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的谢冕教授曾说:“凭王立根老师的思想和知识,完全可以登上北大的讲台。”初识立根先生,是在美丽的武夷山。在福建省语文新教材培训班上,立根先生睿智的思想、风趣的话语深深地吸引着我。会后,在去往福州的列车上,我们又与立根先生巧遇。一路的长谈,消退了旅途的疲惫,也让我们对先生有了更深的了解。
初冬的北京已有些许寒意,从南国来的立根先生一身冬装出现在我们面前,着实让我们有些意外。听说要向《语文世界》的小读者说点什么,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语文世界:您是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又是教育部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委,您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很清楚,您能不能向中学生读者说说如何培养语文素养的问题?
王立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我之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书卷气,一种灵气。举止温文尔雅,谈吐大方得体,读书博闻强志,写字一丝不苟,作文文从字顺,听话善解人意,这应该是语文素质罢。掌握语言需练一身内功,修一种文气,否则仅是学到一些皮毛。
现在有许多中学上语文课,教室里没有琅琅书声,图书阅览室门可罗雀;学生写字歪歪扭扭,乱不忍睹;作文离生活越来越远,至于演讲会、辩论会,那只是少数学生的文娱演出而已。更不用说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人生、接触大自然了。由于平时考试题型五花八门,学语文也就成了做练习。上课时老师对答案,学生记答案,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练习课,整个语文教学过程,降到了最原始、最低级的状态。这样的语文教学实在毫无乐趣可言。学生成了做练习的机器人,培养的只是匠气。这虽然不是现象的全部,但却很普遍。
语文世界: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多老师和学生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那么您能不能说说您少年时是如何学语文的?相信您的经历一定会给我们的读者以很大的启发。
王立根:19世纪50年代,我就读于一所僻远的山区中学,那里的老师都不是大学生,但他们经常指导我们读世界名著,和我们一起朗诵,一起摇头晃脑地吟诵古文,一起写毛笔字,说相声,学写诗,还常常游山玩水,下乡调查。学生就是在这种丰富的语文活动中熏陶出书卷气来的。
活动是创造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创造总是与活动相伴的。创造在活动中产生,在活动中完成。只有主动的活动才能发掘我们创造的潜能。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依靠老师的“耳提面命”,要靠自己的读、思和写,但这些还不够。还要参与更多的活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语文世界:您培养了许多语文尖子生,20多年来,您教的学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近千篇优秀习作,您可否说说,他们都是怎样学语文的?
王立根:我发现我教过的语文学习尖子总是喜欢参与以下活动。
1.出版油印小报或壁报、黑板报,参与组稿、审稿、发稿到编印的全过程;2.组织文学作品(包括影视作品)欣赏会、分析会,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体裁的专题讨论会和互相评议习作、交流习作经验体会的座谈会;3.走访文学前辈、当代作家、知名人士和文学报刊的编辑;4.请作家和辅导教师作报告,办文学知识讲座;5.组织文艺晚会、语文智力竞赛、语文擂台赛;6.举办题目征答、阅读比赛、查字典比赛、专题征文评奖;7.参观有文学纪念意义的名胜古迹和有关文艺方面的展览;8.参加校内外举办的作文、书法、美术、演讲、朗诵、影视评论等比赛活动;9.举行国内外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10.参加校内外举办的优秀习作展览,向文学报刊投稿。
这些活动,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语文的兴趣。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催生了许多人才。写作尖子形成了写作活动的核心力量,它对激发一部分学生的兴趣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他们的带动下,教师又把活动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大家在语文学习中既能深入地领会教材,又能扩大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初中到高中300篇的课文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的渴求的。前面谈到的那些活动便起着加深对课文理解,扩大眼界的作用。例如学习一个作家的作品,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同学们就可以在课外阅读他的同一类的作品,还可以读点文学史,从而了解作家的全貌。在初中,同学们要求自己起码要做到3个“3”:朗读300篇诗词,精读30篇时文,通读3部大部头名著,从中吸取养料,同时还要求读得正确,读得迅速。训练自己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爱因斯坦在《教育论》中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的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学校的目标应当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要成为这种人才,就必须通过不断的活动培养自己的创造志向、创造才能和创造实践能力。这不单能解决语文素养的问题,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语文世界: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句话很简单,但说到了点上。张志公先生说,什么是语文学习的好习惯?就是“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做。”这句话曾写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可见,学习关键要有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养成了,一生将受用无穷,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那么,中学生还应当有哪些好的习惯呢?
