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灵敏超压缩生物基炭化材料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

来源 :纺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获得灵敏度高、响应范围广和环境友好的柔性力学传感器,以巴尔杉木为基材,采用自上而下的炭化木材技术,制备了聚氨酯/炭化木气凝胶复合导电材料,并利用聚氨酯浸泡处理方法提高炭化材料的压缩性和回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表征了炭化前后木气凝胶的表观结构、热稳定性、力电学性能及其柔性压力传感器的传感性能.结果 表明,炭化木气凝胶具有独特的三维拱形层状结构,孔隙率达55.73%,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可压缩性,其中质量分数为4%的聚氨酯/炭化木气凝胶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在1~60 kPa的宽检测限下灵敏度达到61.02 kPa-1,迟滞率低于4.87%,可重复性达10000次循环.以该气凝胶为敏感材料构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可应用于人体生理信号及运动行为的监测.
其他文献
针对鄂尔多斯某气田含醇污水回收装置存在严重腐蚀这一难题,首先对该装置关键设备的腐蚀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自主开发的5种咪唑啉类BH型缓蚀剂进行筛选,以筛选出的缓蚀剂为主剂,与IS-DSS、ACA-4两种助剂进行复配,在单因素的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复配缓蚀剂.结果表明:在H2 S、CO2以及HCO3-、Cl-等作用下,设备表面形成的Fe3S4、Fe2O3、FeO、Fe(OH)3等非保护性腐蚀产物是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BH-1型缓蚀剂效果最好,以其为主剂通过复配IS-DSS、ACA-4两
100 mV阴极极化准则是国内外阴极保护标准中的一个重要判据,它在运行年限久、防腐蚀层较差的金属结构物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标准和文献中缺乏该阴极保护准则的依据介绍以及有效性的论证,业界对该准则的有效性也存在疑虑与争论.为此,本工作介绍了100 m V阴极极化准则的起源,通过理论依据结合现场验证数据阐述了该准则的有效性,对比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明确了其适用条件.
为解决碳纤维基吸波材料制备方法繁杂、能耗高的问题,以棉纤维为原料,Co2+为金属源,2-甲基咪唑为配体,经配位自组装获得棉纤维表面均匀负载的ZIF-67,复合材料经惰性气氛下高温煅烧得到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果 表明:随煅烧温度升高,钴纳米粒子结晶度更高,材料的矫顽力和饱和磁化强度增强,铁磁特性明显;煅烧温度有助于碳组分由无定形碳向微晶石墨转变,碳组分石墨化程度升高;800℃时钴/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最佳,厚度为2 mm时,有效吸收带宽可达5.44 GHz(9.36~14.80 GHz),复合材料优异
为优化Lyocell纤维上油工艺,提高其后续加工性能,采用恒温淋洗、恒压压榨的方法对Lyocell纤维进行上油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纤维强伸度仪、纤维摩擦系数仪、纤维比电阻仪等手段进行表征分析,详细研究了油剂浓度、油剂混合比、上油温度等不同上油工艺对Lyocell纤维的成膜性、摩擦性能、抗静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上油质量浓度为6 g/L、油剂组分中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31%,上油温度为65℃时,油剂在纤维表面形成的油剂层厚薄均匀,纤维平滑性较好;力学性能较优,纤维断裂强度为3.
为研究生物可降解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的可纺性及纤维降解性能,采用熔融纺丝-牵伸二步法制得生物可降解PBAT纤维,研究了纺丝温度、牵伸倍数对PBAT纤维结晶度、回潮率、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PBAT纤维在不同环境下的降解性能.结果 表明:PBAT的最佳纺丝温度为260℃,且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PBAT纤维的断裂强度、结晶度和取向度呈快速上升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下降趋势;低温、干燥的非生物环境因素对PBAT纤维的降解性能影响最小,在该环境中储存1个月纤维断裂强度仅下降3.6%;相较于酶
为解决传统PVA复合水凝胶制备过程中使用有毒试剂或需要反复多次冻融能耗高、过程繁琐的问题,以植酸(PA)作为交联剂将荧光纳米纤维素(F-CNCs)与聚乙烯醇(PVA)有机结合,基于多重氢键作用,构建了力学性能好、Cl-响应灵敏的PVA/F-CNCs/PA纳米纤维素荧光水凝胶.基于F-CNCs优异的力学性能、荧光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纳米效应,分析了PVA水凝胶良好的荧光性能及Cl-响应性.结果 表明:当F-CNCs的含量为0.6 g时,PVA/F-CNCs/PA复合水凝胶的压缩强度提高了150%,且结晶
为开发一种高效可再生的磁性生物质基吸附剂,以微晶纤维素(MCC)和壳聚糖(CS)为凝胶网络框架、纳米Fe3 O4为掺杂剂,通过悬浮液滴和冻融结合法制备MCC/CS磁性气凝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表征其微观形貌及化学结构,并探讨了对染料刚果红的去除效果.结果 表明:在加入1.0 g纳米Fe3 O4时,MCC/CS磁性气凝胶呈现片层堆积的网络多孔结构,纳米Fe3 O4分散均匀,气凝胶磁响应性能良好;当pH=5.0,染料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MCC/CS磁性气凝胶质量浓度为
不同组分纤维在纱线内混合不匀会导致混纺纱的强度降低、强力不匀恶化、布面色差等瑕疵增加.为探究条混工艺参数对混纺纱条混合均匀度的影响,通过改进混合不匀指数(IBI)表征混合均匀度,并采用计算模拟纤维在条混时的运动情况,获取混合纱条中纤维的分布规律.讨论了不同并合根数、并合道数、排列方式、混纺比等条混工艺参数对纱条混合均匀度的影响,最后进行条混实验验证.结果 表明:改进的混合不匀指数能更准确地表征混纺纱条的混合均匀度;并合道数以及并合根数越多,越能有效地降低混合不匀指数;不同组分的纱条间隔排列、混纺比越接近5
为开发适宜人体温度的相变调温纺织品,采用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作为芯层封装在氮化硼(BN)增强的聚丙烯腈(PAN)壳层中,制备出氮化硼/聚丙烯腈/聚乙二醇(BN/PAN/PEG)复合相变纤维.研究了相变材料配比及BN浓度对纺丝膜形貌、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纤维膜进行热成像分析、热重分析表.结果 表明:PEG1500与PEG1000-2在量比为6:1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6.4℃,满足人体温度舒适度要求;BN的质量分数为9%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响应性和储热效果最好.
为制备电化学性能优异的一维纤维超级电容器,利用碳纳米管(CNT)的液晶态性质和MXene(Ti3C2Tx)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协同制备复合纤维作为电极基体,运用简单可控的电化学沉积方法在纤维表面沉积聚苯胺(PANI)制备复合纤维电极.对纤维进行微观形貌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获得最佳沉积时间的电极并组装纤维超级电容器.研究表明:当沉积5 min时,在5 mV/s的扫描速度下PANI/Ti3 C2 Tx/CNT纤维电极表现出最大的体积比电容,为113.92 F/cm3;在0.1 A/cm3的电流密度下证明其组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