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计算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即将迎来的5G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化技術正在迅猛发展。面对信息化的这一发展趋势,《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而小学计算教学是数学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为此,如何在现代多媒体教育时代,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实际水平,设计出灵活、富有生趣的计算教学,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有效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是我一直想探究的问题。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计算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计算教学课堂中,我们常见的新课导入方式是课前复习几道计算题,然后进入新课学习。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千篇一律,枯燥乏味,使小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用学生喜欢的、熟悉的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有悬念的问题情境、有趣的游戏情境等,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7的加减法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动有趣的老鼠背土豆的动画故事情境。学生观看动画后,自己叙述故事:老鼠从田野背了一袋土豆回家,由于袋子破了一个洞,走一段路,掉一个土豆出来。这样有趣的故事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老师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思考土豆数量变化过程,最后探索出7的加减法计算。以这种轻松有趣的动画形式进入课堂,学生既解决了生活中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又体会了用数学的乐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详细算理,提高学生计算效率
  是否理解整个计算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如果能知晓整个计算过程,则有利于激发求知欲,促进思维发展。所以计算教学最基本的内容就是,老师指导学生理解算理。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为此,老师应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展现计算过程,让学生共同参与计算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思想是数学常用的教学思想,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通常以点子图来展现推理过程。例如14×12,如果让学生自己在本子上画点子图,需要画168个小圆点,学生往往觉得太烦琐而不想动手,影响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转化思想。如果采用电子白板,让学生在白板上画一个然后复制粘贴变成2个,2个变成4个,4个变成8个,有种变戏法的感觉,学生兴趣自然就高了。数学课像是在变魔术,学生都会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理解整个推理过程。
  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展开计算教学,相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具或观看课件展示,更加生动,富有趣味性,也使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教学,巩固计算方法
  微课教学已被广泛应用起来了,也得到了很多一线老师的肯定。因为微课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计算教学中,老师可根据微课教学针对性强、时间短、问题聚集、主题突出的特点,制作微课教学,促使学生巩固计算方法。
  例如,《解方程(一)》这一课,课本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并且学生只是初步认识方程,对于这种抽象性的知识比较难理解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吸引学生全情参与,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理解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的计算方法。课后也可发送微课视频给家长,让学生在家做练习前再次观看微课,巩固理解计算方法,构建数学知识。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快速有效地完成相关练习。
  四、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日常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练习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必然需要,也是学生增长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如果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练习中提升,学生很容易对练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进而讨厌计算课堂。而信息化技术教学可以使计算练习更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各种有趣的练习,调动学生主动练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九九乘法表过程中,老师常常会在课前复习几道简单口算题,检查学生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以往的黑板展示题目或者出示计算题卡片让学生抢答,都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软件设计分组竞赛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在白板上操作小游戏,学生的答题积极性会非常高。在游戏中可设定时间,也可设定准确率,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这种为小组争光的意识下,学生不由自主地就激发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计算教学有机融合并发挥其强大的作用,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他文献
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捷运系统工程为依托,结合机场捷运系统的特点,对该系统轨道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案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该工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行之有效的
江苏省高邮市从高度、精度、深度三个方面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采用点、线、面三条培育路径,丰富了培训方式,拓展了培训内容,提升了培训质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机理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农业主导产业的规模能够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从批准创建及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看,每个产业园都有一个主导农业产品。
在《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和《剑桥中国文学史》中,词体与性别在两个层面上相关,一是其中的女性声音,即挖掘女性作家,解读女性创作的文本,分析文本中的女性形象,进而构建女性
基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融资工作实践,总结了政策性银行支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有效做法,归纳了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性金融融资模式,提出了今后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争取
阐述了机场捷运系统的功能定位。从服务标准、设计特点、车辆技术、运维模式4方面总结了机场捷运系统的特点及其技术创新点。与传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相比,机场捷运系统在步行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内镟轮作业时出现车轮与轨道间打火的问题,研究了车辆基地内镟轮线在总平面图中的布置方式。提出了不同组合方式下镟轮线的设置方案,主要包括八字形
结合单程运行时间、线站位条件、列车配属数和隧道断面面积,对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的车辆选型进行研究。推荐的线路等级速度为100 km/h,考虑远期线路延伸,线路等级速度
哈尼族的创世史诗《十二奴局》作为哈尼族史诗群中不可或缺的篇章,其叙事方式和技巧表现的独具匠心,口头诗人在叙事时巧妙安排的场景、英雄人物的刻画和语言的运用等都在体现
摘 要:坩堝炼铁初起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泽州县大阳镇有着丰富的煤炭矿藏资源,大阳地区的炼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因掌握了先进的冶铁抽丝技术,明嘉靖年间至清末,大阳的手工制针业兴盛了400余年。  关键词:坩埚冶铁;大阳;手工制针  被称为“九州针都”的晋城泽州县大阳镇有着丰富的煤炭矿藏资源,早在春秋时期,晋国就开始采炼,传统冶炼在这里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从战国时期的“阳阿古剑”到宋金时期的军械基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