王立根:一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的问题。这个习惯的关键是:不仅要有计划地读,而且要看自己喜欢看的书。要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摘抄,随时记下心得。这种摘抄和心得也不是给家长和老师看的,而是给自己看的。小时候,我读《青春之歌》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绘声绘色地说给同学们听,大家都感到很惊讶,说我的记忆力真好。实际上,我是一边读,一边做摘抄,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情节记述了下来。这有什么难的。
二是要养成写作的习惯。你可以不当作家,但你必须学会写作或者记录。这一旦养成习惯,那对一个人来说,也将是受益无穷的。这种记录首先也是留给自己。只有给自己,才会写出真实的感觉,道出青春的气息。坚持写,也才会坚持观察和思考。这种观察和思考的功夫,不仅学语文要有,踏入社会,一生奋斗,都离不开。
三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勇于发现,这就要善于思考。虽然,知识是思维的基础,但不等于知识越多,人就有智慧,有灵性。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转化的能力。孔子赞扬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不是“学富五车”而是“闻一知十”,也就是学习的灵性。知识,我们可以从百科全书中找,可是新思维、金点子,却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同学们不能在读书、做题、考试三位一体的循环圈内走向平庸,走向单一,丧失创新的欲望,这是比任何事都可怕的,
语文世界:您最近出版了一本教学专著《作文智慧》,您在后记中写道:“作文关乎智慧,智慧关乎人生”,这句话很有哲理意味,您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王立根:教育应是充满灵性与智慧的。作文教学如此,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语文是一种人文学科,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它为学习者精神的丰富和愉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它可以欣赏人性的美好,欣赏语言表达的精美,让人的精神生活丰富多样。只有通过文科教育才能增加文化底蕴,积淀人生经验,青少年的心灵、情操才会受到真、善、美的引导,人格相应变化。这时一个人就有了智慧,有了智慧,将终身受益无穷!
“智慧关乎人生”,是啊,立根先生在语文教学中处处体现着他的大智慧。我们相信他充满智慧的话语也一定能给读者朋友带来许多关于人生的启发。
初冬的北京已有些许寒意,从南国来的立根先生一身冬装出现在我们面前,着实让我们有些意外。听说要向《语文世界》的小读者说点什么,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语文世界:您是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又是教育部初中语文实验教材的编委,您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很清楚,您能不能向中学生读者说说如何培养语文素养的问题?
王立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依我之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书卷气,一种灵气。举止温文尔雅,谈吐大方得体,读书博闻强志,写字一丝不苟,作文文从字顺,听话善解人意,这应该是语文素质罢。掌握语言需练一身内功,修一种文气,否则仅是学到一些皮毛。
现在有许多中学上语文课,教室里没有琅琅书声,图书阅览室门可罗雀;学生写字歪歪扭扭,乱不忍睹;作文离生活越来越远,至于演讲会、辩论会,那只是少数学生的文娱演出而已。更不用说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接触人生、接触大自然了。由于平时考试题型五花八门,学语文也就成了做练习。上课时老师对答案,学生记答案,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练习课,整个语文教学过程,降到了最原始、最低级的状态。这样的语文教学实在毫无乐趣可言。学生成了做练习的机器人,培养的只是匠气。这虽然不是现象的全部,但却很普遍。
语文世界:这说明我们还有很多老师和学生没有完全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那么您能不能说说您少年时是如何学语文的?相信您的经历一定会给我们的读者以很大的启发。
王立根:19世纪50年代,我就读于一所僻远的山区中学,那里的老师都不是大学生,但他们经常指导我们读世界名著,和我们一起朗诵,一起摇头晃脑地吟诵古文,一起写毛笔字,说相声,学写诗,还常常游山玩水,下乡调查。学生就是在这种丰富的语文活动中熏陶出书卷气来的。
活动是创造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创造总是与活动相伴的。创造在活动中产生,在活动中完成。只有主动的活动才能发掘我们创造的潜能。因此学习语文不能依靠老师的“耳提面命”,要靠自己的读、思和写,但这些还不够。还要参与更多的活动,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语文世界:您培养了许多语文尖子生,20多年来,您教的学生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近千篇优秀习作,您可否说说,他们都是怎样学语文的?
