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
李克强总理说过: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中的“+”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概括来讲,“互联网+”就是跨界融合,连接一切。
在畅享“互联网+”和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之前,企业应当反思一下自身内部控制不容乐观的事实。自1992年《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发布以来,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也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国内外爆发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失控导致的财务丑闻或经营失败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齐鲁银行巨款存单伪造案”等等,无不反映了很多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甚至不以为意的现状。具体表现为:控制环境的缺失、控制意识的薄弱与管理层管理不到位、企业内部信息与沟通的不畅、内部控制具体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不符合实际以及日常的监控活动和专项评价的形式化,等等。因此,正确认识“互联网+”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影响,成为企业有效实施“互联网+”内部控制的前提。
二、“互联网+”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过去3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尤其是在第三个10年里,互联网逐步改变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互联网+”对改革形成倒逼,从而促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作为管理活动最关键的部分,也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1.“互联网+”创新了内部控制环境。“互联网+”融合了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控制环境信息的高度集合,有力地拓展了信息涵盖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增设信息管理部门,集中对数据库的管理,大大减少了传统的内部控制活动中繁琐的环节。2.“互联网+”拓宽了风险评估的风险面。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互联网+”的引入意味着企业风险评估能够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大大提高评估效率与准确性,带来方便与快捷。3.“互联网+”改变了控制活动的形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控制活动一般包括职责分离、实物控制、信息处理控制、业绩评价等。例如,过去需要多人的业务授权、执行、记录与复核,现在可直接记录于信息系统中。值得注意的是,形式的灵活与多变也带来了“信任危机”,可能出现真伪难辨、责任不清等问题。4.“互联网+”便捷了信息与沟通。传统的沟通方式一般有相关手册、备查簿,以及口头上的交流与沟通。“互联网+”背景下的沟通是动态的,通过网络信息化把信息实时化,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流与共享。5.“互联网+”加强和增多了内部监控的内容。传统的监控活动是由内部审计、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部门执行,而互联网的加入也就加入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控,传统的手工系统的错误一般为个别错误,能很快发现并处理,而现在的一个环节的失误会导致一系列信息的失真,容易导致连锁错误。
三、打好“互联网+”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组合拳
面对“互联网+”时代趋势,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不能做看客,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去研究、去分析,创新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打好“乘势——顺势——造势”的组合拳。
(一)乘势:转型、增效、融合创新。企业改革必須打破坚冰。随着“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的政策的出台,企业、尤其是国企要顺势而为、率先垂范,成为“互联网+”的范本。互联网跟传统产业融合,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有一重要特征,就是创新驱动。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同时,要勇于打破垄断格局与条框自我设限,破除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建立可跨界、可协作、可融合的环境与条件,用互联网思维来求变。
(二)顺势:包容、运用、慢慢提升。互联网思维以其独有的特点给企业原有的、固化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要求和新思路。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控制环境应当着眼于优化企业治理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从源头上改善内部控制。在互联网产品纷繁多样的今天,识别风险往往比过去更急困难,风险评估应更加谨慎。面临海量的风险信息,企业可通过运用各种平台工具、提高信息过滤和风险识别的能力,加强对经营业务扩张的风险评估。提供包括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方式,加强与外部或者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的即时互动,努力提升竞争力。大数据时代的内部控制活动,应准确的运用“预测”这一特性,突出预防型控制和自动控制的作用。监督活动要重视信息系统中记载的错报,及时发现缺陷、纠正上报追踪改正机制。
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企业必须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和各种优惠政策创新发展,积极探索线上资源,提高科研、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开拓新的发展通路。系统建立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设计与改造,最终达成“互联网+”与内部控制的完美结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信息的真实性、优劣性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运行。除了传统的手册账簿的设立,可建立“信息沟通打卡系统”,即相关负责人与责任挂钩,实时“打卡”了解、传递、交流相关信息,核对自己的责任并履行监督他人的责任。在实施多方面、无死角的监督的过程中,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几个方面要“吹毛求疵”,增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力度。
(三)造势:携手、连接、顺势而飞。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本质,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来说,无论是采购、结算、物流还是客户服务等环节,有互联网的强大支撑,就会克服地域空间之碍。
互联网这一颠覆性技术让整个人类社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企业需运用好“互联网+内部控制”这把利剑,斩除掉前进道路上的荆棘;穿好这副盔甲,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飞!
