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十八年,三月,树木葳蕤,草长莺飞。
山路弯弯,不见尽头。一路上,杂草丛生,悬崖峭壁,云雾缭绕,飞瀑似练,磐石如船,古树参天,遮天蔽日。远处,峰峦起伏,青山如黛,空中有飞鸟盘旋。
宋运新和侄子贵武,及一名挑夫,行走在道路崎岖的山岭上。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运新吟毕,贵武笑了:“四叔,此乃贵州蛮荒之地,山高路远,人烟稀少,瘴气弥漫,如民谚云:‘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民无三两银’,非江南繁华之处也。”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宋运新淡然一笑,健步如飞。
似应景般,果见不远处山崖下有一樵夫,贵武跑过去问路。樵夫告诉他,过了此山,再翻过两道山梁,即锦屏地界了。
眼看已日过中天,他们遂加快脚步。
黄昏时,他们到了锦屏地界,遥看来处,山回路转,峡谷幽深,峰峦如聚,一轮红日似磨盘般慢悠悠地沉下去了。据樵夫所言,他們应快到锦屏城了。
山里的天黑得快,不一会儿,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了,夜幕降临,他们的脚步慢了下来。
一边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一边是崇山峻岭,高耸的大树直插苍穹,大风过处,松涛阵阵。天黑之后,密林里,草丛中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鸟鸣兽吼声。
没办法,唯有点起火把继续前进。
此起彼伏的鸟兽声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怵人。
有时,仿佛就在身后。
翻过山坳,到了一处荒野,四周黑如墨斗,再往前直走,不久可到锦屏城了。
“慢!”宋运新突然停了脚步,“你们听听,什么声音?”
“没有啊。”
“好像有婴儿哭声。”宋运新说。
“快走吧,四叔,这黑黝黝的夜,我怕……”黑夜像鬼魅般张牙舞爪,贵武越来越怕,汗毛都竖起来了。
宋运新蹲下,敛声屏气,仔细听。
果然,有婴儿啼哭声,虽若隐若现,断断续续,可越来越清晰了。
在这荒郊野岭,渺无人烟,怎么可能有婴儿的哭声呢?一股冷飕飕的寒气当即从贵武脚底直窜头顶,他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宋运新却镇定自若,举着火把,循着哭声,仔细寻找婴儿。
“你们快来!”在一棵松树下,有一个女婴,破布包裹,闭着眼,在啼哭。
宋运新迟疑一下,抱起她来。
他们继续赶路,半夜时,终于到了锦屏县衙。
听说新上任的知县大人在半路上捡到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县丞和众衙役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他们在县衙外大街不远的地方,找了一户有哺乳妇人的人家,暂时照应女婴。
宋运新到任后,每日忙忙碌碌,处理公务,不厌其烦,不觉间,已是一月有余。
一日,春光旖旎,惠风和畅,宋运新微服出访,独自一人离开县衙,出了城,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到了一处荒郊野外。山脚下,茅屋农田,竹林篱笆,稀稀疏疏的有十几户人家。
忽见那儿一阵忙乱,有一个女人跳进河中,一个男人手忙脚乱地救起她。宋运新走下山去。
那女人披头散发,哭哭啼啼。男人说,自从上个月开始,就这样了,神情恍惚,胡言乱语,不是上吊,就是跳河。
“为何?”宋运新问。
“唉……”男人欲言又止。
再三追问,巧得很,他们竟然就是宋运新在路上捡到的女婴的亲生爹妈!女婴出生后,被弃之野外,女人思女成疾,落下了精神病。
原来,此地民生困苦,环境恶劣,思想愚昧,重男轻女,长期以来有溺沉女婴的陋俗。那晚,男人抱着刚出生的女儿,不忍溺死,弃之野外,恰好被赴任途中的宋运新所救……
不日,县衙贴出公告,严令禁止溺婴,违者重罚。此令一出,妇孺感激涕零,风气为之一新,锦屏百姓亲切地称宋运新为“外公县令”。
宋运新任内,清正廉明,兢兢业业,修水利,开荒地,兴教育,课农桑,养民力,锦屏县百姓安居乐业,百业俱兴。六年后,宋运新离任,归故里。
走的那天,凌晨,宋运新和侄儿贵武,悄悄离开了县衙。
转过山坳,就是来时之路,山色空濛,草木依旧,转眼已是六年,恍惚间,仿佛时光交错。六年前,他来了,六年后,他走了。他似轻拂的山风,静静地来,悄悄地走。
天亮时,上到山坳,宋运新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嘈杂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大。
“四叔,你看——”
宋运新回头,不知何时,山那边聚集了黑压压的百姓,隔着山谷,齐声大喊:“宋大人,等等我们——”肩挑背负的是鸡鸭腊肉、果品茶叶等东西。
人群中,一个六岁的女孩大声哭喊:“爷爷,我的宋爷爷……”正是六年前在荒山野岭中命悬一线,被宋运新所救的女孩。
宋运新百感交集,向山那边送行的百姓深鞠一躬,一步三回头地走下山坳。
