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我是来自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朱巧洪。
东阳光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行政、研发、销售及财务管理中心位于广东东莞,现有员工15000余人;拥有三大业务板块:己上市公司“东阳光科”、“东阳光药”和正在筹建上市中的“南岭养生”;国内己建成五个生产/研发基地:广东东莞(长安)、广东乳源、湖北宜昌(宜都)、贵州/重庆、西藏林芝。
宜都基地是成立于2001年,现有员工5000余人,大学以上学历1200余人,累计在宜投资及年产值均已过百亿元。
宜部基地生物医药板块总共有四大板块:
(1)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一主要产品为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005年起分五期建成了6000吨的总产能,约占全球市场的65%,是国内极少数通过中国、欧盟EDQM、美国FDA、世卫组织WHO四重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之一。2015年销售收入51.48亿元,利税总额4.55亿元,增长幅度9.9%。
(2)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一东阳光药旗下主要的制剂工厂,己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45个,其中9个品种拥有国家新药证书,11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作为世卫组织WHO推荐防治流感用药磷酸奥司他韦(商品名可威)国家战略储备及军需特供药品生产基地,2009年为国家防控流感疫情(如H1N1、H7N9等)提供了2600万人份储备用药,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通报表彰,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抗甲型H1N1流感药品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销售收入19.87亿元,利税总额4.95亿元,增长幅度15.2%。
(3)胰岛素项目一一2008年立项研发,总规划产能为年产原料药3000kg和制剂2亿支,短、中、长期产品线分布均匀,作用机制齐全,涵盖重组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多种生物医药原料药及制剂,采用最佳的基因表达系统,主要质量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4年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并己启动欧洲和美国的注册工作,预计在未来3-5年内正式进入市场,到2020年可形成约10亿元销售。
(4)仿生态培植冬虫夏草项目一一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2008年在实验室培植出1根冬虫夏草,2015年成功产业化5吨。中国科学院魏江春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先后亲自到访考察,对项目的成功产业化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许,该项目为濒危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原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宜昌东阳光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规划主要是在宣都这一块,主要分为两个驱动。
1.驱动一——是以研发为先导。培育创新能力。
公司以研发和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东阳光药研究院为主,子公司技术中心为辅的研发体系。
东阳光药研究院。下设新药所、仿制药所、生物药所,经过10年建设,现己建立了符合美国FDA和欧盟新药标准的研发体系,形成了“海内外专家指导+海归博士领军+国内人才主导”的人才体系,拥有1600多研发人员的药物,其中博、硕士占60%以上,国外专家有16人,海归博士有22人,可以全程独立地进行专利新药、生物药和仿制药的研发。
目前主要研究心血管类、抗感染类、免疫炎症、代谢疾病、抗肿瘤类、神经系统类六大领域,在研项目共计150多个,国家1.1类新药项目46个。其中拥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乙肝新药莫非赛定,经乙肝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刊登在《自然》杂志上)证实有可能彻底根治乙肝,己通过I期临床试验,并成功获得II、III期临床试验批件,预计2018年中国上市;抗丙肝新药依米他韦,己完成I期临床试验;抗肿瘤新药莱洛替尼同时获得I、II、III期临床试验批件,对胰腺癌和头颈癌有良好的效果;以后每年将有3-5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药项目都将在宜都生根发芽。
基地技术中心。建立了生产基地技术中心,对在产品种进行二次技术开发,提质增效。公司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一一大宗发酵产品的先进发酵工艺技术红霉素专项的牵头单位及“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牵头单位,于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历年来,公司共承担国家级研发项目5个。打造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质最优、品种最全的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2.驱动--——秉持环保源于设计理念,应用最先进环保技术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治理设施,以环保源于设计的理念,从研发阶段开始同步研究污染治理。截至2015年,东阳光在鄂生物医药项目环保累计投资逾6亿元,占总投资的近18%,通过加大投入改造工艺,改进环保治理技术,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并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2006年集先进生产技术的红霉素生产新工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创以组合膜应用于红霉素提取,形成绿色生产新工艺,削减化学品消耗约85%,经持续改进化学品消耗再降60%,并回收工艺用水和原料。改进菌渣和高浓度难处理废水的处理工艺,回收“三废”热能产生蒸汽用于生产,减少燃煤消耗。
