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抖微距双雄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xu20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适马的两款新型全画幅微距镜头150 mm1∶2.8DG APO MACRO HSM和105 mm1∶2.8DG MACRO HSM正式上市了。这两款相当于中长焦距的大光圈微距镜头在减轻重量和体积的同时,应用了诸多新技术来提高成像素质,全新的数码优化镀膜设计使新的DG镜头可减少因CCD或CMOS感光元件表面的反光而产生对画质的影响,特别是镜体内置适马自行研发“OS光学防震”系统,防抖能力达到可降低4级安全快门速度的水平,手持拍摄性能大增。另外,全新精密防尘、防水滴镜体设计更能适应恶劣环境下操作。因此,很多影友都对这两只镜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详细了解它们的实用性能。
  
  专业级外观
  
  初品这两只镜头,在外观上就给人以良好的精致印象,表面一改适马前代产品的磨砂涂层方案,为黑色亚光涂层,无论从质感和手感来讲,都要比磨砂涂层的产品来得舒适,较易留下使用痕迹的问题可以肯定不会发生了,同时在经过严酷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留下水渍汗迹。两只微距镜头兄弟最显眼的相同之处就是处于镜头前端的金圈装饰环了,配合明显的EX标识,明确地告诉使用者这两只镜头属于适马专业级定位。
  在操作控制区域,聚焦范围控制、自动/手动控制和防抖控制三组按键顺序排列。两只镜头都将聚焦范围划分为全程、微距段及正常拍摄段三个分段聚焦模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就是150 mm1∶2.8DG APO MACRO HSM在微距段对焦范围是0.38-0.53m,而105 mm1∶2.8DG MACRO HSM镜头则是0.312-0.45m。再有就是150镜头比105微距镜头略长2cm左右,还多了一副脚架接环。
  
  150 mm1∶2.8DG APO MACRO HSM
  105 mm1∶2.8DG MACRO HSM实拍体验
  
  在几天的使用中,笔者分别针对镜头的微距端和正常距离拍摄进行了测试,实拍照片过程中对镜头的使用操控感觉和照片画质情况都有了直观体验。
  
  操控性能
  两只镜头聚焦速度都很快,而且因为使用了适马HSM超声波马达,不仅速度快,声音也很轻,很多情况下甚至感觉不到声音,当然在微距段拍摄时,有时受被摄物反差过低的影响,镜头聚焦也会相对变慢,甚至偶尔出现拉风箱的现象,这也是AF微距镜头难以避免的。所以厂家才把镜头拍摄焦距范围分得比较细,也是为了在微距拍摄聚焦不易合焦时,减少镜头聚焦动作范围而提高对焦效率的一个好办法。针对这个特性,两只镜头还都拥有宽大的手动对焦环,配合全时手动对焦提供了平滑有效的手动操作和确保精确合焦的操作性能。
  
  成像质量
  从成像特点上来看,在正常拍摄距离段,笔者通过实拍一些静物和人物发现,这两只镜头都有很不错的表现,只是在焦外部分会显得较生硬,其实了解微距镜头的朋友都会知道,微距镜头在标准拍摄距离段的焦外成像都会有比较硬的感觉,所以这点并不是什么问题。而实拍时真正起到非常好作用的是“浮动内对焦系统”在两只镜头上的使用,使得这两只镜头在微距拍摄特别是1∶1等比例拍摄时,都没有像很多微距镜头一样探出长长一节镜身,从而把影响被拍摄物摆放距离或者是惊动被拍摄的小动物的发生几率减低到最小。同时镜体内分别以移动两组镜组实现对焦,也起到了修正像散和球面差的作用,配合镜组中的超低色散SLD镜片修正各种色差现象,成像画质得到有效保证。这两只镜头除了焦距段上的差异,成像水平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都表现为反差明快,色彩过渡很柔顺,色彩还原准确,配合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能够比较准确地还原现场光源色彩特点。
  笔者也把适马105mm镜头跟原厂百微镜头简单地对照拍摄了一下,聚焦速度基本相当。在成像上,原厂百微略锐些,而适马成像较柔和。焦外虚化效果两者也很近似,微小的差别在看照片时几乎可以忽略。当前新镜头的普遍特点是最大光圈的成像水平大为提高,这也是为了更适应数码相机的成像特点要求,适马这两只镜头也不例外,全开光圈下中心和边缘的画质就已经很不错,与胶片时代很多镜头最大光圈几乎不可用的情况完全不同。在F5.6—F8时,两只镜头达到最佳画面素质,之后又略有下降,但直到最小光圈F22时,仍保持了很高的素质,这和现在一般镜头小光圈成像水平下降明显也不一样,看来真是“微距无弱旅”啊。
  
  防抖能力
  之所以把防抖性能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在手持拍摄时,镜头配备的光学防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且两只微距镜头都设置了两挡的防抖模式,防抖模式1适合一般手持拍摄,模式2适合追随拍摄,最大可以达到理论上降低4级安全快门速度(镜头焦距的倒数值)的防抖效果。而其中适马150 mm1∶2.8DG APO MACRO HSM的焦距更长,长焦加防抖功能在拍摄昆虫等小动物时,相比目前各品牌的同焦距段不防抖镜头很有优势,即使拍摄静物时,也可以有更大的布光空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微距拍摄也经常使用三脚架作为辅助拍摄手段,这时防抖功能最好关闭,否则反而会影响成像清晰度。
  