山路弯弯,不见尽头。一路上,杂草丛生,悬崖峭壁,云雾缭绕,飞瀑似练,磐石如船,古树参天,遮天蔽日。远处,峰峦起伏,青山如黛,空中有飞鸟盘旋。
宋运新和侄子贵武,及一名挑夫,行走在道路崎岖的山岭上。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宋运新吟毕,贵武笑了:“四叔,此乃贵州蛮荒之地,山高路远,人烟稀少,瘴气弥漫,如民谚云:‘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民无三两银’,非江南繁华之处也。”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宋运新淡然一笑,健步如飞。
似应景般,果见不远处山崖下有一樵夫,贵武跑过去问路。樵夫告诉他,过了此山,再翻过两道山梁,即锦屏地界了。
眼看已日过中天,他们遂加快脚步。
黄昏时,他们到了锦屏地界,遥看来处,山回路转,峡谷幽深,峰峦如聚,一轮红日似磨盘般慢悠悠地沉下去了。据樵夫所言,他們应快到锦屏城了。
山里的天黑得快,不一会儿,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了,夜幕降临,他们的脚步慢了下来。
一边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一边是崇山峻岭,高耸的大树直插苍穹,大风过处,松涛阵阵。天黑之后,密林里,草丛中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鸟鸣兽吼声。
没办法,唯有点起火把继续前进。
此起彼伏的鸟兽声越来越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怵人。
有时,仿佛就在身后。
翻过山坳,到了一处荒野,四周黑如墨斗,再往前直走,不久可到锦屏城了。
“慢!”宋运新突然停了脚步,“你们听听,什么声音?”
“没有啊。”
“好像有婴儿哭声。”宋运新说。
“快走吧,四叔,这黑黝黝的夜,我怕……”黑夜像鬼魅般张牙舞爪,贵武越来越怕,汗毛都竖起来了。
宋运新蹲下,敛声屏气,仔细听。
果然,有婴儿啼哭声,虽若隐若现,断断续续,可越来越清晰了。
在这荒郊野岭,渺无人烟,怎么可能有婴儿的哭声呢?一股冷飕飕的寒气当即从贵武脚底直窜头顶,他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宋运新却镇定自若,举着火把,循着哭声,仔细寻找婴儿。
“你们快来!”在一棵松树下,有一个女婴,破布包裹,闭着眼,在啼哭。
宋运新迟疑一下,抱起她来。
他们继续赶路,半夜时,终于到了锦屏县衙。
听说新上任的知县大人在半路上捡到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县丞和众衙役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他们在县衙外大街不远的地方,找了一户有哺乳妇人的人家,暂时照应女婴。
宋运新到任后,每日忙忙碌碌,处理公务,不厌其烦,不觉间,已是一月有余。
一日,春光旖旎,惠风和畅,宋运新微服出访,独自一人离开县衙,出了城,一路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到了一处荒郊野外。山脚下,茅屋农田,竹林篱笆,稀稀疏疏的有十几户人家。
忽见那儿一阵忙乱,有一个女人跳进河中,一个男人手忙脚乱地救起她。宋运新走下山去。
那女人披头散发,哭哭啼啼。男人说,自从上个月开始,就这样了,神情恍惚,胡言乱语,不是上吊,就是跳河。
“为何?”宋运新问。
“唉……”男人欲言又止。
再三追问,巧得很,他们竟然就是宋运新在路上捡到的女婴的亲生爹妈!女婴出生后,被弃之野外,女人思女成疾,落下了精神病。
原来,此地民生困苦,环境恶劣,思想愚昧,重男轻女,长期以来有溺沉女婴的陋俗。那晚,男人抱着刚出生的女儿,不忍溺死,弃之野外,恰好被赴任途中的宋运新所救……
不日,县衙贴出公告,严令禁止溺婴,违者重罚。此令一出,妇孺感激涕零,风气为之一新,锦屏百姓亲切地称宋运新为“外公县令”。
宋运新任内,清正廉明,兢兢业业,修水利,开荒地,兴教育,课农桑,养民力,锦屏县百姓安居乐业,百业俱兴。六年后,宋运新离任,归故里。
走的那天,凌晨,宋运新和侄儿贵武,悄悄离开了县衙。
转过山坳,就是来时之路,山色空濛,草木依旧,转眼已是六年,恍惚间,仿佛时光交错。六年前,他来了,六年后,他走了。他似轻拂的山风,静静地来,悄悄地走。
天亮时,上到山坳,宋运新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嘈杂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大。
“四叔,你看——”
宋运新回头,不知何时,山那边聚集了黑压压的百姓,隔着山谷,齐声大喊:“宋大人,等等我们——”肩挑背负的是鸡鸭腊肉、果品茶叶等东西。
人群中,一个六岁的女孩大声哭喊:“爷爷,我的宋爷爷……”正是六年前在荒山野岭中命悬一线,被宋运新所救的女孩。
宋运新百感交集,向山那边送行的百姓深鞠一躬,一步三回头地走下山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