李克强总理说过: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中的“+”是传统行业的各行各业。概括来讲,“互联网+”就是跨界融合,连接一切。
在畅享“互联网+”和内部控制给企业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之前,企业应当反思一下自身内部控制不容乐观的事实。自1992年《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发布以来,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也随着时代在不断进步,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国内外爆发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失控导致的财务丑闻或经营失败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齐鲁银行巨款存单伪造案”等等,无不反映了很多企业没有正确认识内部控制、甚至不以为意的现状。具体表现为:控制环境的缺失、控制意识的薄弱与管理层管理不到位、企业内部信息与沟通的不畅、内部控制具体环节的设计和实施不符合实际以及日常的监控活动和专项评价的形式化,等等。因此,正确认识“互联网+”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影响,成为企业有效实施“互联网+”内部控制的前提。
二、“互联网+”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过去30年时间里,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经济的格局和产业版图。尤其是在第三个10年里,互联网逐步改变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行业,“互联网+”对改革形成倒逼,从而促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作为管理活动最关键的部分,也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
1.“互联网+”创新了内部控制环境。“互联网+”融合了信息化系统,实现企业控制环境信息的高度集合,有力地拓展了信息涵盖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增设信息管理部门,集中对数据库的管理,大大减少了传统的内部控制活动中繁琐的环节。2.“互联网+”拓宽了风险评估的风险面。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互联网+”的引入意味着企业风险评估能够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大大提高评估效率与准确性,带来方便与快捷。3.“互联网+”改变了控制活动的形式。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控制活动一般包括职责分离、实物控制、信息处理控制、业绩评价等。例如,过去需要多人的业务授权、执行、记录与复核,现在可直接记录于信息系统中。值得注意的是,形式的灵活与多变也带来了“信任危机”,可能出现真伪难辨、责任不清等问题。4.“互联网+”便捷了信息与沟通。传统的沟通方式一般有相关手册、备查簿,以及口头上的交流与沟通。“互联网+”背景下的沟通是动态的,通过网络信息化把信息实时化,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流与共享。5.“互联网+”加强和增多了内部监控的内容。传统的监控活动是由内部审计、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等部门执行,而互联网的加入也就加入了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监控,传统的手工系统的错误一般为个别错误,能很快发现并处理,而现在的一个环节的失误会导致一系列信息的失真,容易导致连锁错误。
三、打好“互联网+”环境下内部控制的组合拳
面对“互联网+”时代趋势,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不能做看客,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去研究、去分析,创新内部控制管理模式,打好“乘势——顺势——造势”的组合拳。
(一)乘势:转型、增效、融合创新。企业改革必須打破坚冰。随着“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的政策的出台,企业、尤其是国企要顺势而为、率先垂范,成为“互联网+”的范本。互联网跟传统产业融合,工业互联网正在从消费品工业向装备制造和能源、新材料等工业领域渗透,全面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互联网+”时代有一重要特征,就是创新驱动。中国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来。同时,要勇于打破垄断格局与条框自我设限,破除生产力发展的因素,建立可跨界、可协作、可融合的环境与条件,用互联网思维来求变。
(二)顺势:包容、运用、慢慢提升。互联网思维以其独有的特点给企业原有的、固化的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也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要求和新思路。
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的控制环境应当着眼于优化企业治理和组织结构的设计,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从源头上改善内部控制。在互联网产品纷繁多样的今天,识别风险往往比过去更急困难,风险评估应更加谨慎。面临海量的风险信息,企业可通过运用各种平台工具、提高信息过滤和风险识别的能力,加强对经营业务扩张的风险评估。提供包括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信息传播和沟通方式,加强与外部或者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信息的即时互动,努力提升竞争力。大数据时代的内部控制活动,应准确的运用“预测”这一特性,突出预防型控制和自动控制的作用。监督活动要重视信息系统中记载的错报,及时发现缺陷、纠正上报追踪改正机制。
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企业必须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和各种优惠政策创新发展,积极探索线上资源,提高科研、生产、管理的信息化能力,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开拓新的发展通路。系统建立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设计与改造,最终达成“互联网+”与内部控制的完美结合,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长效机制。
良好的信息与沟通渠道、信息的真实性、优劣性直接影响着内部控制的运行。除了传统的手册账簿的设立,可建立“信息沟通打卡系统”,即相关负责人与责任挂钩,实时“打卡”了解、传递、交流相关信息,核对自己的责任并履行监督他人的责任。在实施多方面、无死角的监督的过程中,对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这几个方面要“吹毛求疵”,增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力度。
(三)造势:携手、连接、顺势而飞。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本质,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来说,无论是采购、结算、物流还是客户服务等环节,有互联网的强大支撑,就会克服地域空间之碍。
互联网这一颠覆性技术让整个人类社会向前迈出了一大步,生活在“互联网+”的时代,企业需运用好“互联网+内部控制”这把利剑,斩除掉前进道路上的荆棘;穿好这副盔甲,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