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婴童门店的数量从10年前的5000-8000家,发展到今天15-20万家。平均不到1万自然人口就有一家婴童店。
在长沙参加澳优能力多的经销商大会,有幸认识了曾经创造传奇的前“贝贝熊”运营总监彭总和他的搭档李慧女士,听了李慧女士非常系统且务实的干货分享,十分受益。
“贝贝熊”曾是一个行业传奇,一支熟悉零售的专业运营团队,还有资本市场的助力,从湖南长沙起家,快速成长,攻城略地,但终究还是没有到百亿。
为什么?
是团队没有经验?NO!
今天听李慧女士的分享,他们来贝贝熊之前,都在各大商超做高管,拥有非常成熟的零售运营经验。
是水土不服?执行成本太高?NO!
是的,婴童零售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家500平米的店,要卖吃的(奶粉、辅食、营养品、小零食),穿的(各种服装,鞋帽等),用的(纸尿裤、奶瓶、奶嘴、洗护、餐桌等等),行的(童车、推车、安全座椅等等),睡的(婴儿床、被子等)。除了宝宝用的,还要兼顾妈妈。至少要2000个单品才能开一家几百平米的小店。因此,照搬大型商场的管理方式,肯定行不通。
但是,彭先生带领的团队,悟性非常高,自主开发了一套零售运营管理系统,把执行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1天,效率提高30倍!
为什么,如此专业专注的团队,没能把贝贝熊做到百亿?
为什么,几乎所有MBA及EMBA都学过的ZARA案例,没有在婴童行业成功复制?
我们都知道,婴童市场已经超过2万亿,甚至达到5万亿。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过百亿的零售企业?
这是几乎是所有投资人看到的机会,也几乎是所有已经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机构的困惑。更是很多婴童零售企业的梦想及目标。
为什么?
行业初开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婴童行业的缘起。
17年前,没有婴童行業,只有一些散落在各个城市的个体小店。一天,一个做文化出版的人,因为想把自己办的育儿杂志放到这些小店去卖,就参照一本日本教授零售的书籍,开发了一门课程——《如何开家赚钱的店》。
于是,那位悟性极高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人,开始给免费小店老板们授课。店老板们恍然大悟,开始按课堂所讲的内容,逐步改造自己的小店,生意果然起色不少。但课程信息量实在太多,老板们听一次只能领悟到其中一点,希望文化人多讲几次。
虽然课程都是免费的,但老师的差旅费用、上课的场地费用,总是会产生的。大家都在创业期,谁来承担这个费用呢?
做传媒的文化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上游品牌企业。但他没想到的是,课程赞助信息一发出去,就有几个企业立马报名。这些参与赞助的企业,均在课堂外面放置了一个展台,听完课的老板们,通常都会订一些货回去。
上课的老板和参与赞助的企业,都感受到课程的直接的效果。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想听课的老板越来越多,参与赞助的品牌商也越来越多。
文化人不得不租下更大的场地,开始尝试办展会。
于是,上海的婴童展诞生了。这个行业也诞生了。
老板们的生意越做越好,展会也越办越大,参展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到了06-07年,我国新生人口增加,资本开始关注这个新生的行业。于是,在听课的老板中,上海的爱婴室,广东的爱婴岛,北京的丽家宝贝和乐友,都获得资本青睐。同时,几个在投行工作的爸爸创办了《红孩子》,将美国成熟的目录销售方式引入中国。更多资本进入婴童行业。
与资本无关
然而,让投行们困惑的事情发生了。婴童零售业还没有像家电零售、药品零售等其他零售行业那样产生垄断性裂变,就已经面临巨无霸型的电商平台的各种冲击。
与此同时,由于08年奶粉质量门事件后,由于消费者对奶粉品质的敏感已经远远超过价格,奶粉零售价格越来越高,品牌越来越多。门店货架上的奶粉种类越来越丰富,前台毛利越来越好。开店的人也越来越多,婴童店从一、二级城市,向三、四级城市延伸,一直到乡镇。婴童门店的数量从10年前的5000-8000家,发展到今天15-20万家。平均不到1万自然人口就有一家婴童店。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一面是,受到资本青睐的婴童零售企业备受煎熬,以各种方式努力成长壮大,结果都很勉强。另一面是,散落在三四级市场的婴童门店发展迅速,各路英豪纷纷加入,太原的谷子孕婴, 西安的小飞象,唐山的王子羊,海南的健瑞儿……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同时,几乎每个县级市场,都出现了1个拥有10-20家连锁的区域之王。
这是一个以中小型私企为主导的行业,它的诞生与上游资源无关;它的成长与壮大,似乎也与资本无关。
未来会怎样?
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电商的进一步渗透,新零售的出现,奶粉新政的实施等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这种现状还会维持?单个零售企业体量是变得更大,还是只能达到一个平衡值?大家都不知道。
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晰的,当你选择在一个地方开一间婴童零售店,又或许当你开始为0-3岁的宝宝创造一种他们吃的或用的产品时,你就选择了一份责任。它关乎无数宝宝的健康成长,承载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个行业是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摇篮。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指标进入这个行业,无论资本还是个人,都不会走得太远。
因为,婴童零售行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体,更是一个承载责任,传递“爱”的窗口。
越是客情好的客户,新品销量越差
在长沙参加澳优能力多的经销商大会,有幸认识了曾经创造传奇的前“贝贝熊”运营总监彭总和他的搭档李慧女士,听了李慧女士非常系统且务实的干货分享,十分受益。
“贝贝熊”曾是一个行业传奇,一支熟悉零售的专业运营团队,还有资本市场的助力,从湖南长沙起家,快速成长,攻城略地,但终究还是没有到百亿。
为什么?
