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化学中激发和巩固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巩固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兴趣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大脑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思维活跃,记忆效果好。因此,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余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巩固和支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下是我几年来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正。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立足点。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有所用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体会化学知识的无所不在和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设置“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无尽的实际生活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激发探求欲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例如,讲到“硬水和软水”时,可以让学生回去检验自来水和纯净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讲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有关知识时,可以和地球的“温室效应”、“酸雨”和“神舟”飞船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生活化,体会学习化学知识使用中有乐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学生既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兴趣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学魔术”,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点灯”等;“化学课外活动”,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工厂或生活小区,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化学晚会”,设计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相声、魔术、小品、谜语和笑话,等等。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地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创造合理的情境,提出与教学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探究情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二、重视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着眼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必要手段。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要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例如:在第一节课可以先避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点灯”等,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然后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而忽视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例如,讲“碳酸使石蕊变红”时,我用干燥的石蕊试纸和湿润的石蕊试纸通过二氧化碳气体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步一步从“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明白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这样学生就易于掌握。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动手,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动手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乐趣,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激发和巩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支撑点。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新的技术信息大约每两年就增加一倍。教育和引导学生会学习,这是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作为知识的引导者,把被动式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表达的能力,同学间团结协作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同时,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展示自己,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成员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促进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又如,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关的化学知识指导学生选择与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采取开放式研究作业的形式,开展一些课题探究。例如,牵牛花能不能做酸碱指示剂,能够做酸碱指示剂的物质有什么样的特点?实验室里用过的废酸废碱如果倒入下水道会造成污染,怎样才是处理这些废液的最佳方法?让学生广泛查阅、收集有关资料。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很多科学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合作探究的体验,给学生以探索知识的满足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具有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渗透德育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加固点。
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课外活动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够稳定,学生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全面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学生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持之以恒,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从而走向成功。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化学发展简史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教师要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用化学家(如侯德榜、诺贝尔等)对真理的孜孜以求,为科学发展的献身精神去感染学生,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斗志,坚定学习化学的信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现学生中坚强意志的具体表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
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确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它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巩固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内部动力。兴趣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大脑就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注意力集中,观察仔细,思维活跃,记忆效果好。因此,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减轻学生课余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怎样巩固和支撑他们学习的兴趣,以下是我几年来在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正。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立足点。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有所用的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衣食住用样样离不开化学,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让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结合,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他们体会化学知识的无所不在和化学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设置“问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无尽的实际生活问题中产生求知的浓厚兴趣,激发探求欲望,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使其永不满足。例如,讲到“硬水和软水”时,可以让学生回去检验自来水和纯净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讲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有关知识时,可以和地球的“温室效应”、“酸雨”和“神舟”飞船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化学兴趣活动,引导学生将所学化学知识生活化,体会学习化学知识使用中有乐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学生既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和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兴趣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如:“化学魔术”,可以做“手帕包火”、“魔棒点灯”等;“化学课外活动”,可以带学生到附近的工厂或生活小区,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化学;“化学晚会”,设计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相声、魔术、小品、谜语和笑话,等等。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学习化学的目的和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地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创造合理的情境,提出与教学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引入探究情境,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二、重视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着眼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动有趣的实验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化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必要手段。在认真做好课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要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实验。例如:在第一节课可以先避开书本,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空杯生牛奶”、“魔棒点灯”等,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然后引入新课。这样学生在课堂上会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而忽视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逐步培养观察能力。例如,讲“碳酸使石蕊变红”时,我用干燥的石蕊试纸和湿润的石蕊试纸通过二氧化碳气体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步一步从“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明白使石蕊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这样学生就易于掌握。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分组实验的引导,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更加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动手,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动手兴趣转化为学习知识的乐趣,使之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三、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激发和巩固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支撑点。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新的技术信息大约每两年就增加一倍。教育和引导学生会学习,这是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激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作为知识的引导者,把被动式的学习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和表达的能力,同学间团结协作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同时,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展示自己,并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分组实验中,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成员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促进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又如,在平时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关的化学知识指导学生选择与社会现象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采取开放式研究作业的形式,开展一些课题探究。例如,牵牛花能不能做酸碱指示剂,能够做酸碱指示剂的物质有什么样的特点?实验室里用过的废酸废碱如果倒入下水道会造成污染,怎样才是处理这些废液的最佳方法?让学生广泛查阅、收集有关资料。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很多科学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合作探究的体验,给学生以探索知识的满足感,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具有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渗透德育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加固点。
通过生动活泼的化学实验、课外活动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不够稳定,学生一旦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便容易丧失信心。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为了全面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学科渗透德育教育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人们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中克服干扰、战胜困难、实现人生目标的保障。学生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持之以恒,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从而走向成功。一方面,教师要充分挖掘化学发展简史的教育价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教师要通过介绍科学家的故事,用化学家(如侯德榜、诺贝尔等)对真理的孜孜以求,为科学发展的献身精神去感染学生,使他们懂得“只有努力不懈,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斗志,坚定学习化学的信念。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现学生中坚强意志的具体表现,并及时地给予表扬。
实践证明,学习兴趣的确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力,使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这种结果又反过来强化了学习兴趣,使它产生更大的效能,为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