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一面是“管道”,西方媒体和国际奥委会的很多人都是通过他了解中国的体育和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另一面是“海绵”,他向外界展示了一张具有世界通行力的中国面孔——身材魁梧、笑容满面、睿智幽默,常常在笑谈间消弭分歧。
近日,原新华社体育部主任、伦敦分社社长、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高殿民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62岁。听闻高殿民猝然离世,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第一次为一名中国记者写来唁电:“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颇受重视的一员,无论是早期担任体育记者,还是后来成为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的委员,他都将自己的生涯,致力于推动体育的发展。他为此作出的杰出贡献,将会被中国和世界铭记。”
首席记者
许海峰59岁了。距离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那被载入史册的一枪已经过去32年。记忆回到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许海峰在那里射落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而高殿民第一个用文字向祖国、向世界宣告了这个消息。新华社知名体育记者杨明曾这样解释通讯社抢发快讯的重要性:“我们发一个消息,如果比美联社快一秒,全世界的媒体就会用我们的消息,如果晚了一秒,人家就用美联社消息;或者是冠军,或者是最后一名,这事只能争第一。”
当时,射击比赛使用纸靶,打完之后要收齐靶纸验靶,确定一些压着环线的弹着点算做几环。但当许海峰扣出最后一发时,现场已经躁动起来。中国射击队领队张福告诉高殿民,不用等验靶,冠军拿定了。高殿民冲到射击场的新闻中心,抓起电话打通了市内主新闻中心的编辑部。很快,新华社用英文发出了全世界第一条中国赢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消息。和许海峰的金牌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一样,在当时的情境下,完成奥运首金、中国首金的世界首发,不仅是新华社的成就,更是国家荣耀。
相隔半个地球的祖国也收到了年轻记者高殿民用中文记录的历史场景,与传唱大街小巷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汇聚成喷涌的民族情怀。他饱含泪水趴在别人背上奋笔而就《零的突破》,这篇特写入选小学课本,被中国少年代代传诵。
自那时开始,高殿民的职业生涯,甚至是生命,便以4年为刻度延伸。从洛杉矶到伦敦,八届夏季奥运会,他的角色从记者到领衔者,再到指挥者,从未缺席;退休之后,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委员,又以观察者的视角亲历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走向世界体育大国的历程全部在他的记忆和记录里,没有人比他更配得上中國奥运“首席记者”的名号。
中西桥梁
安东尼担任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部总监已经10余年。他和高殿民,有20多年的交情。他回忆:当时美国在小布什政府的领导下深陷伊拉克战争。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媒体和政客在公开批评中国以及中国的一些政策。我问高对此有何看法。他若有所思地走了几步,然后平静地回答道:‘等到美国拥有4000年历史和12亿人口的时候,我们再来听听他们说什么吧。’”
一个东方大国的快速崛起,必然伴随西方世界的警惕与偏见。从中国重返奥林匹克舞台开始,中西方之间的摩擦便和交流如影随形,其中自有语言文化的差异,更有世界观、意识形态的鸿沟。北京两次申办奥运,西方政界和媒体不厌其烦地翻炒一些敏感话题。
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对此感触极深:“在总体对我们不利的舆论环境下,尽可能争取创造某种有利于我们申办的体育舆论。要达此目的,必须在对外宣传范围内,大力做好有影响的体育媒体、有影响的体育记者的工作,也就是说,外宣工作中也有外联工作。”
这便是高殿民的使命。从1992年进入国际排联新闻委员会开始,他与许多国际主流体育媒体人成为挚友。他手下的“兵”,但凡遇到国际奥委会官员或各国资深体育记者,只要提到“高”,对方往往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地讲起与高殿民的友谊。国际奥委会媒体专家理查德对“高”的外交才华赞叹不已。他一面是“管道”,西方媒体和国际奥委会的很多人都是通过他了解中国的体育和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另一面是“海绵”,他向外界展示了一张具有世界通行力的中国面孔——身材魁梧、笑容满面、睿智幽默,常常在笑谈间消弭分歧。媒体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凭借多年积累的资历、声望、人脉,高殿民常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中国立场
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在外联之余,他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做了怎样直接却又默默无闻的工作。当时奥申委考虑到高殿民较高的国际声誉、出众的英语水平和对体育报道透彻的了解,想邀请他作为媒体运行的陈述人。“对他来说,这是新闻工作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荣耀”,但是他颇具洞察力地指出,国际奥委会很大的一部分收入来自电视转播,所以举办国家电视转播机构的态度和实力很关键,他因此力荐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负责人马国力作为陈述人,认为这样更能有效打消委员们的疑虑,更有利于申办成功。
“我们把高殿民的建议汇报给奥申委,当时包括何振梁在内的专家都认为他的考虑是周全和有道理的”。于是,“高殿民就这样放弃了当第一陈述人的机会,甘愿当候补陈述人。他一直参加相关文件的起草,提出很多有见地的意见,还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准备候补陈述人的汇报材料”。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梦圆,天安门广场彻夜未眠。4个月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此后的七年,新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世界。
