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在异乡的解梦者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jie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法国人眼中,他是半个中国人。在中国人眼中,他是一个有着奇特爱好的外国老头。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但研究的却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中国知青。到农村中去,这个在六七十年代被认为是必须恪守的生命信条,当时的践行者如今大多已选择逃避,但这名外国人却一直坚持研究中国知青运动长达三十年。他就像一个身在异乡的解梦者,执着地解读那段曾经让人不堪回首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乌托邦之梦。
  许多人不解,一段连当事人都不愿正视的历史,一个局外人为何如此固执?他给出的答案发人深思:“我觉得我跟他们是一样的,都想真正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或许,他所解读的正是他心中的梦。
  这位法国人叫潘鸣啸(Michel Bonnin),是一名汉学家,在巴黎获哲学学士、中国语言与文化学硕士及历史学博士学位,目前任职于清华大学,从事中法交流。
  上世纪六十年代,潘鸣啸开始与中国结缘。当时最吸引他的是中国哲学文化和近代革命思潮。为了学习中文,他在巴黎半工半读赚了第一笔钱,买了一张最便宜的飞机票来到了香港,一呆就是六年。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不少从中国内地偷渡来港的知青。交流的过程中,潘鸣啸对他们的经历感到非常惊讶,并开始对“中国知青”这个特殊群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他和法国的记者朋友采访了多名知青,于1978年出版了《20岁在中国农村》一书。由于当时国外对中国“上山下乡”运动和知青群体知之甚少,此书一出反响极大。潘鸣啸便放弃了儒学的研究方向,把目光专注于“上山下乡运动”。
  经过30多年的研究,潘鸣啸的作品《失落的一代——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在香港出版,2010年1月该书简体版面世。书中对中国上山下乡运动的决定性动机有着颠覆以往传统理念的见解。据了解,中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减轻城镇就业压力是这场运动最主要的动机,但潘鸣啸却不这么认为。根据统计数字表明,从1968年到1977年的知青下乡浪潮中,竟有差不多同等数量的农民进城找工作。这个调查结果无疑给“缓解就业压力”一说迎头重击。因此,潘鸣啸认为,政治目的是整个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主要因素,“因为这是当时解散红卫兵的好方法。”而且,“上山下乡”运动也没有带来消除城乡差别的作用。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对于农民,他们不需要知青,并且更羡慕城市人的生活;对于知青,农民在他们心中的光荣形象从此被打破。
  或许因为旁观者清,这种前所未有的论调触动了很多人的心。看到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人们不得不对眼前这个外国人发出恍然大悟的感叹,他就像一名孜孜不倦的拾荒者,把一个早被遗忘的跟他毫不相关的时代记忆拾捡起来,无私地还给那些与他素不相识的异乡人。感叹之余,人们不禁纳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局外人如此执着,不惜把那段渴望被逝去的历史重新翻出来并研究个水落石出?
  近日,笔者专访了潘鸣啸。
  对话潘鸣啸
  “我以为全中国的人都会跑到我这里。”
  笔者:很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您对中国知青如此感兴趣?
  潘鸣啸(以下简称“潘”):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我。当我来到香港后,看到了这些偷渡到香港的知青,第一感觉就是跟他们很有缘。要知道,当时我的思想也是“左派”,1968年在法国的“五月风暴”中也闹过革命,也算得上是法国的老三届和红卫兵了,所以跟中国知青有共同语言。
  笔者:当时作为“左派”的你是如何看待这些逃到香港的人?
  潘:虽然我是“左派”,但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现象也不是全部认同。其实,在接触这些知青之前,我已经收留过一些从大陆偷渡到香港的人。1973年,当时我跟一些法国朋友很喜欢在周末去香港的离岛度假。这个岛屿离大陆只有三公里,经常有人偷渡。一天晚上,正当我们准备关门睡觉时,听到有人敲门。我们打开门一看,是一个穿着简朴的中国人,“你好,我能在你们这里住一晚吗?我是从那边游过来的。”说罢他指了指对岸的大陆。当时我们刚到香港,并不了解偷渡者的情况,而且他的衣服是干的,因此非常怀疑。
  笔者:那你们最后接待他了吗?
