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烧伤创面感染患者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硫酸奈替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8例(6429%),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显效12例(4286%),总有效率6786%。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2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烧伤创面感染疗效优于应用头孢哌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硫酸依替米星;烧伤;创面感染;杀菌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111-02
硫酸依替米星(etimicin sulfate)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静止期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硫酸依替米星作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在细菌处于静息状态时杀灭细菌。在临床应用方面,硫酸依替米星主要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及其他感染等,本方案选择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烧伤创面感染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56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女13例,男15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512±214)岁,平均病程(25±19)月;对照组,女14例,男14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607±157)岁,平均病程(26±22)月。该56例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创面感染。按烧伤程度划分为:Ⅰ度烧伤16例,浅Ⅱ度烧伤22例,深Ⅱ度烧伤12例,Ⅲ度烧伤6例。两组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①经诊断核实确诊为烧伤创面感染;②阳性菌落覆盖率大于85%。
13排除标准①患者或患者家族曾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过敏史;②孕期及哺乳期妇女;③心肺功能异常患者;④正在使用耳毒性药物的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观察组采用硫酸奈替米星治疗选择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466的硫酸奈替米星(20~25mg/kg)用100ml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注射液,每天静滴给药两次,间隔时间12h,5~10d为1个疗程。
142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治疗采用瑞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1894头孢哌酮注射液。具体给药方式为:每天静脉滴注3次,每次2~3g,稀释于1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滴注时间约为1h,5~10d为1个疗程。
15疗效判定无效:患者感染创面分泌物未见减少;创面加深或者创面延迟愈合;焦痂提前潮解、脱落;痂皮或焦痂创面上的灰白斑点未见消失;痂下脓液或者脓肿并未好转;仍可见创面周围红肿、出血点坏死斑等;有效:患者创面分泌物及脓液减少;炎症反应有所好转;显效:患者烧伤感染创面无分泌物、灰白或坏死斑点、脓液脓肿等症状,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基本消失。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数据处理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进行卡方检验比较,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在观察组28例患者中,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2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5%。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烧伤创面的组织坏死为细菌提供了有效的培养基。创面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大多数患者烧伤后免疫功能低下,使感染加重。烧伤创面如果采取局部用药,由于烧伤深度大,局部血管阻塞全身,效果很差,对照组使用头孢哌酮为广谱酶抑制剂具有抗菌活性,对金葡菌及多数阴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但对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无活性。对于大多数的革兰阴性菌,本品的作用略次于头孢噻肟,对绿脓杆菌的作用较强,口服不吸收,用于敏感产酶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治疗,如生殖泌尿系统、胃肠道、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胆道、胸腹腔的治疗,以及对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内感染与流感杆菌也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治疗腹膜炎﹑盆腔感染宜与抗厌氧菌药联合应用。头孢哌酮应用于烧伤效果一般。硫酸依替米星为广谱抗生素,对大部分 G+及G-菌有良好抗菌作用,是一种新的半合成水溶性抗生素,属氨基糖苷类,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敏感菌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对部分不动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对部分大肠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与金葡菌,其体外MIC值仍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剂量的血药浓度范围内。对产生的葡萄球菌(MRSA)亦有一定抗菌活性。在临床手术前后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烧伤等治疗效果显著。本文旨在探究硫酸依替米星对于烧伤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经统计结果发现,硫酸依替米星较常规疗法相比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硫酸依替米星对于烧伤创面感染的治愈率较高,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诸玲玲.氨基糖昔类药物的发展历程[J].上海医药,2011,32(7):322
[2]黄敏.硫酸依替米星抗感染的临床及药理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床,2011.11(6):93
[3]赵曲川.硫酸依替米星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9.49(49):118.
(收稿日期:20150728)
【关键词】硫酸依替米星;烧伤;创面感染;杀菌
【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111-02
硫酸依替米星(etimicin sulfate)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静止期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s)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硫酸依替米星作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在细菌处于静息状态时杀灭细菌。在临床应用方面,硫酸依替米星主要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及其他感染等,本方案选择硫酸依替米星治疗烧伤创面感染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56例烧伤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女13例,男15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512±214)岁,平均病程(25±19)月;对照组,女14例,男14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607±157)岁,平均病程(26±22)月。该56例烧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创面感染。按烧伤程度划分为:Ⅰ度烧伤16例,浅Ⅱ度烧伤22例,深Ⅱ度烧伤12例,Ⅲ度烧伤6例。两组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①经诊断核实确诊为烧伤创面感染;②阳性菌落覆盖率大于85%。
13排除标准①患者或患者家族曾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过敏史;②孕期及哺乳期妇女;③心肺功能异常患者;④正在使用耳毒性药物的患者。
14治疗方法
141观察组采用硫酸奈替米星治疗选择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466的硫酸奈替米星(20~25mg/kg)用100ml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注射液,每天静滴给药两次,间隔时间12h,5~10d为1个疗程。
142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治疗采用瑞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1021894头孢哌酮注射液。具体给药方式为:每天静脉滴注3次,每次2~3g,稀释于100ml的氯化钠注射液中,滴注时间约为1h,5~10d为1个疗程。
15疗效判定无效:患者感染创面分泌物未见减少;创面加深或者创面延迟愈合;焦痂提前潮解、脱落;痂皮或焦痂创面上的灰白斑点未见消失;痂下脓液或者脓肿并未好转;仍可见创面周围红肿、出血点坏死斑等;有效:患者创面分泌物及脓液减少;炎症反应有所好转;显效:患者烧伤感染创面无分泌物、灰白或坏死斑点、脓液脓肿等症状,感染创面的炎症反应基本消失。
16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00数据处理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进行卡方检验比较,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在观察组28例患者中,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28%;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5%。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烧伤创面的组织坏死为细菌提供了有效的培养基。创面是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大多数患者烧伤后免疫功能低下,使感染加重。烧伤创面如果采取局部用药,由于烧伤深度大,局部血管阻塞全身,效果很差,对照组使用头孢哌酮为广谱酶抑制剂具有抗菌活性,对金葡菌及多数阴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但对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无活性。对于大多数的革兰阴性菌,本品的作用略次于头孢噻肟,对绿脓杆菌的作用较强,口服不吸收,用于敏感产酶菌引起的各种感染的治疗,如生殖泌尿系统、胃肠道、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胆道、胸腹腔的治疗,以及对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内感染与流感杆菌也有较好的疗效。但是治疗腹膜炎﹑盆腔感染宜与抗厌氧菌药联合应用。头孢哌酮应用于烧伤效果一般。硫酸依替米星为广谱抗生素,对大部分 G+及G-菌有良好抗菌作用,是一种新的半合成水溶性抗生素,属氨基糖苷类,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敏感菌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对部分不动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一定抗菌活性,对部分大肠杆菌、克雷白肺炎杆菌与金葡菌,其体外MIC值仍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剂量的血药浓度范围内。对产生的葡萄球菌(MRSA)亦有一定抗菌活性。在临床手术前后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烧伤等治疗效果显著。本文旨在探究硫酸依替米星对于烧伤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经统计结果发现,硫酸依替米星较常规疗法相比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证明硫酸依替米星对于烧伤创面感染的治愈率较高,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诸玲玲.氨基糖昔类药物的发展历程[J].上海医药,2011,32(7):322
[2]黄敏.硫酸依替米星抗感染的临床及药理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床,2011.11(6):93
[3]赵曲川.硫酸依替米星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9.49(49):118.
(收稿日期:20150728)