近年来共投入约3.5亿元进行了10余项节能环保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年节约标煤约5万余吨,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实施减排,逐步形成环保竞争优势。
东阳光生物医药产业规划,主要是宜都基地的6个方面。
以创新思想为指导,做大做强东阳光医药产业,具体如下:
(1)“东阳光药”香港上市
全力推进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工作,并己于2015年12月29日完成上市。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约5亿元,于2018年前新建新版GMP要求药物产业化及大品种制剂项目,达到年生产口服固体制剂10亿片、胶囊剂5亿袋、颗粒剂2亿袋的生产规模。
(2)拟投资2.5亿元,对位于宜都市郊的红霉素一、二期项目实施整体搬迁至三号地工业园区内,解决原有生产线能耗高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新建林可霉素兽药原料及纤维素酶等项目,2017年形成产能后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约5亿元。
(3)拟投资5000万元扩建企业技术中心,提高生物发酵的实验能力,进一步丰富生物发酵品种,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水平。
(4)拟投资3500万元扩建替米沙坦原料药生产线,实施GMP技术改造,使其符合欧美发达国家GMP要求。
以上项目均己进入前期的设计、立项审查过程。
(5)新建冬虫夏草二期工程10万平米厂房现己竣工,部分设施设备和厂房己投入生产运行,并持续加大冬虫夏草的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适时再新增10吨产能生产线,并延伸到冬虫夏草单方和复方制剂。
(6)全力推进重组人胰岛素及类似物的临床试验进度,加大胰岛素注射器械研制,力争3-5年内逐步上市。
公司规划到2020年,新增生物医药类投资药2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约15亿元,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东阳光生物医药培育为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大型产业。
东阳光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怀。东阳光将继续践行“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企业文化,将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为湖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我是来自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朱巧洪。
东阳光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股份制企业,行政、研发、销售及财务管理中心位于广东东莞,现有员工15000余人;拥有三大业务板块:己上市公司“东阳光科”、“东阳光药”和正在筹建上市中的“南岭养生”;国内己建成五个生产/研发基地:广东东莞(长安)、广东乳源、湖北宜昌(宜都)、贵州/重庆、西藏林芝。
宜都基地是成立于2001年,现有员工5000余人,大学以上学历1200余人,累计在宜投资及年产值均已过百亿元。
宜部基地生物医药板块总共有四大板块:
(1)宜昌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一主要产品为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005年起分五期建成了6000吨的总产能,约占全球市场的65%,是国内极少数通过中国、欧盟EDQM、美国FDA、世卫组织WHO四重GMP认证的制药企业之一。2015年销售收入51.48亿元,利税总额4.55亿元,增长幅度9.9%。
(2)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一东阳光药旗下主要的制剂工厂,己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45个,其中9个品种拥有国家新药证书,11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作为世卫组织WHO推荐防治流感用药磷酸奥司他韦(商品名可威)国家战略储备及军需特供药品生产基地,2009年为国家防控流感疫情(如H1N1、H7N9等)提供了2600万人份储备用药,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通报表彰,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抗甲型H1N1流感药品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5年销售收入19.87亿元,利税总额4.95亿元,增长幅度15.2%。
(3)胰岛素项目一一2008年立项研发,总规划产能为年产原料药3000kg和制剂2亿支,短、中、长期产品线分布均匀,作用机制齐全,涵盖重组人胰岛素、甘精胰岛素、门冬胰岛素等多种生物医药原料药及制剂,采用最佳的基因表达系统,主要质量指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4年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并己启动欧洲和美国的注册工作,预计在未来3-5年内正式进入市场,到2020年可形成约10亿元销售。
