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忠仁答《精武》编者问(三)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c30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精武专访是本刊新开设的一个编者、作者与读者三者之间互动的栏目。不搏销量搏质量,旨在作一次有益的尝试——即通过编者与作者的问答,使广大读者一目了然,轻松地领略作者“言事有高识”的创作意图,并从中汲取教益。
  这个栏目首先得到了津门武术大家卢忠仁先生的鼎力支持,卢先生以论武术不随时俗,行文大有古风的风格认真阐述了卢氏结构以及萧氏八卦掌、宋氏形意拳的玄奥,文章一经刊出,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好评,总算未令编者有将华章“明珠暗投”之叹!编者认为,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不同拳种的文章带给读者的“营养”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引领青年读者自迩以至远,自卑以升高的了解武术真谛。本刊在此诚邀各门各派的武术家们参与这个栏目,让我们共同把最新最美的文章奉献给热爱武术的读者朋友。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又是与大师级的人物对话,所问的问题达不到“大哉问”的境界,甚至还存在一些错讹、疏漏,在此诚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问:关于虹螺山少林下院是八卦掌的发源地的重要佐证是什么?
  答:去岁应邀出访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虹螺山少林下院,目的是为了考察一个历史重大事件——八卦掌作为中华武术“四大名拳”后来居上的一个新兴拳种,是否就是一人一地一时一下子弄出来的!
  上世纪30年代,萧海波应张占魁邀请来津,其技艺当时名震武林,我们走访虹螺山少林下院,主要目的是为了考察一下萧氏所学的一身武艺,是什么样的传艺所在,才能有条件传出那样的功夫来的!根据萧海波所述学艺经过,有下列几点需要印证:
  (一)1881年萧海波自北京出发,向东北方向过棒槌山经侧坡穿密林到达虹螺山,经印证极为吻合。
  (二)萧氏学艺八年,每年一个院落练习一个卦象的大式和所属八个小式的组合,这与萧氏所传大小各式次序组合,极为吻合,同时虹螺山分布若干山丘院落,各个院落今仍存在。
  (三)萧氏当年在虹螺山学艺期间,计有近四百人,这次考察该地容纳有余,同时,萧氏学艺期间,粮食不足时,时而有二三十人下山采购,实际是“打家劫舍”,这与当地政协调查“该地区曾为清末造反的大本营”聚集的人数两相吻合。
  (四)当地政协调查与萧海波在山上学艺年代相同的人,可查八人。其中四人已找到他们的孙辈,有二人为寺院管理人,一人为当地公安人员,一人为中堂(即主寺院)主持僧人,而且该主持是静字排代的(萧氏学艺时主传人有二,一为静修,二为静缘,现当地政协正在查询少林“静”字辈的排法)。这四人现不练武,我们访问时,他们讲述了先祖演练的样子、口头上的讲究,与萧氏所传八卦的招式、名称相吻合,此外,他们诉说先祖上山练艺时,家里还上山送过粮食,这也印证了该地平时粮食也有部分来源,不足时才下山“采购”。
  最后,据当地政协的调查,山区老人相传,“清朝王爷曾来此地招兵买马,后来事败,王爷处死,炮轰了中堂”。我们都见了中堂遭炮轰的残迹,迄今尚未经清理。当地提供的这一线索,本在我们去虹螺山印证重点之外。我们去虹螺所耍印证的萧海波本人学习八卦掌的来源,上列四点已经足够的了。然则,最后这一线索,却引起我们追忆萧氏所述:
  (1)1881年前北京未闻有八卦掌一说,因为萧氏经人推荐再去东北访艺求源。
  (2)萧氏曾于1888年艺成又返京都,在庄亲王府任教兼照看王爷读书,此后二、三年才有人以八卦掌法出现武林。
  (3)稍后一年半载,一个武术史上的盛会,即形意拳郭云深弟子刘伟祥在保定国术馆讲义中记述的1894~1900年的“三家相会,互通有无”,所谓三家计有八卦程庭华,形意李存义、张占魁、耿继善等人,太极刘德宽等人,以这些人等的年龄和原有练武年限,正是八卦拳种新兴之际,再早的话就没有这些人来交流了。
  (4)也只有一个王爷就是庄亲王引义和团入官教“上法”锻炼,也只有庄亲王与义和团有所联络,任志诚的老师李振清就是一个义和团的当地头领,并于1900年战死的。
  (5)只有庄亲王才会通过萧海波知道虹螺山,才有招兵买马的传说,也只有庄亲王是于太原被慈禧赐死的。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只有留待今后慢慢地考察吧。
  问:从宋氏形意拳的角度。您如何看待中央电视台的武林大会形意拳赛?
