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稚嫩而庄严的红卫兵年轻的心充满了政治的冲动和敏感,渴望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成为先辈一样的英雄。但这些学生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压根不懂中国政治斗争的奥妙。他们偏激甚于公正,空想甚于实际,冲动甚于冷静,盲目甚于思考,反革命集团稍施以政治阴谋,纯真火热的红卫兵便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工具”、“罪人”。当下,以史为鉴,为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探析红卫兵为何会沦为政治及迫害的工具,对现实年青一代的教育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红卫兵;为什么;沦为“工具”
“红卫兵”既是一个历史名词,又是一个时代印记,这一“文化大革命”的产儿和象征,牵绊着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梦想与命运,带着他们的狂热无知、暴力野蛮,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地历史印迹。红卫兵运动是中国青运史上一场扭曲的、变态的青年运动,作为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代表典型部分,这场运动给共和国留下了极其惨痛的一页,无论对党和国家,还是对新中国的一代青年,它都是一场浩劫,一场恶梦,一场历史的大悲剧。一群大不过19岁小只有13岁的孩子 “一颗红心向着党”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年轻的心充满了政治的冲动和敏感,渴望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成为先辈一样的英雄。但这些学生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压根不懂中国政治斗争的奥妙。“他们偏激甚于公正,空想甚于实际,冲动甚于冷静,盲目甚于思考”[1]。反革命集团稍施以政治阴谋,纯真火热的红卫兵便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工具”。
红卫兵运动这一今天看似简单的行程,其实是以一代人的青春为代价的。岁月有痕,青春无价,而青春的浩劫,是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的。不仅如此,它给国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时至今日,这一印迹仍搅动着人们的心绪,给人们留下诸多的思索。为什么当时的青年学生如此残忍和狂热?学者们普遍认为,红卫兵的行为完全来自于政治的误导和坏人的利用,由于他们的无知和狂热而成为文革的“工具”。但是,无论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以一种疯狂的手段摧残自己的老师和长辈,仅仅用“政治误导”来解释其残忍狂暴的原由,这种分析实在有些单一和肤浅。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科学地阐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过去的文章过于强调政治和历史,却完全忽略了青年学生自身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那么,是什么使年轻一代的孩子沦为政治斗争的“迫害工具”呢?
一是封建遗毒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长期熏陶,这是红卫兵运动的历史根源。新中国诞生不久,无产阶级的红色政权急需巩固,“祖国河山一片红”也是无产阶级的迫切愿望,因而“文革”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有极强的政治动员的特点,这种政治教育压抑着青年的个性发展,排斥人道、人性以及古代和外来进步文明,它以封闭为前提,造就僵化、愚昧的头脑,把青年培养成自觉的“革命”工具;使当时青年思想中积极的因素,如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政治热情、英雄主义气概、助人为乐等等,无不服从于政治斗争的目标。同时,“以阶级斗争为纲”一直是文革前的中心工作,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化思想的教育,强调青年要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成长”,在提出“接班人”教育后达到了高潮,培养接班人的活动与青年学生在“文革”中的思想行为关系极大,它的直接后果是将学生导向了政治目标的斗争性,行为目标的狂热性,这不折不扣地为“文革”培植了祸根。
二是畸形的政治氛围,这是红卫兵运动的政治前提。畸形的政治氛围是同现代化的方向相悖的,这里主要是指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在极“左”方针的指导下,在神化领袖和个人迷信的力量的驱使下,《毛主席语录》是人人必读的书,毛主席的话是人人必听的话,黑白颠倒,是非难分。“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时风靡全国。青少年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极易形成“政治化人格”[2]。所谓“政治化人格”指的是人们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其言行举止都带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利益性,红卫兵的残忍、空幻性是对其最有力的佐证。缺乏了良好的政治氛围这一气候条件,即使拥有再肥沃的土壤,培育出来的只能是畸形的祖国花朵。
三是“文革”前教育的失当,这是红卫兵运动产生的重要原因。“‘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当时的教育方针。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化革命化的教育”[3]。经过建国以后十几年的实践,这种教育已日渐系统和完备。它包括经常的大量的政治学习,多种多样的诸如听报告、上团课、参观、忆苦思甜、下乡劳动、参加军训等活动形式。还有许多歌唱党和毛主席,赞颂革命和建设的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美术等文艺作品。也就是说,“文革”前学校里、社会上的风气都是“革命至上”的革命理想教育。因而“‘文革’期间陆续提出了‘教改方案’,不仅改变学制,缩短学时,‘小将上讲台’,还把大部分课程改为学习《毛主席语录》、写大批判稿、参加体力劳动和请工农兵上课等做法风行一时”[4]。只有这完全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红色教育”,才能结出红卫兵运动的恶果。