  通过几天的使用,笔者仔细感觉了两只新微距镜头从里到外的变化,可以说跟这两只镜头的前款相比,新镜头性能上的提升是非常明显的。笔者最看好的就是“浮动内对焦系统”的设计,不论是在拍摄微距时镜身尺寸没有变化带来的操作便捷性,还是內组镜片通过移动来修正各种像差后所表现出的成像品质的提升,都使用户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4级光学防抖性能使得微距摄影依赖三脚架的日子逐渐远去,也可以让更多的影友轻松享受微观世界成为一种时尚。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关于长期坚持、深扎拍摄的专题:摄影师李靖用20年的时间、4进墨脱,为我们串联起了墨脱公路从无到有的故事;而陈志贤则坚守着30年前为自己设定的一个拍摄任务,几十年如一日地拍摄,把这件事变成了一种习惯。  坚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辉煌背后常常是不被人知的磨礪和痛楚,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坚持,无数珍贵的历史才得以用生动的影像留存。朱宪民、解海龙、雍和……有太多的摄影师用几十年的坚持拍摄,以连点成线、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的纪念年,我们也收到了许多军旅题材的作品,其中,蒋福卿先生拍摄的这组军旅题材的作品颇见功力。作为一名军人,蒋福卿热爱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他酷爱摄影艺术。难得的是,他将镜头对准身边,记录下年轻的战士们在生活和训练中的一幅幅生动影像,艺术地展现了当代军人的士气与风貌。  01.追蹤 蒋福卿 摄/尼康D800,光圈F5.6,速度1/125秒  02.协助 蒋福卿
此时,窗外寒冬料峭,小雪粒似有似无地漫天飞舞着,一场席卷全国的“速冻”正由北向南快速地发展。暴风雪的预警既让人有些担忧,又让人莫名的期待,尤其是那些南方城市的影友们,个个摩拳擦掌,时时通报信息,山间湖色,只待银妆素裹。  而当读者拿到这期杂志时,初春的阳光应该已经开始透过早春的枝叶细细碎碎地洒落了,脱去冬装的人们如果肯放慢脚步,会不时为一株迎春或几片芽苞而欢心鼓舞。惊蛰即至,万物萌动,那种欣欣然的
辛迪·雪曼(C i n d y Sherman 1954- )是美國最著名的当代影像艺术家,她从1972年开始摄影探索,四十多年来完成了17个系列的影像艺术作品。她的作品从主题内涵到形式表达,既有独特的连贯性,又有令人惊叹的变化。1976年学生时代的《公共汽车乘客》和1977-1980年成名作《无名剧照》,小尺寸黑白照片,体现了银盐摄影时代的冷静气质;1981年《中心插页》系列、1989年的《历史
纪录类的每位参评者需要拿出50幅作品,这些作品在数量、质量上呈现出哪些特点?  我是第一次参加金像奖的评选,感觉整体水平不错。  金像奖要求一个摄影师拿出代表自己成就的50幅作品,其实这是很不容易的,这是一道坎,很多摄影师可能一辈子都很难拿出像样的50幅作品。所以,当你真的拿出这么多作品后,就需要认真地考虑如何来呈现它们。在作品编辑方面要重视每幅作品之间的关系,要有清晰的主线串联。一个专题的呈现应
许昌又称莲城,是河南省的经济强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早在夏商时期,夏都就位于今天的许昌禹州,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族群生活之根,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发源地和国都。到东汉时期,曹操迁都许昌,又留下了三国名城的美誉。今天的许昌一带拥有众多的文化古迹资源,也传承下不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许昌连续多年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因此,许昌的
花卉是摄影人常拍的题材,这组画意郁金香的作品,是作者在自己家中利用窗外自然光等便利的条件拍摄,简单而有效,我们在家中就可以效仿。当然,拍花如拍人,爱花、懂花才能拍好花。佳能EOS 5D Mark III相机;光圈F5.6;速度1/15秒  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拍摄之前,首先对花卉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整理。去掉不美观的叶材(枯叶、病叶),对花卉用清水进行喷洒、浸泡,花卉吸附了充足的水分,更加生机勃勃,还
镜头焦距:14-28mm(等效全画幅)  镜头视角:114°至75°  镜组结构:11组14片  卡口类型:M4/3卡口  特殊镜片:3片超级ED,1片ED,2片EDA(超低色散非球面)  光圈范围:F2.8-F22  光圈叶片:7片(圆形)  对焦设计:内对焦  近摄能力:0.2米,0.11倍  对焦马达:MSC马达  全时手动对焦:支持  防抖机构:无  尺寸重量:78.9×105.8mm/5
每当夜幕降临,白天喧闹的世界,被取而代之的是夜幕笼罩之下,华灯初上的神秘与宁静……无论是大街上孤寂的街灯、马路上繁忙的车流还是商铺里闪烁的霓虹灯,都为我们的拍摄带来了无尽的惊喜。  这里,我们将为大家总结了几个夜景车流拍摄小窍门,掌握好以下技巧,将让我们的拍摄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窍门提示  1 选择合适的器材  首先说说相机的选择。拍摄车流,一般的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胜任,不过因为拍摄时会需要较长
在本刊影像社区每月收到的大量照片中,有一些是使用打印工艺输出的,这些照片拿在手中,效果与激光冲印的效果明显不同,其中有不少照片的效果很好,在评选的过程中,这些照片有时候更容易被选入。如今,很多影友除了到一些输出工作坊去制作照片,也希望能够购买打印机自己在家打印照片,这样更容易从整体上控制影像。如何打印出一张好照片?我们从照片打印机的选购来开始。    『买打印机干啥用?』  既然是摄影人用,当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