王立根:我发现我教过的语文学习尖子总是喜欢参与以下活动。
1.出版油印小报或壁报、黑板报,参与组稿、审稿、发稿到编印的全过程;2.组织文学作品(包括影视作品)欣赏会、分析会,作家作品或某种文学体裁的专题讨论会和互相评议习作、交流习作经验体会的座谈会;3.走访文学前辈、当代作家、知名人士和文学报刊的编辑;4.请作家和辅导教师作报告,办文学知识讲座;5.组织文艺晚会、语文智力竞赛、语文擂台赛;6.举办题目征答、阅读比赛、查字典比赛、专题征文评奖;7.参观有文学纪念意义的名胜古迹和有关文艺方面的展览;8.参加校内外举办的作文、书法、美术、演讲、朗诵、影视评论等比赛活动;9.举行国内外文化名人的纪念活动;10.参加校内外举办的优秀习作展览,向文学报刊投稿。
这些活动,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语文的兴趣。实践证明,这些活动催生了许多人才。写作尖子形成了写作活动的核心力量,它对激发一部分学生的兴趣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在他们的带动下,教师又把活动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使大家在语文学习中既能深入地领会教材,又能扩大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初中到高中300篇的课文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阅读的渴求的。前面谈到的那些活动便起着加深对课文理解,扩大眼界的作用。例如学习一个作家的作品,了解他的写作风格,同学们就可以在课外阅读他的同一类的作品,还可以读点文学史,从而了解作家的全貌。在初中,同学们要求自己起码要做到3个“3”:朗读300篇诗词,精读30篇时文,通读3部大部头名著,从中吸取养料,同时还要求读得正确,读得迅速。训练自己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爱因斯坦在《教育论》中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的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学校的目标应当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要成为这种人才,就必须通过不断的活动培养自己的创造志向、创造才能和创造实践能力。这不单能解决语文素养的问题,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语文世界: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句话很简单,但说到了点上。张志公先生说,什么是语文学习的好习惯?就是“字要端端正正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做。”这句话曾写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可见,学习关键要有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养成了,一生将受用无穷,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那么,中学生还应当有哪些好的习惯呢?
王立根:一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的问题。这个习惯的关键是:不仅要有计划地读,而且要看自己喜欢看的书。要学会一边阅读,一边摘抄,随时记下心得。这种摘抄和心得也不是给家长和老师看的,而是给自己看的。小时候,我读《青春之歌》之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绘声绘色地说给同学们听,大家都感到很惊讶,说我的记忆力真好。实际上,我是一边读,一边做摘抄,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情节记述了下来。这有什么难的。
二是要养成写作的习惯。你可以不当作家,但你必须学会写作或者记录。这一旦养成习惯,那对一个人来说,也将是受益无穷的。这种记录首先也是留给自己。只有给自己,才会写出真实的感觉,道出青春的气息。坚持写,也才会坚持观察和思考。这种观察和思考的功夫,不仅学语文要有,踏入社会,一生奋斗,都离不开。
三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同学们在学习中要勇于发现,这就要善于思考。虽然,知识是思维的基础,但不等于知识越多,人就有智慧,有灵性。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转化的能力。孔子赞扬他的得意门生颜回不是“学富五车”而是“闻一知十”,也就是学习的灵性。知识,我们可以从百科全书中找,可是新思维、金点子,却是谁也替代不了的。
同学们不能在读书、做题、考试三位一体的循环圈内走向平庸,走向单一,丧失创新的欲望,这是比任何事都可怕的,
语文世界:您最近出版了一本教学专著《作文智慧》,您在后记中写道:“作文关乎智慧,智慧关乎人生”,这句话很有哲理意味,您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王立根:教育应是充满灵性与智慧的。作文教学如此,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语文是一种人文学科,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不可估量的。它为学习者精神的丰富和愉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它可以欣赏人性的美好,欣赏语言表达的精美,让人的精神生活丰富多样。只有通过文科教育才能增加文化底蕴,积淀人生经验,青少年的心灵、情操才会受到真、善、美的引导,人格相应变化。这时一个人就有了智慧,有了智慧,将终身受益无穷!
“智慧关乎人生”,是啊,立根先生在语文教学中处处体现着他的大智慧。我们相信他充满智慧的话语也一定能给读者朋友带来许多关于人生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