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虽小,但在平常中蕴涵着教育智慧,简单中彰显着教育理念。细节,反映教师的水准,折射教师的教学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处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品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细节 细节设计
教学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虽小,但在平常中蕴涵着教育智慧,简单中彰显着教育理念,一位专家曾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既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杆’,更是测定好课的‘天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处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品质。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开课揭题,直入情境
教学细节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以及当时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教师面对特定的教学对象,要审时度势,采取相应的教学行为,以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性也就意味着临场性、随机性和偶发性。许多教学细节是当时特定情境的特定反应行为,有些精彩的教学细节生成于特定情境中的偶发事件。
我在上《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是这么导入的:今天将要学习的小说曾经有四个题目,分别是《最后的常春藤叶》、《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我想请同学们谈谈,你觉得哪一个题目给你的感觉最好?
1.学生各抒己见
生1:我觉得《两个病人》不好,因为小说中除了两个病人琼珊和老布尔曼外,还有其他情节和其他人物,比如苏艾和医生。
生2:我觉得《最后的一片叶子》比较好,因为文中主人公好像和叶子有关。琼珊总在说:“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可以看出叶子已经成为琼珊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生3:我觉得《最后的常春藤叶》好,因为这里给叶子一个限定,不是其他的叶子,而是常春藤,“常春”给人以生命的气息。
生4:我觉得《两个病人》挺好。因为小说中两个主人公的确是两个患肺炎的病人,年轻的画家琼珊把自己的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叶子上。而老画家贝尔曼为了挽救年轻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画下了最后一片叶子。
……
师:呵呵,说了半天,还是围绕着叶子展开。
生5很不服气地站起来,有趣的是他用很激动的语气,用排除法,最后得出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好。
生6:我觉得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好,首先,“常春”给我们以生命不息的感觉,有点明主题的作用;其次,“叶子”贯穿全文,起到线索的作用;最后,老贝尔曼为了挽救琼珊,画最后一片叶子而患肺炎,导致死亡,更能突出这位老画家的形象。(非常精彩)
……
2.教师稍作总结(结合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绝处逢生的琼珊》与《两个病人》都过于写实,缺少小说应给予人的想象力,尤其前一个题目,好像已经预示着结局,缺乏悬念。“常春”二字给人以生命的气息,跟小说的精神与主题相契合;“最后”二字能给人以悬念;“叶子”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它也是生命的象征,不仅有点明主题的作用,而且是文章的线索。站在讲台上我情绪也身受我们学生才情的感染,给学生播放了准备好的韦唯的脍炙人口的《爱的奉献》曲子导入文本的学习。在如此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创设下,整个上课过程是师生都在享受的过程,学生积极投入地思考,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兴奋、激动地在和文本对话。
二、预设铺垫,顺利推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文章的开头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节好课,尤其是一节好的语文课,就如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从头到尾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往往特别注重“导入新课”这一部分的细节设计,或利用富于情趣的情境(如音乐、图片等),或引用与课文相关诗词名言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完成水到渠成的第一步,为下面的教学顺利推进做好预设铺垫。
如《我的四季》一个导入的教学片段:
师: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各具特征都有它的迷人之处。请大家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它的理由。
生1: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会有雪,有晨露,有雾。
生2:我喜欢秋天。天空晴朗开阔,有落叶,而且我喜欢秋天肃杀的感觉。
生3:我喜欢夏天。阳光非常明亮,在家里打开所有的门窗让耀眼的阳光照射进来,可是今年夏天的雨水太多,我不喜欢。
生4:我喜欢春天,到处都是嫩绿的芽芽。
生5:我喜欢秋天,因为我喜欢黄色。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每次行走于田间,看着金灿灿的稻浪,嗅着淡淡的稻香,感觉心情特别地恬静、舒畅。此外,我还特别喜欢收藏落叶,而秋天的落叶品种丰富、色彩缤纷,收藏了我好多童年的记忆。
生6:我喜欢秋天,因为我喜欢秋天的天空。春天多风,尤其是北方受沙尘暴的纷扰,天空比较浑浊;夏天的天空过于炽热;冬天的天空过于冷寂。而秋天的天空特别的蓝,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看着蓝蓝的天空中飘走的白云,心境舒坦,非常开阔。
师:刚才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四季,今天,我们要走进作家张洁的《我的四季》,看看她对四季的感悟会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四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既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四季,容纳了最丰富的景物、最深沉的情感、最丰富的哲理。四季如歌,最容易和诗意、激情、思考联系在一起。所以这堂课以学生各自的切身感受导入,迅速地进入情境,符合思维的客观规律,由对四季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生命如四季”的感悟。接下来学生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赏析,情绪高涨,而且比较到位。这样的一个导入看似随意,可是在设计的时候是有意识地从阅读思维和写作素材的角度切入四季,让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到启迪,事实证明的确达到了一箭双雕的预期效果。课后我的情绪也比较激动,写下了这样的教后感: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头脑缺乏想象,语言干涩。看看上面我们的学生不也是很有诗意么。如果,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能够善于捕捉、及时引导,给学生多些抒发真实感受的机会,慢慢地学生就会愿意说愿意写了,即所谓的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才情与灵性,激活学生思维的一江春水。
