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zilovenv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文化的共享、传播与消费成为一大主流,文化创意产业化的发展也受到普遍关注,并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给不同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创新力量。其中,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的融合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旅游行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由钟蕾、李杨共同编写的《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2015年1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分析了时下文化创意产业的旅游产品设计,与时俱进地建构了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并以创新为驱动力,全方位促进文化创意和旅游产品设计的融合发展,对现代旅游产品设计的多元化、现代化和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借鉴作用。
  整体而言,该书结构简明,分为上、下两篇。在上篇,该书进行了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与文化创意理论的建构,阐明了现代旅游产品的概念、发展现状、设计类别、开发策略,以及文化创意理论应用的创新思考,为旅游产品设计与文化创意理论的结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旅游文化、民俗历史、时尚旅游文化等产品得以在专业理论的指导下发展,进一步挖掘其创意价值,提升旅游产品设计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下篇,该书以实践为导向,列举了天津旅游产品设计、区域性旅游产品创意产业化发展等实际案例,探讨了文化创意视角下旅游产品设计的提炼、设计和产业化建设等问题,具有显著的现实指导意义。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城市旅游产品设计不同,它的民俗色彩更浓,产业化发展程度较低,同质化竞争较为显著。鉴于此,文化创意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需要从多个角度做好保障、设计与发展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现代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度的融合创新,挖掘了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内容、形式与价值,拓宽了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创新视野,让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更加专业化、现代化和创新化。
  一方面,新农村旅游开发与建设正在成为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推广促进了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让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在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建设质量与效益的同时,为乡村环境建设和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大助力。从文化创意及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的视角来看,乡村旅游开发和产品设计是以乡村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人才资源为基础的创新性活动。基于此,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策略研究需要立足于乡村的旅游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找到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和核心竞争力,进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和旅游产品设计正面临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现状,乡村的“乡土性”特征未能得到个性化地释放,不利于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长效发展。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的现状背后还存在大量实际性的问题,包括乡村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差异大,产品设计缺乏创新,专业化经营模式尚未健全,乡村旅游的体验性产品较为单一等。正是因为这些现实的问题与不足,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乃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应当在文化创意的专业视角下获得建设性的指导和帮助,让乡村旅游产业得以规范行业建设的各个板块和环节,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建设和产品设计的含金量,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提供可持续、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动力和专业发展力量。
  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产品特征
  从文化创意的视角来看,乡村旅游是建立在乡村文化土壤之上的旅游活动总称,它主要依托于乡村旅游的各项资源,并在后期的开发与设计中,逐步形成了有形或无形的旅游产品设计成果。要想科学探索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策略,乡村旅游开发者和设计者应当明确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属性,有针对性地选择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策略。一般来说,乡村旅游产品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研究应当突出乡土性的产品设计特征。跟城市旅游不同,乡村旅游产品脱胎于乡村的自然风光资源与乡村的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因此,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应当重视地方特色,满足人们享受乡村生活,返璞归真的文化心理诉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内涵。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旅游产品设计要基于乡土性的本质属性,再融入创新性的创意思维,在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之外找到该区域乡村产品设计的独特乡土文化属性,打造更具有创造力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文化和乡村旅游产品系列,传递别具一格、不落俗套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新理念。
  第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应当突出体验性的产品设计特征。从文化创意视角来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可以通过乡村生活、文化的互动化设计,提高人们在乡村旅游活动中的参与度,继而优化人们的体验。也就是说,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应当以乡村旅游受众的需求为中心,紧跟受众市场的变化,及时对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制作与推广方案进行调整,让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真正得到市场的喜爱和推广。相反,如果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策略脱离了市场需求,那么受众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旅游活动中,乡村旅游产品的体验感自然大打折扣。
  三、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建议
  作为一项具有较大经济发展潜力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策略,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设备受关注与青睐,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指导体系,为广大农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的希望。旅游产品设计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也就是说,没有高质量、差异化的旅游产品设计方案,乡村旅游产业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因此,为了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应当在文化创意的专业视角下,科学总结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有效策略和方案。具体来说,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需要明确乡村旅游产品相关的各项资源要素,包括自然风光、农业资源、文化风俗、乡俗体验、农业科普等,做好该乡村产品设计策略的定位与定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在特定优势资源的开发设计下,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继而在乡村旅游资源充分挖掘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乡村旅游设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换言之,乡村旅游产业应当合理布局乡村的有效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品牌,并基于不同的乡村旅游优势资源,塑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理念,倡导不一样的乡村旅游模式,让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真正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一区(县)一色”“一村一品”的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发展格局。
