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迷惘与困惑。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创新教学所要求的能力,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而且是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教师只有通过努力地研究和探讨、找到合适的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有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新课程 生活实例 化学实验 激发兴趣 教学艺术 教学策略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迷惘与困惑。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创新教学所要求的能力,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而且是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也决不仅是对科学方法观摩或模仿、更是对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教师只有通过努力地研究和探讨、找到合适的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有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
我们要明白,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稳定的兴趣要经历四个特征阶段: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原因→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依据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的特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做的的:
1.充分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所以我们一定要上好第一节课,我的第一节课是这么上的:
首先,我利用四个小实验导入新课,立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取一支试管加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剂,当学生看到红色液体时候,我再向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试管中的液体又变回原来的无色;
(2)取一支试管加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有蓝色的胶状物质出现;
(3)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大量白烟;
(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课前准备好的氧气纯度很高的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能够重新燃烧。
当学生还沉浸在惊奇声中我趁机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如:
(1)你家煮鸡肉或者狗肉的时候,别人即使没有进你家但都能闻到那种香味,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为什么除草剂只除草而不把禾苗一起除掉呢?
(3)“水变汽油”的神话能实现吗?
(4)为什么汽水、啤酒很多了会打嗝?
(5)吸烟对身体有害,是什么物质在毒害身体?
(6)在建筑房子的时候,砌泥刚开始还比较软,一段时间之后会变得如此坚固呢?
通过对以上的实验操作和6个问题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对他们展示了化学的博大精深,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会加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那么,他们学习化学的动力就永远存在。
2.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用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的序言中亦明确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实验特别喜欢,实验特有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利用实验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验能满足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原因”这三个阶段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地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2.1 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成功与否会影响学生的兴趣,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成功的演示实验,课前首先要做好精心准备(包括药品的准备和操作的准备),保证上课时实验能成功;其次,在做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注意什么,能避免教师在做实验,学生在“看热闹”;第三,在做实验时,尽可能地请学生“帮忙”,学生参与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兴趣自然就来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
2.2 增加学生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操作兴趣。
比起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对实验的体验不只是停留在观察的层面,学生的兴趣亦会进一步迈进。因此,要努力创造条件,多提供操作机会给学生。例如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兴趣、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实验、多做趣味实验。通过做这些趣味实验,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化学原理,让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从“习题的讲解”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深,或因“想不到、想错了”,或因思维习惯不好,而遇到挫折,在遇到挫折而得不到解决时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的讲解尤为重要,本人在讲解习题时是这样操作:
(1)思维点拨。如:“写出Br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少学生因不得要领而答错或不会答。教师及时点拨: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类似的性质,溴与氯同主族。学生马上把知识迁移到Cl2与H2O反应的产物,很快得出了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及时巩固:写出CI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的思维点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演示。对于一些习题,讲解时用语言来叙述可能会比较枯燥,难理解,不好记忆,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操作来讲解习题,能直观、直接地解出答案,降低解题的难道,并使学生对该知识印象深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4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很多重要的化学原理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了硝酸的性质,可利用硝酸的性质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学习了活性炭,可用活性炭去除冰箱的异味;学习了纯碱后,可用纯碱来去除油污。来自于生活、生产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教师在相关的化学教学内容中介绍化学知识在生产实践、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例如:防火衣、宇航服、宇宙飞船的制造材料是玻璃纤维等等。介绍我国化学家在化学方面的科技成果,例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国家等等。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科学、学科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好化学的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培养最佳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生活实例 化学实验 激发兴趣 教学艺术 教学策略
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享受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然而在新课程教学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感到迷惘与困惑。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创新教学所要求的能力,不再仅仅是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而且是对已有知识的整理和改组能力,对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发现能力。新课程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也决不仅是对科学方法观摩或模仿、更是对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教师只有通过努力地研究和探讨、找到合适的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有惊人的勤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
我们要明白,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稳定的兴趣要经历四个特征阶段: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原因→理论学习,实践应用。依据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的特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做的的:
1.充分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所以我们一定要上好第一节课,我的第一节课是这么上的:
首先,我利用四个小实验导入新课,立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取一支试管加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入几滴无色的酚酞试剂,当学生看到红色液体时候,我再向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试管中的液体又变回原来的无色;
(2)取一支试管加入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加入几滴硫酸铜溶液,有蓝色的胶状物质出现;
(3)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大量白烟;
(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课前准备好的氧气纯度很高的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能够重新燃烧。
当学生还沉浸在惊奇声中我趁机提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如:
(1)你家煮鸡肉或者狗肉的时候,别人即使没有进你家但都能闻到那种香味,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为什么除草剂只除草而不把禾苗一起除掉呢?
(3)“水变汽油”的神话能实现吗?
(4)为什么汽水、啤酒很多了会打嗝?
(5)吸烟对身体有害,是什么物质在毒害身体?
(6)在建筑房子的时候,砌泥刚开始还比较软,一段时间之后会变得如此坚固呢?
通过对以上的实验操作和6个问题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对他们展示了化学的博大精深,化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进而会加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那么,他们学习化学的动力就永远存在。
2.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用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新教材的序言中亦明确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学生对实验特别喜欢,实验特有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利用实验把一些抽象复杂的化学概念、原理、规律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验能满足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探究原因”这三个阶段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地利用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2.1 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成功与否会影响学生的兴趣,进而影响教学的效果。成功的演示实验,课前首先要做好精心准备(包括药品的准备和操作的准备),保证上课时实验能成功;其次,在做实验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注意什么,能避免教师在做实验,学生在“看热闹”;第三,在做实验时,尽可能地请学生“帮忙”,学生参与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兴趣自然就来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
2.2 增加学生的探究实验,提高学生操作兴趣。
比起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给学生提供了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对实验的体验不只是停留在观察的层面,学生的兴趣亦会进一步迈进。因此,要努力创造条件,多提供操作机会给学生。例如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兴趣、设计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实验、多做趣味实验。通过做这些趣味实验,引导学生探讨其中的化学原理,让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从“习题的讲解”方面去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深,或因“想不到、想错了”,或因思维习惯不好,而遇到挫折,在遇到挫折而得不到解决时会降低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的讲解尤为重要,本人在讲解习题时是这样操作:
(1)思维点拨。如:“写出Br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少学生因不得要领而答错或不会答。教师及时点拨: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类似的性质,溴与氯同主族。学生马上把知识迁移到Cl2与H2O反应的产物,很快得出了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及时巩固:写出CI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的思维点拨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演示。对于一些习题,讲解时用语言来叙述可能会比较枯燥,难理解,不好记忆,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实验操作来讲解习题,能直观、直接地解出答案,降低解题的难道,并使学生对该知识印象深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4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很多重要的化学原理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用结合,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从而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了硝酸的性质,可利用硝酸的性质来鉴别金戒指的真伪;学习了活性炭,可用活性炭去除冰箱的异味;学习了纯碱后,可用纯碱来去除油污。来自于生活、生产的知识最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教师在相关的化学教学内容中介绍化学知识在生产实践、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例如:防火衣、宇航服、宇宙飞船的制造材料是玻璃纤维等等。介绍我国化学家在化学方面的科技成果,例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核糖核酸的国家等等。这样,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科学、学科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学好化学的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自己的特色和学校学生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培养最佳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