三、精彩朗读,激发情感(关键是要找准角度)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十分有道理。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情味、诗意、旨趣等的直接领悟与感受。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才能充分地领略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学习现代文需要语感,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特级教师于应潮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让学生以三种方式读:(1)内在的旋律。(平稳的,深沉的;乐观的,亮丽的;交替进行读)(2)用谈心的方式来读。(说话式的)(3)内心独白的方式。(春蚕吃桑叶般去读)感觉非常妙。我在教授《送董邵南序》时,是这样设计读的:自由诵读:(1)请一学生读,教师指导字音、断句;齐读,要求:语速适度,语音、断句清晰。(2)再读,结合课后注释,读译文章,回顾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标出来;再读,结合译文,理解文章。(3)作者韩愈对董生前往燕、赵之地怀有怎样的心情呢?我们再读文章,揣摩作者的心意。让学生再读文章,揣摩作者的话。(4)赏读文章。既然作者表达情感是委婉、含蓄的,那一定是用不同语气表达的,请大家再读文章,去揣摩文中应有的情感语气。(自由品读,一学生演示、点评交流,教师稍作指导,再读。)四读一贯之,每读明要求,语言细推敲,词句为抓手,文本勤研读,背景添深厚,分享心所得,小组有交流,疑义相与析,引领现绿洲。这两个细节的设计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重视朗读,当然这里的朗读是全文朗读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的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在课堂教学细节设计环节过程中,适当地安排朗读,就能很好地让学生通过直觉思维方式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我设计的“四读”,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作者通过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的对朋友的关切和希望。二是渗透学法的指导,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就包含了过程和方法,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有机地融入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阅读经验,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整合各种阅读策略。
四、适度引导,平等对话
学会倾听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表现。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发现发言中的一些问题,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或是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以便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往往会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错误进行创意性的教学处理,利用这些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教授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所作》时,在赏析词作环节:
1.让学生读诗词,疏通文义。答疑(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
生1:“寂寞沙洲冷。”是什么意思?(我解释。)
生2:通常诗词中用“圆月”抒发情感,这里作者为什么用“缺月”?(我让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答:因为当时作者刚好碰到的是“缺月”。(当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很快察觉出他没有故意捣蛋的意思,灵机一动,顺势做了引导。)
师引导:我们知道诗词的作者选取的意象是为了抒情的需要,当时他一定会看到更多的景物,为什么就选了缺月呢?
生答:哦,因为“缺月”和下面的“疏桐”、“漏断”感觉更接近。(果然,学生运用了头脑中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快地领会了我的意思,答非常完美,我顺势再次往深一层次引导。)
师引导:那它们组合在一起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创设意境,营造氛围。)
生齐答:凄冷、寂寞。
生3:词的下片主语是谁?(结合上片分析是“孤鸿”。)
(还是刚刚那个学生,我看出了他的迟疑,鼓励了一下。)
生3:那既然“孤鸿”是主语,后面怎么会出现“有恨”和“无人省”?(这一问题一问,我非常自然地引出这首词的重难点的阐释,“拟人手法,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这堂课有两个细节我处理得非常冷静:一是学生答:“因为当时作者刚好碰到的是‘缺月’。”我没有当场呵斥,而是冷静地观察,随机引导;二是分析下片主语“孤鸿”时,及时捕捉到学生的迟疑,及时鼓励,让学生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就这样,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民主引导,在和谐流畅的教学氛围中,顺利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高效完美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后,我写下了这样的教后记:设计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经过了长时间的思索:文章不是很长,一节课能够处理完,可是一句一句分析显得冗杂拖沓,授课形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如若淡化处理又有不可舍弃的重难点,而且是了解苏轼这一时期思想变化不可或缺的。因此,纠结着找不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没想到学生的提问质量竟会如此之高,如此的水到渠成,如此的不着痕迹。我,非常地轻松。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蕴含着深刻。好的教学细节的设计能够推进课堂的顺利进行,能够激发学生的才情,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教学细节 细节设计
教学是由一个个的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虽小,但在平常中蕴涵着教育智慧,简单中彰显着教育理念,一位专家曾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既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杆’,更是测定好课的‘天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细节的设计和处理,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品质。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开课揭题,直入情境
教学细节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以及当时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教师面对特定的教学对象,要审时度势,采取相应的教学行为,以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情境性也就意味着临场性、随机性和偶发性。许多教学细节是当时特定情境的特定反应行为,有些精彩的教学细节生成于特定情境中的偶发事件。
我在上《最后的常春藤叶》时,是这么导入的:今天将要学习的小说曾经有四个题目,分别是《最后的常春藤叶》、《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我想请同学们谈谈,你觉得哪一个题目给你的感觉最好?