  潘:是的,因为当我们跟他握手后才发现,他的手非常皱,明显是在水中泡了很久。我们最终还是让他住了下来。后来他告诉我,原来他在偷渡时用塑料袋装了一套干净的衣服,上岸后就换上。那天晚上我们很兴奋,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偷渡者。当时香港人都穿喇叭裤什么的,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我们把自己的衣服都给他换上。当晚就一直跟他聊。他告诉我们,跟他一起偷渡的还有一个朋友,但他上岸后才发现同伴已经不见了。我们又立刻下去拿手电筒帮他在沙滩上找,结果还是没找着。
  当我们回到屋里后,却听到窗后一阵”救命啊,救命啊”的怪声,发现一个人已经蜷缩在屋旁。我们在想是不是他朋友来了,那人赶紧下去一看却说:“我不认识他。”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人是从粤北地区一直走过来的,白天藏起来,晚上继续走。
  当时我们就开始担心了起来,今晚会不会全中国的人都会逃到我们这里来,这样我们责任很大啊。而且多了两个人肯定会被人发现的,我们只好跑去告诉村长,希望他能网开一面。谁知道村长笑着说,“哎呀,我还纳闷今天晚上怎么没人偷渡,原来全都跑到你们那边去了。”这时我们才明白,当时的香港是不会遣返这些偷渡者的。
  “其实我跟知青很相似。”
  笔者:当时为什么要选择收留他们呢?
  潘:对于这些偷渡者,我们是很同情的。因为我知道他们也是为形势所迫才出此下策。其实当时我们已经意识到这可能是社会出现了问题。
  笔者:我可以理解当时你已经没以前那么“左”了么?
  潘:可以说我当时已经觉悟了,很多知青当时也开始觉悟了,明白我们所追求的或许并不是自己最终想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跟他们有共同语言。甚至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跟他们很像,因为我们曾经在同时代闹过革命,也一起经历过从红卫兵向理性的转变。这促使我想进一步了解他们。
  笔者:但是很多人仍然觉得你是外国人,研究这个问题总感觉有点奇怪。
  潘:外国人跟中国人有什么不同?我觉得除了制度不一样,人还是差不多的。我来了中国这么多年,中文基本没障碍,因此不感觉跟中国人有太大的差别,我还娶了一个香港妻子。我一向反对文化主义,很多人觉得文化决定一切在我看来是个大错误。我跑过很多地方,人基本上是一样的,只要懂得对方的语言就差不多了。
  中国的研究太恪守传统
  笔者:您这本书提到了一个很独特的观点,说上山下乡运动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为了解决城市就业问题。
  潘:没错,一直以来很多学者都认为解决城市就业是上山下乡的主要原因。本来我一开始也这么认为,但后来才发现当时有同样数目的农民进城找工作,而且还不是临时工而是固定工。当时中国是有办法不允许农民进城的,却没这么做。所以我认为解决就业问题并不能很好解释上山下乡这场运动,更多是政治因素在作主导。
  笔者:您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出来的?
  潘:一方面是从官方资料得来。后来我也自学了人口学、统计学等科目,通过计算得出来的。当时列了40多个图表,都是统计数据。其实,这种人口大交流的现象是很明显的,但很多人却察觉不到。我有一些朋友很疑惑:“原来70年代也有农民进城?”不少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时往往按感觉走,以为就是就业问题主导,忽视了它的政治因素。
  笔者:这也跟我们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关。
  潘:是的。我觉得中国社会科学家在研究时太坚守传统。历史学家不看人口学,人口学家不看政治学,自己埋头研究,因此没法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所以我觉得我是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研究问题。
  “让每一代人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笔者:您未来的研究方向还是知青吗?