四是青年学生自身的生理因素,这是红卫兵运动产生的关键因素。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随着生理上的发展,自我意识日渐强烈,趋于成熟,其好动活跃的生理特征暴露无疑。这时的青少年希望独立地探索人生和社会,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渴望,充满了理想和激情,他们一旦形成了某种想法和意念,就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可是他们身上也带有鲜明的缺点,他们好动而不冷静,单纯而无知,社会经验匮乏而急于表现,心中怀揣各种现实或不现实的理想,脑中有理智或不理智的偶像崇拜,却很少对自己、对现实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被人利用还茫然不知。他们荒唐轻率的思想驱使盲目和幼稚的举动,加之“上级”出于“唯恐天下不乱”阴谋心理的鼓动支持,在这些内外因素作用下,殊不知自己已是一柄迫害“工具”,一场轰轰烈烈的“文革”狂潮即刻间便席卷了中华大地。
红卫兵运动来势凶猛,规模巨大,其后果突出表现为它是一场灾难性的破坏运动,给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文革”期间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遭受的巨大损失和破坏,不能完全归罪于红卫兵运动,但红卫兵运动在其中所起的恶劣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诚然,红卫兵运动的产生,并非是从某几个方面就能解释清楚的,它是历史的与现实的、必然的与偶然的、内部的与外部的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于红卫兵运动的产生,以上提及的几个问题,绝对是首要的、关键的。
今天,深刻探析红卫兵运动的祸根,其意义不仅在于澄清某些史实,理顺某种关系,医疗心中的创伤,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以为铭鉴,谨防历史悲剧的重演。青少年,始终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名族的希望,关注青年,无论何时何地,都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科学合理地培育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有志青年,使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尽情发挥与收获,祖国的明天无疑是光明美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丁晓禾.红卫兵狂想曲[M](2006年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16.
[2]王盛辉.近期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3):81.
[3]马昌海.“文革”前的中学生思想教育[J].炎黄春秋,2009(6):51.
[4]丁晓禾.红卫兵狂想曲[M](2006年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320.
摘要:稚嫩而庄严的红卫兵年轻的心充满了政治的冲动和敏感,渴望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成为先辈一样的英雄。但这些学生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压根不懂中国政治斗争的奥妙。他们偏激甚于公正,空想甚于实际,冲动甚于冷静,盲目甚于思考,反革命集团稍施以政治阴谋,纯真火热的红卫兵便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工具”、“罪人”。当下,以史为鉴,为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探析红卫兵为何会沦为政治及迫害的工具,对现实年青一代的教育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关键词:红卫兵;为什么;沦为“工具”
“红卫兵”既是一个历史名词,又是一个时代印记,这一“文化大革命”的产儿和象征,牵绊着整整一代青少年的梦想与命运,带着他们的狂热无知、暴力野蛮,在历史上留下了深深地历史印迹。红卫兵运动是中国青运史上一场扭曲的、变态的青年运动,作为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代表典型部分,这场运动给共和国留下了极其惨痛的一页,无论对党和国家,还是对新中国的一代青年,它都是一场浩劫,一场恶梦,一场历史的大悲剧。一群大不过19岁小只有13岁的孩子 “一颗红心向着党”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年轻的心充满了政治的冲动和敏感,渴望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成为先辈一样的英雄。但这些学生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压根不懂中国政治斗争的奥妙。“他们偏激甚于公正,空想甚于实际,冲动甚于冷静,盲目甚于思考”[1]。反革命集团稍施以政治阴谋,纯真火热的红卫兵便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文化大革命”的“工具”。
红卫兵运动这一今天看似简单的行程,其实是以一代人的青春为代价的。岁月有痕,青春无价,而青春的浩劫,是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的。不仅如此,它给国家,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时至今日,这一印迹仍搅动着人们的心绪,给人们留下诸多的思索。为什么当时的青年学生如此残忍和狂热?学者们普遍认为,红卫兵的行为完全来自于政治的误导和坏人的利用,由于他们的无知和狂热而成为文革的“工具”。但是,无论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以一种疯狂的手段摧残自己的老师和长辈,仅仅用“政治误导”来解释其残忍狂暴的原由,这种分析实在有些单一和肤浅。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科学地阐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过去的文章过于强调政治和历史,却完全忽略了青年学生自身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
那么,是什么使年轻一代的孩子沦为政治斗争的“迫害工具”呢?
