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写作兴趣,提升读写能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63951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把枯燥、乏味的习作教学变得有趣味,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读写的能力。
  一、悦读积累,领悟提升
  目前大多数学生中,喜欢接触直观的动画、视频等,而对文字的阅读兴趣不浓。作为语文教师就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注重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平时除了组织佳作推荐、名著赏析等常用方法外,还要蹲下身子和学生一起去读孩子们爱读的书。只要与孩子有了共同阅读的情感基础,教师的理性建议才能被轻松悦纳。同时,我们要将学生认为枯燥、无味的写作融入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如与学生玩一个接力游戏:设立一个“抒发真情,吐露心声”的本子,在师生间互相传递,传到谁的手中,谁就写下自己当天阅读文章后的感受。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不会把写作看作是负担,反而乐在其中,都在用最美的语言和字迹书写最真的心声。一种充满内心愉悦的阅读感受,自然诱发出更多美好的阅读体验。在轮流传递中,趁机诱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记读书笔记,学生也就不会抵触了。
  二、引领实践,放飞心灵
  活用教材,模仿入门。在作文教学中,模仿,是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不管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成年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更何况是初入写作之门的小学生。在小学作文指导课上,不少教师往往都会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例文,或者写“下水文”,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引领学生模仿的过程,从用词的推敲,句式的运用,立意构思的技巧,乃至作文中一般规律的感悟都大有裨益。我们要让学生在模仿中吸收“营养”,积累经验,学生如没有这个模仿的过程,在作文方面也就很难“入格成器”。
  回归生活,个性表达。习作源于生活,是灵性和个性的表达。我们要真正地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回归生活本身去进行教学。我引领孩子一起书写班务日志,培养孩子着眼生活,善于观察发现,从身边的小事感受写作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用文字刻画光阴的足迹,留下同学间的团结友爱、互助拼搏的见证;描写同学外貌,互猜共品;采访父母,观察身边的清洁工、保安人员等熟悉的陌生人。根据现在的孩子喜欢网课、微信等,教师每天带头在线上与学生交流作品,彼此相伴,互相关注。这种不设框架、不设门槛的“写随笔”,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给了他们最大限度的自由。教师的自我要求和示范又成为最好的鼓励和督促,这有助于学生养成时时观察记录生活,日日反思沉淀思绪的习惯。
  三、赏识点评,感受喜悦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处事能力,社会见识都还只是停留在一个认知的初级阶段,我們不能要求他们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在评价学生的作文时,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共同参与,及时给予学生习作做好评改和指导,让学生在师生教学互动中不断提升习作素养。
  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时,只要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或进步,我们都要当众表扬,在全班同学面前让其大声诵读自己的作品;而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我就在其习作中圈出,并私下一对一点评,促其修改,让学生在不断的激励唤醒中感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
  四、平台展示,分享快乐
  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这样既对他们的作品肯定评价,又给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分享学生写作的快乐。如每次习作,由学生分组阅读评改后,每组投票选出最佳的两篇作品,贴在课室的墙报上进行展示,供大家比照阅读;组织办一期小报,由几个人为一小组,刊登自己的文章,然后传递阅读,互相评价,共同进步;指导学生把优秀的作品投给一些报刊、杂志;每周利用一节课作一次美文发表,隆重推出一周佳作,让学生比照欣赏;专门为一些习作不成型的学生,开办“星星发光”评选,把这些学生习作中的微小进步放大,大肆称赏真情巧思,起劲把玩佳句……鼓励他们“率性”写作,“本真”写作。
  责任编辑    黄博彦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来给汉字注音。但我国古代还没有创制出拼音字母,如果要给汉字注音,不得不采用非拼音字母的注音方式了。例如,譬况法就是这样的注音方式,它是通过文字来描述某个汉字发音时间的长短或发音语速的缓急程度,而读若法也只是相似拟音,两者均无法得到精准读音。至于采用同音字来注音的直音法,弊端也很明显,因为并不是每个汉字都有同音字的,如果用一个同音的生僻字来注音,终究是徒劳无功。声调定音法
期刊
一、新办学校品牌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建设校园环境文化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品牌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品牌学校需要良好的学校文化,它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优秀的学校文化等于卓越的品牌。学校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理念文化,二是学校制度文化,三是校园环境文化。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显环境是学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外在形象,是学校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有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是学校品
期刊
一、家校共育,养成习惯  (一)家校共创良好读书环境  1.共营良好阅读氛围  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我们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学校开展了 “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等活动,在校园设立了优雅的开放式图书室,班级也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班级图书角,这样一来,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阅读。家庭的学习阅读氛围也不能忽视,我们利用家访、微信群等家校沟通平台倡议构建“书香家庭
期刊
深度学习的概念起源于人工网络神经的研究,国外60年代就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我国在深度学习领域研究起步较晚。董静霞老师在《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是指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初中生围绕着挑战性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初中生进行从具体到抽象、几何直观、运算与推理、数据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等数学学习活动,学习主动性随
期刊
一、巧用微课资源,变革教学模式  疫情期间,由于线上学习的需要,网络上涌现出五花八门的微课资源。对于如何利用优质的微课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做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创新,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此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教学《温度》一课时,笔者利用学而思轻课,创设有趣而完整的读写温度探索活动。微课通过两个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30℃冷热感受引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写法,也介绍了0℃为何是零上温度
期刊
为提升学生的篮球素养,推动校园篮球特色发展,我校编写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篮球校园读本。  一、读本的结构与构成要素  (一)读本的整体结构  我校篮球校园读本分三个水平段,每个水平段又分为上下两册,每册供一个年级使用。读本的单元主题编排如下表。  (二)课文的构成要素  每课内容分为概述、学一学、练一练、评一评等四部分。“概述”引出本课内容,简要叙述学习本内容的意义。“学一学”详细介绍了动作步骤,有
期刊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蓄力量。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期刊
学校是小区开发商配套兴建的,由于小区建设的原因,学校与小区被闲置的工地间隔开来,空地上杂草丛生,一片荒芜。随着学校的发展,学生日渐增多,为是否多开一扇连接小区和学校之间的门引发了学校与小区家长之间的矛盾。作为校长,我在处理这件事情时,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把它作为家校沟通和实施德育的契机,借“不能开的门”成功开启了家校良性沟通之门,为家校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有一天,我听到值班门卫反映:
期刊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自我责任,是健全人格的体现,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优秀品德。当今,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与人交往、交流,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经常无原则地迁就孩子,没有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加上学校又缺乏感恩教育,造成他们麻木冷漠,对老师、对同学、甚至对周围的很多事情漠不关心,缺乏感恩之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自己要常怀感恩之心,还要从社会
期刊
一、启动思维:依托挑战性问题  (一)以残缺问题引发冲突  学生的数学学习源于认知的冲突,当新旧知识之间、新知识的结构之间出现不平衡时,学生的思维会处于最活跃状态。教师应该聚焦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聚焦他们的学习经验,故意设计一些不够“健全”的残缺性问题或多种答案的问题,激起认知冲突,启动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我这样出示:“卫星运行21圈要多少分钟?”这样一道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