1.学生各抒己见
生1:我觉得《两个病人》不好,因为小说中除了两个病人琼珊和老布尔曼外,还有其他情节和其他人物,比如苏艾和医生。
生2:我觉得《最后的一片叶子》比较好,因为文中主人公好像和叶子有关。琼珊总在说:“叶子。常春藤上的叶子。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我希望在天黑之前看到最后的藤叶飘落下来,那时候我也该走了。”“我想摆脱一切,像一片可怜的、厌倦的藤叶,悠悠地往下飘、往下飘。”可以看出叶子已经成为琼珊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生3:我觉得《最后的常春藤叶》好,因为这里给叶子一个限定,不是其他的叶子,而是常春藤,“常春”给人以生命的气息。
生4:我觉得《两个病人》挺好。因为小说中两个主人公的确是两个患肺炎的病人,年轻的画家琼珊把自己的生命的希望寄托在叶子上。而老画家贝尔曼为了挽救年轻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画下了最后一片叶子。
……
师:呵呵,说了半天,还是围绕着叶子展开。
生5很不服气地站起来,有趣的是他用很激动的语气,用排除法,最后得出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好。
生6:我觉得还是《最后的常春藤叶》好,首先,“常春”给我们以生命不息的感觉,有点明主题的作用;其次,“叶子”贯穿全文,起到线索的作用;最后,老贝尔曼为了挽救琼珊,画最后一片叶子而患肺炎,导致死亡,更能突出这位老画家的形象。(非常精彩)
……
2.教师稍作总结(结合小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绝处逢生的琼珊》与《两个病人》都过于写实,缺少小说应给予人的想象力,尤其前一个题目,好像已经预示着结局,缺乏悬念。“常春”二字给人以生命的气息,跟小说的精神与主题相契合;“最后”二字能给人以悬念;“叶子”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它也是生命的象征,不仅有点明主题的作用,而且是文章的线索。站在讲台上我情绪也身受我们学生才情的感染,给学生播放了准备好的韦唯的脍炙人口的《爱的奉献》曲子导入文本的学习。在如此具有感染力的情境创设下,整个上课过程是师生都在享受的过程,学生积极投入地思考,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兴奋、激动地在和文本对话。
二、预设铺垫,顺利推进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文章的开头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一节好课,尤其是一节好的语文课,就如一部引人入胜的电影,从头到尾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往往特别注重“导入新课”这一部分的细节设计,或利用富于情趣的情境(如音乐、图片等),或引用与课文相关诗词名言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完成水到渠成的第一步,为下面的教学顺利推进做好预设铺垫。
如《我的四季》一个导入的教学片段:
师: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各具特征都有它的迷人之处。请大家谈谈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它的理由。
生1:我喜欢冬天,因为冬天会有雪,有晨露,有雾。
生2:我喜欢秋天。天空晴朗开阔,有落叶,而且我喜欢秋天肃杀的感觉。
生3:我喜欢夏天。阳光非常明亮,在家里打开所有的门窗让耀眼的阳光照射进来,可是今年夏天的雨水太多,我不喜欢。
生4:我喜欢春天,到处都是嫩绿的芽芽。
生5:我喜欢秋天,因为我喜欢黄色。我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每次行走于田间,看着金灿灿的稻浪,嗅着淡淡的稻香,感觉心情特别地恬静、舒畅。此外,我还特别喜欢收藏落叶,而秋天的落叶品种丰富、色彩缤纷,收藏了我好多童年的记忆。
生6:我喜欢秋天,因为我喜欢秋天的天空。春天多风,尤其是北方受沙尘暴的纷扰,天空比较浑浊;夏天的天空过于炽热;冬天的天空过于冷寂。而秋天的天空特别的蓝,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看着蓝蓝的天空中飘走的白云,心境舒坦,非常开阔。
师:刚才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四季,今天,我们要走进作家张洁的《我的四季》,看看她对四季的感悟会给我们怎样的启迪。
“四季”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既是时间的,又是空间的。四季,容纳了最丰富的景物、最深沉的情感、最丰富的哲理。四季如歌,最容易和诗意、激情、思考联系在一起。所以这堂课以学生各自的切身感受导入,迅速地进入情境,符合思维的客观规律,由对四季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生命如四季”的感悟。接下来学生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赏析,情绪高涨,而且比较到位。这样的一个导入看似随意,可是在设计的时候是有意识地从阅读思维和写作素材的角度切入四季,让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到启迪,事实证明的确达到了一箭双雕的预期效果。课后我的情绪也比较激动,写下了这样的教后感:我们常常抱怨学生的头脑缺乏想象,语言干涩。看看上面我们的学生不也是很有诗意么。如果,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能够善于捕捉、及时引导,给学生多些抒发真实感受的机会,慢慢地学生就会愿意说愿意写了,即所谓的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才情与灵性,激活学生思维的一江春水。
三、精彩朗读,激发情感(关键是要找准角度)