  答:电视播的形意拳赛,我没有赶上时间坐下来看,只听周围人们说了说,因而我对此说不出什么。不过,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30年代前后宋氏形意拳几起对抗时的情景,以飨读者。
  李旭洲先生在山西太谷尚未出师门之时,一位自西南山林的女僧来访宋氏掌门人宋虎臣老先生。来访者到了客堂一说明来意,满座愕然!因为武林交往久有戒律,“耄耋、少儿和女流,不可轻视”,一时间虎臣老先生还稍有迟疑。女僧言罢已走到庭院中恭候,李旭洲当时见状,立即迎上前去,恭言“容小辈先陪您活动活动腿脚”,女僧婉言说“我先请教老先生,回来再陪小师父走一走”。这样的再次谦让,二让之后即将三让,李旭洲突然发话“请接手”,一路钻拳连冲女僧,女僧来不及还击只有节节撤步连手掩面,就这样一气儿由院落中间逼到边缘,李虽拳未击中,但也擦到女僧耳际发末(女僧为带发僧人)。女僧情景极为被动劣势,只得说“后会有期”而去。
  上举事例要说明的是,宋氏形意在二人对抗时,究竟如何体现本门拳法及其功力。
  常见的形意钻拳是,前后手,前后步,前手大臂前平举,肘略低于肩,小臂握拳指向对手口鼻(小臂与大臂略大于90度角);后手圈拢握拳置于脐前或腰隙旁。这是所谓“顺步钻”,也有后手钻出,前手回拢,称作“拗步钻”。
  现在,谈一下李旭洲和女僧的一人钻一人化解是怎样做的——按李当时所学,正是宋世荣长子宋虎臣掌门的时候。
  (一)进手成拳,难撼其坚
  李氏交手,在他于1958年前未形成“周身反弹”之时,已是在迫近对手受击部位时,连连闪动着几个拳式,或钻或劈等等,这是我们后来称作“动作无形”的原基,即一身五体各部位同动,所以看不出手、腿是如何做成拳式的。出手成拳时,刹那间五体如同钢架,因而对手无此功力者是碰不动的。其实女僧确是不凡,李氏进手至少有五、六个跟步,虽然拳头扫及女僧耳鬓发末,但她终究是化解开了,没有整体近于同动是化解不了的。
  从这个事例可见,如果一个练者,平时打拳看来好像有力、有气,可是临到二人对打起来,什么拳式都不见了,就像街头妇女打架一样,推推搡搡,再不就是两臂并拢起来向旁悠挡。这样只能说明一样问题,那就是所练的拳法并没有传统武艺应有的含量。
  (二)变手无间,不空中线
  李旭洲向女僧进手钻拳是左右 手连续交替前进的,这里的问题是,左手(当时是先进的右手钻)如何进、怎样进?右手如何撤、怎样撤?如果撤右手,毫无拳法含量,轻易地一回手,女僧必然乘虚而入(以其功力显然),左手就谈不到前进地。当时李是右手钻的拳式如撑重物,左手钻到位时(注意宋氏后手位置是在前手肘手之间活动的),右手钻的拳力才换下来,左右手如抽梁换柱般相似,并且左手出拳的路线由心、口和拳点在前位相交。这样,古枪法和明代《内家拳法》所谓的“三尖要相照”就体现出来了,所以人体正中线不空,对手打不进手来。这是一个事,同时,对手虽然化解过去的右手钻,立马又被李的左手钻顶上,所以逼的对方紧忙了又忙。
  (三)变化节奏,打拳见点
  节奏对于引起、带动人的举止,有很强的激发作用。仅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武术的若干名门名家,每遇现代打法,一照面时看到对手的跳动待发,也都随着跳动起来。试想,那些名家名手从未练过跳动待发的动作,临场临时跟着对手的节奏做,岂有胜算之理!