  第二,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需要密切对接市场,制定恰当的乡村旅游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挖掘并推广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和文化审美,让乡村旅游产品设计更加富有内涵,在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同时,进一步加深乡村旅游产品在旅游受众眼中的印象。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相互模仿,品质不高,对此,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和管理者应当树立科学发展的现代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意识,面向市场合理规划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品牌打造,进而逐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服务体制和管理方案,切实考量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時,乡村旅游的开发还应当积极打破同质化和单一化的发展路径,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发现挖掘中,找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多元化创新道路,增强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独特性特征,为乡村旅游产品品牌的打造与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需要充分考量旅游产品宣传的媒介、渠道和平台,引进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和模式,提高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效率与质量。长期以来,乡村旅游经营存在着经济效益差的普遍问题,其原因就在于乡村旅游大多属于短期性旅游,旅游受众停留时间短,再加上乡村旅游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产品价值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应当积极引进创新性的技术手段和模式,在新的媒介、渠道和平台的支持下,在丰富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类型的同时,让乡村旅游产业更好地与文化传媒产业相结合,最大化地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传播影响力。总之,文化创意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应当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推广的新视角,引入新的媒介、渠道和平台,打造跨行业相结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链条,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推广价值和传播价值。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该书之后,对文化创意视角下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所做的思考和总结,结果表明:文化创意视角为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乡村旅游的开发者和设计者应当加快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与文化创意的创新融合,树立创新性的乡村旅游品牌意识和媒介营销意识,并在充分了解和挖掘乡村优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实施,在引起旅游受众兴趣的同时,全面兼顾乡村旅游产品设计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
  (刘红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在大运河沿线各地中,江苏段运河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在保护好大运河文化的基础上,江苏开展了一系列运河文化传承、利用和弘扬的大型活动,以推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江苏采用不同的传播路径,如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传统路径、以大众传播为主体的主要路径和以融合传播为趋势的创新路径,有效强化了江苏段运河文化的传播效果,为运河沿线各地更好地普及、弘扬大运河文化提供了样本。  【關键词】大运河文化;江苏段运河文化
期刊
运动康复训练为物理疗法,能够有效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带来的健康伤害,是当前疾病康复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然而,运动康复训练的开展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适用范围,以确保运动康复训练的有效性。《筋膜拉伸》([美]安·弗雷德里克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一书认为,运动康复训练具有较强的个体性和灵活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自由组合制订运动康复训练的方案,以强化运动康复训练的效果。虽然在微媒
期刊
【摘要】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从业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影视创作者将目光转向与电视剧具有共通性的网络小说,各式各样的IP影视剧登上荧屏。IP影视剧以其独有的改编模式和叙事策略,连接了文字艺术与视听艺术,为观众带来双重惊喜。2019年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引爆了当年整个暑期档,是网络文学改编为IP网络剧的又一成功典范。  【关键词】网络文学;IP网剧;叙事策略  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形态的
期刊
【摘要】在密集型智力输出、媒介融合加速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期刊顺应媒体融合的时代潮流、内容变革的生产方式,积极探求与新兴媒介的耦合发展。但受限于传统媒体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期刊在现阶段面临着发展转型的瓶颈问题。选取价值共创机制模型的“平等、交互、知识内容、使用价值”四个研究维度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以期助力思想政治教育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价值共创;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思想
期刊
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政论家、诗人,他的作品既有深受大众欢迎的长篇小说如《格列佛游记》,也有嘲讽教会和浅薄学术批评的《桶的故事》以及隐喻古今之争的《书的战争》等。他还写了多篇言辞激烈的讽刺批判类文章,如《布商的信》《一个小小的建议》等。除此之外,他还是位多产的诗人,作品有早期的抒情诗、颂诗和后期的诙谐讽刺诗,如《城市雨中即景》《女神要入眠》等。他的作品猛烈抨击了殖民主义、政党倾轧、社
期刊
【摘要】移动传播时代从来没有哪项科技产品能像手机一样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靖鸣、于韵佳的学术专著《移动传播学》一书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第一,《移动传播学》对移动媒体和移动传播做了一个相对明晰的界定。第二,这本书基于移动传播学的角度,对移动传播的特性、类型与意义,以及手机移动传播的发展与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当下社会热点问题,深入分析和探讨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智能传播。第三,《移动传播学》具有很强的指导
期刊
【摘要】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不仅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变革,也折射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转变,以及国家与时俱进的文化策略。通过以改革开放以后极具代表性的三部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辉煌中国》为案例,从传播美学的维度来分析我国主旋律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以及新时代的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主旋律;传播;美学  1958年,纪录片《到农村去》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
期刊
新闻传播学是研究和阐述新闻传播基本概念、规律与方法的专业学科,通过新闻传播学的专业学习,人们能够对现代新闻传播的各个操作层面或技术环节作出科学、专业和系统的指导。由郝雨、任占文、肖辉编著的《新闻传播学概论》(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新闻传播学方面的专业教材之一。该教材内容新颖,整合了经典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基础和当代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成果,既论述了新闻传播学方面的课程重难点知识与技能,同
期刊
【摘要】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相关部门的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存在诸多问题:前期准备不足,新闻发布会漏洞频出;团队缺乏默契,信息发布口径不一致;信息发布失当,滋生负面舆情;缺乏人文关怀,新闻发言人素养亟待提高;信息处理存在短板,社会治理水平亟待提高。如何提高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新闻发布和信息公开的水平,要健全新闻信息发布机制;掌握新闻议程设置主动权;与时俱进地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对“
期刊
目前的中国新闻史研究,主要有“革命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两种叙事形态。革命史范式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作为理论框架,以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主题,并以此作为历史评述的基本尺度。这种范式长期主导中国近现代新闻史研究,也积淀了丰硕厚重的成果。“现代化范式”则认为,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日益纳入世界秩序的历史语境下,缘于西方的“现代性”已经构成了中国新闻事业自身的内部问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