  潘:主要是研究知青。现在我开始关注知青的下一代。上次我在北京作知青演讲,惊讶地发现台下坐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提问题的都是知青的孩子。我觉得他们心里其实很希望了解他们父母的经历。
  笔者:但父母可能会觉得没必要谈,觉得子女对他们的过去根本提不起兴趣。
  潘:父母觉得他们不感兴趣,但实际上未必如此。当然,父母会经常发牢骚,我们年轻时那么辛劳,你们现在都不能吃苦。这么说,子女不喜欢听。但如果静下心来跟他们沟通,我相信他们会感兴趣的。
  笔者:这或许牵扯到一个老生常谈的“代沟”问题了。
  潘:是的。但无论如何,知青这一代的记忆是需要传承下去的。知青本身也有责任去传达自己的历史记忆。很多人会选择办杂志、展览之类的,但是却没有“传”历史的概念。记忆传承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直面真相,让每一代人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其他文献
辛已之春,风和日丽;邀同学数人,北雁南飞,集羊城共叙,史事绸缪。同襄母校之荣光,共醉神州之盛景。千秋彪炳,屈指六十有年;万代鉴铭,时萦八载沧桑。嗟乎!昔为纨发童雏,今已鬓须老叟。东厢二载,竟为百岁启蒙。拜师一日,欣成千载鸿恩。为国赴征途,随师青纱帐下,同仇驱敌忾。与队赤染沙场。伟哉!数百英豪,二渡滃江赤水,两次停办,再投北粤红巅。潭峰古刹钟声,震敌暮云夜鼓,英东地党善举,得来柏翠松风。“家长”历苦
期刊
一个地方若能依山傍水,那必定会有怡人的风景。  龙口便是如此。地处英东五镇中心,英德、翁源交界处的龙口,因滃江和新江河在这里汇合而得名。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两岸风景如画,苍翠茂密的竹树林丛中隐约可见几幢民居。行走在岸边,河水清澈见底,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  据这里的村民介绍,龙口村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历来以水上交通运输为主,从清朝开始,这里便成了繁华的商埠,来往的商船都要在这里停靠。但是到了上
期刊
日前,东莞市常平镇女企业家协会会员走进革命老区南雄市油山镇浆田小学开展爱心捐助活动,给山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价值5万多元的3000多册书籍和4台崭新的电脑,让冬日的校园寒意全无,处处洋溢着感动和喜悦。  “东莞很多企业家都是从老区迁过去的,对老区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这次捐赠就是为了让老区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习条件,长大成才,以老区为骄傲。”驻村工作组组长谭吉羽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全省扶贫“双到”
期刊
2011年12月26日,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会上,兴宁市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殊荣,成为广东省获此殊荣的三个县(市)之一,并获得1000万元的奖励。  兴宁市获此称号,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外,更重要的是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多措并举,推进粮食生产,最终实现“积小胜为大胜”。  近年来,兴宁市各级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市委
期刊
毕业离校不到2年,月收入就达11000元。这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来自英德市桥头镇的小林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我能有今天,真应该好好感谢广州桥头联谊会。5年前,我在英德考大学的时候,因为家在农村,父母也不懂要报什么大学。是各位热心的桥头联谊会会长、副会长出谋划策,还帮我在广州找大学。”小林对《源流》记者说。除了他,还有很多桥头的老乡都是在广州桥头联谊会的帮助下,来到广州读书
期刊
位于英德市革命老区东华镇文策村的下廖村,是一个被戏称为“三尾”(路尾、水尾、电尾)的偏僻贫困村组,而如今一排排在建的新砖房正拔地而起。几个在工地上忙活的村民,披着春日暖暖的阳光,他们黝黑的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容。得到政府下拨的新农村建设补助款,加上该市文德实业公司董事长王炳文115万元的捐助,这项总造价539万元的建房工程,于去年10月底动工,共77户6160平方米,眼下已在砌体,计划于今年6月竣工
期刊
帮扶老区建设加快发展步伐,使老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早日脱贫奔小康,为建设幸福广东作出贡献,这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从各地老区的实际出发,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形成以党委政府为主导,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老区广大群众拥护支持的工作格局,搭建平台,找到载体,加大帮扶力度,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促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010年夏天,清远市老促会发挥参谋助
期刊
近年来,桥头镇坚持以“教育强镇”为发展战略目标。2011年,桥头镇抓住创建清远市教育强镇为契机,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全力以赴推进教育工作向高层次方向发展。2011年该镇投入近10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投入600多万元按市教育强镇的标准改造英东中学。  英德市英东中学创办于1942年秋,是一所“全国少有、广东仅有”的革命老区学校,英德市直属完全
期刊
2011年开展的全国革命老区大调研是一项关系老区全局和今后发展的重要工作。根据全国、省、市老促会的部署要求,韶关曲江区老促会制订了调研实施方案,调研历时一个月。通过调研,老促会进一步摸清了全区老区的基本情况,找准了当前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分析了原因,对今后如何加快老区的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  就加快老区建设,尽快解决老区贫困落后问题,我们有如下建议:  一是迅速建立强有力的老区工作专职机构。目前
期刊
近日,经惠州市文联、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推荐和省专家考察组实地考察论证,省文联、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认定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博罗县龙华镇旭日村、惠阳区良井镇霞角村、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4个古村为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至此,惠州已有7个村庄入选“广东省古村落”。 ????????(吴志毅)  “大地情-中国风光摄影百福慈善展”在东莞展出  2月18日,“大地情-中国风光摄影百福慈善展”在东莞隆重开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