(朱权利荐自《光明日报》2016.12.22)
近日,原新华社体育部主任、伦敦分社社长、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委员高殿民因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62岁。听闻高殿民猝然离世,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第一次为一名中国记者写来唁电:“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颇受重视的一员,无论是早期担任体育记者,还是后来成为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的委员,他都将自己的生涯,致力于推动体育的发展。他为此作出的杰出贡献,将会被中国和世界铭记。”
首席记者
许海峰59岁了。距离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那被载入史册的一枪已经过去32年。记忆回到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许海峰在那里射落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而高殿民第一个用文字向祖国、向世界宣告了这个消息。新华社知名体育记者杨明曾这样解释通讯社抢发快讯的重要性:“我们发一个消息,如果比美联社快一秒,全世界的媒体就会用我们的消息,如果晚了一秒,人家就用美联社消息;或者是冠军,或者是最后一名,这事只能争第一。”
当时,射击比赛使用纸靶,打完之后要收齐靶纸验靶,确定一些压着环线的弹着点算做几环。但当许海峰扣出最后一发时,现场已经躁动起来。中国射击队领队张福告诉高殿民,不用等验靶,冠军拿定了。高殿民冲到射击场的新闻中心,抓起电话打通了市内主新闻中心的编辑部。很快,新华社用英文发出了全世界第一条中国赢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消息。和许海峰的金牌被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一样,在当时的情境下,完成奥运首金、中国首金的世界首发,不仅是新华社的成就,更是国家荣耀。
相隔半个地球的祖国也收到了年轻记者高殿民用中文记录的历史场景,与传唱大街小巷的“万里长城永不倒”汇聚成喷涌的民族情怀。他饱含泪水趴在别人背上奋笔而就《零的突破》,这篇特写入选小学课本,被中国少年代代传诵。
自那时开始,高殿民的职业生涯,甚至是生命,便以4年为刻度延伸。从洛杉矶到伦敦,八届夏季奥运会,他的角色从记者到领衔者,再到指挥者,从未缺席;退休之后,作为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委员,又以观察者的视角亲历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走向世界体育大国的历程全部在他的记忆和记录里,没有人比他更配得上中國奥运“首席记者”的名号。
中西桥梁
安东尼担任国际奥委会媒体运行部总监已经10余年。他和高殿民,有20多年的交情。他回忆:当时美国在小布什政府的领导下深陷伊拉克战争。与此同时,美国的一些媒体和政客在公开批评中国以及中国的一些政策。我问高对此有何看法。他若有所思地走了几步,然后平静地回答道:‘等到美国拥有4000年历史和12亿人口的时候,我们再来听听他们说什么吧。’”
一个东方大国的快速崛起,必然伴随西方世界的警惕与偏见。从中国重返奥林匹克舞台开始,中西方之间的摩擦便和交流如影随形,其中自有语言文化的差异,更有世界观、意识形态的鸿沟。北京两次申办奥运,西方政界和媒体不厌其烦地翻炒一些敏感话题。
曾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对此感触极深:“在总体对我们不利的舆论环境下,尽可能争取创造某种有利于我们申办的体育舆论。要达此目的,必须在对外宣传范围内,大力做好有影响的体育媒体、有影响的体育记者的工作,也就是说,外宣工作中也有外联工作。”
这便是高殿民的使命。从1992年进入国际排联新闻委员会开始,他与许多国际主流体育媒体人成为挚友。他手下的“兵”,但凡遇到国际奥委会官员或各国资深体育记者,只要提到“高”,对方往往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地讲起与高殿民的友谊。国际奥委会媒体专家理查德对“高”的外交才华赞叹不已。他一面是“管道”,西方媒体和国际奥委会的很多人都是通过他了解中国的体育和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另一面是“海绵”,他向外界展示了一张具有世界通行力的中国面孔——身材魁梧、笑容满面、睿智幽默,常常在笑谈间消弭分歧。媒体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凭借多年积累的资历、声望、人脉,高殿民常常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中国立场
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在外联之余,他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做了怎样直接却又默默无闻的工作。当时奥申委考虑到高殿民较高的国际声誉、出众的英语水平和对体育报道透彻的了解,想邀请他作为媒体运行的陈述人。“对他来说,这是新闻工作生涯中值得大书特书的荣耀”,但是他颇具洞察力地指出,国际奥委会很大的一部分收入来自电视转播,所以举办国家电视转播机构的态度和实力很关键,他因此力荐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负责人马国力作为陈述人,认为这样更能有效打消委员们的疑虑,更有利于申办成功。
“我们把高殿民的建议汇报给奥申委,当时包括何振梁在内的专家都认为他的考虑是周全和有道理的”。于是,“高殿民就这样放弃了当第一陈述人的机会,甘愿当候补陈述人。他一直参加相关文件的起草,提出很多有见地的意见,还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准备候补陈述人的汇报材料”。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梦圆,天安门广场彻夜未眠。4个月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此后的七年,新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世界。
(朱权利荐自《光明日报》201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