是团队没有经验?NO!
今天听李慧女士的分享,他们来贝贝熊之前,都在各大商超做高管,拥有非常成熟的零售运营经验。
是水土不服?执行成本太高?NO!
是的,婴童零售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家500平米的店,要卖吃的(奶粉、辅食、营养品、小零食),穿的(各种服装,鞋帽等),用的(纸尿裤、奶瓶、奶嘴、洗护、餐桌等等),行的(童车、推车、安全座椅等等),睡的(婴儿床、被子等)。除了宝宝用的,还要兼顾妈妈。至少要2000个单品才能开一家几百平米的小店。因此,照搬大型商场的管理方式,肯定行不通。
但是,彭先生带领的团队,悟性非常高,自主开发了一套零售运营管理系统,把执行周期从一个月缩短到1天,效率提高30倍!
为什么,如此专业专注的团队,没能把贝贝熊做到百亿?
为什么,几乎所有MBA及EMBA都学过的ZARA案例,没有在婴童行业成功复制?
我们都知道,婴童市场已经超过2万亿,甚至达到5万亿。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过百亿的零售企业?
这是几乎是所有投资人看到的机会,也几乎是所有已经进入这个行业的投资机构的困惑。更是很多婴童零售企业的梦想及目标。
为什么?
行业初开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婴童行业的缘起。
17年前,没有婴童行業,只有一些散落在各个城市的个体小店。一天,一个做文化出版的人,因为想把自己办的育儿杂志放到这些小店去卖,就参照一本日本教授零售的书籍,开发了一门课程——《如何开家赚钱的店》。
于是,那位悟性极高且具有国际视野的文化人,开始给免费小店老板们授课。店老板们恍然大悟,开始按课堂所讲的内容,逐步改造自己的小店,生意果然起色不少。但课程信息量实在太多,老板们听一次只能领悟到其中一点,希望文化人多讲几次。
虽然课程都是免费的,但老师的差旅费用、上课的场地费用,总是会产生的。大家都在创业期,谁来承担这个费用呢?
做传媒的文化人,自然而然的想到了上游品牌企业。但他没想到的是,课程赞助信息一发出去,就有几个企业立马报名。这些参与赞助的企业,均在课堂外面放置了一个展台,听完课的老板们,通常都会订一些货回去。
上课的老板和参与赞助的企业,都感受到课程的直接的效果。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想听课的老板越来越多,参与赞助的品牌商也越来越多。
文化人不得不租下更大的场地,开始尝试办展会。
于是,上海的婴童展诞生了。这个行业也诞生了。
老板们的生意越做越好,展会也越办越大,参展的企业也越来越多。
到了06-07年,我国新生人口增加,资本开始关注这个新生的行业。于是,在听课的老板中,上海的爱婴室,广东的爱婴岛,北京的丽家宝贝和乐友,都获得资本青睐。同时,几个在投行工作的爸爸创办了《红孩子》,将美国成熟的目录销售方式引入中国。更多资本进入婴童行业。
与资本无关
然而,让投行们困惑的事情发生了。婴童零售业还没有像家电零售、药品零售等其他零售行业那样产生垄断性裂变,就已经面临巨无霸型的电商平台的各种冲击。
与此同时,由于08年奶粉质量门事件后,由于消费者对奶粉品质的敏感已经远远超过价格,奶粉零售价格越来越高,品牌越来越多。门店货架上的奶粉种类越来越丰富,前台毛利越来越好。开店的人也越来越多,婴童店从一、二级城市,向三、四级城市延伸,一直到乡镇。婴童门店的数量从10年前的5000-8000家,发展到今天15-20万家。平均不到1万自然人口就有一家婴童店。
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一面是,受到资本青睐的婴童零售企业备受煎熬,以各种方式努力成长壮大,结果都很勉强。另一面是,散落在三四级市场的婴童门店发展迅速,各路英豪纷纷加入,太原的谷子孕婴, 西安的小飞象,唐山的王子羊,海南的健瑞儿……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同时,几乎每个县级市场,都出现了1个拥有10-20家连锁的区域之王。
这是一个以中小型私企为主导的行业,它的诞生与上游资源无关;它的成长与壮大,似乎也与资本无关。
未来会怎样?
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电商的进一步渗透,新零售的出现,奶粉新政的实施等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这种现状还会维持?单个零售企业体量是变得更大,还是只能达到一个平衡值?大家都不知道。
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晰的,当你选择在一个地方开一间婴童零售店,又或许当你开始为0-3岁的宝宝创造一种他们吃的或用的产品时,你就选择了一份责任。它关乎无数宝宝的健康成长,承载着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可以不夸张的说,这个行业是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摇篮。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指标进入这个行业,无论资本还是个人,都不会走得太远。
因为,婴童零售行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体,更是一个承载责任,传递“爱”的窗口。
越是客情好的客户,新品销量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