  再佐证一个军事上的事例,好的机枪射手,讲究的是打点射,即“哒!哒哒!哒哒哒!”如果一味地连射,命中率较低。节奏就是为了提高控制力。
  李旭洲当时向女僧连进的钻拳,左右手即是像机枪“点射”打法,所以女僧一路后退处于劣势,多亏她确有功力,否则早被击中了——上世纪1945年美军先入天津时,李旭洲一度与美军兵营拳击手交流,李氏的上劈拳加虎抱头应对拳击连击时,就是连同步法的锨、铲、顿、炸和手法一起“点射”获胜的。
  问:据笔者所知,您为推广卢氏结构,曾向周总理上书,能否对此做一回顾?
  答:1968年1月1日至8日,我和我爱人孙洁去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接待站每日下午四时各大局汇总处,一位杨姓首长接下了我们带去的书面材料(材料简述传统武术中有超越现代的东西和为此与国家主管方面的往来经过),当时告知还须上交一位苗姓首长才能将材料交到主席和总理。2至7日,该处办公室几次地询问了我们夫妻的要求,我们只是迫切希望国家领导人知道此事,别无他求,同时也被告知了国务院和各部委的办事手续和听候材料上交的信息。1月8日,苗姓首长安排了总理接见我们夫妻二人,几分钟的时间,我们表达了希望总理知道此事的心情,总理极其亲切地安慰了我们并给以极大的鼓励1
  1973年以前,本人又给总理上了一封长信,内容指出武术历史须有前后期之分,前期忙于“外部之事”(毛主席《体育之研究》用语),后期进入了“内部之事”(出处同前),并说明本人的体验、研究和两代人的活体再现,这个“内部之事”已有了“五大要素”的形态可证了——1973年国家主管方面首次推出了形意和八卦两个拳种,不久又推选了与国家套路别具特点的几个拳种,也制订了评定标准。
其他文献
在2006年第一期《精武》的《心意拳探源之旅》一文中提到“戴龙邦根本不会练拳”,这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  在世传的《形意拳谱》中,有一篇落款“时在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荷月书于河南洛阳马公书屋”的序言。该序言提到姬龙峰传曹继武,曹继武传该作者。在形意拳界对此序言的作者说法不一,以戴龙邦为作者的,认为曹继武传戴龙邦;认为李政为该作者的,说曹继武传李政,李政传戴龙邦;认为该作者是姬寿的,说曹继武传姬寿
随着国人对李小龙认识的加深,截拳道正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发展壮大。“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恐怕是所有截拳道门人一生中最熟悉的12个字,最引以为荣的12个字,然而有多少人真正领悟到了它的意义,又有多少人去亲身实践?  既然李小龙当年提倡“无法”、“有限”,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所谓的截拳道门人一味追求有限的招式,而不理宗师的教诲呢?更有些所谓的截拳道高手开馆授徒时教的却是类似散打的功夫,这种挂羊
现代教育学家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师爱不仅是教师职业的一种客观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主观需要。
我国的交通肇事赔偿金问题上存在“撞伤不如撞死”的现象。以北京为例,撞死一个人,死亡赔偿金加上丧葬费,最高大概在40万元左右,而撞伤一个人,各种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是难以估计,再加上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将一个人撞成重伤的成本往往高于撞死一个人的成本,赔偿百万元并非没有可能,在法院实际审判中,赔偿额上百万的也并不少见。何况其中纠缠的精力与时间,撞伤人的成本就更大了。当然,如果伤情只是十级伤残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认识奥地利是从《茜茜公主》和《音乐之声》两部电影开始的。影片中美丽的景致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让大家对奥地利这个优雅的国度产生了浓厚的好奇。欧洲人是骄傲的,相对于法国人的高调和意大利人的疯狂,奥地利人把骄傲表现得相当含蓄和友善。    多瑙河绵延350公里    位于中欧南部的奥地利是一个东西狭长、面积不大的国家,总面积838570平方公里,这里可以说是欧洲生活最安逸的国家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