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这个学科看重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而作业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的反馈,更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反馈。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大脑活跃的是对知识的一种映射能力,知识渗透的过程是一项复杂的运动,要让这种运动长期的、反复的、熟练的进行下去,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的让大脑得以锻炼。而我们优化设计的作业更是能让我们通过反馈回来的信息逐层剥露直至看清学生的思维过程。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在课本中没有明确的答案,此时学生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来解决作业中的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将死死的概念慢慢的消化理解转变成自己的东西,真正的吃透并形成一种技能,从而得心应手。
接触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不长,工作主要以批改作业和帮助后进学生为主。虽然工作很简单,但是在这其中却发现了很多问题,还是应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注重“听、说、读、写”,而我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同样注重“听、说、读、写”
一、“听”是思维记忆的过程
案例:题目要求:我来说,你来写。
①小明家有本352书,小芳家的书比小明家的少一些,冬冬家的书比小明家的多一些,问谁家的书最多,谁家的书最少?
②小明家有本352书,小芳家的书比小明家的书多22本,冬冬家的书比小明家的少14本,问小芳家的书有多少本?冬冬家的书有多少本?(列算式)
③小明家有本352书,小芳家的书比小明家的书多22本,冬冬家的书比小芳家的少14本,问冬冬家有书多少本?(列算式)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记忆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锻炼,“听”就是最原始的教孩子记忆的方式。案例中的三道题,第一题让孩子很容易的找到记忆的技巧,这首先让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既而让孩子有兴趣想去尝试;第二道题,显然有了提高,但还是能找到一定的规律,这让记忆的强度有了新的提升。第三道题,是在前两道题的基础上记忆无规律的数字符号,虽有一点难度,但只要是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所以,在听的环节里,让孩子找到帮助记忆的自信和方法,对于思维记忆的进程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说”是思维熟练的过程
案例:有一个孩子的作业反复订正了几次都没有改对(834+484=),我问她“是竖式不会列还是哪里不会”?她告诉我“会列竖式,就是算不出来”,我让她在黑板上写,然后大声地说,“各位上4加4等于8,写8;十位上3加8等于11,写1进1;百位上1加8等于9,9加4等于13,写3进1,最后得1318”然后她跑过来告诉我她会了!我问她“这道题你说问题出在哪里?”她说“我以后不会了就说,我就会了!”我说“不是不会了再说,要一边做一边说,这样你的思维会紧紧跟上你,想错都难了!”我笑了,她也笑了。
数学作业多在于动手写,往往却忽略了“说”。孩子在动手算题的时候,思维能力始终在保持在紧张的状态下,如果能让孩子大胆的说出来,即放松了思维,也是让思维得到熟练的机会。所以“说”是有必要的,那就让孩子多说,勇敢的说,学会说,从而形成一种好的习惯,相信孩子上课也会积极发言的。
三、“读”是思维思考的过程
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习惯于默读或者看,常常是看上好几遍才能理解题意。可是如果让孩子能够大声的读题,结果就不一样了。因为读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思考并记忆的过程,通过读学生能了解必要的知识,能把事情的情况先搞清楚,“给出什么条件”,“求什么东西”。所以读的时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让孩子从接触读到学会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四、“写”是思维转化的过程
写,是数学作业的关键,只有写才能让熟练、记忆、思考这三种思维方式形成了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让思维更具有灵活性,它把孩子所有想说的都体现在了书面上,让学生真正的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它能够促进学习、促进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它也是一种收获,平实的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足迹,真是的展现对与错的纷争。
看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模式下的作业,从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优化,以实际的出发点开始,为学生的发展设计一个丰富的实践活动。相信学生将会积极主动争做小主人,并让此活动带动他们激昂的个性,健康的发展,让知识与能力互相携手,将思维与情感融会贯通,真正的做到“学生主动做作业”!
接触小学数学教学时间不长,工作主要以批改作业和帮助后进学生为主。虽然工作很简单,但是在这其中却发现了很多问题,还是应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注重“听、说、读、写”,而我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同样注重“听、说、读、写”
一、“听”是思维记忆的过程
案例:题目要求:我来说,你来写。
①小明家有本352书,小芳家的书比小明家的少一些,冬冬家的书比小明家的多一些,问谁家的书最多,谁家的书最少?
②小明家有本352书,小芳家的书比小明家的书多22本,冬冬家的书比小明家的少14本,问小芳家的书有多少本?冬冬家的书有多少本?(列算式)
③小明家有本352书,小芳家的书比小明家的书多22本,冬冬家的书比小芳家的少14本,问冬冬家有书多少本?(列算式)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记忆的过程需要时间,需要锻炼,“听”就是最原始的教孩子记忆的方式。案例中的三道题,第一题让孩子很容易的找到记忆的技巧,这首先让思维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既而让孩子有兴趣想去尝试;第二道题,显然有了提高,但还是能找到一定的规律,这让记忆的强度有了新的提升。第三道题,是在前两道题的基础上记忆无规律的数字符号,虽有一点难度,但只要是掌握一定的技巧,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所以,在听的环节里,让孩子找到帮助记忆的自信和方法,对于思维记忆的进程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说”是思维熟练的过程
案例:有一个孩子的作业反复订正了几次都没有改对(834+484=),我问她“是竖式不会列还是哪里不会”?她告诉我“会列竖式,就是算不出来”,我让她在黑板上写,然后大声地说,“各位上4加4等于8,写8;十位上3加8等于11,写1进1;百位上1加8等于9,9加4等于13,写3进1,最后得1318”然后她跑过来告诉我她会了!我问她“这道题你说问题出在哪里?”她说“我以后不会了就说,我就会了!”我说“不是不会了再说,要一边做一边说,这样你的思维会紧紧跟上你,想错都难了!”我笑了,她也笑了。
数学作业多在于动手写,往往却忽略了“说”。孩子在动手算题的时候,思维能力始终在保持在紧张的状态下,如果能让孩子大胆的说出来,即放松了思维,也是让思维得到熟练的机会。所以“说”是有必要的,那就让孩子多说,勇敢的说,学会说,从而形成一种好的习惯,相信孩子上课也会积极发言的。
三、“读”是思维思考的过程
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习惯于默读或者看,常常是看上好几遍才能理解题意。可是如果让孩子能够大声的读题,结果就不一样了。因为读的过程本身就是思维思考并记忆的过程,通过读学生能了解必要的知识,能把事情的情况先搞清楚,“给出什么条件”,“求什么东西”。所以读的时候,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该让孩子从接触读到学会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
四、“写”是思维转化的过程
写,是数学作业的关键,只有写才能让熟练、记忆、思考这三种思维方式形成了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让思维更具有灵活性,它把孩子所有想说的都体现在了书面上,让学生真正的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它能够促进学习、促进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它也是一种收获,平实的记录下自己的成长足迹,真是的展现对与错的纷争。
看来我们应该改变传统模式下的作业,从内容、形式等各方面进行优化,以实际的出发点开始,为学生的发展设计一个丰富的实践活动。相信学生将会积极主动争做小主人,并让此活动带动他们激昂的个性,健康的发展,让知识与能力互相携手,将思维与情感融会贯通,真正的做到“学生主动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