(4)仿生态培植冬虫夏草项目一一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通过了湖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2008年在实验室培植出1根冬虫夏草,2015年成功产业化5吨。中国科学院魏江春院士及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先后亲自到访考察,对项目的成功产业化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许,该项目为濒危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原产地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宜昌东阳光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与规划主要是在宣都这一块,主要分为两个驱动。
1.驱动一——是以研发为先导。培育创新能力。
公司以研发和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东阳光药研究院为主,子公司技术中心为辅的研发体系。
东阳光药研究院。下设新药所、仿制药所、生物药所,经过10年建设,现己建立了符合美国FDA和欧盟新药标准的研发体系,形成了“海内外专家指导+海归博士领军+国内人才主导”的人才体系,拥有1600多研发人员的药物,其中博、硕士占60%以上,国外专家有16人,海归博士有22人,可以全程独立地进行专利新药、生物药和仿制药的研发。
目前主要研究心血管类、抗感染类、免疫炎症、代谢疾病、抗肿瘤类、神经系统类六大领域,在研项目共计150多个,国家1.1类新药项目46个。其中拥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乙肝新药莫非赛定,经乙肝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刊登在《自然》杂志上)证实有可能彻底根治乙肝,己通过I期临床试验,并成功获得II、III期临床试验批件,预计2018年中国上市;抗丙肝新药依米他韦,己完成I期临床试验;抗肿瘤新药莱洛替尼同时获得I、II、III期临床试验批件,对胰腺癌和头颈癌有良好的效果;以后每年将有3-5个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药项目都将在宜都生根发芽。
基地技术中心。建立了生产基地技术中心,对在产品种进行二次技术开发,提质增效。公司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一一大宗发酵产品的先进发酵工艺技术红霉素专项的牵头单位及“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牵头单位,于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历年来,公司共承担国家级研发项目5个。打造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质最优、品种最全的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
2.驱动--——秉持环保源于设计理念,应用最先进环保技术
公司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制度和治理设施,以环保源于设计的理念,从研发阶段开始同步研究污染治理。截至2015年,东阳光在鄂生物医药项目环保累计投资逾6亿元,占总投资的近18%,通过加大投入改造工艺,改进环保治理技术,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并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2006年集先进生产技术的红霉素生产新工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首创以组合膜应用于红霉素提取,形成绿色生产新工艺,削减化学品消耗约85%,经持续改进化学品消耗再降60%,并回收工艺用水和原料。改进菌渣和高浓度难处理废水的处理工艺,回收“三废”热能产生蒸汽用于生产,减少燃煤消耗。
近年来共投入约3.5亿元进行了10余项节能环保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年节约标煤约5万余吨,在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实施减排,逐步形成环保竞争优势。
东阳光生物医药产业规划,主要是宜都基地的6个方面。
以创新思想为指导,做大做强东阳光医药产业,具体如下:
(1)“东阳光药”香港上市
全力推进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工作,并己于2015年12月29日完成上市。通过上市募集资金约5亿元,于2018年前新建新版GMP要求药物产业化及大品种制剂项目,达到年生产口服固体制剂10亿片、胶囊剂5亿袋、颗粒剂2亿袋的生产规模。
(2)拟投资2.5亿元,对位于宜都市郊的红霉素一、二期项目实施整体搬迁至三号地工业园区内,解决原有生产线能耗高及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新建林可霉素兽药原料及纤维素酶等项目,2017年形成产能后可实现新增销售收入约5亿元。
(3)拟投资5000万元扩建企业技术中心,提高生物发酵的实验能力,进一步丰富生物发酵品种,不断提高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水平。
(4)拟投资3500万元扩建替米沙坦原料药生产线,实施GMP技术改造,使其符合欧美发达国家GMP要求。
以上项目均己进入前期的设计、立项审查过程。
(5)新建冬虫夏草二期工程10万平米厂房现己竣工,部分设施设备和厂房己投入生产运行,并持续加大冬虫夏草的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生产线自动化水平,适时再新增10吨产能生产线,并延伸到冬虫夏草单方和复方制剂。
(6)全力推进重组人胰岛素及类似物的临床试验进度,加大胰岛素注射器械研制,力争3-5年内逐步上市。
公司规划到2020年,新增生物医药类投资药2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约15亿元,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东阳光生物医药培育为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大型产业。
东阳光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关怀。东阳光将继续践行“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一所培养人才的学校、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企业文化,将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为湖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