一是封建遗毒和“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长期熏陶,这是红卫兵运动的历史根源。新中国诞生不久,无产阶级的红色政权急需巩固,“祖国河山一片红”也是无产阶级的迫切愿望,因而“文革”前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有极强的政治动员的特点,这种政治教育压抑着青年的个性发展,排斥人道、人性以及古代和外来进步文明,它以封闭为前提,造就僵化、愚昧的头脑,把青年培养成自觉的“革命”工具;使当时青年思想中积极的因素,如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政治热情、英雄主义气概、助人为乐等等,无不服从于政治斗争的目标。同时,“以阶级斗争为纲”一直是文革前的中心工作,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化思想的教育,强调青年要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成长”,在提出“接班人”教育后达到了高潮,培养接班人的活动与青年学生在“文革”中的思想行为关系极大,它的直接后果是将学生导向了政治目标的斗争性,行为目标的狂热性,这不折不扣地为“文革”培植了祸根。
二是畸形的政治氛围,这是红卫兵运动的政治前提。畸形的政治氛围是同现代化的方向相悖的,这里主要是指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在极“左”方针的指导下,在神化领袖和个人迷信的力量的驱使下,《毛主席语录》是人人必读的书,毛主席的话是人人必听的话,黑白颠倒,是非难分。“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一时风靡全国。青少年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极易形成“政治化人格”[2]。所谓“政治化人格”指的是人们的行为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化倾向,其言行举止都带有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利益性,红卫兵的残忍、空幻性是对其最有力的佐证。缺乏了良好的政治氛围这一气候条件,即使拥有再肥沃的土壤,培育出来的只能是畸形的祖国花朵。
三是“文革”前教育的失当,这是红卫兵运动产生的重要原因。“‘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当时的教育方针。这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化革命化的教育”[3]。经过建国以后十几年的实践,这种教育已日渐系统和完备。它包括经常的大量的政治学习,多种多样的诸如听报告、上团课、参观、忆苦思甜、下乡劳动、参加军训等活动形式。还有许多歌唱党和毛主席,赞颂革命和建设的文学、音乐、电影、戏剧、美术等文艺作品。也就是说,“文革”前学校里、社会上的风气都是“革命至上”的革命理想教育。因而“‘文革’期间陆续提出了‘教改方案’,不仅改变学制,缩短学时,‘小将上讲台’,还把大部分课程改为学习《毛主席语录》、写大批判稿、参加体力劳动和请工农兵上课等做法风行一时”[4]。只有这完全违背教育发展规律的“红色教育”,才能结出红卫兵运动的恶果。
四是青年学生自身的生理因素,这是红卫兵运动产生的关键因素。青春期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特殊阶段,随着生理上的发展,自我意识日渐强烈,趋于成熟,其好动活跃的生理特征暴露无疑。这时的青少年希望独立地探索人生和社会,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渴望,充满了理想和激情,他们一旦形成了某种想法和意念,就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可是他们身上也带有鲜明的缺点,他们好动而不冷静,单纯而无知,社会经验匮乏而急于表现,心中怀揣各种现实或不现实的理想,脑中有理智或不理智的偶像崇拜,却很少对自己、对现实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被人利用还茫然不知。他们荒唐轻率的思想驱使盲目和幼稚的举动,加之“上级”出于“唯恐天下不乱”阴谋心理的鼓动支持,在这些内外因素作用下,殊不知自己已是一柄迫害“工具”,一场轰轰烈烈的“文革”狂潮即刻间便席卷了中华大地。
红卫兵运动来势凶猛,规模巨大,其后果突出表现为它是一场灾难性的破坏运动,给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许多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虽然“文革”期间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遭受的巨大损失和破坏,不能完全归罪于红卫兵运动,但红卫兵运动在其中所起的恶劣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诚然,红卫兵运动的产生,并非是从某几个方面就能解释清楚的,它是历史的与现实的、必然的与偶然的、内部的与外部的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于红卫兵运动的产生,以上提及的几个问题,绝对是首要的、关键的。
今天,深刻探析红卫兵运动的祸根,其意义不仅在于澄清某些史实,理顺某种关系,医疗心中的创伤,更重要的是从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以为铭鉴,谨防历史悲剧的重演。青少年,始终承载着祖国的未来和名族的希望,关注青年,无论何时何地,都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科学合理地培育积极向上、健康成长、崇尚科学和理性的有志青年,使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尽情发挥与收获,祖国的明天无疑是光明美好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是指日可待的。
参考文献:
[1]丁晓禾.红卫兵狂想曲[M](2006年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16.
[2]王盛辉.近期国内红卫兵运动研究综述与评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3):81.
[3]马昌海.“文革”前的中学生思想教育[J].炎黄春秋,2009(6):51.
[4]丁晓禾.红卫兵狂想曲[M](2006年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