“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十分有道理。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情味、诗意、旨趣等的直接领悟与感受。学生有了较强的语感,才能充分地领略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学习现代文需要语感,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特级教师于应潮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让学生以三种方式读:(1)内在的旋律。(平稳的,深沉的;乐观的,亮丽的;交替进行读)(2)用谈心的方式来读。(说话式的)(3)内心独白的方式。(春蚕吃桑叶般去读)感觉非常妙。我在教授《送董邵南序》时,是这样设计读的:自由诵读:(1)请一学生读,教师指导字音、断句;齐读,要求:语速适度,语音、断句清晰。(2)再读,结合课后注释,读译文章,回顾预习中出现的问题,标出来;再读,结合译文,理解文章。(3)作者韩愈对董生前往燕、赵之地怀有怎样的心情呢?我们再读文章,揣摩作者的心意。让学生再读文章,揣摩作者的话。(4)赏读文章。既然作者表达情感是委婉、含蓄的,那一定是用不同语气表达的,请大家再读文章,去揣摩文中应有的情感语气。(自由品读,一学生演示、点评交流,教师稍作指导,再读。)四读一贯之,每读明要求,语言细推敲,词句为抓手,文本勤研读,背景添深厚,分享心所得,小组有交流,疑义相与析,引领现绿洲。这两个细节的设计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重视朗读,当然这里的朗读是全文朗读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朗读,就是朗声读书,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的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个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在课堂教学细节设计环节过程中,适当地安排朗读,就能很好地让学生通过直觉思维方式对语言的意义、情态、情味综合地进行感受。我设计的“四读”,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读来体会作者通过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的对朋友的关切和希望。二是渗透学法的指导,新课标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就包含了过程和方法,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有机地融入阅读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从而获得丰富的阅读经验,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整合各种阅读策略。
四、适度引导,平等对话
学会倾听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良好修养的表现。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发现发言中的一些问题,才能对学生进行及时合理的评价,或是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以便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具有教学智慧的教师往往会抓住学生发言中的错误进行创意性的教学处理,利用这些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教授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所作》时,在赏析词作环节:
1.让学生读诗词,疏通文义。答疑(这一环节以学生为主,教师辅助)。
生1:“寂寞沙洲冷。”是什么意思?(我解释。)
生2:通常诗词中用“圆月”抒发情感,这里作者为什么用“缺月”?(我让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答:因为当时作者刚好碰到的是“缺月”。(当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很快察觉出他没有故意捣蛋的意思,灵机一动,顺势做了引导。)
师引导:我们知道诗词的作者选取的意象是为了抒情的需要,当时他一定会看到更多的景物,为什么就选了缺月呢?
生答:哦,因为“缺月”和下面的“疏桐”、“漏断”感觉更接近。(果然,学生运用了头脑中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快地领会了我的意思,答非常完美,我顺势再次往深一层次引导。)
师引导:那它们组合在一起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创设意境,营造氛围。)
生齐答:凄冷、寂寞。
生3:词的下片主语是谁?(结合上片分析是“孤鸿”。)
(还是刚刚那个学生,我看出了他的迟疑,鼓励了一下。)
生3:那既然“孤鸿”是主语,后面怎么会出现“有恨”和“无人省”?(这一问题一问,我非常自然地引出这首词的重难点的阐释,“拟人手法,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
这堂课有两个细节我处理得非常冷静:一是学生答:“因为当时作者刚好碰到的是‘缺月’。”我没有当场呵斥,而是冷静地观察,随机引导;二是分析下片主语“孤鸿”时,及时捕捉到学生的迟疑,及时鼓励,让学生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就这样,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民主引导,在和谐流畅的教学氛围中,顺利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高效完美地达成教学目标。课后,我写下了这样的教后记:设计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经过了长时间的思索:文章不是很长,一节课能够处理完,可是一句一句分析显得冗杂拖沓,授课形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如若淡化处理又有不可舍弃的重难点,而且是了解苏轼这一时期思想变化不可或缺的。因此,纠结着找不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没想到学生的提问质量竟会如此之高,如此的水到渠成,如此的不着痕迹。我,非常地轻松。
“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蕴含着深刻。好的教学细节的设计能够推进课堂的顺利进行,能够激发学生的才情,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