蕴上,要大胆的进行新的探索—“也许将被咒骂失去了笔墨,其实失去的只是笔墨的旧时形式,真正该反思的应是作品的整体形态极其内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时代风貌。”吴冠中承继了林风眠“非笔墨化”的主张,提出“笔墨等于零”的观点,其浅层意义是强调“笔墨”在绘画中具有媒介性;在深层意义上,是在强调“中得心源”———尊重画家内心的真实情感,始终持守中国画中意境美的灵魂;就其艺术精神来看,是反对传统绘画中的泥古不化的风气,强调艺术必须具有创新精神。
  二、从吴冠中的艺术思想中得到的启示
  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最可贵的是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保持着优良传统,站在把艺术当做是超越传统、肩负着开拓创新的文化责任这一高度上。吴冠中将中西艺术融合的成功,正启发引导如何把握和发展中国油画,实现中国画的现代化。虽然我的艺术思想还不成熟,但是作为钟情于油画艺术的年轻一代,我一定会沿着吴冠中先生的光辉祖居,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去探索出专属我自己的艺术之路!
  参考文献:
  [1]黄苗子.吴冠中-国宝级画家激荡市场想象力.中国证券报,2006-12-09
  [2]吴冠中.内容决定形式?美术,1983年(3)
  [3]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美术,1979年(5)
  [4]丁尔丁.浅谈吴冠中绘画的创新精神与现实意义.<学院学报>,2011
  [5]邵甜.浅谈吴冠中绘画艺术.《时代报纸月刊》,2011
  [6]党亚玲.论的吴冠中绘画的形式美.《山西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问题进行展开。从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背景意义出发,简要剖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从房地产贷款安全边际、地方融资平台以及大资管与外汇波动几个方面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已步入流动性短缺风险。在综合前文的分析基础之上,提出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分层次的准备资产制度、提高主动负债能力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短缺  背景意义:  08年次贷
期刊
【摘要】:1942年5月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是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延安地区文艺界风向转变的重要标志。从1941年5月16日创刊到1947年3月27日,《解放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发行了六年多。笔者在此试图通过梳理《解放日报》上对《讲话》的理解、传播与接受,探索《讲话》产生的文艺环境与对文艺界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整风运动;传播  194
期刊
【摘要】:本文以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毽球决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归纳毽球赛事转播的制作规律,优化毽球赛事电视转播效果。  【关键词】:毽球;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赛事转播  随着大众媒体的迅速发展,体育运动与媒介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借助电视转播,体育运动影响范围、影响深度都日益增加。毽球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运会,农运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都被列为比赛项目
期刊
【摘要】:中国水资源短缺,水库供水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系列水库的建成对于我国的水环境系统起着多方面的影响。目前,水质、富营养化、环境容量、水质模拟等已经成为了水库生态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本文阐述了我国开展水库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历程与成果,对水库生态学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 水库;生态学;水质管理;湖沼学  水库是利用人工筑坝形成的
期刊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听力的培养,教师要遵循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需求的变化,从而提高和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使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听力技能;四级考试  我国的英语教学迅速发展,科研成果层出不穷。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英语教学和全国大学
期刊
【摘要】:近年来 ,西方经济史学家在对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历史进行考察时 ,眼光不再仅仅盯在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 ,而是穷根溯源 ,把工业化的历史研究引到前期的农业革命。经济史学家们渐渐意识到英国工业革命不仅经历了漫长的渐进发展过程 ,而且与农业革命密切相关。自中世纪发生了一场深刻的革命 ,农业生产增长明显加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也稳步提高 ,直接为工业革命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使欧洲特别是英国摆脱了
期刊
【摘要】: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在读书界引起一阵骚动。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读完亨廷顿的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很明显的一种感觉就是,这是
期刊
【摘要】: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在广大群众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已经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方面。群众文化就是要将使广大群众在获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同时获得高品位、高规格的文化熏陶,通过群众文化建设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所以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在新形势下应具有新的表现形式和状态,使群众文化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本文结合目前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点,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
期刊
【摘要】: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校园类微信公众平台的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信息服务平台,使得信息的交互传递更为简单,既方便了校内师生,也提升了高校信息服务的效率。本文将以“安徽大学百事通”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讨目前校园类微信公众平台如何实现创新运营,吸引受众的策略分析,希望能够为其他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安
期刊
【摘要】: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品质。优秀的景观设计不能够带给人们心情上的愉悦,还能改善人们生活的空气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植物景观对一个城市的整体景观规划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城市美感。因此在城市公共空间植物景观的设计上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观,还要提高植物景观的功能性。要根据城市自身的特征设计出符合城市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